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采用放射性配基结合法测定四种哺乳动物心室肌中α_1受体密度及亲和力。α_1受体密度(B_(max))有明显种族的差异。大白鼠心室肌中的α_1受体密度最高(98.1±4.0fmol/mg蛋白),豚鼠、兔、人心室肌中的α_1受体密度分别为19.3±2.5,12.8±1.1,9.2±1.9fmol/mg蛋白。而其配基与受体部位结合之亲和力(K_d)则无明显差异。其生理及病理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作者通过肾α_1受体拮抗剂[3H]Prazosin,采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观察大白鼠缺血60min时肾脏α_1肾上腺素受体的变化。结果发现大白鼠肾α_1受体具有高、低亲和力两个位点。正常组高亲和力位点的平衡解离常数Kd_1为0.185±0.022nmol/L,[~3H] Prazosin的最大结合量Bmax_1为3.298±0.131nmol/mg蛋白;  相似文献   

3.
~3H—丙咪嗪与大鼠大脑皮层细胞膜的结合和解离是快速、可逆的,在0~4℃的条件下,其半结合和半解离时间分别为3.5min 和4.5min,动力学结合速率常数K1和动力学解离速率常数K2分别为1.6×10~7M~(-1)·min~(-1)和0.125min~(-1),平衡解离常数Kd 为7.8nmol/L,最大结合量Bmax 为839.43fmol/mg 蛋白。提示大鼠脑~3H—丙咪嗪结合点具有受体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我们用氯胺-T氧化法制备了~(125)I-BE2254,研究其与大鼠脑皮质。α_1-肾上腺素受体的结合特性。实验结果表明:~(125)I-BE2254与脑α_1受体的结合具有饱和性、可逆性和特异性,平衡解离常数kd为0.094±0.031(nM),最大结合容量Bmax为109.835±11.676(fmol/mg蛋白质),Scatchard分析呈一直线,Hill系数接近1。因~(125)I-BE2254具有高亲和力,高比放射性(2175Ci/mmol)之特点,故尤其适宜于对α_1受体密度小的组织样本进行结合研究。  相似文献   

5.
用放射配体结合技术测定了大鼠子宫肌细胞膜上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数目与亲和力。动情前期与动情期子宫肌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数目(由最大结合容量R_T表示)为126.84±54.69fmol/mg蛋白质,明显高于动情后期与动情间期子宫中的数目77.98±30.66fmol/mg蛋白质(P<0.05),由此表明子宫的激素状态可影响受体从而再影响子宫收缩。动情周期中各期间的受体亲和力(用解离常数K_D反映)未见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采用国产家兔(Oryctolagus cuniculus domestica中国本兔),用差速离心法从其小肠粘膜上提取出1,25-(OH)_2D_3受体蛋白。将此受体蛋白与来自佝偻病小鸡十二指肠粘膜的受体蛋白相对照,进行放射性竞争结合试验,并绘制出标准曲线。结果表明,兔小肠粘膜1,25-(OH)_2D_3受体蛋白与传统采用的佝偻病小鸡受体蛋白一样,可用于人血清1,25-(OH)_2D_3的放射性竞争结合测定,正常值为37±12pg/ml,与国外报道的结果一致。兔的受体蛋白Kd=0.054nmol/l,最大结合量为74fmol/mg蛋白质。因此,国产的正常家兔可作为受体蛋白的廉价来源用于1,25-(OH)_2D_3的研究和测定。  相似文献   

7.
采用~(125)碘标记精氨酸加压素(~(125)I-AVP),建立了大鼠脑粗制膜上AVP受体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第一次冻融可使~(125)I-AVP与脑粗制膜上受体的结合率降低约35%,第二次冻融则降低约70%。用此方法测得大鼠脑粗制膜上AVP受体的最大结合容量Bmax为157.1±16.3fmol/mg蛋白,平衡解离常数Kd为0.25±0.04nmol/L。  相似文献   

