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斜跨位一期行一侧经皮肾镜和对侧输尿管硬/软镜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期间一期完成该术式双侧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取经皮肾镜侧向上45°斜跨位,先行一侧输尿管硬/软镜,接着行对侧经皮肾镜,术后第1天复查血常规,术后1个月复查腹部平片(KUB)或超声。 结果符合条件的患者共22例,21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1例患者因行经皮肾镜时出现无法忍受的胸痛而终止手术。术前结石大小为经皮肾镜侧(28.9±6.1,21.0~42.2)mm,输尿管硬/软镜侧(10.3±3.3,6.0~17.0)mm。平均手术时间(109±47,45~22.5)min,血红蛋白下降(1.8±1.6,0~6.0)g/dl。平均住院日(12±4,7~21)d。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斜跨位是适合一期处理一侧经皮肾镜和对侧输尿管硬/软镜的理想体位。  相似文献   

2.
一期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一期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7月~2008年12月,在X线或超声定位下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35例,其中双肾结石18例,一侧肾结石、一侧输尿管结石10例,双侧输尿管结石7例。截石位膀胱镜或输尿管镜下单侧或双侧输尿管留置输尿管导管,经皮肾镜手术均采用俯卧位,经输尿管导管注射生理盐水人造肾积水,在腋后线和肩胛下线之间第12肋上下区域行肾穿刺造瘘,建立F16~F32皮肾通道,在灌注泵生理盐水持续冲洗下,用输尿管镜或经皮肾镜,配合气压弹道或钬激光将结石粉碎。单个通道不易清石完全的肾多发结石或铸形结石,可以同样方式定位建立第2或第3条通道。结果本组35例70侧上尿路结石,单通道取石49侧,双通道取石18侧,三通道取石3侧。手术时间(单侧PCNL):20~185min,平均66min。一次手术结石取净率为80%(56/70)。再次手术取石8侧,三期手术取石3侧,3侧肾结石少量残留未再次手术碎石取石。手术后总的结石清除率为91.4%(64/70),其中输尿管结石24侧结石清除率100%(24/24),肾结石46侧结石清除率87%(40/46)。无胸腹腔损伤、肠穿孔等周围脏器损伤的并发症。住院时间5~30d。术后随访3~6个月,B超及KUB+IVP检查,未见结石复发。结论双侧上尿路结石采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治疗,安全、有效;在条件允许和技术成熟的前提下,可以施行一期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俯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9年8月我院采用改良俯卧位PCNL(部分联合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结石2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肾结石242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合并肾结石48例,输尿管结石合并输尿管严重扭曲6例。手术均采用椎管内麻醉,并在改良俯卧位下先行输尿管镜检置管或输尿管镜碎石,然后在B超定位下作PCNL。结果:296例患者均在该体位下完成PCNL,一期术后结石清石率(SFR)为95.9%,平均手术时间为(68.1±18.3) min。12例复杂性肾结石因残石行了二期PCNL或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IRS)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2例患者因术后出血调整气囊尿管压迫3 d后成功止血,未进行输血治疗。无肠道或胸膜等重要脏器损伤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改良俯卧位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可联合输尿管硬/软镜手术,术中无需更换体位,提高SFR的同时也缩短了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同期经皮肾镜处理双侧上尿路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7月至2009年5月行经皮肾镜同期处理双侧上尿路结石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4例一期取尽双侧结石,12例行二期取石术,术后复查仍有5例有结石残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所有患者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同期经皮肾镜处理双侧上尿路结石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俯卧位、侧卧位及平卧位对经皮肾镜碎石患者的影响,选择适宜的手术体位。方法将6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成3组,即侧卧位20例,俯卧位20例和平卧位20例。比较3组不同手术体位的手术时间和患者的舒适度、Ⅰ期结石清除率、住院天数、肾造瘘管留置时间的情况。结果手术时间平卧位最长,侧卧位次之,俯卧位最短,舒适度平卧位最佳,侧卧位次之,俯卧位最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与侧卧位及平卧位在Ⅰ期结石清除率、住院天数、肾造瘘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俯卧位手术时间最短,平卧位舒适度最佳,三者在Ⅰ期结石清除率、住院天数、肾造瘘管留景时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期微创经皮肾取石术(MPCNL)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总结一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20例的效果和并发症。结果双侧肾结石患者7例,结石清除率85%,平均手术时间160min;一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对侧肾结石患者5例,结石清除率89%,平均手术时间142min:双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8例,结石清除率92%,平均手术时间128min。手术出血量5-450ml,平均150ml。手术后25%(5/20)的患者出现超过38.0℃的发热,所有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对于身体情况良好,结石清除相对容易的双侧上尿路结石患者,一期MPCNL是安全可靠的,能减少患者总住院时间和费用。  相似文献   

7.
