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液纤溶酶原激活剂与抑制剂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85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液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抑制剂(PAI-1)活性变化,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患者与正常对照组t—PA及PAI-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全自动血凝仪底物发光法检测恶性肿瘤患者纤溶活性变化具有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高的优点。结论:检测t—PA及PAI-1活性变化,从而判断恶性肿瘤细胞侵润、增殖、转移及出血、血栓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大鼠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功能和血浆组织因子表达的变化及参附注射液的干预作用。方法将40只成年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休克组、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复苏组(林格组)和参附注射液复苏组(参附组),每组各10只。用ELISA法检测各组的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t-PA:Ag)、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抗原(PAI-1:Ag)及组织因子(TF)含量,并计算t-PA:Ag/PAI-1:Ag。结果休克组、林格组和参附组t-PA、t-PA/PAI-1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且林格组和参附组高于休克组(P〈0.01);参附组TF含量低于休克组和林格组(P〈0.01),而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失血性休克大鼠纤溶系统平衡失调和血浆组织因子表达增强。参附注射液不能纠正其纤溶系统失调,但对组织因子表达有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纤溶功能)和抗凝血酶活性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40只成年Sprague Dawley(SD)大鼠,通过快速放血使其处于休克状态.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休克组、林格复苏组(林格组)、葛根素治疗组(葛根素组),每组各10只。观察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t-PA:Ag)、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抗原(PAI-1:Ag)、D-二聚体含量(D-D)、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纤溶酶原活性(PLG:A)及血浆抗凝血酶活性(AT:A)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休克组和林格组PLG:A、FIB、AT:A显著降低,t-PA:Ag和D—D显著增高(P〈0.01或P〈0.05):葛根素组与林格组比较PLG:A、FIB、AT:A均明显增高,t-PA:Ag和D.D明显下降(P〈0.01或P〈0.05);PAI-1:Ag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F值为1.99,P〉0.05)。结论:大鼠失血性休克早期纤溶功能亢进,抗凝血酶呈消耗性下降;葛根素可有效调整大鼠失血性休克后纤溶和抗凝系统失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调控及高效表达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欧阳应斌,顾利群,黄培堂,黄翠芬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对纤维蛋白有较强的亲和力,可选择性溶解血栓而不引起全身出血倾向,所以是一种较理想的溶血...  相似文献   

5.
宁军  龚浩 《中国医刊》2008,43(2):49-50
目的分析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凝血、抗凝、纤溶系统的改变,探讨晚期肿瘤患者的凝血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5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和50例正常人的凝血、抗凝、纤溶系统和内源性抗凝活性相关的实验室指标,包括血浆纤维蛋白原(Fbg),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纤溶酶原活化抑制物-1活性(PAI-1),D-二聚体(D-dimer)。结果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剂-1活性的水平较正常人显著升高。结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存在凝血、抗凝、纤溶系统的激活,机体呈现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患者凝血、抗凝及纤溶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RAU患者58例,分为轻型阿弗他溃疡(MiAU)组、重型阿弗他溃疡(MjAU)组及疱疹样阿弗他溃疡(HU)组,以5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采用ACL 200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浆凝血因子VⅢ活性(FVⅢ:C)、蛋白C抗原(PC:Ag)、总蛋白S抗原(TPS:Ag)、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t-PA:Ag)、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1抗原(PAI-1:Ag)、D-二聚体(D-Dimer)含量。结果 RAU患者PC:Ag、TPS:Ag、PAI-1:Ag、D-Dimer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t-PA:A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MjAU组PC:Ag低于MiAU组(P<0.05);MiAU组FVⅢ: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MjAU组FVⅢ:C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U患者体内存在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异常,而FVⅢ:C、PC:Ag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与恶性肿瘤的浸润和转移(综述)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许国强黄怀德审校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主要包括纤溶酶原(Plasminogen,Pg),纤溶酶(Plasmin,Pm);纤溶酶原激活剂(Plasminogenactivators,P...  相似文献   

8.
