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杨润峰  袁毅  金迎 《河北医学》2013,19(2):259-262
目的:通过比较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选出最优治疗方案。方法:80例高血压给予4周缬沙坦(80mg/d)单药治疗,56例平均坐位舒张压(SeDBP)仍≥90mraHg(1mrnHg=0.133kPa)的患者随机分为氨氯地平组和氢氯噻嗪组,分别给药缬沙坦(80rag/d)/氨氯地平(5mg,/d)和缬沙坦(80mg/d)/氢氯噻嗪(12.5mg/d),共治疗8周。以诊室SeDBP下降差值作为主要疗效指标。52例患者完成了家庭血压监测(氨氯地平组27例,氢氯噻嗪组25例),并作为降压疗效的评价指标。结果:治疗8周末,氨氯地平组诊室SeDBP下降4/t为(14.8±6.8)mmHg,达目的血压占65.9%,总有效率为89.2%,家庭SeDBP为(81.5±2.9)mmHg。氢氯噻嗪组诊室SeDBP下降值为(15.4±7.9)mmhg、达目的血压占67.8%,总有效率为90.2%,家庭SeDBP为(80.2±3.1)mmHg。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氯地平组心血管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氢氯噻嗪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疗效相当,但联合氨氯地平能使心血管事件和不良反应晌发生率更低,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应用坎地沙坦酯联合氢氯噻嗪,与培哚普利合用或不合用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安全性以及对血尿酸的影响。方法:7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坎地沙坦酯/氢氯噻嗪组(A)和培哚普利组(B),每组患者35例,每天分别予坎地沙坦酯/氢氯噻嗪8mg/12.5mg和培哚普利4mg,B组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加用氢氯噻嗪12.5mg,用药4周。用药前后测定血压、血尿酸、并监测有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用药4周后血压均明显降低,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A组不良反应少于B组(P〈0.01),而且坎地沙坦/氢氯噻嗪组患者血尿酸增高水平明显低于培哚普利合用氢氯噻嗪组(P〈0.01)。结论:坎地沙坦酯/氢氯噻嗪联合用于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与培哚普利合用氢氯噻嗪相似,但对血尿酸影响更小,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以下简称氨氯地平)、氢氯噻嗪合用与单独应用氨氯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分为两组,A组(氨氯地平+氢氯噻嗪)B组(氨氯地平口服)共治疗8周,治疗4周、8周时进行降压疗效分析。结果:治疗8周末A组较B组的舒张压及收缩压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A组总有效率86.5%,明显高于B组的62.1%。结论:氨氯地平与氢氯噻嗪合用降压效果优于单用氨氯地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及探讨小剂量氢氯噻嗪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88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4例,予左旋氨氯地平5mg、氢氯噻嗪12.5mg 口服,1次/日;常规组44例,予左旋氨氯地平5mg、氢氯噻嗪25mg 口服,1次/日。治疗周期12周,观察两组的血压、血生化等临床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血压值均较治疗前呈明显下降(P <0.01),治疗组及常规组的降压有效率分别为77.3%、79.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11.4%,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剂量氢氯噻嗪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观察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和海捷亚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6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50例,给予左旋氨氯地平2.5mg+氢氯噻嗪12.5mg,每天1次晨服;B组46例,给予海捷亚1片,每天1次晨服,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血压控制不满意者降压药物剂量加倍,均治疗12周。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压、心率、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血钾、血肌酐,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BP、PP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A组有效率为88.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B组有效率为87.O%,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两组治疗前后心率、生化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 两组降压效果显著,疗效相似,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对心率及血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李春霞  张玉英 《西部医学》2007,19(2):232-233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氢氯噻嗪、倍他乐克+氯沙坦联合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8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分为A组36例,给予氨氯地平5mg+氢氯噻嗪12.5mg,1次/d;B组42例,给予倍他乐克12.5mg+氯沙坦50mg,1次/d。两组均治疗8周。分别记录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及生化指标。结果8周后降压效果显著,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无明显变化,但心率、血钾、肌酐有不同程度的变化(P〈0.05)。结论A、B组降压效果显著,且疗效相似;A组中氨氯地平缩血管的副作用被氢氯噻嗪抵消,B组适用于心率偏快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同时具有肾保护作用,但长期应用应注意监测心率、血钾和肌肝。  相似文献   

7.
