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采用AO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6年1月对23例24侧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采用LCP内固定加自体骨移植及术后佩戴肩外展架的治疗方法。操作要点:臂外侧入路,首先保护好桡神经,清除骨不连部位的瘢痕组织,打通骨髓腔,骨膜做有限剥离。钢板应足够长,骨不连的两端至少各有4枚自锁螺钉固定,锁钉应穿过双侧骨皮质,自体松质骨植骨,术后患肢用肩外展架保护2~3个月。结果所有骨不连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2个月。2例术后出现桡神经牵拉性麻痹,经对症处理分别于术后3周、6周逐渐恢复。18例仍遗留不同程度肩关节功能障碍。结论LCP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优点在于螺钉与钢板锁定为一体,不会出现单钉折断或钢板松动的情况,骨折治愈率高,是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锁定钢板结合自体骨植骨治疗肱骨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肱骨骨不连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肱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13例采用锁定钢板固定结合自体骨髓内外360°植骨.结果获随访8~25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3.5个月,术后3个月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78~93分,平均87分,肘关节功能Hss评分82~95分,平均91分,桡神经断裂1例术后...  相似文献   

3.
带血管蒂骨膜瓣移位修复肱骨骨折及骨不连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带血管蒂的肱骨远端骨膜瓣移位修复肱骨难愈性骨折及骨不连。方法 1995年以来应用该骨膜瓣修复肱骨难愈性骨折及骨不连23例,其中粉碎性、多段骨折等难愈合性骨折12例,骨不连11例,合并桡神经损伤7例。手术方式为开放复位,内或外固定及应用带血管蒂骨膜瓣移位覆盖骨断端。结果 术后经6-24个月随访,除2例骨不连患者对关节活动不满意外,其余病例均获得良好的效果,骨膜瓣成骨好。难愈性骨折愈合时间为2-3个月,骨不连愈合时间为3-5个月,桡神经功能均恢复。结论 桡侧副血管蒂肱骨远端骨膜瓣对肱骨骨折及骨不连具有很好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4.
骨不连是创伤骨科的常见并发症,目前的治疗方法多倾向于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本院1999年1月-2004年10月采用不同的固定方式联合带蒂骨痂和自体髂骨植骨术治疗硬化型骨不连20例,随访12~72个月,平均48个月,所有病例骨不连完全愈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6~64岁,平均45岁。其中闭合骨折8例,开放性骨折12例。致伤原因:车祸伤10例,重物砸伤6例,挤压伤4例。斜型2例,蝶型3例,粉碎型15例。肱骨干骨折2例,股骨干骨折4例,胫骨干骨折14例。原固定方式:切开复位内固定16例,其中接骨板内固定12例,髓内钉内固定4例;手法复位或…  相似文献   

5.
骨痂延长术治疗肱骨大段骨缺损性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应用骨痂延长术治疗肱骨大段骨缺损性骨不连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20例肱骨大段骨缺损性骨不连均采用骨痂延长术进行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2年,20例患者骨不连全部治愈,2例伴有桡神经损伤症状者术后恢复。结论骨痂延长术是治疗肱骨大段骨缺损性骨不连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髓内钉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肱骨干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1999年6月至2008年5月共收治27例肱骨干骨不连患者,男14例,女13例;年龄24~65岁,平均35.5岁;左侧11例,右侧16例;骨不连部位:中上段6例,中段16例,中下段5例。骨不连类型:肥大型22例,萎缩型5例。所有患者均1~4次手术史,平均2.3次。16例采用肱骨交锁髓内钉固定,其中1例闭合穿髓内钉,5例采用更换原髓内钉后外加钢缆张力带固定;11例采用肱骨膨胀髓内钉。除1例闭合复立固定的患者外,其余26例患者均行自体髂骨植骨。结果 26例患者术后获1年3个月至8年6个月(平均4年2个月)随访,骨不连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4~8个月(平均5.4个月)。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标准评定:优12例,良8例,可6例,优良率为76.9%。肘关节功能按Mayo评分标准评定:优23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1例桡神经损伤患者术后6个月恢复伸腕、伸拇及伸指功能。