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冰片在脑部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4例脑部疾病应用冰片的观察,认为冰片有改善血脑屏障通透性,促进其他物质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的作用,且能提高其他药物的血浓度和生物利用度,冰片促进血脑屏障而不对脑部产生损害,冰片对脑及血脑屏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冰片、川芎对复方舒郁健脑方剂透过血脑屏障的作用.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舒郁健脑方中主要活性成分酸枣仁皂苷A在脑组织中的含量,对比复方舒郁健脑方加入冰片或川芎前后小鼠脑组织中该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 加入川芎或冰片后,小鼠脑组织中酸枣仁皂苷A含量有显著的提高.结论 冰片、川芎可促进复方舒郁健脑方中活性成...  相似文献   

3.
<正> 据《健康报》1993年6月11日报道,广州中医学院王宁生副教授等人最近完成的冰片穿透血脑屏障的定量及其在组方中作为“使药”作用的研究,为临床提供了促进血脑屏障“开放”、增加药物向脑内转运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冰片促进顺铂透过血脑屏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冰片促进顺铂透过血脑屏障的作用。方法 将冰片对Wistar大鼠灌胃给药后,腹腔注射顺铂,HPLC法测定脑中和血清中顺铂的药物浓度,以研究冰片对抗癌药物顺铂(Cisplatin)透过血脑屏障(BBB)的促进作用。结果 冰片对顺铂透过BBB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 冰片可能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能有效促进药物透过BBB的辅助剂。  相似文献   

5.
冰片对癫痫患者血清及脑脊液卡马西平药物浓度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冰片对卡马西平血清及脑脊液药物浓度的影响。了解冰片是否促进卡马西平透过血脑屏障的作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癫痫患者合用冰片前后血清及脑脊液卡马西平的药物浓度,观察冰片对其药物浓度的影响。结果合用冰片后平均血清卡马西平药物浓度由原来6.06μg/ml上升到6.21μg/ml。脑脊液平均卡马西平药物浓度由1.24μg/ml上升到1.32μg/ml,脑脊液/血清药物浓度比由20.5%提高到21.2%。结论冰片能促进卡马西平透过血脑屏障,提高卡马西平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浓度。  相似文献   

6.
冰片对兔、大鼠脑组织伊文氏蓝染色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伊文氏蓝(Evan's Blue)对脑组织的蓝染程度为判别指标,观察了家兔、大鼠灌服冰片后,伊文氏蓝对脑组织的着色。发现冰片能增强伊文氏蓝对脑纽织的蓝染程度,提示冰片有改善(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血脑屏障开放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研发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血脑屏障的阻碍作用,使得药物无法递送到中枢神经系统,未能在脑内聚积达到足够的药效剂量和产生相应的治疗作用。因此,中枢靶向药物研发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需要克服血脑屏障,这使得研究开放血脑屏障的方法成为脑内给药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10余年研究和应用促进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的手段,探索各种药物载体的给药策略,并详细阐述了开放血脑屏障的研究方法,为开发新型中枢靶向药物提供思路和帮助。本文认为从血脑屏障的结构特点入手,研究血脑屏障开放机制,深入了解转运系统、转运载体和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设计更有效开放血脑屏障的策略,才能实现药物安全、高效、可控地透过血脑屏障,在脑内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6):1214-1216
【目的】探讨10种合成的冰片衍生物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多功能酶标仪检测小鼠脑组织中伊文思蓝的含量来评价2-氯苯甲酸冰片酯、3,5-二硝基苯甲酸冰片酯、3-硝基苯甲酸冰片酯、4-硝基苯甲酸冰片酯、1-萘乙酸冰片酯、4-氯苯甲酸冰片酯、苯甲酸冰片酯、3-甲基苯甲酸冰片酯、4-甲基苯甲酸冰片酯、三氯乙酸冰片酯10种冰片衍生物的血脑屏障通透性效果。【结果】酶标仪法测定结果显示,10种冰片衍生物中只有2-氯苯甲酸冰片酯的血脑屏障通透性效果显著优于右旋冰片组(阳性对照),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01)。【结论】2-氯苯甲酸冰片酯对血脑屏障通透性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冰片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冰片的药理作用,药物动力学及毒理学的研究概况。冰片能显著促进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的吸收,提高治疗药物脑组织中的浓度,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研究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多种药物被研究证实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显著疗效,然而其临床应用受到血脑屏障这一解剖结构的限制。近年来,纳米药物递送系统被证明可保证药物在递送过程中的结构完整性;同时,研究发现聚焦超声联合微泡技术能够安全、无创、可逆地开放血脑屏障并递送药物。这两项技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对跨血脑屏障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和聚焦超声开放血脑屏障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促进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研究的开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血脑屏障是脑屏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维持着中枢神经系统微环境的稳定,但同时也限制了多数药物进入脑组织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作用。通过各种方法修饰药物使之能够进入脑组织成为药物学家的难题,而评价药物通过血脑屏障也成为其中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按实验对象类型分为动物活体、离体脑组织、体外血脑屏障模型、数学模型四大类进行综评。  相似文献   

