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张定堃  韩丽  秦春凤  林俊芝  胡双  黄娟  杨明 《中草药》2012,43(12):2372-2376
目的 研究微粉硅胶用于白芷提取物粉体改性及其促进元胡止痛分散片崩解的原理.方法 采用混合与液相分散两种方法,微粉硅胶3%、5%、7%3种改性剂量对白芷提取物进行粉体改性,研究粉体改性前后在红外光谱、比表面积与孔隙度、接触角、差示扫描量热、扫描电镜的差异及其对元胡止痛分散片崩解时间的影响.结果 红外光谱显示液相分散法与混合法的改性方式相同,均属物理改性;改性后,粉体的比表面积与孔隙体积显著增加,接触角显著降低,热效应显著变化;当微粉硅胶用量达到5%时,两种方法均能改善元胡止痛分散片的崩解性能.结论 增强白芷提取物比表面积,增强吸水性、润湿性,分散提取物,降低黏性可能是微粉硅胶改性及促进分散片崩解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韩雪  李剑  韩丽  张定堃  张喻娟  马悦  杨明 《中草药》2016,47(7):1112-1117
目的验证吸水性在中药分散片崩解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期为中药分散片崩解迟缓的解决方法提供思路。方法以油性物料姜黄清脂分散片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原料药(姜黄清脂分散片、乳糖片)、不同辅料组成的姜黄清脂分散片以及微粉硅胶改性前后的姜黄清脂分散片的吸水性、崩解过程进行测定,对比分析研究吸水性对片剂崩解过程的影响。结果不同辅料处方[羧甲基淀粉钠(CMS-Na)、交联聚乙烯比咯烷酮(PVPP)、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微晶纤维素(MCC)]的姜黄清脂片的吸水性均弱于乳糖片,其崩解过程也较慢;调整辅料比例后不同辅料处方姜黄清脂片的吸水性能排序为CMS-Na-PVPP(1∶1)PVPPCMS-Na,崩解过程排序也相同;微粉硅胶对姜黄提取物进行改性后以上3种辅料处方的吸水能力均增强,崩解时间明显缩短。结论研究证明了吸水性是影响中药分散片崩解的关键因素,采用微粉硅胶与原料药共研磨,是解决中药分散片崩解迟缓问题的重要工艺技巧。  相似文献   

3.
几种常用填充剂与崩解剂在中药分散片应用中的性能比较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目的 :比较几种常用的填充剂与崩解剂在中药分散片应用中的性能。方法 :以抗张强度与崩解时间为指标 ,比较了 2种填充剂 (乳糖、硫酸钙 )的压缩成形性能以及对崩解的影响 ;以黄芩提取物、大黄提取物及栀子提取物为模型药物 ,比较了 5种崩解剂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微晶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的崩解性能。结果 :乳糖的压缩成形性较好 ,而硫酸钙则更利于崩解 ;以黄芩提取物制备分散片宜选用微晶纤维素或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崩解剂 ,以大黄提取物制备分散片则除微晶纤维素以外其余 4种均可作为崩解剂 ,而以栀子提取物制备分散片则应考虑几种崩解剂联合应用或降低分散片中提取物比例。结论 : 在制备中药分散片时 ,应根据提取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及临床用量来选择适当的填充剂与崩解剂。本次试验为中药分散片的研制与开发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表面包覆改性工艺参数对中药浸膏粉体流动性及吸湿性的影响。方法:以1%疏水性气相纳米SiO_2为改性剂,穿心莲浸膏粉为模型药,采用先分散再撞击改性工艺包覆模型药,以流动性综合指数(FI)评价粉体流动性,Mastersizer 2000激光粒度仪测定各粉体粒径及粒径分布,根据《中国药典》2015版药物引湿性试验指导原则测定粉体吸湿性。结果:在一定范围内,不同搅拌桨转速和改性时间对穿心莲浸膏改性粉体流动性的影响不明显,但粉体的吸湿性随着搅拌桨转速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改性时间增加先降低后升高。结论:表面包覆改性工艺参数对粉体流动性影响不明显,但对粉体吸湿性影响较大,可能与改性剂在药物粉体表面的包覆量与粘附牢固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中成药》2014,(11)
目的以中药丹参分散片为模型药,考察共聚维酮和交联聚维酮辅料组合对中药分散片分散均匀性的影响。方法以分散均匀性为主要评价指标,考察交联聚维酮不同加入方法、加入量、共聚维酮加入量对中药丹参分散片的影响。结果共聚维酮的加入,可以在显著减少崩解剂交联聚维酮用量的情况下,仍维持中药丹参分散片的分散均匀性。结论共聚维酮和交联聚维酮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提高中药分散片分散均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分散片(dispensible tablets)是指在水中能迅速崩解并均匀分散的片剂[1],中药分散片就是以中药提取物、中药原粉、有效部位或单体为原料,加上适宜辅料制成的,能在水中迅速崩解均匀分散的片剂.分散片由于其独特性能,近年来成为开发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蒋艳荣  张振海  陈小云  贾晓斌 《中草药》2013,44(9):1122-1127
