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刺经外奇穴治疗失眠症58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经外奇穴为主治疗不同证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58例)和药物组(56例)。针刺组选用经外奇穴为主治疗,药物组口服艾司唑仑,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针刺组疗效优于药物组(P〈0.05);针刺组改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积分优于药物组(P〈0.05);针刺明显改善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肝阳上亢3型PSQI总积分(P〈0.05),但改善脾胃不和PSQI总积分不明显。结论:针刺经外奇穴为主治疗失眠症疗效肯定,加强辨证有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立穴位埋线法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治疗地位。方法:对6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病例随机分为埋线组和针刺组(各30例),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及睡眠率、中医症状疗效指数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均能有效降低评分(PSQI总分及各项目P〈0.01或P〈0.05);治疗后埋线组在改善患者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日间功能优于针刺组(P〈0.01),其余五项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但埋线组改善中医症状优于针刺组(P〈0.01);通过疗效指数分析,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显效率则有明显差异(P〈0.01),说明埋线组更能取得明显疗效。结论:穴位埋线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优于单纯针刺法。  相似文献   

3.
交通心肾针刺法治疗更年期失眠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交通心肾针刺法治疗更年期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组)和对照组(药物组),每组30例,分别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治疗后,针刺组PSQI得分较前有显著性降低(P〈0.01),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通心肾针刺法治疗更年期失眠症有较好的疗效,能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平肝清热方治疗伴促卵泡激素增高老年妇女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平肝清热方治疗,对照组23例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出汗潮热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相关因子积分及女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出汗、潮热积分明显降低(P〈0.01),且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PSQI相关因子积分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仅部分因子积分降低(P〈0.05,P〈0.01);治疗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清促卵泡激素(FSH)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平肝清热方可显著改善老年妇女失眠症的临床症状、降低FSH水平。  相似文献   

5.
针刺调理五脏背俞穴治疗失眠症4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针刺调理五脏背俞穴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组)和对照组(药物组),治疗组取心俞、肝俞、脾俞、肺俞、肾俞等穴,行平补平泻手法,对照组12服艾司唑仑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占9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调理五脏背俞穴可以提高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改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将96例失眠症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2组,治疗组51例,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45例,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2星期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77.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治疗失眠症疗效优于口服艾司唑仑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温胆宁心颗粒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温胆宁心颗粒组和艾司唑仑组,每组35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变化,观察4周。结果温胆宁心颗粒可增加患者的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并从整体上能改善睡眠(P〈0.05);艾司唑仑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P〈0.05)。温胆宁心颗粒对日间功能和PSQI总分的改善优于艾司唑仑(P〈0.05)。温胆宁心颗粒组临床有效率高于艾司唑仑组(P〈0.05)。结论2种干预方法对原发性失眠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温胆宁心颗粒对失眠的改善程度优于艾司唑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调理督脉、健脑安神为治则,对41例失眠症患者采用针刺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九十项症状自评表(SCL-90)评分。结果:PSQI、SCL-90各成分及总分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SCL-90总积分治疗前后的差值与PSQI总分治疗前后的差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4(P〈0.05)。结论:调督健脑针刺法能显著改善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心身症状,且心身症状的改善程度与睡眠质量的改善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头针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陕西头皮针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头皮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艾司唑仑(舒乐安定)治疗,应用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于治疗前后评定两组睡眠质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两组患者治疗后PSQl总积分及差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头皮针是一种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推拿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将46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片,10天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睡眠质量、日间功能等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推拿治疗失眠疗效显著,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陕西头针对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48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采用陕西头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测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91.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总分及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陕西头针对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抑郁、焦虑情绪均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刺治疗单纯性失眠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循环针法治疗单纯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单纯性失眠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循环针法)与药物组,治疗1个月后评定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并于1个月、3个月后统计复发率。结果针刺组疗效优于药物组(P<0.05);针刺组治疗后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及总分都有显著改善(P<0.01);两组随访1个月、3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环针法治疗单纯性失眠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孙远征  聂雪莲 《山西中医》2013,(11):39-40,42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普通针刺联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以12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然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精神疾病治疗效果标准修正草案》中有关失眠的疗效标准判断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SQI的评定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等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PSQI中各因子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徐永亦  林咸明 《新中医》2020,52(3):151-153
目的:观察调神六穴加眠三针刺法治疗肝火扰心型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照方法,选择符合要求的肝火扰心型原发性失眠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以调神六穴加眠三针刺法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艾司唑仑片,每次2 mg,每晚睡前30 min服用,均连续治疗4周后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为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PSQI评分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PSQI评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神六穴加眠三针刺法治疗肝火扰心型原发性失眠的疗效确切,且优于口服艾司唑仑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中风后失眠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运用针刺配合耳压治疗,对照组口服西药舒乐安定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以及WHO颁布的失眠临床疗效判断标准判断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SQI评定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等均有明显改善(P〈O.01),治疗组睡眠质量及日间功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结果表明针刺配合耳穴贴压在治疗中风后失眠方面安全而有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二冬养心口服液治疗失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或住院患者,符合美国睡眠医学科学院总结的失眠的研究性诊断标准。共入选70例,随机分为二冬养心口服液组(治疗组)与艾司唑仑组(对照组),各35例,分别予二冬养心口服液及艾司唑仑连续治疗4周。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失眠的严重程度,以减分率作为评价疗效指标,用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价安全性。结果二冬养心口服液组和艾司唑仑组各自的PSQI因子得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第4周末,两组间PSQI各因子得分及总分的减分率差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冬养心口服液组在TESS的行为毒性、化验异常、其他的得分及总分显著优于艾司唑仑组(P〈0.05)。结论二冬养心口服液治疗失眠有效,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针灸配合耳穴磁珠贴压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裴瑜  王伟明 《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1):629-631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耳穴磁珠贴压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选择失眠症患者3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10例,治疗组予以针灸配合耳穴磁珠贴压治疗,对照组予以内服阿普唑仑片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减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因子中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催眠药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等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PSQI减分率明显。结论针灸配合耳穴磁珠贴压治疗失眠症,运用PSQI评估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不寐四穴”为主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A组(“不寐四穴”组)、B组(常规针刺组)及C组(西药组),每组35例。治疗4星期后,对比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OI)分值的改变。结果A组总有效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愈显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SQI值较B组下降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寐四穴”组在疗效方面稍优于常规针刺组,在疗效及安全性两方面均明显优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八卦头针配合火龙药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采用八卦头针配合火龙药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舒乐安定和维生素B1治疗。7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结束1个月后,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爱泼沃斯睡眠量表(Ep-worth)评估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76.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卦头针配合火龙药灸治疗原发性失眠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埋线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埋线组)和对照组(普通针刺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结果表明俞募配穴埋线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及对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总体改善优于普通针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