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胸部急性钝性损伤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自动化交通工具使用的日益广泛,急诊胸部外伤、尤其是钝性外伤的发生率及其致死、致残率也明显升高[1].按照损伤由外向内的顺序,胸部损伤大致分为胸壁损伤、胸膜腔损伤、肺损伤、膈损伤及纵隔内损伤;其中纵隔内损伤又大致分为纵隔积气、气道损伤、血管损伤以及较少见的食管和心脏损伤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膝关节单发韧带损伤、多发韧带损伤及二者伴发半月板损伤的特点,比较分析MRI诊断单发韧带损伤、多发韧带损伤及伴发半月板损伤的准确性。方法对187例经临床手术证实为膝关节韧带损伤的MRI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7例病例中,单发韧带损伤103例,多发韧带损伤84例;单发韧带损伤组中,前交叉韧带(ACL)损伤38例,内侧副韧带(MCL)损伤36例,后交叉韧带(PCL)损伤14例,内侧髌股韧带(MPFL)损伤10例,髌韧带(PT)损伤3例,外侧副韧带(LCL)损伤2例,伴发内侧半月板(MM)损伤35例,伴发外侧半月板(LM)损伤23例;多发韧带损伤组中, ACL、MCL联合损伤37例,ACL、PCL联合损伤21例,ACL、PCL、MCL联合损伤10例,MPFL、MCL联合损伤8例,MPFL、MCL、ACL联合损伤4例,ACL、PT联合损伤2例,ACL、PCL、LCL联合损伤2例,伴发MM损伤43例,伴发LM损伤35例;单发韧带组与多发韧带组中,MRI诊断韧带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0.3%、97.7%、96.4%和81.5%、88.4%、85.9%,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伴发MM、LM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34%、22.3%和51.2%、41.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二者间伴发MM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8.6%、89.7%、89.3%和76.7%、65.9%、71.4%,二者比较特异性、准确性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二者间伴发LM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7%、93.8%、92.2%和85.7%、77.6%、77.4%,二者比较特异性、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发韧带损伤以ACL损伤最为多见,其次为MCL;多发韧带损伤以ACL、MCL联合损伤最为常见,其次为ACL、PCL联合损伤,再次为ACL、PCL、MCL联合损伤;MRI诊断多发韧带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较单发韧带损伤下降;多发韧带损伤较单发韧带损伤更易伴发 MM、LM损伤;多发韧带组与单发韧带组比较,虽然MRI诊断伴发MM、LM损伤敏感性无明显差异,但特异性、准确性均较单发韧带组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伴有内侧半月板半脱位的膝关节MRI影像学改变,探讨内侧半月板半脱位与膝关节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内侧半月板半脱位的膝关节MRI表现。结果:①韧带损伤:26例前交叉韧带断裂(4例完全断裂、22例部分断裂),与关节镜诊断完全符合率为88.8%;26例后交叉韧带断裂(3例完全断裂、23例部分断裂),与关节镜诊断完全符合率为95%;17例内侧副韧带损伤(1例Ⅲ级损伤、13例Ⅱ级损伤、3例Ⅰ级损伤);13例外侧副韧带损伤(8例Ⅱ级损伤,5例Ⅰ级损伤);与关节镜诊断完全符合率为90%。②半月板损伤:73例内侧半月板损伤(50例Ⅲ度损伤、13例Ⅱ度损伤、10例Ⅰ度损伤);30例外侧半月板损伤(10例Ⅲ度损伤、8例Ⅱ度损伤、12例Ⅰ度损伤);MRI对半月板诊断结果与关节镜诊断完全符合率为90.5%;46例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损伤,与关节镜诊断完全符合率为92.21%。③软骨损伤:68例软骨损伤(1例4级损伤,21例3级损伤,46例2级损伤);与关节镜诊断完全符合率为73%。④骨质增生:40例骨赘形成。结论:半月板半脱位是膝关节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软骨损伤及骨质增生的重要间接征象。重视MRI内侧半月板半脱位,对于上述膝关节损伤的检出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防止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脊髓损伤实验模型的研究概况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损伤防治与再生修复是当今神经科学的重大难题和研究热点,其突破的基本前提是建立理想的实验模型。自Allen首次建立脊髓打击伤模型以来,脊髓损伤模型的研究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动物模型总体上可达到不完全损伤、完全性损伤及横断性损伤的要求,基本能反应临床脊髓损伤实际。根据致伤因素、方法的不同,脊髓损伤模型可分为脊髓挫伤、脊髓压迫损伤(背侧压迫、腹侧压迫和纵向压缩损伤)、可调控的挫伤、缺血再灌流损伤、横断损伤、化学损伤和脊髓火器伤等模型。这些脊髓损伤模型的制作原理、方法及特点各有不同,应根据具体研究目的的需要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子宫损伤是女性生殖器官损伤最严重的妇科并发症.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城乡医疗保健的逐步完善,子宫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但并非罕见.子宫损伤可分为机械性损伤和自发性损伤,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本文就子宫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损伤程度和损伤时间对脊髓损伤患者痉挛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2003-2008年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和眷柱骨科收冶的143例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X2检验比较不同损伤程度、损伤时间的脊髓损伤后痉挛的发生卒,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损伤程度、损伤时间是否为脊髓损伤后痉挛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比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痉挛的发生率高(X2=17.781,P=0.000);按损伤后1、2、3个月开始接受治疗分组,1个月组的痉挛的发生率最低,其余依次是2个月组、3个月组(X2=10.515,P=0.005).