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清代《外科医镜》中医药治疗外科疾病临床药证研究。方法将清代名医高思敬所撰《外科医镜》治疗外科疾病的中医方剂录入计算机,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并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整理治疗外科疾病中药方剂104首,涉及中药169种,总用药次数726次。结论临床以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等为主要药类,核心单味药依次为甘草、当归、茯苓、人参、熟地黄、黄芪、金银花、炮姜、白芥子、麦门冬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研究龙江医派名医吴惟康教授的肾病治疗经验,探讨吴老治疗肾病的三大基础方剂,借以指导临床辨证论治,为进一步研究吴老学术思想体系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从吴老治疗肾病的八正解毒汤、银翘地黄汤、加味肾气汤三大基础方剂出发,结合病案探讨吴老肾病治疗经验和学术思想。[结果]吴惟康教授根据肾病的常见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等特点,常选用八正解毒汤、银翘地黄汤、加味肾气汤三方作为治疗肾病的基础方,分别应用于湿热下注膀胱证、肾虚膀胱湿热证、肾阳虚水肿证,疗效显著。[结论]八正解毒汤、银翘地黄汤、加味肾气汤三方是龙江医派名家吴惟康教授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肾系疾病的方剂,应用广泛,效如桴鼓,值得进一步整理研究,以期得其精华之旨,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3.
谭工  胡波  刘奉  刘红霞  苏小霞 《重庆医学》2013,(24):2887-2890
目的分析、挖掘中药内服汤剂治疗乳腺增生症的证治规律,探索中医临床用药规律整理的方法。方法收集中药内服汤剂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文献91篇,报道治疗组总病例8 760例,治愈率为50.31%,总有效率为93.61%;通过对收集文献中方剂数据整理,创建中医内服汤剂治疗乳腺增生症方剂库,运用关联规则方法分析临床用药配伍规律。结果乳腺增生症临床表现以肝郁气滞、痰凝、血瘀、冲任不调为主要证型;临床140种用药中,以疏肝、养血、活血、健脾、补肾、化痰、软坚等几类药为最常用配伍。结论运用关联规则所得的中医内服汤剂治疗乳腺增生症的证治规律,体现了乳腺增生症的标本同治的治疗思想,为以后的研究中医配伍规律提供了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发现中药药对的用药规律及特点,进一步挖掘血瘀证方中存在的大量药对。方法通过关联规则方法,对名老中医网陈守强等关于血瘀证的18503首方药分成"活血药+活血药、活血药+其他药、其他药+其他药"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发现"活血药+活血药"这种药对的配伍频率及疗效明显优于其余两组。结论将药对应用于在治疗血瘀证的方剂中,可有效提高各组方治疗血瘀证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对豫东已故名医魏文彬家藏手抄秘本《产宝奇》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用药配伍规律研究。方法将《产宝奇》方药录入计算机,建立方药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用药配伍规律。结果整理方剂300首,涉及223味中药,用药总次数达1928次;核心高频次药以甘草、当归、川芎、茯苓、陈皮、白芍、生姜、白术、党参等为主;药类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理气药等为主;频次居于前25位的药物主要以补气药甘草、白术、党参、大枣、人参、黄芪;补血药当归、白芍、熟地;补阴药麦门冬及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等为主。结论《产宝奇》临证选用高频核心药甘草、当归、川芎、茯苓、陈皮、白芍、生姜、白术、党参加减处方用药;频次居于前25位的药物主要组成四君子汤和四物汤两个经典方,突显以活血养血药和补益气血药相参加减变化,治疗妇产科疾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1989年1月至2018年6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收录的中医治疗成人肾病综合征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探求中医辨证论治的规律。方法:通过使用SPSS 20.0软件,对文献中的证候、方剂以及药物进行统计归类,总结各证候、方剂、药物出现频次和所占比例,对药物和症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96篇,通过整理分析得出17个中医证候,其中肺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脾肾气虚证等为中医常见证候;证候要素分析,湿热、气滞、瘀血、风热为常见实性病机;肾虚、气虚、阴虚、阳虚、阴阳两虚为常见虚性病机;病位主要在肾、脾、肺三脏;共得方剂212首,其中自拟方125首,成方87首,二者以补益剂、祛湿剂、理血剂、清热剂为主;中药236味,分为15类,黄芪、茯苓、白术、丹参、泽泻等为常用药。结论:成人肾病综合征的病位在肾、脾、肺;脾肾肺俱虚、血瘀水停为基本病机。在临床用药中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活血药、清热药为主,兼以应用解表药。