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配合刺络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治疗组用中药内服外敷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对照组口服吲哚美辛片治疗。结果:治疗10天后治疗组血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评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配合刺络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联合冰片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秋水仙碱及碳酸氢钠口服;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放血加冰片外敷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为78.04%,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放血联合冰片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明显优于普通口服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刺络放血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刺络放血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应。方法  197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应用刺络放血法治疗 ,观察疗效。结果 全部有效 ,临床治愈 10 0例 ,显效 90例 ,总显效率 93.4 %。结论 刺络放血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直达病灶 ,方法安全 ,疗效可靠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马宝东  赵用  陈岩松 《中医药学刊》2010,(12):2680-2681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配合清痹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刺络放血+清痹散外敷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药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血尿酸的变化。结果:两组的显愈率、尿酸降低度有显著差异,以治疗组为优。结论:刺络放血配合清痹散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抗炎消肿止痛和降血尿酸作用,且能迅速控制病情,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5例采用电针结合刺络放血疗法,对照组25例予常规内科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刺络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西药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刺络放血法,西药组口服秋水仙碱和消炎痛,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即刻止痛效果、长期止痛效果.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即刻及长期止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配合刺络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董氏奇穴、刺络放血结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董氏奇穴(五虎穴)、刺络放血结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秋水仙碱、别嘌醇片口服,治疗6d后观察两组血尿酸、血沉,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尿酸、血沉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尿酸、血沉值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董氏奇穴、刺络放血结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岭南陈氏刺络放血联合二妙散口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患者随机分为岭南陈氏刺络放血组、二妙散组、岭南陈氏刺络放血联合二妙散组,每组30例。岭南陈氏刺络放血组选取疼痛局部及双侧病变所在经脉的郄穴刺络拔罐,隔日1次,共治疗3次;二妙散组给予二妙散口服,每日1剂,共6天;岭南陈氏刺络放血联合二妙散组予岭南陈氏刺络放血与二妙散口服联合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各组患者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UA)水平,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治疗后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后ESR、CRP、UA水平及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岭南陈氏刺络放血联合二妙散组患者ESR、CRP、UA水平及VAS评分较岭南陈氏刺络放血组及二妙散组明显降低(P0.05)。岭南陈氏刺络放血联合二妙散组临床疗效(90.0%)优于岭南陈氏刺络放血组(70.0%)和二妙散组(73.3%)(P0.05)。结论岭南陈氏刺络放血联合二妙散口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疗效肯定,其较两种疗法单独使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黄坤 《亚太传统医药》2009,5(6):121-122
通过对近年来应用刺络放血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文献研究,对目前刺络放血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当归拈痛汤加减联合刺络放血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为痛风患者提供更为有效、合理的治疗中西医方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方法,将6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当归拈痛汤加减联合刺络放血法治疗。观察6 d为1个疗程。治疗后2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说明当归拈痛汤加减联合刺络放血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以改善症状,降低血尿酸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中药外敷联合西药对比单纯西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从4个中文数据库检索文献,纳入中药外敷联合西药对比单纯西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数据分析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外敷联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比较,在治愈率[OR=2.47,95%CI(1.94,3.14)]、总有效率[OR=4.15,95%CI(2.88,5.99)]和不良反应[OR=3.60,95%CI(1.30,9.98)]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目前国内研究显示中药外敷联合西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更好的疗效,但须注意预防相应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方法:归纳、总结、分析近年来的文献资料。结果:从辨证论治、分期治疗、专方专药内治方法和中药外敷、针灸等外治方法以及内外合治等方面综述了近些年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中医药在治疗该病方面的优势及不足。结论: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3.
放血配合艾条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莱 《山西中医》2010,26(6):29-30
目的:观察放血配合艾条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给予放血配合艾条灸和小剂量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两组治疗5天,治疗结束后1周复查。结果:治疗组治愈25例,显效17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95%CI=91.6%-100.0%):对照组治愈18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95%CI=91.5%-100.0%);两组综合疗效比较(采用Ridit分析,u=1.7516,P=0.0799),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可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疼痛积分、血尿酸(P〈0.05)。结论:放血配合艾条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与秋水仙碱疗效相当,且方法简单,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痛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具有一定优势。从中药外用、针刺、放血等方面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文献做了整理和总结,以期有助于临床治疗及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向丽  康杰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1):77-78
目的:与西药对比,研究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18岁以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病人随机分成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20人,中药组采用内服白虎加桂枝汤,外敷醋调大黄粉;西药组采用艾托考昔口服120mg/天,并与治疗前,治疗后4小时、1天、2天、3天和7天评估患者关节的疼痛、压痛、肿胀、皮肤红晕情况,并记录每天用药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疼痛和炎症均有明显效果,但在治疗后4小时,中药组疼痛评分更优于西药组,P=0.01,其余4个时间点的比较,二者没有统计学差异,在安全性的评估上,中药组的副反应明显低于西药组,P=0.038.结论:中药的内服外敷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疼痛和炎症反应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与西药没有明显的差别,同时,使用中药的副反应明显少于西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通痹方合中药外用擦剂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通痹方内服和中药外用搽剂治疗。结果:48例患者中,显效62.5%,有效31.25%,无效6.25%,有效率为93.75%。结论:通痹方配合中药外用搽剂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搜集中药外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文献中的选方用药,探索用药规律和组方原则,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理1990年至2019年中英文数据库内中药外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文献,将符合要求的文献建立数据库,应用SAS9.1统计分析软件对中药频数、功效分类的高频药物、敷溶介质等进行频次统计,运用关联规则算法得出核心药物组合,并深度分析得出外治痛风的用药规律。应用SPSS25.0数据软件对频数大于20的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以挖掘潜在药物组方。结果共纳入215首处方,涉及232味中药,总频数1725次。中药频数前5位是大黄、黄柏、冰片、苍术、白芷;最常用功效前三类为清热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并对药物功效细化。敷溶介质常用且有效的为蜂蜜、醋、凡士林。根据关联规则得出核心药物组合10对。聚类分析出5个药物组方。结论中药外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用药,总治则以清热利湿,化瘀止痛为主,兼有解表散结。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内外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药内外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12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内服方剂拟龙胆泻肝汤加减方药煎服,疼痛局部拟中药消肿止痛膏外敷治疗。结果:临床治愈72例,显效31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3%。结论:中医药内服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宇峰 《河北中医》2012,34(9):1307-1308,1384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治疗(秋水仙碱和美洛昔康),治疗组40例给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加味四妙散内服和四黄散外敷)。2组均7 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尿酸(UA)、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ESR、C-RP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四妙散内服和四黄散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内服外用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门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安康信加新癀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外敷金黄膏加新癀片细粉治疗。两组均以5 d为1个疗程,观察1个疗程后临床疗效、血尿酸变化、Likert指数及视觉模拟(VA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31例,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31例,总有效率为74.2%。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Likert指数评分及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内服外用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明显优势,能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