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 探索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并计算胃排空率用于评估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就诊的FD患者128例,记为FD组并进一步分为上腹痛综合征(epigastric pain syndrome, EPS)亚组68例和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comfort syndrome, PDS)亚组60例。同期选择健康成年人65例作对照组。测量所有研究对象禁食时、0min(试餐结束即刻)、30min、60min、90min、120min时全胃腔容积(TGCV)并计算胃排空率。治疗结束后再次检查并计算FD患者的胃排空率。分析不同临床类型以及不同严重程度FD患者胃排空超声观察结果。结果 餐后FD组和对照组TGCV均呈下降趋势,但相同时间段内对照组TGCV变化幅度明显大于FD组(均P<0.05)。FD组的胃排空率在30min、60min、90min和120min时均较对照组低,两组胃排空率均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但每个时间点上FD组的胃排空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EPS亚组患者120min胃排空率显著大于PDS亚组,轻度患者显著大于重度患者,治疗后PDS亚组患者显著大于EPS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患者与重度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胃肠造影检查并计算TGCV和胃排空率是一种有效的诊断FD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十三味和中丸治疗老年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十三味和中丸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疗程4周,观察4周后患者主要症状、证候疗效及钡条胃排空率。结果:2组内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钡条胃排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患者治疗后上腹部疼痛、烧灼感等症状及证候积分总有效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钡条胃排空率比较,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十三味和中丸治疗老年肝胃不和型FD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头皮针针刺下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和吞咽训练治疗,治疗组在NMES治疗后紧接在头皮针针刺下的吞咽训练,对照组在NMES治疗后紧接吞咽训练但不采用头皮针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采用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对患者吞咽的口腔期、咽期、误咽情况进行评分;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洼田饮水试验、才藤分级对各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VFSS评分和SS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VFSS各期评分[治疗组:口腔期(2.51±0.56)分、咽期(1.94±0.76)分、误咽时(3.63±0.88)分;对照组:口腔期(2.14±0.65)分、咽期(1.54±0.66)分、误咽时(3.40±0.98)分]较组内治疗前的各期评分均有增加,而治疗后的SSA评分[治疗组(23.20±4.56)分,对照组(25.57±4.69)分]则较组内治疗前[(31.54±3.47)分和(30.89±3.59)分]明显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VFSS各期评分及SSA评分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的VFSS各期评分与治疗前各期评分的差值[(口腔期(1.09±0.61)分、咽期(0.71±0.62)分、误咽时(1.14±0.73)分]均大于对照组[(口腔期(0.74±0.83)分、咽期(0.17±0.45)分、误咽时(0.69±0.53)分],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洼田饮水等级评分均有下降,才藤等级评分均有上升。治疗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评分和才藤评分的总有效率均达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2组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头皮针针刺下进行吞咽训练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盆底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 方法 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盆底器官脱垂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凯格尔(Kegel)模板训练及配合盆底康复器(阴道哑铃)实施盆底功能训练。每周治疗3次,每次30min,15次为1个疗程,间隔2周,继续治疗第2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后),用生物反馈评估测试仪对2组患者进行盆底肌电评估,并采用会阴肌力测试(GRRUG)法进行盆底肌力评定。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盆底肌在静息状态、快速收缩、耐力收缩阶段的电位平均振幅[观察组(7.9±1.0)、(19.0±13.5)和(13.6±9.8)μV;对照组(8.4±1.2)、(18.6±11.2)和(14.1±10.3)μV]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2个疗程的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不同状态的盆底肌电位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盆底肌在静息状态、快速收缩和耐力收缩时的盆底肌电位分别为(2.6±0.2)、(43.7±13.6)和(32.5±11.3)μV,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5.3±0.4)、(33.4±10.5)和(24.2±10.1)μV],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盆底肌力比较,观察组患者盆底肌力达Ⅴ级有23例,显著高于对照组(9例),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盆底器官脱垂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平衡针治疗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平衡针法治疗腰痛是否优于传统针灸法。方法:应用平衡针法治疗腰痛患者17例,与同期采用以传统针刺法为主的患者16例进行比较,使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和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疗效。结果:VAS 评分:试验组第1次治疗前、后为5.71±2.02、4.47±1.84,对照组为5.50±1.90、5.00±1.86,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206,P<0.05)。