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钻颅血肿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钻颅血肿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的因素。方法根据CT定位,钻颅,直接穿刺血肿,抽吸加纤溶药物后引流,共54例。分析手术时机、出血量、年龄、并发症与疗效的关系。结果钻颅穿刺脑内血肿,抽吸加引流治疗,总有效率42.6%。发病7 h后手术较7 h内手术,有效率明显提高;另外血肿的大小,患者年龄等因素对治疗效果影响较大。结论钻颅血肿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方法简便、安全、对脑组织创伤小,再出血机会少,适应证较广泛。随着手术方法的改进和新型纤溶药物的应用,临床效果有望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锥颅血肿抽吸脑室引流治疗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继发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锥颅血 肿抽吸脑室引流治疗破入脑室的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42例,并与同期内科保守治疗的51例对比分析。结果:手术组病死率显著低于保守组(P<0.01),日常生活能力(ADL Ⅰ~Ⅲ)比较,手术组明显优于保守组(P<0.01)。结论:锥颅血肿抽吸脑室引流治疗破入脑室的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创伤小,适应症广泛,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及脑室外引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病例46例,采用针钻一体的穿刺针微创穿刺至脑内血肿,碎吸、液化、引流清除血肿,辅以侧脑室穿刺外引流。结果:近期复查CT血肿清除率在70% ̄100%;46例中成活42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为91.3%;生存病例随诊2 ̄6个月,按照ADL分级,Ⅰ级9例,Ⅱ级16例,Ⅲ级12例,Ⅳ级4例,Ⅴ级1例,良好率80.4%。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及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方法简单、易行,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单纯侧脑室外引流术、小骨窗开颅基底节血肿清除加侧脑室外引流术和骨瓣开颅基底节血肿清除加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89例,其中7 h以内手术者58例,7 h以上31例.结果:术后28 d时总病死率16.9%(15/89);发病7 h以内行手术者病死率10.4%(6/58),低于超过7 h手术者病死率29.0%(9/31)(P<0.05);65例患者经6个月随访,恢复优良率为56.92%,其中7 h以内行手术者优良率68.3%(28/41),优于超过7 h手术者37.5%(9/24)(P<0.05).结论:超早期手术可降低病死率及改善远期预后,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手术方案需个体化,尽可能清除脑内血肿及脑室内积血,降低颅内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侧脑室引流联合锥颅血肿抽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针对性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0例行侧脑室引流联合锥颅血肿抽吸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及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干预前(P 0. 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及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降低行侧脑室引流联合锥颅血肿抽吸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手术治疗提高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本组64例,手术治疗56例,其中锥颅引流48例。结果:手术56例中治愈36例,好转12例,死亡8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积极地进行外科手术,可提高病人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破入脑室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6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中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4例采取保守治疗(A组),20例行侧脑室外引流术合并颅内压检测治疗(B组),22例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C组),分析3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3~12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疗效。B组的致残致死率、存活患者脑积水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A组和C组(P0.05),A、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侧脑室外引流合并颅内压检测可降低患者的致残致死率、住院时间及脑积水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29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年龄、性别、发病后就诊时间、意识水平、出血部位、血液破入脑室情况、出血量等因素对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的作用。结果 出血量大、昏迷及出血继发破入脑室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对应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患者预后情况与出血量、意识水平、出血破入脑室有关。  相似文献   

9.
杨联伍 《临床医学》1998,18(8):12-13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而脑出血是高血压病的严重并发症,发病突然,来势凶猛,死亡率和致残率都非常高。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根据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出血量,对6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了分级,分别采用内科治疗和手术治疗,以挽救危重患者的生命,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对脑出血破入脑室可能导致正常颅压性脑积水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在 6 0 ml以上者 ,过去多采用全麻开颅清除血肿 ,手术损伤大 ,病死率高 ,患者恢复差。我科从 1998年 10月开始采用 YL - 1型血肿穿刺针 ,对 32例 6 0 ml以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进行了钻颅血肿穿刺射流冲洗液化引流治疗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2例均为 CT证实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 ,男2 3例 ,女 9例 ,年龄 46~ 72岁 ,平均 6 3岁。均有高血压病史 ,有4例有糖尿病史 ,32例均为昏迷患者 ,其中浅昏迷 2 6例 ,中度昏迷 6例 ,脑疝者 12例 ,再出血 4例 ,脑 CT示破入脑室者 2 7例 ,所有患者脑室中…  相似文献   