张文杰  王宝印 《中原医刊》2005,32(17):42-4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所致,血栓前状态(Prothrombotics state,PTS)的存在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密切相关。关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纤溶功能研究较少。有研究认为其存在低纤溶状态,反映纤溶系统状态的指标有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l),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g)等。由于脂蛋白(a)[LP(a)]与纤溶系统密切相关,亦是反映PTS的敏感指标。因此,本文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t-PA、PAI-1、DD、Fg和LP(a)的水平,并与正常人作对比,旨在探讨其纤溶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出血症状和分型与止凝血异常的关系。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发色底物法对93例AL患者血浆一系列的止凝血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前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P-选择素、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MFC)、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D-二聚体(D-D)水平显著升高;纤维蛋白原(Fg)、蛋白C抗原(PC:Ag)、纤溶酶原(PLG)及α2-抗纤溶酶(α2-AP)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水平低于正常;蛋白C活性(PC:A)、蛋白S抗原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缓解后除PC:A和PC:Ag部分增高外,其余均恢复至正常范围内。TM和P-选择素与患者发病时白细胞计数相关;血小板计数(PLT)、Fg,SFMC,PLG, α2-AP及D-D与出血程度有关;不同分型的AL患者止凝血改变又有所不同。结论:AL发病过程中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和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的激活,并随病情的好转而逐渐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HF)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与纤溶活性的变化。方法老年HF患者46例(HF组),非器质性心脏病住院患者18例(对照组),取静脉血分别检测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血浆肾素活性(RA)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结果老年HF患者血浆RA、PAI-1活性、Ang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PA活性则降低(P〈0.05);血浆PAI-1活性与AngⅡ含量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96,P〈0.01)。结论老年HF过程中血浆RAS激活对纤溶活性改变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参附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TF,TM,t-PA,PAI-1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组织组织因子(TF)、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的表达情况以及参附注射液的干预作用。方法:成年健康SD大鼠分成4组:对照组、休克组、林格液组、参附液组。对照组常规饲养,其余3组大鼠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休克组不予治疗,林格液组用3倍失血量的林格液治疗,参附组用含参附注射液(10 mL/kg)和林格液组成的3倍失血量的液体治疗。治疗后2 h取肝脏组织,-70℃保存,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肝脏组织中t-PA,PAI-1和TF,TM mRNA的表达。结果:①休克组肝脏组织TF,TM,t-PA,PAI-1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②林格液组肝脏组织TF,TM,t-PA,PAI-1 mRNA表达与对照组及休克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③参附液组肝脏组织TF,TM,t-PA,PAI-1 mRNA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与休克组及林格液组比较表达有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休克状态下肝脏组织及内皮细胞损伤持续存在,参附注射液可使凝血活性下降,同时又可防止纤溶过度亢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注射用纤溶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栓塞易栓因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有肺栓塞易栓因素的高危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1次/12h;研究组同时加用注射用纤溶酶100U,溶于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7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特异性抑制物( PAI-1)活性及凝血酶原时间( 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D-二聚体( D-D)水平。结果:①治疗后两组Fib、D-D含量降低, tPA、PAI-1活性降低( P<0.05)。研究组Fib、D-D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tPA、PAI-1活性也低于对照组( P<0.05)。②治疗期间,研究组无肺栓塞发生,对照组3例发生肺栓塞,发生率为8.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1)。③两组治疗期间均无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以及其他部位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对有肺栓塞易栓因素的患者预防性应用纤溶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纤溶-凝血系统,预防肺栓塞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气腹对高血压病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96例患者,根据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和患者的既往病史,分为高血压病组25例、非高血压病组31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采集患者气腹前后的血样标本,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组织因子活性(TF: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四种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情况。结果①气腹前高血压病组TAT、PAI-1、t-PA高于非高血压病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气腹后,高血压病组TAT、PAI-1较气腹前增高,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非高血压病组TAT、PAI-1、t-PA均较气腹前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气腹后血浆凝血分子标志物变化程度的比较:高血压病组驻TAT、驻PAI-1与非高血压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非高血压病组驻t-PA与高血压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气腹过程使高血压病患者的凝血功能增强而纤溶功能受抑制,增加了术后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术前应使用抗凝药物防治术后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4.