8.
利用~8H-Prazosin结合试验和不可逆阻断剂N-ethoxycarboxyl-2-ethoxy-1,2-dihydroquinoline(EEDQ)测定了老年大鼠大脑皮质α_1-肾上腺素受体(α_1-AR)含量及α_1-AdR的受体动力学变化。老年大鼠大脑皮质α_1-AdR含量明显低于青年;老年与青年大鼠大脑皮质α_1-AdR的半恢复时间(T_(1/2))分别为107.8h和64.1h,老年大鼠大脑皮质α_1-AdR的生成速率和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790pmol/(h·g蛋白)和6.43×10~(-3)/h,青年大鼠则分别为1.928pmol/(h·g蛋白)和0.0108/h。结果表明老年大鼠大脑皮质α_1-AdR更新缓慢。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烫伤所致的病理性应激时大鼠肝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变化及可能的调节机制。方法 以 [3H]地塞米松为配体 ,用放射性配基 受体结合分析法测定了正常对照组、轻度烫伤组和重度烫伤组大鼠肝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结合容量(Receptorcapacity ,R0 )和表观解离常数 (Kd)。采用体内注射TNFα、IL 1 β中和抗体和α 促黑色素细胞刺激激素 (α melanocyte stimulatinghormone ,α MSH)和合成肽KPV(Ac D Lys L Pro D Val)等措施调节其改变。结果 与正常组的R0 [Massactionrobust:(30 7.86± 2 4.2 2 )fmol/mg ;Scatchard :(30 6 .71± 2 7.96 )fmol/mg]相比 ,烫伤后 1 2h ,轻烫组的R0 [MassActionRobust:(2 85 .1 9± 1 6 .6 2 )fmol/mg ;Scatchard :(2 96 .6 4± 1 6 .0 6 )fmol/mg]差异不显著 ;重烫组的R0 [Massactionrobust:(2 0 5 .5 2± 30 .41 )fmol/mg ;Scatchard :(2 0 8.45± 30 .78)fmol/mg]则显著下降 (P <0 .0 5 )。用体内注射TNFα、IL 1 β中和抗体和α MSH和KPV均能明显改善重烫组R0 的降低。结论 TNFα、IL 1 β中和抗体、α MSH及KPV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重度烫伤所致的病理性应激时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减少  相似文献   

10.
21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输精管结扎组(VG)10只及假手术组(SOG)11只。术后10个月检测前列腺胞液雌激素受体浓度及血清LH、睾酮水平。结果是,前列腺胞液雄激素受体浓度,VG为7.44±3.09fmol/mg pro.,SOG为8.27±3.38fmol/mg pro.,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LH的结果,VG为2.20±0.38mIU/ml,SOG为2.26±0.16mIU/ml;血清睾酮为2.01±1.07nmol/L(VG)和2.86±0.92nmol/L(SOG),经t检验,均无统计学意义。本实验结果显示,输精管结扎对血中LH、睾酮水平及前列腺雄激素受体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冬凌草甲素在体外对DNA、RNA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3H]TdR、[~3H]UR和[~3H]leucine在体外参入ECA细胞的液体闪烁计数术,探讨冬凌草甲素对DNA、RNA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凌草甲素对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抑制程度的大小呈剂量相关性。它对DNA、RNA合成的抑制发生较早,恢复较快,对蛋白质合成的抑制作用较强且持久。终止药物作用后,[~3H]TdR参入曲线表明,该药对DNA合成的抑制属干扰代谢型。  相似文献   

12.
由芳香醛与吗啡啉、氰化钾反应形成的α-芳基-α-(4-吗啡啉)乙腈,可对α,β-不饱合腈或酯进行加成,形成γ-氰基-γ-芳基-γ-(4-吗啡啉)丁酸乙脂。此物与肼缩合得6-取代芳基-4,5-二氢-3(2 H)哒嗪酮,其经芳构化可得6-取代芳基-3(2 H)哒嗪酮。本文报道了7个6-取代芳基-4,5-二氢-3(2 H)哒嗪酮及7个6-取代芳基-3(2 H)哒嗪酮的合成。药理实验表明,其中以2,4-二氯苯基-3(2 H)哒嗪酮的抗惊作用最强,芳环上的取代基对其生物活性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用氚气与磷酸伯氨喹在二氧六环溶液中进行催化同位素交换制备氚标记伯氨喹磷酸盐([~3H]PQ),所得产品的放射性比度为4.4×10~(10)Bq/mmol,其放化纯度为95%以上,都比国外报道为高。经质谱证实[~3H]标记位置可能在喹啉环上,得率为40%以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微波辐射法合成7-硝基-4(3H)-喹唑啉酮,研究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和酸胺摩尔比等对反应收率的影响。方法以2-氨基4-硝基苯甲酸、甲酰胺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合成7-硝基-4(3H)-喹唑啉酮,并通过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反应条件。结果最佳条件为:微波功率95W,辐射时间9min,酸胺摩尔比1:12,收率可高达96.8%,与常规加热法比较提高了约35%。结论微波辐射法对合成7-硝基-4(3H)-喹唑啉酮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与传统加热方法及文献方法相比,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速率和收率。  相似文献   