结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比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痉挛的发生率高;越早开始治疗,痉挛发生率越小;损伤程度和损伤时间均是脊髓损伤后痉挛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26 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康复疗效与性别、职业、学历无关;与康复介入时间、并发症、住院费用、损伤程度、损伤节段有关。结论康复介入时间、并发症、住院费用、损伤程度及损伤节段是影响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颅脑损伤约占全身损伤的15%-20%。仅次于四肢损伤,常与身体其他部位损伤复合存在,其致残及致死均居首位,多见于交通、工矿等事故,也见于自然灾害、爆炸器伤、坠落。跌倒及各种锐器及钝器对头部的伤害,颅脑损伤可分头皮损伤、颅骨损伤、脑损伤,三者可单独或合并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继发性癫痫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损伤后有癫痫发作和未发作患者间就性剐、年龄、癫痫家族史、损伤部位、损伤类型和损伤程度等暴露因素间差异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癫痫病家族史、损伤类型、损伤程度等暴露因素在癫痫发作和未发作患者之间存在差异,且差异有显著性(P〈O.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损伤类型、损伤程度在癫痫发作和未发作患者之间存在差异,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损伤类型、损伤程度为颅脑损伤后继发性癫痫的主要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0.
龚民  王天佑  冯海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12):1931-1931,1933
目的 探讨严重胸部损伤中气管、支气管损伤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3例气管支气管损伤的临床特点、损伤部位、及时诊断和治疗的方法.结果 严重胸部损伤病人通常伴有气管支气管损伤.如延误诊断和治疗,易发生支气管狭窄、肺组织实变,严重影响病人的肺脏功能.结论 严重的胸部和颈部损伤病人应常规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明确诊断和损伤部位,及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凋亡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脊髓损伤后损伤区凋亡细胞的作用。方法6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损伤组和药物组,用Allen's改良法建立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银杏叶提取物通过腹腔注射,损伤后1、3、7、14、21 d取材,同时对大鼠损伤后双下肢功能的评估,对损伤区脊髓HE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并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损伤区脊髓HE染色形态学观察表明,损伤组开始有片状出血,以后逐渐减少,到7 d全部消失。损伤组和药物组中均有凋亡细胞,损伤组的凋亡率大于药物组。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抑制或保护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的凋亡,从而减轻了脊髓损伤后的继发性损害。  相似文献   

12.
职业损伤分为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性损伤[1,2].为了解职业暴露自我防护知识情况、损伤护士的科室分布、损伤方式、损伤程度、损伤后处理、损伤因素及损伤后心理状态,2005年对我院521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了职业性损伤情况调查.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4):2286-2287
目的分析磁共振(MRI)检查对脊柱损伤患者诊断符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诊治的脊柱损伤患者86例,均行MRI、CT检查。观察2种检查方式对脊柱损伤患者诊断符合率的影响。结果 86例脊柱损伤患者中,CT、MRI均可检出椎旁软组织肿胀、韧带损伤、神经根损伤、脊髓损伤、碎骨片、骨折椎体等脊柱损伤不同征象,且MRI对脊髓、韧带、神经根、软组织等损伤诊断符合率均高于CT检查(P<0.05)。结论 MRI检查可对不同征象脊柱损伤进行有效检测,相比CT扫描,MRI检查可显著提高脊柱损伤诊断符合率,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伤的救治策略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伤的救治策略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48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伤的死亡率进行统计学单因素χ2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胸部损伤、多发合并伤、休克明显增加其死亡率。结论合并颈椎损伤、胸部损伤、多发合并伤、休克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重要因素,仔细迅速的体检,必要的影像学检查,颈椎损伤及早颈部制动防止二次损伤,积极抗休克治疗,尽早手术控制胸腹腔内出血,合理的救治顺序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伤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33所医院医护人员职业损伤调查分析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 :摸清医护人员职业损伤的特点、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 ,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 ,减少或防止职业损伤的发生 ,提高医护人员健康水平。