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张银鹤  张春霖  王若愚 《广东医学》2016,(15):2337-2337
患者女,25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右侧肢体麻木,麻木平面至右侧肋弓平面,伴左下肢麻木、无力,偶伴胸部束带感于2015年3月3日入院。体格检查:左侧髌阵挛、踝阵挛阳性,双侧膝、跟腱反射亢进(++++),双侧上肢肌力Ⅳ(+)级,右侧下肢肌力Ⅳ(+)级,左侧下肢肌力Ⅳ(-)级,双下肢皮肤浅感觉轻度减退,鞍区感觉正常,小便控制能力减弱,双侧巴氏征阳性。CT示:T2、T3椎体及左侧附件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边界不清,内密度尚均匀,近邻骨皮质部分缺如,椎管内脊髓受压。 MRI示:胸2、3水平椎管内外偏左后方见团块状呈稍短T2等T1信号影,压脂像呈稍高信号,弥散加权像扩散受限,形态不规则。 T2椎体附件左侧,T3椎体后缘及左侧附件、棘突骨质呈长T2信号影,相邻脊髓明显受压变细并向右前方移位。静脉注射 Gd -DTPA后增强扫描,T2/3水平椎管内外偏左后方病变呈早期明显均匀强化。术中见:T3椎体左侧椎板、椎弓根及关节突被占位组织侵蚀,肿瘤与脊髓神经分界清楚,呈棕黄灰黑色。病理诊断:弥漫型腱鞘巨细胞瘤( GCTTS ),免疫组化:S -100(散在+), CD68 (+), CD163(+), CD3(散在+), CD 20(-),SMA(-),Ki -67(<1%+), CD34(血管+),CK(-),P63(-)。  相似文献   

2.
椎板半关节突整块切除治疗胸椎椎管狭窄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兴  王坚  卢永欣 《医学争鸣》2003,24(23):2149-2149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例1,女,45岁,因双下肢胀痛、麻木2a,加重、不能行走1mo入院.查体:患不能自行站立,胸骨角水平以下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力2级,双侧腹壁反射消失,两膝腱反射、跟腱反射亢进,髌阵挛、踝阵挛阳性,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核磁共振检查示胸3-5黄韧带骨化压迫脊髓,在狭窄区,脊髓呈线状.诊断:胸3-5椎管狭窄症.例2,男,65岁,因双下肢无力1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42岁。双下肢无力和麻木2年,加重半年。16年前曾扭伤。体检:腹部脐耻间皮肤感觉迟钝,尤以右侧为甚。双侧拇趾内侧麻木、双下肢肌张力高,右下肢肌力Ⅲ级、左下肢肌力Ⅳ级。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迟钝,双膝腱反射亢进,双踝阵挛(+),双病理征(+)。化验检查无异常。 X线所见:胸椎平片示胸10—11椎间隙稍窄;体层示胸10、11相邻关节面椎体后缘骨质增生,突入椎管,邻近骨质硬化,在该椎间水平见惟管内有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患者,女,51岁。以双下肢进行性无力及大小便失禁4年,加重半年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双下肢呈伸直僵硬状,无明显肌萎缩,肌力均为0级,肌张力高,呈折刀状,髌阵挛及踝阵挛强阳性,双侧膝反射及踝反射亢进,双侧T10~11平面以下痛温觉减退,双下...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6岁。因劳累后感右侧腰腿胀痛伴小便轻度费力2个月入院。检查:右下肢痛觉减退,肌张力不高,双下肢肌力V级,右膝反射亢进,未引出病理征,踝阵挛及髌陈挛均阴性,小便轻度费力。磁共振(MRI)检查提示L1、2椎管内有直径约10mm的类圆形占位性病变,T1W呈等信号,T2W呈高信号,边界  相似文献   

6.
病例,男,6岁。因颈部不适感并活动受限1个月,左侧肢体无力15d于1999年9月以“环椎半脱位”收入院。入院半个月前曾于运动时突发颈部不适,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于外院颈部摄片示“环椎半脱位”。体查:颅神经检查无异常。颈肌紧张,颈部强直位,颈椎屈曲活动完全受限,旋转活动受限,伸颈活动约15°。左上肢肌力Ⅱ~Ⅲ级,右上肢肌力Ⅴ级。双下肢肌力Ⅳ级。双侧提睾反射正常。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减退。髌阵挛、踝阵挛未引出。双侧霍夫曼征及巴彬斯基征阴性。颈椎X线平片示:环椎半脱位,其余颈椎椎间隙及椎间孔未见异常。入院后予以…  相似文献   

