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辛味作为五味之一,其药物作用及主治病证多样,辛能散、能行、能通、能温、能升、能润、能化。通过查阅文献,归纳出辛味药不仅归于经典所说的肺经,大部分辛味中药还归于肝经、脾胃经,亦有归入心经、肾经。在脏腑经络的基础上,探究辛味药于脏腑归经的应用。辛味药入肺经可散表邪、行气行水行血、化痰饮、通鼻窍;辛味药入脾胃经可助脾胃之气左升右降,辛化脾胃湿浊及助脾胃祛除阴寒,恢复脾胃正常功能;辛味药入肝经则可条达肝气、疏肝解郁;辛味药入心经可开心窍、行心血;辛味药入肾经可润肾,苦燥能助肾行津液。辛味药无论入何脏腑,都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  相似文献   

2.
略论“以辛润之”吴立文中医系关键词冶法,辛润,内经尝读《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言及“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自思辛味能散能行,常用于发散外邪、行气活血,然言其能润,则未悟其义,心有疑惑。辛味药可发汗,又多香燥,易于伤耗阴津,...  相似文献   

3.
夏律  李铁浪 《中医学报》2022,37(1):54-58
临床运用辛味药治疗肺燥证、肺外寒内饮证、脾胃阴虚夹湿证、肺气郁闭证、肝经寒凝证、肾阴凝结证达到润燥的目的。此处的燥主要是指体内津液代谢失常而出现的燥证。辛味药物能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且能行、能散,具有动的特性。辛以润肺的机制与玄府理论密切相关。脾胃为水液代谢的枢纽,辛味药开发肠胃郁结,可打开通路,并有利于消除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从而解决因水津不布所致的燥象。辛润法治疗肾苦燥是取其味辛之性,除下焦阴寒,使津液得通,则燥自除。  相似文献   

4.
"辛以润之"首见于《黄帝内经》,后世医家对辛润法,阐发颇多,用辛味药物治疗"燥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通过讨论辛润法的机理,论述了辛润法治疗外燥袭表、津液失布、阳虚津凝、津血内亏之燥证的运用,旨在强调"辛润"法在治疗燥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玄府作为人体气血津液运行、输布及代谢的重要通路,重在开阖有度。寻常型银屑病病机为素体本虚,又逢外邪侵袭,搏于肌表,气血津液不能正常代谢而致玄府郁闭。辛味药能发表、散结、行气、活血、开窍,有开通玄府的作用。玄府郁闭导致的血热、血瘀、血燥均可应用辛味药能散、能润、能行的特性治疗,使邪气得除,气血调和,疾病向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黄帝内经》关于辛味的论述,对其进一步深入探析,以更好地指导临床配伍应用。[方法]整理《黄帝内经》中论述辛味的条文,从辛的涵义、功效、临床应用、禁忌四方面阐述并引申发挥,使其更加系统明了。[结果]辛味不仅包括滋味、气味,还有功效之味。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认识辛味,其性升散,归肺属金,入于上焦,有着走气发散、养肺润肾、制酸养筋的独特功效。辛味药有行、散、润、通、化、升之功,作用殊多,并可与甘苦酸淡咸诸味组方配伍,衍化出辛甘化阳、辛开苦降、辛散酸收、辛咸软坚、辛淡渗利等等,进一步扩展了应用范围。辛味有其具体的治则治法,根据六淫外邪的不同和五脏各自的生理病理特性,或以辛为主,或以其为辅,随证治之。[结论]辛味居五味之首,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掌握其药性、功效,临床处方将更加得当灵活巧妙。  相似文献   

7.
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皆若燥,急食辛以润之”,语出《素问·脏气法时论》系《内经》五脏若欲补泻理论之一.何谓肾燥?辛味药何以能润?这是一个千古以降,向有争论和难以理解的问题.大凡燥证,则有内、外之分,肾燥乃属内燥范畴.一般认为,内燥证是津伤液耗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8.
简要地阐述了络病学说的历史沿革,阐述了国家级名中医沈舒文教授运用络病理论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发病的机理,认为久病毒邪侵络成胃病,治疗以疏通润养为主,提出辛润通络、虫类药通络、化痰散瘀通络、解毒通络、补虚通络以及通脏腑之络的用药特点。并附验案说明。  相似文献   

9.
论辛散法治肝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黄帝内经》“肝欲散 ,急食辛以散之 ,以辛补之”的理论 ,结合后世医家对这一理论的不断充实和认识 ,运用传统方法总结探讨了治肝之法——辛散法。对辛散法治肝的概念、机制、具体应用进行了系统阐释与论证 ,并借现代实验研究予以证实 :归经不同的辛味药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肝郁大鼠异常的客观指标 ,辛味药确实具有预防、治疗肝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凡能引起腹泻或滑润大肠、促进排泻的药物叫泻下药。泻下药的主要功能有二:一是清除肠内宿食、燥屎以及其他有害物质,使从大便排出,一是清热泻火,使实热壅滞通过泻下而解。泻下药分为两种:一是润下药,一是攻下药。润下药多为植物种仁或果仁,富含油脂,具有润肠  相似文献   