方法 :对潍坊市 33所医院的 80 6 3名医护人员及 110 5名行管后勤人员的职业损伤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建立FoxBASE数据库 ,对所得资料运用SPLM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 :医生、护士、技工人员的职业损伤率分别为 5 3.86 %、74 .0 6 %、37.98% ,行管后勤人员的损伤率为 9.86 % ,医护技人员损伤率显著高于行管后勤人员 ;三级医院医护人员损伤发生率显著高于一、二级医院 ;机械性损伤、物理性损伤、心理性损伤居职业损伤的前三位 ;护理人员为职业损伤的高危人群 ;防护设施、防护意识、职业性质、工作量等 12项有序变量与职业损伤明显相关。结论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 ,提高防护意识 ,是减少职业损伤的关键 ;减少针刺伤 ,切断传播途径 ,是减少血源性疾病传播的有效途径 ;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资源 ,加强高危人群防护 ,是减少职业损伤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大鼠远端运动神经元继发性损害的变化特点。 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40只,采用改良Allen’s撞击法制作T10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模型。分别在损伤前、损伤后第1周、2周、3周、4周、5周时采用斜板试验、改良Tarlov评分、BBB评分进行运动功能评定;在各时间点取5只大鼠用4%多聚甲醛心脏灌注,取损伤局部T10节段及损伤远端L5节段脊髓进行形态学检测。损伤前时间点检测结果作为正常对照。 结果①损伤远端运动神经元病理变化:损伤后第1周时,损伤远端前角运动神经元突起和尼氏体有所减少,胞核和核仁无明显改变;损伤后第2周时,损伤远端前角运动神经元突起和尼氏体进一步减少,核仁模糊、偏位;损伤后第3周时,损伤远端前角运动神经元突起和尼氏体较前无进一步减少,组织内可见萎缩及凋亡神经元;损伤后第4周时,损伤远端前角运动神经元突起和尼氏体较第3周时有所增加,仍可见少数凋亡神经元存留;损伤后第5周时,损伤远端前角运动神经元突起和尼氏体较前明显增多。②损伤局部病理变化:损伤后第1周时,损伤局部灰、白质界限不清,可见出血、炎症反应,灰质部分神经纤维及组织坏死、液化,白质空泡化;损伤后第2周时,损伤局部出血、血肿及炎症反应减退,可见胶质细胞、神经纤维增生和血管新生;损伤后第3周时,损伤局部胶质细胞增生显著,神经纤维增生较多;损伤后第4周、第5周时,损伤局部胶质细胞、神经纤维较前无明显增生。 ③运动功能变化:损伤后第1周、2周、3周、4周、5周时的斜板角度、改良Tarlov评分、BBB评分均较损伤前显著降低(P<0.05);损伤后第2周、3周、4周、5周时各项评分均较第1周时显著增加(P<0.05);损伤后第3周、4周、5周时呈增加趋势,但与第2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脊髓损伤后早期远端脊髓运动神经元即会发生继发性损害,包括突起和尼氏体减少、细胞萎缩与凋亡,并且与损伤局部病理变化及损伤时程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重度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流行病学特点,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1999年11月-2003年11月收治的1087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影像学普查,筛选出合并颈椎损伤的病例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本组中合并颈椎损伤107例(9.84%);其中,中、重度颅脑损伤361例中合并颈椎损伤37例(10.2%),合并颈髓损伤8例(8/37)(21.6%)。结论:中、重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交通伤为主要原因,颈部损伤进一步增加了颅脑损伤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要高度重视中、重颅脑损伤的颈部检查并予以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康复对颈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颈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92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根据损伤部位分为颈髓损伤、胸髓损伤、腰髓损伤3组,治疗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进行评定。结果经过60~426d治疗后,3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及FIM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01),三组间比较,腰髓损伤患者优于胸髓损伤,而胸髓损伤又优于颈髓损伤患者(P<0.05)。结论康复治疗能促进颈髓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但效果不如胸、腰段脊髓损伤者。  相似文献   

19.
<正>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刘军教授主编的《鼻咽癌放疗并发症防治手册》,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全国发行。全书共20章,系统地介绍了鼻咽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鼻咽癌放射治疗及其面对的挑战,放疗导致的各系统损伤等。尤其是重点阐述了鼻咽癌放疗后脑损伤、颅神经损伤、血管损伤、皮肤损伤、肌肉损伤、口腔损伤、耳、鼻、咽喉损伤等临  相似文献   

20.
<正>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刘军教授主编的《鼻咽癌放疗并发症防治手册》,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全国发行。全书共20章,系统地介绍了鼻咽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鼻咽癌放射治疗及其面对的挑战,放疗导致的各系统损伤等。尤其是重点阐述了鼻咽癌放疗后脑损伤、颅神经损伤、血管损伤、皮肤损伤、肌肉损伤、口腔损伤、耳、鼻、咽喉损伤等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