双侧上尿路结石致肾功不全的诊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报告对45例上尿路结石致肾功不全患者的治疗结果:采用不同手术治疗41例,治愈好转35例,死亡9例(包括未手术3例)。强调误诊是造成双上尿路结石肾功损害的主要原因。就双侧结石一期同时手术、孤立肾结石发生急性无尿及双侧结石严重肾积水致肾衰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双侧同期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128例的临床经验,评价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至2009年施行术前肾穿刺造瘘引流的双侧同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双肾结石48例,肾结石合并一侧或双侧输尿管上段结石34例,双侧输尿管结石46例,结石直径0.9em×1.2cm~3.5cm×4.2cm。结果128例中除有6例因第1侧手术时间长(〉120min)或手术出血较多(〉600m1)的原因转为分期手术外,其余均顺利成功完成双侧同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无死亡及失肾病例,手术时间75~160min,术后第1天复查血红蛋白,较术前平均下降29g/L(8~62),输血11例,输血量400.800ml后复查血红蛋白108~126g/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0.8d,结石一期清除率75%,总结石清除率为83.6%,其中双侧输尿管上段结石46例一期结石完全取净,9例残留结石。结论对于双侧上尿路结石患者,先作肾穿刺造瘘置管引流,有选择地实施双侧同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是安全可行的,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费用。但对于双肾结石结石过大的患者应谨慎采用。  相似文献   

9.
双侧肾同时发生肾细胞癌的保肾手术治疗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评价保肾手术在双侧肾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报告一组双侧肾同时发生的肾细胞癌行保肾手术治疗结果。1990~1996年5例双侧Ⅱ期肾细胞癌,肾肿瘤直径1.5~5.5cm,平均4.0cm;共13枚肿瘤,其中4例2枚,1例5枚。3例一侧作肾根治性切除,一侧作保肾手术,2例双侧肾均作保肾手术。结果平均随访30个月,1例术后3年发现肺转移,无1例局部复发。结论保肾手术对体积较小的双肾癌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俯卧分腿位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60例肾结石患者,其中观察组189例行俯卧分腿位PCNL,对照组171例行传统俯卧位PCNL。观察组在俯卧分腿位下行患侧输尿管逆行插管建立人工肾积水,在超声定位下建立16~24 F经皮肾工作通道,从皮肾通道置入肾镜或输尿管镜,行碎石取石术。对照组采用截石位逆行插管建立人工肾积水,再变换为俯卧位,后续手术方法同前。记录建立通道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等资料,通过Clavien-Dindo分级系统比较围手术期并发症,统计S.T.O.N.E结石评分、结石清除率和再次手术率等数据。 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实施,观察组手术时间、建立通道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和再次手术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取尽率、S.T.O.N.E结石评分和输血率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系统中,Ⅰ、Ⅱ、Ⅲb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肾结石患者的治疗中,使用俯卧分腿位PCNL安全可行,减少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降低了再次手术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分腿俯卧位双镜联合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吉首大学附属黔江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对87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采用分腿俯卧位行输尿管镜及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临床资料。男性52例,女性35例;年龄21~78岁,平均(52.3±10.5)岁;其中左侧42例,右侧45例;肾结石67例,输尿管结石9例,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结石11例。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Clavien-Dindo并发症严重程度分级、结石清除率等数据。结果 87例手术均顺利实施,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86.4±24.5)min;术中出血量(26.4±10.7)mL;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分别为轻度出血2例、大出血1例、胸膜损伤1例,Clavien-Dindo分级Ⅰ级2例、Ⅱ级1例、Ⅲ级1例,1例Ⅱ级并发症为肾造瘘管滑脱导致肾脏出血;1例Ⅲ级并发症为胸膜损伤;术后住院时间(7.8±2.5)d;结石清除率90.8%(79/87)。