7.
<正> 磁共振(MRI)应用于临床以来,椎管内肿瘤的诊断率明显提高。我们对4例因不能行椎管造影或显影不确实者行MRI检查,确诊为椎管内肿瘤,均经手术证实,现报告如下。 例1:患者,男,33岁。患者走路不稳、四肢乏力5年,曾诊断为“遗传性共济障碍”。病程中时有反复,进展至四肢痉挛性瘫痪。双上肢肌力Ⅱ级,双下肢肌力Ⅰ级,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髌阵挛阳性。双侧可引  相似文献   

8.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22岁,以间断性头痛、头晕1年伴行走不稳1个月为主诉,于1998年8月15日入院。头痛、头晕呈间断性,近1个月伴有行走不稳,吞咽困难。查体:T365℃,P96次/min,R32次/min,BP14kPa。神志清,蹒跚步态,双侧面部有麻木感,颈有抵抗,颈部活动受限,双上肢及双下肢肌力Ⅳ级,双侧上肢前臂及手部、双侧下肢小腿以下皮肤感觉迟钝,双侧肱二、三头肌及膝腱反射亢进,双侧髌阵挛、踝阵挛阳性,双侧Babinski征阳性,指鼻试验阳性,跟膝胫试验阳性。MRI检查报告:小脑扁桃体疝出枕骨大孔至椎管内约28cm,挤压延髓和脊髓,…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6岁。因劳累后感右侧腰腿胀痛伴小便轻度费力2个月入院。检查:右下肢痛觉减退,肌张力不高,双下肢肌力V级,右膝反射亢进,未引出病理征,踝阵挛及髌陈挛均阴性,小便轻度费力。磁共振(MRI)检查提示L1、2椎管内有直径约10mm的类圆形占位性病变,T1W呈等信号,T2W呈高信号,边界清楚。初诊为L1、2椎管内肿瘤。1999年1月15日在全麻下行L1、2椎管探查术,术中见马尾一神经根长有一圆形肿块,此神经根从肿块中央穿过,形似单个“糖葫芦”,肿块呈红色,腩软,无明显搏动,边界清楚,与其他神经根无粘连,穿刺可抽得不凝固血液,离断此神经根切除肿块,…  相似文献   