两组治疗10次(1疗程)后VAS评分试验组为3.53±1.12,对照组为3.75±1.1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ODI:试验组第1次治疗前、后为18.82±10.04, 17.88±8.85;对照组第1次治疗前、后为17.75±8.08、16.50±8.4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10次(1疗程)后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ODI为12.59±6.57,对照组为12.25±5.35,与治疗前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间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平衡针法治疗腰痛即时止痛效果优于传统针刺疗法,但对坐、行走、提物等各项功能无明显改善;治疗1疗程后两种方法皆有止痛及改善坐、行走、提物等各项功能作用,二者疗效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内科药物及康复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辅以TEAS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对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FMA、MBI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FMA、MBI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实验组FMA[(80.71±6.88)分]、MBI[(82.69±5.62)分]均较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51±3.95)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基础上辅以TEAS能显著改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针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冷刺激对病毒性脑炎后吞咽障碍患儿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选取病毒性脑炎恢复期伴吞咽障碍患儿32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针刺组107例(针刺+冷刺激)、电刺激组107例(电刺激+冷刺激)和联合治疗组108例(针刺+电刺激+冷刺激),治疗14d为1个疗程,中间休息2d后再进行下个疗程治疗,共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后),对3组总有效率、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发生率进行分析,评定其吞咽功能和吞咽障碍程度。 结果 治疗后,电刺激组总有效率(61.68%)低于针刺组(75.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0.74%)高于针刺组(75.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电刺激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较高(P<0.05)。治疗前,3组患儿SSA、摄食-吞咽障碍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儿SSA、摄食-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与针刺组比较,电刺激组治疗后SSA评分[(30.58±1.93)分]较高(P>0.05)、摄食-吞咽障碍程度评分[(5.08±1.23)分]降低(P>0.05)。与针刺组及电刺激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后SSA评分[(20.31±1.29)分]较低(P<0.05)、摄食-吞咽障碍程度评分[(7.05±1.27)分]增高(P<0.05)。治疗后,针刺组与电刺激组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吸入性肺炎(10.19%)、营养不良发生率(8.33%)显著低于针刺组和电刺激组(P<0.05)。 结论 针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冷刺激能够明显改善病毒性脑炎后吞咽障碍患儿的吞咽功能,降低其吸入性肺炎及营养不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呼吸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4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及针刺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辅以呼吸功能训练。于治疗前、治疗30d后分别对2组患者肺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量(PEF)及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d后发现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FVC[分别为(3.38±0.25)L和(2.92±0.31)L]、FEV1[分别为(2.93±0.15)L和(2.48±0.11)L]、PEF[分别为(6.37±0.18)L/s和(5.75±0.13)L/s]及FMA评分[分别为(43.8±1.8)分和(36.3±2.1)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治疗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刺联合呼吸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其肢体运动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的聚焦超声波治疗方案对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临床疗效的影响。 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2例,对照组的治疗方案是选择桡骨茎突局部进行聚焦超声波治疗,治疗组的治疗方案是选择桡骨茎突局部和患侧前臂桡侧近端肱骨外上髁前下3cm两个部位进行聚焦超声波治疗。2组患者每次每个部位均治疗5min,隔1日1次,共治疗7次,治疗疗程14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治疗后1和4周时,采用目测类比法(VAS)和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功能评定,分析和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4周时的Finkelstein征(握拳尺偏试验)阳性率及临床疗效。 结果①治疗前,2组患者的VAS评分[对照组(7.34±1.12)分、治疗组(7.45±1.08)分]和Cooney腕关节评分[对照组(54.24±0.78)分、治疗组(55.27±0.85)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疗程结束后即刻(治疗后即刻)、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4周时,2组患者各个评定时间点VAS疼痛评分[对照组(3.37±1.10)、(3.10±1.22)和(3.39±1.01)分;治疗组(2.01±1.08)、(2.13±1.14)和(1.59±1.10)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2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即刻、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4周时的Cooney腕关节评分[对照组(67.27±0.80)、(78.32±0.88)和(77.30±1.00)分;治疗组(72.34±0.92)、(84.42±0.93)和(93.67±0.98)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5)。