治疗中应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现代文献探讨治疗眩晕的辨证和用药规律,整理辨证用药经验,规范当代眩晕的临床诊疗方案。方法统计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治疗眩晕的病案,分别整理出其证候分布和用药的性、味、及功效,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0数据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选用3857例病案,176首治疗眩晕病症的方剂,涉及证型28种、中药235味病例中出现频次高于100的证型为痰瘀阻窍证、风痰上扰证、肝火上扰证、肝阳上亢证、阴虚阳亢证、气血亏虚证、痰浊中阻证、阳虚血瘀证。病例中出现频数≥25次的药物有半夏、天麻、赤芍、桃仁、川芎、钩藤等33味多为活血化瘀、化痰药,药性多为温寒平药味多苦辛甘。结论治疗眩晕多以"化痰通窍"为治则用药多以活血化瘀、化痰药为主,组方思路以活血化瘀、化痰、利水渗湿、清热滋阴、温阳化饮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宋代名医陈自明所撰《外科精要》辨治中医外科疾病用药组方配伍规律及主干药的功效。方法整理《外科精要》辨治中医外科疾病方药并将方剂录入计算机,建立《外科精要》方药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其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结果整理《外科精要》方剂99首,使用中药174味,用药总次数达499次。采用统计学方法筛选出高频核心药为甘草、乳香、黄芪、大黄、当归、人参、木香、没药、瓜蒌等;核心药类为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理气药等;药性为温、寒、平,累计频率达92.99%;药味为苦、甘、辛,累计频率达86.42%;归经为脾、胃、心、肺、肝、肾,累计频率达86.09%。结论陈自明擅长运用核心药加减,药类主要以补虚药为主,配伍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理气药治疗中医外科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医诊治肾癌的文献,探讨肾癌中医辨证论治规律和理法方药诊疗体系。方法:选取1979年1月—2013年3月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中医诊治肾癌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 SPSS 18.0统计软件对所选文献中的证型、方剂和药物进行分析和归类。结果:研究共得出肾癌证型21个,其中脾肾气虚证、湿热瘀毒证、气血两虚证、痰瘀互结证为常见类型;证候实性病机主要以血瘀、火热、水湿、毒邪、痰浊为主,虚性病机以气虚、阴虚和血虚为主;脏腑病位主要在肾、脾、肝、肺、胃。共得方剂79首,其中成方40首,自拟方39首,多为补益剂和祛湿剂;共得中药232味,总用药频次1016次,按功能分为41类,进一步合并为18大类,其中补虛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最为常用,共占72.40%,补虚药为第一位,其中主要是补气药,清热药居第二位,以清热解毒药为主;药物主要归经为肝、脾、肾、胃、肺经。结论:肾癌所表现出的证型、组方用药功效、性味和归经与其病因、病机密切相关,中医诊治肾癌用药规律的分析可为目前肾癌的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近十年来我国放射性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型、治法及其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10年4月—2020年6月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肺炎的文献,通过筛选后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20.0统计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并总结放射性肺炎的中医证候、治法及用药规律。结果在纳入的59篇文献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证候是肺阴虚证、肺实热(热毒)证、肺血瘀证、肺气虚证;治法以养阴、清热、益气、活血、润肺、解毒为主;使用频次前3位的单味中药为麦冬、炙甘草、北沙参,从药物功效分类看,用药频次最高的是补虚药,其中又以补阴药、补气药为主,用药频次排名第2、3位的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药物归经以肺经、胃经、心经为主,药性以寒性、温性居多,药味以甘、苦居多;聚类分析总结出常用药物组合9组。结论客观呈现了目前中药治疗放射性肺炎以治肺为关键,以养阴、清热、益气、活血、润肺、解毒为主要治法。主要用药为补气药、补阴药、清热药和化痰止咳平喘类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岭南地区冠心病的中医用药规律。【方法】对1990-2010年岭南地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方面文献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分析冠心病的证候分布及其用药规律。【结果】(1)证候分布:在相关的125篇文章中,常见证候依频次从高到低前8位为:气虚血瘀证>气虚血瘀、痰阻心脉证>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心血瘀阻证>气滞血瘀证>痰阻心脉、心血瘀阻证>气阴两虚证>痰阻心脉证。