10.
1病例资料 患者男,26岁,发现胸椎占位病变5年伴腹部及双下肢麻木3个月于2011年4月入我院。患者于2006年始觉颈背部不适,当地医院拍片检查显示上胸椎较小占位病变,未作特殊处理。2011年1月出现腹部及双下肢麻木,右侧较重,但不影响活动,未行治疗,症状渐加重。入院查体脊柱无畸形,生理曲度存在,无侧弯畸形,各颈椎、胸椎、腰椎棘突无压痛及放射痛,脊柱活动正常,双上肢活动自如,肌力正常。胸骨柄以下躯体及双下肢皮肤浅感觉减退,深感觉存在,双下肢肌力正常,肌容积正常,双足背动脉正常。各关节活动正常,腹壁反射存在,跟、膝腱反射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入院MRI检查提示胸2椎体附件(椎板和棘突)区富血供占位,伴邻近软组织受累,脊髓受压,考虑恶性肿瘤;下段颈椎、胸1~7椎体、多个附件、第2~3后肋起始处见弥漫或片状长T1长T2。初步诊断考虑胸椎肿瘤并脊髓受压。4月20日在全麻下行后路胸椎肿瘤切除减压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术。病理提示(胸2椎体附件后)骨母细胞瘤。术后患者出现剑突水平以下感觉减退明显,胸腹、双下肢出现触觉过敏,以足底明显;双下肢肌力0~Ⅰ级,右侧膝反射,踝反射正常,左侧减弱;左侧本体觉可,右侧差;肛周痛觉过敏,肛门括约肌收缩存在。予营养神经、功能锻炼治疗,无明显改善。于术后第7天行高压氧治疗,治疗方案:采用多人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2.0 ATA,加压15 min,减压20 min,1次/d,10次为1个疗程,于第2疗程结束时休息5 d,共治疗4个疗程。同时配合药物神经营养、神经肌肉功能康复训练治疗。治疗10次后,患者双下肢感觉肌力有所恢复,双侧乳头水平感觉较前恢复,右下肢触觉较左下肢差;双侧腹壁反射减弱,右侧髂腰肌、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Ⅱ级;胫前肌、拇伸肌、趾伸肌肌力Ⅱ级,左侧右侧髂腰肌、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Ⅱ级,胫前肌、拇伸肌、趾伸肌肌力Ⅰ级;双侧下肢肌张力高,踝震挛阳性,babinski征阳性;治疗2个疗程后,查体四肢肌容积正常,肌束震颤有,左侧上肢近端肌力Ⅴ级,远端肌力Ⅴ级;左侧下肢近端肌力Ⅱ+级,远端肌力Ⅱ+级;右侧上肢近端肌力Ⅴ级,远端肌力Ⅴ级;右侧下肢近端肌力Ⅱ+级,远端肌力Ⅱ+级。双侧膝反射活跃,双侧踝阵挛阳性,腹壁反射上中下消失。病理反射Babinski征阳性。至治疗4个疗程后,患者双下肢肌力Ⅲ+级,双下肢痉挛,双侧乳头水平以下感觉减退,大小便正常。2011年6月患者自行要求出院,停止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11.
1 病历报告  患者,女,13岁,主因左肩背部疼痛14个月,双下肢进行性无力1.5个月,于1999年7月10日入院。患者1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肩背部疼痛,与进食、呼吸无关。疼痛呈持续性锐痛,无放散,左侧卧位时加重,作上肢及肩关节活动自如。给予镇痛药物后缓解。1.5个月前出现双下肢无力,进行性加重,步态蹒跚,走路有漂浮感。查体:T37℃,P86/min,R17/min,BP14/8kPa。左上胸部叩浊,背部肩胛三角可闻及收缩期为主血管杂音。T6以下感觉减退,肌力五级,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腱反射亢进,双侧踝阵挛阳性。右侧髌阵挛阳性,左侧可疑。双侧巴氏征( )。实验室…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后纵隔恶性淋巴瘤椎管内侵犯1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2 0岁。左前下胸部疼痛伴胸闷气短 1个月。胸片及CT示 :左后上纵隔 5cm× 5cm块影 ,外缘与脊柱及胸主动脉紧贴 ,无骨质破坏 ,肺门及纵隔淋巴结不肿大 ,以后纵隔肿瘤收入院。入院第 3天感下肢乏力 ,第 4天突然出现双下肢不能活动 ,肌力 0级 ,胸6以下痛觉消失 ,双侧腱膝反射 (+) ,左侧跟腱反射 (++) ,左踝阵痉。上肢肌力正常。急诊行MRI检查见胸5~ 7椎管内 1cm× 1.1cm× 5cm病灶 ,通过椎间孔与左侧后纵隔肿块相连 ,病灶内见少量出血 ,边界清楚 ,硬膜囊及脊髓受压 ,脊髓信号无异常。急诊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手术 ,开胸和切开…  相似文献   

13.
[病例]女,24岁。因双下肢乏力,麻木伴大、小便困难20多天于1996年10月3日入院。查体:左上腹触及一拳头大肿块,质硬、表面光滑、能活动。肠鸣音正常,胸5神经支配区以下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力Ⅳ,肌张力升高,膝、腱反射亢进,髌阵挛(+),踝阵挛(+),双侧巴氏征(+)。胸部X线平片显示后纵膈肿瘤位于胸5~胸11椎体水平,胸8~胸9椎弓根破坏,椎间孔扩大。MR显示胸5~胸11椎管内、外肿瘤;位于硬膜外的肿块大小约5cm×2cm×1cm,后纵膈部分约7cm×11cm×5cm,两处肿瘤经扩大的椎间孔紧密相连。于腹膜后还可见到另一约11cm×12cm…  相似文献   

14.
周巧云  齐保龙 《安徽医学》2018,39(1):123-123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65岁,因"咳嗽咳痰伴气喘1月余"入院. 患者于1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伴胸闷气喘不适,胸片检查提示右侧大量胸腔积液,遂于2017年1月3日收治入院. 无畏寒发热,无咯血胸痛,无咳脓臭痰. 查体:体温 37.1℃,脉搏69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9/86 mmHg,血氧饱和度92%(未吸氧). 患者神志清醒,口唇无紫绀,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右肺呼吸音消失,两肺闻及少许湿性啰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浮肿. 辅助检查:血红蛋白75 g/L,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非小细胞肺癌抗原及癌胚抗原正常. 患者入院当天行右侧胸腔置管引流胸腔积液. 1月12日胸部CT复查提示:右肺门软组织影,占位待排;右侧胸腔囊性占位,伴胸腔积液;右肺下叶局部膨胀不全(见图1 ). 1月13日气管镜检查提示:支气管狭窄,右侧支气管开口处见息肉样新生物;右肺上叶尖后段黏膜肥厚,右肺下叶支气管见新生物往下延生(见图2). 取右肺下叶局部组织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提示曲菌感染. 1月21日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肿瘤位于右肺下叶,呈膨胀式生长,病灶10 cm ×8 cm. 切除右肺下叶,病理提示右肺下叶为多形性恶性肿瘤,考虑肺多形性未分化肉瘤. 随后患者出院,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15.
正患者女性,45岁,因"双下肢麻木、乏力半个月"入住当地医院,行腰椎间盘CT检查提示"L4/5及L5/S1椎间盘突出",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予以牵引、针灸等保守治疗1周,症状无缓解,转诊我院骨科。入院查体:双侧第4肋间隙以下皮肤感觉减退,双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肌力2级,双侧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亢进,双侧髌阵挛(+)。既往史:6年前因  相似文献   