②治疗前,2组患者Finkelstein征阳性率均为100%,治疗后4周时,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Finkelstein征阳性率分别降至35.71%、9.52%,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30,P<0.01)。 结论桡骨茎突局部和患侧肱骨外上髁前下3cm处两个部位行聚焦超声波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桡骨茎突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综合康复干预(包括常规康复训练、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及穴位按摩等)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及患肢肌肉、穴位按摩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0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屈腕肌、踝跖屈肌MAS评分、上肢及下肢FMA评分、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0周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上述疗效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屈腕肌、踝跖屈肌MAS评分[分别为(1.5±0.5)分、(1.8±0.4)分]、上肢及下肢FMA评分[分别为(51.3±2.1)分、(26.4±4.1)分]、MBI评分[(62.7±20.9)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及患肢肌肉、穴位按摩治疗,能进一步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联合穴位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处理及醒脑开窍针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穴位电刺激(取穴与醒脑开窍针刺穴位相同)。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分别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N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2组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 结果经3周治疗后,2组患者CNS、FMA及MBI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以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CNS评分[(8.53±2.79)分]、FMA评分[上肢部分评分为(22.65±8.89)分,下肢部分评分为(27.65±9.63)分]及MBI评分[(72.29±13.36)分]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醒脑开窍针刺联合穴位电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穴位热痛刺激治疗急性发作期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即时镇痛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急性发作期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口服舒马曲坦(50mg),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步辅以穴位热痛刺激,作用穴位包括风池、率谷、阳陵泉、外关、太阳、印堂等,热刺激温度设定为54.5℃,每个穴位连续刺激5次,各个穴位交替刺激,共治疗20min。记录穴位热痛治疗后2h各组患者头痛缓解率≥50%的人数;于治疗前、治疗后0.5,1,2,4h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各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定;记录分析治疗前、治疗后2h各组患者头痛伴随症状计分以及治疗后24h头痛完全缓解率。 结果治疗后2h治疗组头痛缓解率≥50%的患者数量(52例)较对照组(39例)显著增多(P<0.05);治疗后0.5,1,2,4h治疗组疼痛VAS评分[分别为(4.86±0.72)分、(3.85±0.33)分、(2.91±0.25)分和(1.82±0.16)分]均较对照组[分别为(5.01±0.50)分、(4.66±0.42)分、(4.03±0.38)分和(2.67±0.02)分]显著降低(均P<0.05);治疗后2h治疗组患者头痛伴随症状计分[(0.41±0.29)分]较治疗前[(1.85±0.60)分]及对照组[(0.73±0.46)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治疗后24h治疗组头痛完全缓解率(87.9%)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7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期间所有患者心率、血压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热痛刺激部位无感染、红肿等表现。 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基础上辅以穴位热痛刺激,能获得较好的即时镇痛疗效,该疗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刺激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SCI)患者尿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选取外伤后SCI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采用单纯膀胱功能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穴位刺激治疗,具体包括针刺治疗、艾灸治疗及电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及治疗6个月后进行尿动力学检查、肾功能评定、尿路感染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膀胱容量、最大逼尿肌压力、残余尿量、尿素氮水平、血肌酐水平、肾功能受损情况、尿路感染情况、BI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及6个月后膀胱容量、最大逼尿肌压力、残余尿量、BI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最大逼尿肌压力[(42±17)cmH2O]、残余尿量[(63±27)ml]、BI评分[(74±22)分]较组内治疗3个月后最大逼尿肌压力[(65±19)cmH2O]、残余尿量[(81±26)ml]、BI评分[(65±20)分]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BI评分[(71±25)分]高于组内治疗3个月后BI评分[(62±24)分](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时间点比较,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除BI评分外,剩余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除膀胱容量、BI评分外,剩余指标均较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优异(P<0.05)。治疗前,患者均采用尿管导尿。