12.
丁兴  詹臻 《医学教育探索》2006,(10):I0003-I0005
中药对多种脑源性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这与中药有效成分透过血脑屏障或改善血脑屏障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有关。总结了近10年来单味或复方中药对血脑屏障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研究从整体宏观逐步深入到微观形态学,达到细胞分子水平,研究表明中药对血脑屏障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促进其他药物通过,或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保护脑组织。但中药对血脑屏障的干预作用机制研究仍相当局限,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PTD介导蛋白通过血脑屏障及其在脑组织中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HIV-1 TAT的蛋白转导结构域(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PTD)介导的大分子蛋白通过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作用及其在脑组织中的分布。方法:将纯化的PTD-BCR/ABL融合蛋白及伊文思蓝经尾静脉注入小鼠体内,制备全脑组织恒冷箱连续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TD-BCR/ABL融合蛋白在脑组织中的分布,用伊文思蓝作为指示剂检测PTD对BBB开放的影响。结果:将其注射到小鼠体内后,在全脑组织细胞中均检测到PTD-BCR/ABL融合蛋,呈非特异性组织分布;全脑组织除无BBB区域外,余脑区均无伊文思蓝渗入,PTD不引起BBB的开放。结论:PTD可在体内特异性介导大分子蛋白通过血脑屏障,并在全脑组织细胞中分布,为肽类或蛋白类大分子药物通过BBB进入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ystern,CNS)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血脑屏障是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稳定的结构基础,有效保护脑组织避免外源性有害物质侵害,但也阻碍许多治疗药物进入脑内,限制了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临床应用。如何有效透过血脑屏障成为此类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关键环节。纳米粒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能携载药物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提高脑内药物浓度,实现脑内靶向给药。本文对载药纳米粒及其透过血脑屏障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正血脑屏障几乎阻碍所有大于500Da分子量的分子从血液进入脑组织,使许多神经系统有效的药物不能被传递到需要的区域发挥其治疗的作用[1]。在动物实验已经证实,许多方法可以开放血脑屏障,并在病理切片和免疫组化得到证实。但是目前影像学灌注成像技术的进步已经为无创的血脑屏障影像学评估奠定基础,并且其应用具有重要临床的意义,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1血脑屏障的功能和结构血脑屏障(BBB blood brain barrier)是存在于血液与脑组织之间的一种有选择性的动态透过系统,它由毛细血管上连接紧密的内皮细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急性寒冷暴露动物模型,探讨茶多酚对急性寒冷暴露所诱导的大鼠血脑屏障开放可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冷暴露组以及低、中、高剂量茶多酚防护组,通过-15℃低温暴露3h建立大鼠急性冷暴露模型,用比色法测定脑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结合干-湿比重法检测脑组织中含水量变化,探讨不同剂量茶多酚对急性寒冷暴露所诱导的大鼠血脑屏障开放的影响。结果:冷暴露3h后大鼠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以及脑组织水分含量显著增高,血脑屏障(BBB)通透性明显增加,添加不同剂量的茶多酚能够不同程度地抑制寒冷暴露所导致的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增加。结论:茶多酚能够对急性寒冷暴露所诱导的血脑屏障开放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寒冷所诱导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17.
李莹 《中国乡村医生》2007,23(22):50-50
速效救心丸 主要成分为川芎、冰片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川芎嗪能通过血脑屏障,在脑分布较多,能改善徽循环及抑制血小板聚集,对治疗急慢性脑血管病有肯定疗效。且川芎能兴奋延脑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直接扩张周围血管,使冠状动脉和四肢血流量增加,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冰片有改善或增强血脑屏障通透性的作用,能增强药物向脑内转运,此为冰片芳香开窍、引药上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陈思源  肖农 《医学综述》2008,14(19):2975-2977
血脑屏障的存在使得几乎所有的大分子治疗因子和超过98%的小分子药物难以到达脑组织发挥其治疗作用。因此,探索能高效传递药物和生物大分子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进行相应治疗的模式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新近研究证实:免疫脂质体能安全有效地介导药物穿透血脑屏障。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关于跨血脑屏障给药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对血脑屏障的结构及调控、免疫脂质体的性质特点、在脑组织内的释放机制及给药途径进行总结,并对其临床应用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是介于脑部毛细血管与脑组织之间的一层生理屏障,BBB的存在有效地保护了脑组织。但在疾病状态下,如中风、老年痴呆、脑部恶性肿瘤等发生时,大部分的活性药物很难突破BBB进入脑组织而产生有效的治疗作用。因此针对能够通过血脑屏障的脑靶向传递系统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本文就血脑屏障的生理基础、脑靶向传递的实现方式以及发展前景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麝香与冰片配伍对急性脑缺血模型小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造急性脑缺血模型,通过测定渗出脑血管外的伊文思蓝含量分析药物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假手术组与吐温对照组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及吐温对照组比较,伊文思蓝含量明显升高(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