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9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观察采用干扰电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010年至2013年在我院行腹部手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患者6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0例,在术后采用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代谢平衡治疗及应用促进胃肠动力药物等临床常规治疗;实验组30例,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对胃体投影区和背部腧穴部位采用干扰电刺激及特定电磁波照射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18d)后,分别比较2组日均胃液引流量、置管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及胃肠动力恢复时间,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分析。 结果2组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实验组在日均胃液引流量、置管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及胃肠动力恢复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达到1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干扰电联合特定电磁波刺激胃体投影区和背部腧穴治疗腹部手术后PGS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临床常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动态超声波联合电针治疗后循环缺血(PCI)单发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PCI单发性眩晕患者105例,随机分为3组各35例,超声波组给予超声治疗,电针组给予电针治疗,联合组采用以上两种方法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经颅多普勒扫描仪(TCD)探测双侧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的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8d后,3组BA、LVA、RVA的 Vs和 Vd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联合组更高于超声波组及电针组(P<0.05),超声波组与电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超声波组及电针组(均 P<0.05),超声波组与电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波联合电针治疗PCI单发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超声波和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内科药物及康复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辅以TEAS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对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FMA、MBI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FMA、MBI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实验组FMA[(80.71±6.88)分]、MBI[(82.69±5.62)分]均较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51±3.95)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基础上辅以TEAS能显著改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相似文献   
4.
有学者认为.心理压力是导致下背痛所致活动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处理某些下背痛患者时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9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6例,采用常规颈椎牵引、超短波治疗及中频脉冲电疗;治疗组10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和电针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进行疗效积分.结果 治疗后两...  相似文献   
6.
Objectives: To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EA) plus cupping and the electrical pulse therapy on different types of cervical spondylopathy. Methods: 182 cases of cervical spondylopathy confirmed by X-ray or CT examination were divided into 4 types, and treated with EA plus cupping in Group A of 90 cases and with moderate or low electrical pulses in Group B of 92 cases.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compared after 3 courses of treatments. Results: For the vertebroarterial type and the nerve root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pathy, the effect in Group A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Group B, while for the sympathetic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pathy, the effect in Group B was superior to that in Group A.Conclusion: Appropriate therapies should be adopted for different types af cervical spondylopathy.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改良综合消肿疗法(complex decongestion therapy,CDT)对妇科盆腔肿瘤术后中重度下肢淋巴水肿(lower limb lymphedema,LLL)的疗效。 方法 随机将妇科盆腔肿瘤术后中重度LLL患者78例分为对照组(39例)和改良组(39例)。对照组患者用传统CDT治疗,包括手法淋巴引流(manual lymphatic drainage,MLD)、多层低弹力绷带包扎、功能锻炼以及自我皮肤护理;改良组用负压淋巴回流促进系统替代MLD,其余不变。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以卷尺测定患肢周径,计算肢体体积(lower limb volume,LLV),淋巴水肿相关症状量表评价淋巴水肿症状,多频生物电阻抗人体成分分析仪测定细胞外水分比率,超声显像检测皮肤全层增厚度、皮下组织增厚度、深筋膜增厚度、皮下组织回声评分、皮下组织形态评分,对患者情绪进行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评分。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对照组、改良组患者患肢周径、LLV、细胞外水分比率降低,淋巴水肿症状改善,皮肤全层增厚度、皮下组织增厚度、深筋膜增厚度、皮下组织回声评分、皮下组织形态评分降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改良组患者治疗后患肢周径、LLV、细胞外水分比率降低,淋巴水肿症状改善,深筋膜增厚度、皮下组织回声评分降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改良CDT可改善中重度LLL,缓解焦虑抑郁情绪,且治疗效果优于传统CDT,不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在提高临床治疗效率上优于对照组改良消肿疗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不同类型的颈椎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其疗效。方法:经颈椎X线或CT确诊的182例颈椎病患者分成4型,分别采用甲组(电针拔罐组90例)及乙组(低中频脉冲电疗组92例)两种方法进行治疗。经过三个疗程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甲组治疗椎动脉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乙组,而乙组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甲组。结论:对不同类型的颈椎病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A组32例和B组33例,2组均采用西药结合电针治疗,B组同时进行康复训练。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0 d比较2组的ADL评定、Brunnstrom分级、平衡功能、体位转移及行走能力。结果:2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B组治疗后的各项功能改善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温针灸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针刺足三里(双侧)、中脘、关元穴后,予温针灸法治疗,对照组取穴同治疗组,予隔姜灸法治疗,均每日1次,每次30 min,每伏予10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的中医证候评分与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及治疗前后患者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测定及治疗后12个月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证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积分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各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IL-6、PCT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优于对照组的8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冬病夏治温针灸能显著减轻虚寒型胃痛患者症状,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并可降低炎性因子PCT、IL-6水平,缓解炎症反应,极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