16.
例 1,男性 ,2 9岁。右下肢无力、麻木、痛觉减退 ,大小便困难 1年。加重 3个月半 ,双下肢无力 ,行走困难 ,麻木向胸腰段发展入院。在院外经 MRI检查 ,考虑为脊髓外硬膜内肿瘤 ,转来我院。查体 :一般情况好 ,生命体征平稳 ,脊柱无叩压痛 ,双侧乳头以下痛觉减低 ,温觉减低 ,左下肢肌力 级 ,右下肢肌力 级 ,肌张力减低 ,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均减低 ,髌阵挛、踝阵挛均为( )。MRI示 C7~ T1平面 ,椎管内有一蚕茧大小 ,占位病变 ,脊髓明显受压变形。入院后在局麻下行半椎板开窗椎管内肿瘤切除术 ,术中见在 C7~ T1平面 ,硬膜内有 2 .5cm× 1…  相似文献   

17.
王悦  徐晓云 《上海医学》2008,31(12):895-896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9岁.因"四肢麻木伴双下肢乏力3周"于2007年6月8日入院.患者曾于2007年3月31日因"双下肢麻木,口角歪斜1 d',入我院治疗.当时体格检查:神清,对答切题,心率76次/min,血压140/90 mmHg(1 mmHg=0.133 kPa);右侧周围性面瘫,右侧乳突区无压痛,脑神经检查无异常;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均为Ⅴ级,双下肢长袜套样针刺觉减退,四肢深感觉对称,四肢腱反射(+),双侧Babinski征(-),共济运动正常,脑膜刺激征(-);余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8.
<正> 例1 张××,女,11岁,学生,1975年9月12日初诊。双耳鸣一年。左耳声较大,影响睡眠。病因不明。检查:鼻及双耳鼓膜正常。距离左耳35厘米,右耳23厘米处即可听到他觉耳鸣声,左耳104次/分,右耳86次/分。脉率72次/分。半张口时见软腭悬雍垂节律上下阵挛,速率与左耳鸣相同。双咽弓轻度挛缩。大张口及压舌、拉舌、查间接喉镜、吞咽、说话时腭(咽)阵挛均暂停。后鼻镜见咽鼓管唇有阵挛。音叉检查听力(双)正常。检查中阵挛速率及耳鸣数无变化。自己不能控制。神经  相似文献   

19.
读片窗     
金晶  王龙胜 《安徽医学》2009,30(12):1493-1493
患者,女性,32岁,头疼伴右侧肢体麻木3 d入院,偶有恶心、呕吐,渐加重,病程中无发热、视物模糊等.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四肢肌张力正常,巴氏征(一).脑脊液生化及细胞学检查未见异常.磁共振表现:左颞顶叶见一形态不规则的稍长T1长T2病灶,周围有水肿,占位征象明显,左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稍右移(图1、2),Flair及DWI上病灶呈高信号(图3、4)增强扫描病灶有强化(图5、6).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30岁。因腰部不适伴双下肢乏力1个月人院。曾行针灸治疗,效果不显著,且症状渐加重。15日前出现排尿障碍至尿储留,5日前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并有所加重。查体:腰5骰l间隙正中有一黑德,表面长有一丛黑毛,腰。、。间隙深压病,叩痛阳性,腰椎活动受限,双下肢触觉及痛觉存在,双下肢肌力W级,左侧膝跟路反射亢进,左侧巴氏征阳性,左侧踝阵挛阳性。MRI示:腰。、s椎管内可见约1.6crnX3.Zcrn大小的占位病变。人院后行椎管造影,显示腰4、5间隙梗阻,呈杯口状。术中所见:黑袭下有一直径约1.corn的蒂,经腰5椎板裂与硬脊膜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