结论 在上尿路结石的治疗中,使用分腿俯卧位双镜联合处理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结石清除率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双侧同时性肾细胞癌临床少见,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患者预后影响较大。综述目前国内外治疗方案,对双侧同时性肾癌手术顺序及方式差异较大,理论上多倾向于先行一侧保留肾单位手术(NSS),再行另一侧肾癌根治手术。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及基础研究的进展,NSS手术指征扩大,双侧肾癌手术方式也随之变化。肾癌靶向治疗药物的应用可以作为双侧肾癌治疗中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2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在超声定位引导下行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俯卧位经皮肾通道建立成功后,采用EMS三代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系统,单用超声或气压弹道碎石,若结石较硬则两者联合碎石。结果120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5~170min,平均85min,单通道118例,双通道2例,一期完成碎石113例,二期手术7例。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2例术后严重肾出血,9例经保守治疗成功,1例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成功,2例严重出血行病肾切除。结论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具有高效、微创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腰肋悬空半截石位行下行高危患者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高危上尿路结石患者56例,随机分为腰肋悬空半截石位和俯卧位两组,每组28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行常规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通道建立时间、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一次性结石清除率等指标和患者体位安置前后以及术中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及严重高危事件发生,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腰肋悬空半截石位组患者通道建立时间、手术用时、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明显优于俯卧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肋悬空半截石位组患者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平稳,在体位安置后和术中均无明显改变,但俯卧位组与术前和腰肋悬空半截石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肋悬空半截石位下行经皮肾镜碎石术可有效治疗高危患者上尿路结石,缩短手术时间,对于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双侧肾细胞癌2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双侧肾细胞癌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1990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双侧肾细胞癌患者21例。其中同时性10例,异时性11例。肿瘤位于肾上极15枚,中极19枚,下极20枚;左肾28枚,右肾26枚。肿瘤直径0.5~16.0cm,平均4.5cm。2例伴下腔静脉癌栓。17例经手术治疗。6例同时性肾癌中,5例行双侧一期手术,1例行分期手术。其中1例行双肾部分切除术;1例行双肾部分切除及左肾上腺切除术;3例行一侧肾癌根治术及对侧肾部分切除术;1例行一侧肾癌根治术,对侧肾部分切除术及下腔静脉切开取癌栓术。11例异时性肾癌均分期手术。其中3例行双肾部分切除术;1例行一侧肾癌根治术,对侧肾肿瘤剜出术;1例行一侧肾癌根治术,对侧肾部分切除术加下腔静脉切开取癌栓术;6例行一侧肾癌根治术,对侧肾部分切除术。未行手术治疗4例.其中行介入治疗1例,生物学治疗1例,保守治疗2例。结果 21例随访3个月~24年,平均3.4年。17例手术治疗者中,13例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术后肾功能均可;1例术后10个月出现左上肺转移,已带瘤存活9个月;1例术后1年出现残肾肿瘤复发,经生物学和中药治疗,已带瘤存活5个月;2例死于肿瘤转移。4例未手术者中,1例10个月后死于胰腺转移,1例4个月后死于肾衰竭,1例6个月后死于脑血管意外,1例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者经化疗和生物学治疗,病情稳定,已带瘤存活7个月。异时性肾癌者的先发一侧行肾癌根治术,对侧肾出现肿瘤的时间为7个月~18年。结论 双侧肾癌并非手术禁忌,如果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仍可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保肾手术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如果保留足够的肾实质,患者仍可获得良好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6.