11.
方剂配伍常在祛邪除病的同时兼顾正气。文章从9个方面阐述讲究方剂配伍中之“王道”思想,即君以辛(香)温,佐以补敛;君以泻下,佐以补益甘缓;君以苦寒重镇,佐以养血疏调;君以补涩,佐以行气;君以止血,佐以化瘀;君以重镇安神,佐以益胃和中;君以升散,佐以苦降;君以温燥,佐以养阴;君以燥散,佐以酸敛。同时指出,治急之方应要“霸道”。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便秘是儿童常见疾病,可影响儿童生活质量及体格发育。西医将经过积极内科治疗而无法缓解症状的便秘称为顽固性便秘,现代中医学认为其病机主要是脏腑气机升降失常以及肠道津液亏损。闫慧敏教授从络病理论出发论治本病,认为顽固性便秘患儿具有病程长、以功能失常为主导、难治性、缠绵性、易复发等特点,符合络病的临床特点,病机以大肠络瘀滞阻塞,津液不布,肠燥津亏为主,具有“瘀”“虚”“燥”的病理特点,治疗以疏通为要。闫老师治疗顽固性便秘以活血润燥通络,健脾运化津液为法,自拟“通络润燥汤”,全方由桃仁、火麻仁、当归、白术、白芍组成,方中桃仁、麻仁活血润肠,当归、白芍养血润燥,白术健脾化津,临证加减,应注意遵循以辛润为要,不可过于攻伐、滋腻。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名中医王爱华教授认为功能性便秘往往寒热虚实错杂,其病位主要在大肠,病机为脾虚津亏、肠失通降,与肺、脾、肝、肾关系密切,提出健脾生津、宣肺通降的基础治疗大法,临证中将其分为5型论治:肠道实热证,治以清热润肠,选方自拟通便方加减;肝郁气滞证,治以疏肝解郁、顺气导滞,选方加味四磨汤加减;肺脾气虚证,治以益气润肠,选方益气滋阴汤加减;脾肾阳虚证,治以温润通便,选方加味济川煎加减;肠燥津亏证,治以滋阴益气,润燥通便,选方加味增液汤加减.  相似文献   

14.
张声生教授认为治疗脾胃病重在调畅气机,在临证中善于应用对药,从气机升降、出入、从化三方面提出14种治法治疗脾胃病常见症状,包括升清化浊、重镇降逆、理气消胀、疏肝理气、通腑泄浊、辛开苦降、补气健脾、扶阳益肾、收敛止汗、清热凉血、搜风剔络、醒脾开胃、消食导滞、活血化瘀法,并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析治疗2型糖尿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了102篇中医药有效治疗糖尿病的文章,摘录其中方剂共102首,把每首方剂中的单味药输入EXCEL 2000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102首方剂中,共使用177味药物1795频次,其中使用频次在50次以上的主要有黄芪、山药、生地、麦冬、天花粉、山萸肉、丹参和茯苓。按照中药学分类统计,清热药居于首位,其次是益气养阴药,第三是活血化瘀药,收涩药、淡渗利湿药、理气药等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结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在益气养阴,清热润燥传统治法的基础上,逐渐重视活血化瘀,并开始认识到调肝理气等治法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介绍邓高丕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对邓教授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例进行收集整理,分析邓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治思路,总结相关的治疗经验及用药特点,最后分析典型案例一则进一步验证。[结果]邓教授重视胞宫生理,认为本病以肾虚为主导,肝郁气滞、脾虚痰湿、瘀血内停,阻滞于冲任、胞宫,从而致病。临证以补肾调肝为主,运脾导痰、活血化瘀为辅,同时顺应冲任阴阳消长变化调经。以补肾填精为法,选药平而不腻;注重扶脾调肝,凸显岭南特色;破痰行滞、通瘀活血,中病即止。所举典型病例辨为肾虚血瘀证,邓教授治以行气导滞、活血通经、补肾疏肝、导痰散结,并结合周期疗法,标本同治,疗效确切。[结论]邓高丕教授以虚郁痰瘀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顺应月经周期中阴阳气血消长变化规律以调经,临床实践疗效满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南北刘寄奴活血化瘀药理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南、北刘寄奴在活血化瘀方面的药理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两者对正常实验动物的凝血时间、血浆复钙凝结时间、凝血酶结时间、体外血栓形成长度、聚集指数等指标,与生理直组相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南刘寄奴与北刘寄奴相比较,则无明显差异。实验结果提示,两者均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其作用强弱则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龙江医派名医陈景河治疗血瘀证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龙江医派名医陈景河在齐齐哈尔中医院门诊治疗血瘀证的中药方剂,建立数据库,利用统计学方法对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整理治疗血瘀证的中药方剂50首,涉及中药194种,用药总频数为610次。结论核心单味药依次为川芎、当归、黄芪、丹参、乳香、没药、党参、红花、白芍等;治疗血瘀证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等为主要功效的药物为主;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归经以肝、脾、心、肺、肾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