深静脉血栓患者溶栓前后血栓分子标志物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深静脉血栓(DVT)患者溶栓前后血栓分子标志物水平的变化,以探讨凝血、纤溶活性改变与DVT患者溶栓后高血栓复发率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发色底物法、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55例DVT患者溶栓前后血浆标本的抗凝血酶活性(AT:A)、纤溶酶原活性(PLG: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性(t-PA:Ag)、纤溶酶原活性抑制剂-1抗原性(PAI:Ag)、血浆D-二聚体(D-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Ag)、VIII促凝活性(Ⅷ:c);35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AT:A、PLG:A、t-PA:Ag在溶栓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溶栓后升高(P〈0.05或P〈0.01),其中AT:A、PLG:A仍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t-PA:Ag无显著性差异(P〉0.05);PAI:A、D-D、VIII:C、vWF、TM:Ag在溶栓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溶栓后下降(P〈0.05或P〈0.01),其中PAl:A、D-D、VIII:C、vWF、TM:Ag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痊愈组AT:A、PLG:A、TM:Ag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D-D下降幅度最大。结论血栓分子标志物水平可反映患者疗效,凝血系统机能紊乱、纤溶-抗纤溶系统失衡与DVT患者溶栓后血栓的复发可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人院时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检测ESR和CRP,待急性期症状平稳后检测多项凝血纤溶指标,并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肺动脉压。按肺动脉压数值分为正常和升高两组,升高组CRP和ESR明显高于正常组(P值分别为0.044和0.002);升高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明显降低(P=0.04),与血栓素B2呈中度正相关性(r=0.547),血栓素B2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呈高度正相关(r=0.929)。提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动脉高压伴随更大的炎症反应,并影响纤溶功能,促成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6.
t-PA,PAI-1检测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1)含量及t-PA/PAI-1比值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发色底物法分别测定53例脑梗死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t-PA、PAI-1含量。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中t-PA、PAI-1及t-PA/PAI-1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检测患者血t-PA、PAI-1水平及t-PA/PAI-1比值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凝血与纤溶实验室指标,探讨其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简称妊高征)诊断和预防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凝固法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D-D二聚体(DD),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活性,共检测158例标本(其中重度子痫前期组44例,轻度子痫前期组32例,妊娠期高血压组30例,正常妊娠组52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组的PT、APTT明显降低(P〈0.01),FIB、DD、PAI-1明显升高(P〈0.01或P〈0.05),tPA无显著差异;妊娠期高血压各组间除tPA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参数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疾病的加重,参数变化越显著。结论检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PT、APTT、FIB、DD和PAI-1等指标,对预防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田伟  栗超 《中国医药导报》2014,(22):165-168
纤溶功能减低是血液高致栓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常见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尤以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水平升高为著。 PAI-1通过抑制纤维溶解,促进血栓形成,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病情进展及预后具有重要影响。 PAI-1除了抑制纤溶,促进血栓形成外,还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一方面通过促进纤维蛋白在局部沉积,为细胞黏附,迁移和增殖提供必要基质,另一方面参与调节细胞增殖、迁移、粘附及凋亡,细胞外基质产生与降解等多种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舒洛地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56例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尿白蛋白排泌率(20.200)“g/rain,予舒落地特针每日2mL,肌注,共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泌率(UAER),凝血纤溶指标包括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一1(PAI一1),纤维蛋白原(Fbg)、PT、TT、APrllT的改变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后患者尿白蛋白排泌率(UAER)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t—PA较治疗前升高、PAI一1、Fbg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PT、TT、APrrr较治疗前延长(P〈0.05),血脂治疗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洛地特可通过多种机制减少尿蛋白,治疗糖尿病肾病,无明显出血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