治疗后,研究组反射性排尿、叩击排尿、腹压排尿人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穴位刺激联合膀胱功能训练能够显著改善外伤后SCI患者的尿流动力学,减少患者肾功能损伤及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穴位疗法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炎症因子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方法将入选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穴位疗法,对照组给予舒利迭治疗,共治疗4周。观测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近期)和停止治疗3个月后(远期)的哮喘控制测试(ACT)积分、治疗1个月后(近期)哮喘控制情况(完全控制、部分控制、未控制)以及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近期)和停止治疗3个月后(远期)的白介素5(IL-5)、白介素10(IL-10)的含量,并对2组患者的ACT积分、近期疗效及IL-5和IL-10的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结果①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ACT积分分别为(14.11±3.24)和(13.75±3.02)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近期和远期的ACT积分[(21.56±1.81)和(24.03±0.78)分]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18.71±1.63)和(22.15±0.96)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近期控制哮喘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5);③治疗组治疗后近期和远期的IL-5和IL-10炎症因子的含量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 结论穴位疗法通过调节IL-5和IL-10炎症因子含量水平,降低气道炎症,控制支气管哮喘症状,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站立桌辅助站立位下作业治疗对偏瘫上肢功能活动、偏瘫侧肢体躯干肌肉肌电活动的影响。 方法 纳入6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训练组采用站立桌辅助站立体位进行上肢作业治疗训练,对照组则取坐位行上肢作业治疗。分别于患者初评时(治疗前)及治疗2周和治疗4周后,对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活动、偏瘫侧肢体躯干肌肉表面肌电活动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①治疗前,对照组和训练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分别为(19.27±6.24)和(19.23±6.22)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和治疗4周后,2组FMA评分[对照组(20.87±9.36)和(25.47±6.33)分;训练组(24.37±6.31)和(29.43±6.42)分]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且训练组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2周后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同时间点组间比较,训练组患者FMA评分的改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②治疗前,2组患者患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腹直肌、竖脊肌、股二头肌、股四头肌、腓肠肌、胫骨前肌之间的表面肌电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对照组和训练组的股二头肌、腓肠肌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肌群的表面肌电数值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对照组除胫骨前肌的表面肌电数值较组内治疗前差异不明显(P>0.05)外,其余各肌群的表面肌电数值以及训练组所测上述各肌群的表面肌电数值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2周后,2组患者股二头肌、股四头肌、腓肠肌、胫骨前肌的表面肌电数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所测所有肌肉的表面肌电数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传统坐位下相比,站立状态下的上肢作业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腹直肌及竖脊肌肌肉活动,明显促进偏瘫上肢的运动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中药联合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疼痛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就诊的47例帕金森病疼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分为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25例)。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西药用量滴定不变,对照组为西医常规治疗及服用常规止痛药物,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定振汤、针刺、中频脉冲电刺激疗法;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3.88±1.92)优于治疗前(6.76±2.13)及对照组(5.59±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UPDRS总分(34.68±6.13)与治疗前(44.48±5.58)及对照组治疗后(40.09±6.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所有数据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定振汤、针灸、中频脉冲电刺激疗法治疗帕金森病疼痛可取得一定的疗效,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调神利咽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29例)。2组患者均采用基础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调神利咽针刺法治疗,对照组仅辅以常规针刺治疗,2组针灸每日1次,每周6d,共2周。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治疗后),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法(SSA)和微型营养评价法(MNA)对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SSA及MNA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SSA评分显著下降,MNA评分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SSA评分[(21.70±3.10)分]较低、MNA评分[(23.27±3.36)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营养良好、有营养不良风险、明确营养不良人数分别为16例、16例、1例,对照组营养良好、有营养不良风险、明确营养不良人数分别为7例、18例、4例,提示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营养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药物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调神利咽针刺法较常规针刺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表面肌电技术结合三维步态分析研究卒中患者康复中步行支撑相期下肢肌肉激活时序的变化规律。