结论 肱骨髓内钉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肱骨干骨不连具有骨愈合率高、对肩肘关节影响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骨不连多发生于肱骨下1/3、胫骨1/3、股骨颈及股骨干等部位,股骨颈骨折不连目前多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已逐渐成熟。对于肱骨、胫骨、股骨等长管状骨骨不连,笔者自1995年3月至2002年3月,经治18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中胫骨骨不连9例(骨不愈合3例;内固定断裂、松动4例;感染2例);肱骨骨不连7例(骨不愈合4例;内固定松动、骨吸收2例;感染1例);股骨骨不连2例。在同部位的1385例手术中,占1.3%。除感染3例有窦道形成外,X线检查均表现为8个月内进行性断端圆钝、骨吸收、硬化、骨疏松,未见有骨连接。1.2治疗:3例感染者均先拆除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手术技巧与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8年6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26例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资料,男19例,女7例;平均年龄为46 7岁(19 ~63岁).骨不连类型:肥大型17例,萎缩型7例,假关节型2例.患者本次手术与上次手术的时间间隔平均为9.3个月(9.1~9.6个月).22例内固定治疗的患者行原内固定物取出、切开复位、自体髂骨植骨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术,4例带外固定支架患者先去除外固定支架,行石膏固定1个月后再行切开复位、自体髂骨植骨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术.术后肩关节及肘关节功能评估分别采用Constant肩关节评分和Mayo肘关节评分.结果 26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5.6个月(25~33个月)随访.25例患者术后骨折获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 2个月(4 ~9个月);1例因术后伤口感染致骨折不愈合,经抗感染治疗5个月后骨折获愈合.2例发生桡神经不全损伤.Constant肩关节评分平均为(79.1±0.1)分,Mayo肘关节评分平均为(85 7±0 8)分.结论 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关键是尽量彻底清理骨折断端、加压、充分有效的自体髂骨植骨.该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骨折愈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能获得较好的肩、肘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自体骨植骨再固定的方法治疗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后骨端不愈合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1994年1月至2006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所行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患者176例中41例不愈合,22例进行了骨接触端的重新植骨治疗,其中15例临床资料完整.再植骨治疗时年龄15~34岁,平均为24岁.初始疾病为:骨肉瘤5例、骨巨细胞瘤4例、皮质旁骨肉瘤2例、血管内皮瘤2例、骨原始神经外胚瘤(PNET)2例.发病部位:股骨下端7例、肱骨中段3例、股骨中段2例、胫骨上端2例、肱骨上端1例.15例患者中,8例单纯不愈合行植骨术,另7例不愈合并发原内固定断裂行植骨和再固定手术.结果 随访时间18~148个月,平均47个月.15例中13例骨愈合,占86.7%.愈合时间5~20个月,平均13个月.其中8例无原内固定失败者均重新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14个月.另7例原内固定失败者5例重新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12个月,与上述8例比较愈合时间相似.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2例仍不愈合,最终行人工假体置换术.13例骨愈合的患者MSTS评分平均25.1分,8例无原内固定失败者25.4分,5例原内固定失败者24.6分,评分基本相同.结论 应用自体骨植骨再固定的方法治疗大段异体骨移植后骨端不愈合手术简单,并发症少,愈合率高,再手术后功能影响小,较人工假体置换相比有明显优势,对于大段异体骨移植后骨端不愈合患者,应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加桡侧副血管蒂骨膜瓣治疗肱骨骨不连的效果。方法采用钢板内固定加桡侧副血管蒂骨膜瓣治疗21例肱骨骨不连患者。结果21例均获随访,时间9~25个月(平均12.5个月),所有患者骨不连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5~6个月(平均4个月)。按韩一生等的肩、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6例,良4例,差1例。结论内固定联合桡侧副血管蒂骨膜瓣治疗肱骨骨不连,操作简单,疗效可靠,是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