证素分布依次为:血瘀证、气虚证、痰浊证、阴虚证、阳虚证、气滞证、寒凝证、热毒证。(2)总体用药规律:药物类别排前5位者为活血化瘀药、补虚药、理气药、化痰药、解表药;排前10位的常用药物为丹参、川芎、黄芪、当归、赤芍、甘草、瓜蒌、红花、三七、薤白。(3)分证用药规律:心血瘀阻证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气虚血瘀证以补阳还五汤加减,气滞血瘀证以血府逐瘀汤原方,痰阻心脉证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阴寒凝滞证以瓜蒌薤白白酒汤加减,气阴两虚证以生脉散加减,心肾阴虚证以左归饮加减,阳气虚衰证以参附汤加减。【结论】近20年岭南地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以在辨证基础上运用古方加减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软件,分析奚嘉名老中医运用益气养血法治疗不孕症经后期用药特点,传承奚嘉名老中医治疗不孕症的经验。方法 收集并整理奚嘉名老中医治疗不孕症经后期的处方,采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算法,对处方中药物进行性味、归经、频次、药物组合等分析与新方发现。结果 通过对201首处方所含155种药物分析,得出药物以甘温为主,多归于肝、脾、肾经,功效以补虚、活血化瘀为主。当归、菟丝子、覆盆子、熟地黄、黄芪使用频次最高。通过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分析得到4个核心药物组合,经奚嘉名老中医审核总结出新方。结论 奚嘉名老中医治疗不孕症经后期以益气养血为主,用药以黄芪、当归、熟地黄、菟丝子、覆盆子、淫羊藿、女贞子为基础,随病、证及其虚实强弱进行加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数据挖掘技术在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继承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关联规则,对何立人教授治疗心悸的150例(595诊次)病案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方剂595首,共涉及中药380味;治疗心悸最常用的药物16味(支持度为30%)、高频药对9对(支持度为40%)、高概率的多药物组合3组(置信度为70%)。临床表现以心悸和心律失常为主,部分病案可见不寐、胸痞和乏力症状;治疗心悸病的基础方药是炒党参、灵芝草、生白果、景天三七、生地黄、炒白术、丹参、脱力草、苦参;以心悸为主要表现重用淮小麦,以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重用生黄芪。针对症状用药规律有:治疗不寐加用淮小麦、五味子、熟地黄;治疗胸痞加用景天三七、灵芝草、生地黄;治疗乏力首选脱力草、景天三七、灵芝草。结论:数据挖掘的结果与何立人教授治疗心悸病的经验相符合,基本体现了其学术思想与药用特色。  相似文献   

14.
收集《国医大师验案良方·脾胃卷》中关于国医大师治疗胃脘胀痛的医案,建立医案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结果共纳入胃脘胀痛医案70个,涉及184味中药。四诊资料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胃脘胀痛的基本病机可分为肝胃失和及脾虚挟湿两类,治法以养胃阴、补益脾气、活血化瘀、理气、疏肝为主。治疗胃脘胀痛的高频药物为白芍、炙甘草、黄连、延胡索、半夏、甘草、白术、香附、厚朴、太子参等,性味以甘、温为主,主要入脾、胃、肝经。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国医大师论治胃脘胀痛,虚则补之,采用养胃阴、补益脾气以治其本;实则泻之,采用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治其标。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方药组成为半夏、白术、黄连、白芍、延胡索、香附、甘草(炙甘草)。分析结果提示国医大师治疗胃脘胀痛多用入脾、胃二经之甘温药,采用养胃阴、补益脾气治法的同时不忘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虚实兼顾,标本同调。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探究高祥福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处方用药规律,以便更好指导和应用于临床。[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高祥福教授门诊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资料,运用Excel 2019对使用的中药进行频数分析,包括性味、归经、功效等,并选取使用频次>49次的高频中药,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分层聚类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病案共计340诊次,共使用中药115味,总频次为4766。药物四气前3位为寒、温和平;五味前3位为苦味、甘味和辛味;药物归经前3位是肝经、脾经和肺经;按功效排序,前3位为补虚药、清热药和解表药。高频中药共28味,以补虚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祛风湿药和健脾化湿药6大类为主。