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化分组方式,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在院或门诊的Brunnstrom III期、IV期、V期脑卒中患者各20例,共60例患者分为III期组、IV期组及V期组。采用三维步态分析同步表面肌电图测试3组受试者步行支撑相期健患两侧下肢股直肌、股二头肌、胫前肌及腓肠肌各肌肉在步行支撑相期的激活开始时间和激活持续时间,比较各组受试者健、患两侧及组间对应下肢相关肌肉激活开始时间及持续时间(完整步态周期百分比)。 结果 III期组患侧股直肌激活开始时间显著迟于健侧,而患侧腓肠肌激活开始时间显著早于健侧,患侧股二头肌及腓肠肌激活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健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V期组患侧胫前肌、腓肠肌的激活开始时间均显著早于健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期组患侧胫前肌激活开始时间显著早于健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V期组患侧股直肌、患侧股二头肌激活开始时间分别为(-12.39±8.75)%和(-15.30±11.08)%,均显著早于III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期组健侧胫前肌和患侧腓肠肌的激活开始时间分别为(-5.01±7.51)%和(10.40±10.45)%,均显著迟于IV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期组健侧股直肌、健侧胫前肌、患侧腓肠肌激活开始时间分别为(-8.31±3.33)%、(-5.01±7.51)%和(10.40±10.45)%,显著迟于III期组,而其患侧股二头肌和胫前肌激活开始时间分别为(-12.7±11.88)%、(-25.11±14.60)%,显著早于III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V期组健侧股二头肌激活持续时间为(44.51±16.60)%,显著低于III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期组健侧胫前肌激活持续时间为(46.32±13.77)%,显著低于IV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期组患侧股直肌及健侧股直肌、股二头肌、胫前肌和腓肠肌的激活持续时间分别为(45.30±6.13)、(50.85±11.86)%、(37.74±18.24)%、(46.32±13.77)%和(46.72±25.06)%,均显著低于III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不同恢复阶段的脑卒中患者在步行中健患两侧下肢肌肉的激活时序存在较大的差异,各阶段均存在患侧下肢部分肌肉的提前激活及健侧下肢部分肌肉的过度激活现象,随着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其健侧下肢部分肌肉的过度激活逐渐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和探讨高压氧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39例NAION患者分为对照组(72例)和高压氧组(67例)。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甲钴胺、复方樟柳碱等常规治疗;高压氧组则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行高压氧治疗,舱压0.2 MPa,加压时间20 min,稳压吸氧60 min,中间吸舱内空气10 min,减压20 min,共治疗11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0 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0 d后(治疗后),观察并分析2组患者的视力、视野平均敏感度(MS),并根据视力、视野MS等改变情况,评定治疗有效率。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视力[对照组(4.37±0.30),高压氧组(4.31±0.38)]及视野MS[对照组(12.84±1.08),高压氧组(13.17±1.18)]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压氧组患者的视力 [(4.88±0.25)]和视野MS[(16.68±1.19)]明显高于组内治疗前(P<0.05),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视力(4.59±0.25),视野MS(13.94±1.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压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04%)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常规治疗联合高压氧治疗可以明显提高NAION患者的视力、视野MS及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穴位热痛刺激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CHEP)、血清中5-羟色胺(5-HT)、β-内啡肽(β-E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口服西比灵(每次5 mg,每晚1次),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穴位热痛刺激,取穴包括风池、率谷、阳陵泉、外关、太阳、印堂等,热刺激温度设定为54.5 ℃,各穴位交替刺激,每日治疗1次,治疗4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2组患者偏头痛治疗效果;同时记录患者CHEP潜伏期、波幅,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5-HT、β-EP及CGRP含量变化。 结果 经1个疗程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3%)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5.0%)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CHEP的N-P波幅[(30.67±2.70)μV]较治疗前及对照组[48.58±4.61)μV]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5-HT、β-EP含量[分别为(383.30±48.57)pg/ml和(42.35±6.17)pg/ml]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分别为(316.67±43.71)pg/ml、(30.79±4.63)pg/ml]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CGRP含量[(12.75±2.28)pg/ml]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21.16±3.17)pg/ml]显著降低(P<0.05)。 结论 穴位热痛刺激能有效缓解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症状,降低CHEP的N-P波幅,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提高患者血清中5-HT、β-EP含量、降低CGRP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