目的 研究硬脂酸改性纳米CaCO3,制备疏水性纳米CaCO3并应用于当归喷雾干燥粉体.方法 采用硬脂酸对纳米CaCO3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活化指数(H)、吸油值、接触角和透射电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改性前后纳米CaCO3进行分析和表征.以微粉硅胶和未改性纳米CaCO3为对照,考察改性纳米CaCO3对当归喷雾干燥粉体流动性、吸湿性和有效成分阿魏酸溶出行为的影响.结果 FTIR表明硬脂酸吸附在碳酸钙表面;改性后的纳米CaCO3改善当归喷雾干燥粉体流动性和吸湿性的效果优于微粉硅胶和未改性纳米CaCO3,且不影响阿魏酸体外溶出度.结论 经硬脂酸改性后的纳米CaCO3应用于中药喷雾干燥粉体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药分散片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蔡治纲  王小平 《中成药》2004,26(9):757-760
分散片(dispersible tablets)是指在水中能迅速崩解均匀分散的片剂[1],中药分散片就是以中药提取物、中药原粉或精制中间体为原料,加上适宜辅料制成的,能在水中迅速崩解均匀分散的片剂. 分散片是近年来才开发的新剂型,目前国外已上市的分散片品种有10多个,国内至今已批准分散片28种,但其中只有一个中药品种[2].目前文献报道的中药分散片有绞股蓝总苷分散片[3]、黄心分散片[4]、黄芩清肺分散片[5]、葛根黄豆苷元分散片[6];感冒灵分散片[7]及麝香保心分散片[8].本文就近年来中药分散片理论基础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希望能对中药分散片新品种的研究开发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新型辅料在中药分散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综述近几年来在中药分散片中常用的新型辅料的性质及辅料对中药分散片质量的影响,为新型辅料的开发和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和综述。 结果: 分散片处方中的崩解剂、黏合剂及其他新型辅料均能影响分散片崩解和溶出性能。 结论: 辅料的性质、配比或用量对中药分散片的质量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辅料的性质对中药分散片的影响,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和综述。结果:分散片处方中的崩解剂、黏合剂及其他辅料和制备方法均能影响分散片崩解和溶出性能。结论:辅料的性质、配比或用量对中药分散片成型工艺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蝙蝠葛酚性总碱分散片的制备工艺。方法:在崩解时限,溶出度等多项指标控制下制备蝙蝠葛酚性总碱分散片。结果:以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微晶纤维素用2号筛网制粒,崩解时间1.0min以内,分散均匀,稳定性好。结论:蝙蝠葛酚性总碱分散片稳定性试验数据表明,分散片的崩解时限、脆碎度合格,表明该工艺稳定。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应用粉体表面改性技术改善中药浸膏粉的流动性。应用Comil粉碎整粒机,将1%的纳米SiO2对7种中药浸膏粉进行表面改性处理。采用粉体流动性测试仪,比较改性处理前后各浸膏粉的流动性变化,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各浸膏粉的微观表面形态变化,借助显微镜测定并比较各浸膏粉的粒径分布变化,并对改性前后的浸膏粉进行吸湿性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改性处理后,各浸膏粉的休止角、抹刀角、压缩度、黏附度均明显降低,流动性指数增加,流动性得到显著性提高,以葛根浸膏粉和大黄浸膏粉改善最为显著,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改性后的浸膏粉表面均附着有纳米SiO2,而改性前后的浸膏粉的粒径和吸湿性均无明显变化。该技术可为改善中药浸膏粉流动性提供新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确定马钱子总生物碱树脂微囊分散片的最佳处方.