Zhang N  Gong K  Zhou LQ  Yang Y  Na YQ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2):121-123
目的 探讨双侧散发性肾癌的手术治疗方式和预后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双侧散发性肾癌患者的资料,分析其临床、手术治疗和预后的特点。结果同步双侧肾癌12例,非同步11例。双侧散发性肾癌占同期肾癌的1.8%,男女比例6.67:1,平均年龄56岁;双侧行手术治疗17例(同步10例,非同步7例);一侧行手术治疗4例(同步1例,非同步3例),拒绝手术治疗2例(同步)。随访21例,平均时间26.7个月。患者1年生存率84.6%,5年生存率33.5%。同步双侧散发性肾癌患者术后肾功能不全发生率(18%)低于非同步患者(70%)(P=0.030)。结论双侧肾癌预后差,争取早期发现和切除肿瘤是治疗的关键;治疗过程中应尽可能采取保肾手术,以期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尽可能保护患者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标准通道下以肾镜为主结合输尿管镜同时应用以降低上尿路结石残留率的临床经验。方法:2007年8月~2011年1月采用B超引导下建立标准通道以肾镜为主结合输尿管镜同时应用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1 120例,并记录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建立F24皮肾通道,平均手术时间53min,术中失血量50~100ml,一期净石率91.2%(1 021/1 120)。38例患者术后发热,经抗感染治疗后好转;3例因术后继发出血,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未出现气胸、肠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标准通道下肾镜结合输尿管镜处理上尿路结石高效、安全,结石残留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同期双侧经皮肾镜取石术(simultaneous bilateral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SBPCNL)在双侧复杂性上尿路结石治疗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8月~2012年9月应用SBPCNL治疗11例双侧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均同期完成双侧手术,其中双通道取石者6例7术侧.1例第2术侧因大出血中止手术.术后复查Ⅰ期取净双侧结石7例;4例发现残余结石,均行Ⅱ期经肾造瘘取石,复查3例取净.Ⅰ期清石率63.6%(7/11),总清石率90.9%(10/11).总手术时间平均(155±35) min,术中总出血量平均值估计(370±90)ml.术后发热3例,输血1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5±1.5)d.结论 合理选择病例,SBPCNL治疗双侧复杂性上尿路结石安全可行、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俯卧分腿位一期经皮肾镜(PCNL)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RIRS)治疗复杂性铸型结石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8月至2019年8月93例复杂性铸型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PCNL组50例仅行PCNL,PCNL+RIRS组43例一期行PCNL联合RIRS,术前肾结石情况采用S.T.O.N.E评分系统进行评估;两组均在截石位下置入输尿管支架管(剪去头端),PCNL组改为俯卧位,PCNL+RIRS组改为俯卧分腿位,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发热率、再次手术率、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 结果两组的术前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PCNL+RIRS组需要建立的通道显著少于PCNL组;PCNL+RIRS组在血红蛋白下降值、结石清除率、再次手术率、平均住院天数上均明显优于PCNL组;虽然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发热率、手术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PCNL组有1例需要介入栓塞患者,并且PCNL组患者术后发热比例高于PCNL+RIR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本研究例数较少有关。 结论俯卧分腿位一期经皮肾镜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安全有效,可以减少穿刺通道和术中出血,提高结石清除率,降低再次手术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斜仰截石位与俯卧位在治疗合并通气功能障碍的上尿路结石患者中的应用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 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采用斜仰卧截石位与俯卧位治疗的合并通气功能障碍的上尿路结石患者60例的资料.结果 60例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斜仰截石位组(50.4±26.4)min,俯卧位组(50.2±31.4)min;术后复查KUB,一期结石清除率斜仰截石位组83.3%,俯卧位组80.0%;两组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斜仰截石位组生命体征变化出现时间(40±5.8)min,俯卧位组生命体征变化出现时间为(30±3.8)min,术中出现血压变化、心率变化、心律变化、呼吸变化,斜仰截石位组均小于俯卧位组.结论 斜仰截石位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合并通气功能障碍的上尿路结石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