聚类分析提示高频中药可聚为3类,且聚拢趋势较好,第一类为杜仲、续断、延胡索、防风、山药、生地黄、丹参,第二类为黄芩、黄连、葛根、淫羊藿、薏苡仁、牛膝、苍术、牡丹皮、黄柏、穿山龙、茯苓、川乌、青风藤、佛手,第三类为黄芪、当归、麻黄、附子、桂枝、知母、川芎。[结论]高祥福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以扶正祛邪为原则,用药上寒温苦辛甘并用,多应用补虚药和解表药,病程中注意活血化瘀,标本兼治,同时配伍清热泻火、祛风除湿中药,从而可起到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王晖主任中医师是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拥有宁波市首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临床经验丰富,对肺癌的治疗有独到见解。笔者通过收集、整理王老师治疗的肺癌病例,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关联规则,摸索处方规律及用药经验,提炼经验为临床诊治打下前期基础。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及诊断标准按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分析各中医妇科流派对崩漏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各妇科流派治疗崩漏的处方,采用频数分析挖掘核心药物,统计药物归经情况,采用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对核心药物使用规律进行挖掘。结果 收集处方27个,涉及中药110味。核心药物23味,前5位为白芍、地黄、当归、熟地黄、阿胶,药物主归肝肾脾心经。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28个药物组合,常用的是牡丹皮和地黄。聚类分析得到7个药物聚类组合。结论 各中医妇科流派灵活运用多种止血法,治疗崩漏均不忘顾护阴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分析施杞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施杞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典型医案378份,对所选医案中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运用Excel表进行录入,然后用SPSS 16.0 for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WeKa 3.6.2怀卡托智能分析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寻找施杞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规律。结果:①共有272份医案纳入研究,共计就诊428次;共得药物173味,出现的总频次为9 623次,常用中药有白芍、柴胡、川芎、当归等27味。②益气活血药、补肾助阳药、祛风解表药、利水渗湿药、化痰通络药及健脾理气和胃药为施杞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配伍药类。③圣愈汤、身痛逐瘀汤、独活寄生汤、苓桂术甘汤等为施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方药。④药物相须配伍,活血化瘀药加理气药、活血化瘀药加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加解表药和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加祛风湿和补肾药、解表药加祛风湿药和理气药是其组方配伍的主要规律。⑤施杞教授常用的药对有桃仁与红花、牛膝与羌活、青风藤与络石藤、全蝎与蜈蚣、仙茅与仙灵脾、桂枝与防风、板蓝根与玄参等。结论:施杞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体现益气化瘀补肾的学术思想,数据挖掘结果客观反映了施杞教授临床用药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总结李云英教授从痰瘀挟风治疗声带白斑(可归属于中医慢喉喑范畴)的经验。李云英教授提出痰瘀致喑理论,认为声带白斑的基本病机为痰瘀挟风,治疗以化痰祛瘀、祛风开音为法则,且用药需注意顾护脾胃。宣肺常用六味汤,即荆芥、防风、薄荷、僵蚕、桔梗、甘草;化痰散结祛瘀常用猫爪草、陈皮、化橘红、咸竹蜂、法半夏、浙贝母、僵蚕、蝉蜕等;顾护脾胃以二陈汤或陈夏六君子汤为基础方,酌加木香、砂仁、紫苏梗、藿香等芳香行气、化湿醒脾,并配合选用鸡内金、玄参、鳖甲等软坚散结之品。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天津地区近10年来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中医中药规律。[方法]近10年来天津地区中医药治疗心衰临床研究方面文献资料的回顾性总结,从中医药治疗心衰总体用药规律、组方用药规律和辨证用药规律等3个方面加以分析。[结果]1)总体用药规律:用药类别由高到低依次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常用中药依次为丹参、黄芪、茯苓等。2)组方用药规律:用药类别由高到低也同样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常用中药依次为茯苓、党参、当归等。3)常见中医证型和药物依次是:气虚血瘀型:当归、白芍、川芎、桃仁、红花、黄芪、人参等;阳虚水泛型:茯苓、白芍、生姜、白术、附子、人参。[结论]近10年天津地区中医心衰主要从瘀、虚、湿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