方法:以不同处方比例制备分散片,以分散片的外观、片重、硬度、崩解时限、分散均匀性及溶出度等作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分析筛选最优处方.结果:最佳分散片处方为微晶纤维素为填充剂,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碳酸氢钠与枸橼酸为联合崩解剂,卡波姆和羧甲基纤维素钠联合应用为助悬剂,滑石粉为润滑剂.结论:马钱子总生物碱树脂微囊分散片的外观、片重差异、崩解时限、分散均匀性、含量等均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中药粉体因其复杂的理化性质,导致流动性差、吸湿性强、黏性大、易团聚等。近年来,国内外药剂学工作者借鉴材料、化工、化药等领域的粉体改性技术,用于改善中药粉体理化性质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总结了中药粉体改性技术与改性设备,提出了中药粉体改性的基本思路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纳米SiO2涂层中药浸膏粉的粉体学性质.方法 分别以疏水性、亲水性气相纳米SiO2及SBA-15、SBA-16、MCM-41、MCM-48介孔纳米SiO2涂层黄芪原粉,得到表面改性物A~F,测定粒径、流动性、可压性、吸湿性,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介孔纳米SiO2改善了粉末流动性、可压性、吸湿性.粉体粒子聚为3...  相似文献   

16.
《中药材》2010,(11)
目的:考察及筛选脑血康分散片的最佳处方和确定制备工艺。方法:经过前处理水蛭浸膏和系列试验筛选填充剂、崩解剂等辅料,通过内外加入崩解剂法,确定处方和制备工艺。结果:该制剂确定了以微晶纤维素为填充剂,以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作为崩解剂的分散片处方。该制剂的平均崩解时限为52 s,含氮量为5.47 mg/片,分散均匀性、重量差异及微生物限度均符合规定。结论:研制的脑血康分散片处方合理、工艺可行,符合分散片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利咽分散片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和正交设计法,以崩解时间、硬度以及片剂表面情况为综合指标,对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的种类以及用量和润湿剂种类进行考察。结果优选处方为25%微晶纤维素作填充剂,12%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与6%交联羧甲基纤维素纳作联合崩解剂,内外加入比例为5∶1,30%乙醇溶液作润湿剂,1%微粉硅胶作润滑剂。结论利咽微粉分散片硬度适中、崩解时间短、分散均匀,该分散片处方合理可行、经济方便,符合分散片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盐酸小檗胺分散片,并测定其溶出度。方法以微晶纤维素为填充剂,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崩解剂,湿法制粒制备分散片。并制定质量控制方法。结果用所筛选的处方制备的分散片符合中国药典中有关分散片的要求,制剂质量可以控制。结论筛选处方合理,制备的盐酸小檗胺分散片崩解快,分散均匀性好,溶出快而完全。  相似文献   

19.
布洛芬分散片的处方筛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筛选布洛芬分散片的处方及辅料用量。方法将羧甲基淀粉钠、微晶纤微素按一定比例混合,作为片剂基本处方,以分散片的外观、崩解时限、体外溶出度及混悬性为指标进行处方筛选。结果所筛选处方压制片剂外观光洁,在40s内完全崩解,药物溶出快,并能通过710 μm筛网。结论该分散片的质量主要与混合崩解剂的用量有关;混悬性主要与药物粒径大小有关,粒径越小,混悬性越好。  相似文献   

20.
氢溴酸高乌甲素分散片的制备及体外溶出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音  倪京满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5):1197-1199
目的 制备氢溴酸高乌甲素分散片,考察辅料对其崩解时限、混悬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以可压成型性和崩解时限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考察,以选择适宜的填充剂、崩解剂和润滑剂及其用量,以及适宜的压力;以崩解时限及混悬液稳定性为指标从正交实验设计中确定最佳处方,并与普通片剂进行体外溶出比较.结果 所选处方工艺制得分散片,外观光洁,在15 s内完全崩解,并通过内径为710 μm的筛.分散片溶出速度远快于普通片剂.结论 辅料的选择和用量,对于氢溴酸高乌甲素分散片的性质有明显影响,混悬液稳定性受原药、辅料粒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