15.
采用液体闪烁计数技术研究[~3H]冬凌草乙素在小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给小鼠经口灌胃(ig)或尾静脉注射(iv)[~3H]冬凌草乙素后,很快被吸收并广泛分布到各组织中。其中以肺、胆囊和肝脏中放射性为最高;其次为肠、胃、胰腺等,肌肉、胸腺和骨中含量最少。iv[~3H]冬凌草乙素3.7×10~7Bq(1.23mg)/kg24h放射性自粪和尿中排泄占总注入量的58.3%。血中放射性—时间曲线表明药代动力学模型似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其各时相半衰期分别为T 1/2α=17.9min,T 1?2β=12.7h,其它动力学参数分别为K_(12)=1.38h~(-1),K_(21)=0.84h~(-1),K_(10)=0.15V_c=1.4L kg,V_d=3.9 L kg;ig[~3H]冬凌草乙素3.7×10~7Bq(1.23mg)kg,很快被吸收,其血中放射性—时间曲线似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其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_1 2Ka=17.0min,T_1 2K_e=11.3h.K_a=2.48h~(-1).K_e=0.001min~(-1).以ig和iv[~3H]冬凌草乙素血中放射性—时间曲线下面积计算生物利用度(F)为65%。  相似文献   

16.
大鼠肌注[~3H]十一酸睾丸素油剂,血浆放射峰在药后2d 出现,32d和60d 的血浆放射性分别为峰值的13.3%及9.9%,放射性的分布以肝、肾、脂肪为高,次为提肛肌、附睾、睾丸、前列腺与储精囊。药后60d,肌注部位残留放射性为给药量的19.9%;尿和粪中放射性累积排泄量分别为给药量的41.4%和9.3%。算得 t_((1/2)ka)=6.9d;t_((1/2)α)=6.9d;t_((1/2)β)=15.4d。  相似文献   

17.
鲁山冬凌草甲素是从鲁山冬凌草中分离出来的抗肿瘤有效成分。[~3H]鲁山冬凌草甲素给动物静脉注射后,很快分布到各组织,以肝脏、胆囊及肺组织中放射性最高,其次为肿瘤,脾脏及食道等组织,而脑组织中分布为最少。本品经静脉注射或(灌胃)后,在24h内自大小便排泄率依次为给药总量的53.2±5.1%及51.0±5.0%;血中放射性—时间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各动力学参数静脉注射:T1/2α=0.20±0.03h,T 1/2β=10.9±1.2h;(灌胃):T 1/2Ka=0.22±0.04h,T 1/2 Ke=11.7±1.6h。生物利用度为53.2±6.4%。本品给小鼠静脉注射,主要为原型自小便排泄。另外还有鲁冬2,8号及一个未知物。  相似文献   

18.
甘氨酸-钼锗酸盐体内抑瘤效应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甘氨酸 -钼锗酸盐体内抑瘤效应及其抑瘤机理。方法 :建立荷 MGC- 80 3小鼠模型 ,灌药物 1 0 d,MTT法测定抑瘤率 ;MTT法测定 MGC- 80 3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及 NK细胞活性 ;通过荧光染色观察 BGC- 82 3细胞凋亡形态及慧星细胞形成。结果 :甘氨酸 -钼锗酸盐显著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生长 ( P<0 .0 5 ) ;显著提高荷瘤小鼠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及 NK细胞活性( P<0 .0 5 ) ;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及破坏肿瘤细胞 DNA。结论 :甘氨酸 -钼锗酸盐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细胞活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破坏肿瘤细胞 DNA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合成目标化合物4-(4-甲磺酰基)苯基-3-苯基-2(5H)-呋喃酮,并筛选其体外抑癌活性。方法采用苯硫基甲烷和乙酰氯在无水A lC l3催化下经Friedel-Crafts反应得对甲硫基苯乙酮,然后在钨酸钠存在下用30%H2O2氧化得4-甲磺酰基苯乙酮,无须纯化,再经溴化,最后用苯乙酸钠或苯乙酸在碱性条件下经“一勺烩”成酯、环合,得到目标产物,其中氧化与溴代两步无须纯化。结果采用本工艺制得了4-(4-甲磺酰基)苯基-3-苯基-2(5H)-呋喃酮,总收率可达55%。初步抑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人口腔上皮癌细胞KB IC50均>10μmol.L-1。结论本工艺路线设计合理,反应简便,条件温和,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
甘氨酸-钼锗酸盐的体外抑瘤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甘氨酸 -钼锗酸盐体外抑瘤效应及毒性作用。方法 :采用氮蓝四唑 ( MTT)掺入法检测甘氨酸 -钼锗酸盐 ( 6.2 5~ 2 0 0 mg· L-1 )对 H740 2、B1 6、BGC- 82 3和 MGC- 80 3肿瘤细胞株增殖的影响 ,对 FL、L92 9正常细胞株生长的影响及对小鼠脾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一定浓度的甘氨酸 -钼锗酸盐对 H740 2、B1 6、BGC- 82 3和 MGC- 80 3肿瘤细胞株有显著的抑瘤效应 ( P<0 .0 5 ) ;对FL及 L92 9细胞株无毒性作用 ;对小鼠脾细胞有显著的促增殖作用 ( P<0 .0 5 )。结论 :甘氨酸 -钼锗酸盐具有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