11.
多点微创硬管抽吸引流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用多点微创抽吸法解除重症高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颅压高的方法。方法 39例重症病例依CT所见分型,用微创穿颅置硬导管抽吸引流方法治疗,分别在血肿中三点置管2例,血肿两点置管15例,双侧脑室额角置管8例,血肿一点加一侧脑室置管11例,血肿两点置管加对侧脑室置管2例,双侧室体部置管1例。结果 39例全部存活,ADL分级;Ⅰ级6例,Ⅱ级10例;Ⅲ级12例;Ⅳ级8例;Ⅴ级3例。结论 多点微创硬管抽吸引流是缓解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颅压高,排除颅内积血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形成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及治疗疗效。方法:手术治疗36例,根据CT定位,幕上血肿骨瓣开颅、幕下血肿骨窗开颅,主要以脑室出血者单纯行脑室穿刺引流术。从死亡病例的出血部位及死亡原因分析中,寻找选择手术适应证及提高疗效方法。结果:存活23例,根据GOS评分定残标准,良好6例,中残9例,重残7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3例,死亡率35%。结论:提高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形成成功率的关键在于严格选择适应证,尽早清除血肿,充分减压,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院内肺部感染的特征及防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院内肺部感染特征及其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0— 2 0 0 3年神经外科收治的 112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患者 ,对其中 2 9例院内肺部感染者与同期未发生院内肺部感染者进行对照 ,采集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本组院内肺部感染率为 2 5 .89% ,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常见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病死率为34.4 8% ( 10 / 2 9例 ) ,预后较未发生肺部感染对照组差 ( 7.2 3% ,6 / 83例 ,P<0 .0 1)。结论 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患者 ,减少医源性感染危险因素、监测病原体、合理选用抗生素、加强呼吸和营养支持等 ,均有利于院内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不同手术方法疗效比较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27例)和小骨窗血肿部分清除术结合重组链激酶溶解血肿治疗(21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2组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远期疗效骨窗组优良率(41.2%)高于骨瓣组(11.1%)。结论:微创、减压和纤溶药物的应用是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较佳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将高血压脑深部出血的血肿进行分型并探讨立体定向置管血肿外引流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血肿的CT形态特征将52例高血压脑深部出血患者的血肿分为6型:1型,血肿CT值均匀型;2型,血肿CT值不均匀型;3型,血肿周围水肿带明显型;4型,血肿巨大或不规则型;5型,血肿破入脑室型;6型,混合型。在急诊处理后,在立体定位架上行CT扫描确定靶点,1型靶点多选在血肿后缘中点,2型多选在血肿CT值较低处,3型选水肿带明显侧,4型选双或多靶点,5型选血肿及脑室,6型根据以上原则选靶点。根据靶点进行置管、血肿外引流手术。结果:5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36例(69.23%),中残11例(21.15%),重残1例(1.92%),死亡4例(7.70%)。术中无出血灶再出血,术后出血灶少量再出血3例。结论:根据高血压脑深部出血血肿分型行立体定向置管血肿外引流术,引流效果好,术中、术后病灶再出血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CT监视立体定向抽吸术治疗850例脑内血肿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总结CT监视立体定向抽吸术治疗脑内血肿时间,方法及结果,进一步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方法:通过CT监视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治疗脑出血850例,包括皮质下血肿156例,基底节血肿563例,丘脑血肿86例,脑干血肿40例,小脑血肿5例;血肿大小:<30ml 115例,30-60ml 336例,61-100ml 343例,>100ml 56例。抽吸距发病时间3-7小时57例,7-72小时449例,72小时-7日315例,7-14日29例。结果:存活685例,死亡165例,病死率19.4%;不同部位血肿病死率:脑干血肿57.5%,丘脑血肿31.4%,基底节血肿19.6%,皮质下血肿3.9%,小脑血肿无死亡。血肿一次抽吸≥85%者432例,血肿一次抽吸50%-84%者306例,血肿一次抽吸<50%者108例,完全无法抽出4例。结论:超早期和早期CT监视立体定向抽吸术治疗脑内血肿,是一种简单、安全和有效的微侵袭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传统开颅手术与神经内镜手术在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86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神经内镜组(40例)和开颅手术组(46例),开颅手术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神经内镜组采用神经内镜微创血肿清除手术治疗,对比两组基底节区HICH患者皮肤切口大小、骨窗大小、皮层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近期与远期疗效和病死率。结果神经内镜组患者的皮肤切口大小、骨窗大小、皮层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开颅手术组(P 0.01);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内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开颅手术组的28.3%(P 0.05);神经内镜组患者近期疗效良好率为90.0%明显高于开颅手术组的60.9%(P 0.01);神经内镜组患者远期疗效良好率为92.5%明显高于开颅手术组的63.0%(P 0.01);开颅手术组患者死亡3例,病死率6.5%;神经内镜组患者死亡2例,病死率5.0%;两组患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HICH可以减小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提升近期与远期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8,自引:7,他引:31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 (HICH)患者康复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37例采用超早期手术 (发病后 6小时内 )和 4 3例延迟手术 (发病后 8~ 15 6小时 )治疗的患者的临床康复情况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超早期手术患者意识恢复快 ,并发症发生率低 ,神经功能恢复快 ,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 (ADL )评定优于延迟手术者。结论 :超早期手术治疗 HICH的临床康复疗效显著 ,有手术指征患者应积极争取超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1718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讨论血肿是通过血管周围间隙进入脑室、脑裂和脑池系统的等几个问题。方法整理2008年8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诊断和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CT及MRI资料,其中男性1078例,女性640例,年龄22~87岁。结果幕上脑出血1210例;小脑及脑干出血508例;血肿周围有环状结构者占35%,且环状结构与血肿的吸收速度和预后有关,并见到了一些脑出血以前未曾注意到的征象。结论高血压脑出血血液可沿血管周围间隙进入脑室和其他部位;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的环状结构是生物学的一种自限行为。  相似文献   

20.
超早期微创穿刺急进型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警锐  程凯敏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8):1965-1966,1968
目的探讨对急进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超早期进行微创外科治疗的可能性。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6月至2005年7月36例急进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对全部病例在发病6h内行微创脑内血肿清除术,其中11例在发病后48h内行第2次脑内血肿穿刺,6例在第1次手术后效果不佳而由家属选择改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另有8例因合并脑室内较多出血同时行脑室穿刺外引流术。结果随访6个月至1年,日常生活行为(ADL)Ⅱ级1例,ADLⅢ级9例,ADLⅣ级7例,ADLⅤ3例,死亡11例。另有5例手术后7~28d由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根据急进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宜的外科治疗,可以提高这一部分患者的预后结果,为进一步的处理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