于泳 《中原医刊》2011,(12):100-100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15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A、B两组,A组80例给予国产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依伦平)162.5nag,口服,1次/d;B组70例给予进口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安博诺)162.5mg,口服,1次/d,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其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A组显效率为81.3%,总有效率为93.8%;B组显效率为85.7%,总有效率为95.7%,两组间降压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与进口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加用与不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ISMN)两种方案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0O例轻、中度老年ISH患者,随机分为A组60例,给予ISMN缓释片(40mg/d)、依那普利(10mg/d)、氢氯噻嗪(12.5mg/d),晨顿服;B组50例,给予依那普利(10mg,每日2次),氢氯噻嗪(25mg/d),均治疗8周。治疗前后测动态血压、诊室血压、心率及生化指标。结果A组总有效率在诊室血压为91.67%,动态血压为86.12%;B组分别为80.00%和74.29%。24h昼夜平均收缩压下降A组大于B组;收缩压谷/峰比及平滑指数A组高于B组(谷/峰比:0.75,0.59;平滑指数:0.86,0.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酯等三药联用。可以24h平稳降低轻、中度老年ISH患者的血压,好于常规两药联用,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缬沙坦及氢氯噻嗪三联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2010年选取大连市高新产业园区凌水地区医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组(氨氯地平5mg+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25mg)、B组(氨氯地平5mg+缬沙坦80mg)、C组(氨氯地平5mg+氢氯噻嗪25mg)、D组(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25mg),各30例。根据不同分组,给予不同的降压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在治疗前后的改变。结果治疗前检查,4组患者血压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治疗6~8周后,A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B、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在不同的阶段均要明显低于B、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缬沙坦及氢氯噻嗪三联用药可较为有效的改善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及舒张压,三联用药的效果明显好于两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6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别应用氯沙坦/氢氯噻嗪固定复方制荆(商品名:海捷亚默沙东公司)与苯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降压效果、安全性以及血尿酸的变化。方法:对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氯沙坦/氢氯噻嗪组(A组)34例和苯那普利(B组)34例。结果:A组34例患者,降压疗效总有效率89.5%,B组需合并使用氢氟噻嗪28/34例,总有效率78.8%。A组不良反应2例,B组不良反应6例。A组治疗后血尿酸平均增加22.3umol/L,B组患者来服用氢氯噻嗪16例,治疗后血尿酸平均增加4.8umol/L,服用苯那普利/氢氯噻嗪的28例患者血尿酸平均增加46.1umol/L。结论:氯沙坦/氢氯噻嗪固定复方制剂对高血压患者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对血清钾、胱抑素及尿酸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以培哚普利+氨氯地平(氨氯地平组,n=30)或培哚普利+氢氯噻嗪(氢氯噻嗪组,n=30)进行降压治疗,观察入选时和治疗8周后24 h动态血压及血钾、血清胱抑素和血尿酸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氨氯地平组和氢氯噻嗪组血压指标均有降低(氢氯噻嗪组dDBP除外),且前者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后者(P<0.05)。治疗后,氨氯地平组血压达标率高于氢氯噻嗪组(90.0%vs.76.7%,P<0.05);2组药物降压谷峰比值均大于50%,氨氯地平组收缩压降压谷峰比(SBPT/P)大于氢氯噻嗪组(P<0.05),舒张压降压谷峰比(DBPT/P)略大于氢氯噻嗪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用药前相比,2组治疗后血压平滑指数均有提高(P<0.05),且氨氯地平组高于氢氯噻嗪组(P<0.05)。氨氯地平组治疗后胱抑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氢氯噻嗪组亦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钾、尿酸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均能明显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但前者降压效果优于后者。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在提高血压平滑指数、改善血压昼夜节律、平稳降压、肾脏保护等方面作用更强,可能更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缬沙坦氨氯地平复合制剂对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条件的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口服氨氯地平(5 mg/d)、氢氯噻嗪(12.5 mg/d),服药1年;治疗组(40例)口服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每天1片(含缬沙坦80 mg,氨氯地平5 mg),服药1年.测定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大动脉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 、反射波增压指数和C-IMT,1年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经过1年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CF-PWV减慢,C1和C2显著提高,反射波增压指数明显下降,C-IMT减少(P〈0.01),而2组肱动脉血压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但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在降压的同时可显著地降低了高血压患者C-IMT,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弹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20mg,每日1次,治疗12周;观察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1片,每日1次,治疗12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00%和84.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SBP和DBP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BP和DB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A组)和氨氯地平组(B组)及联合组(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C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后,C组的总有效率达96.7%%.明显高于A组和B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显效率达76.7%,也明显高于A组和B组的显效率,但三组间的有效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B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韩荣旗  朱春烁  单福军 《医学综述》2014,(23):4379-4381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和贝尼地平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收治疗的9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30例口服贝尼地平4 mg,B组30例口服贝那普利10 mg,C组30例口服贝尼地平4 mg和贝那普利10 mg。疗程12周,观察三组治疗前后血压、血糖和肾功能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三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三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血肌酐、肌酐清除率、血清电解质(K+)和空腹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贝尼地平长期单独治疗均可有效降低血压和减少尿蛋白,两者联用在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上可增加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朱珉  刘伏元  严激  严光 《安徽医学》2010,31(10):1144-1146
目的以氨氯地平和阿米洛利作对照,观察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的降压疗效。方法 50例高血压患者,停用降血压药2周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25例,口服氨氯地平2.5mg/d和替米沙坦40mg/d;对照组(B组)25例,口服氨氯地平2.5mg/d和复方阿米洛利半片/d(含阿米洛利1.25mg,氢氯噻嗪12.5mg)。治疗8周,观察血压、心率、电解质、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氨氯地平+替米沙坦组及氨氯地平+阿米洛利组治疗前收缩压分别为:(176.4±12.8)mmHg和(173.7±14.2)mmHg,舒张压分别为:(105.7±8.2)mmHg和(103.5±9.3)mmHg,在治疗8周后收缩压分别为:(123.2±15.3)mmHg和(132.5±12.8)mmHg,舒张压分别为:(81.8±6.7)mmHg、(84.0±7.9)mmHg,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8周治疗后替米沙坦和氨氯地平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2%,而阿米洛利和氨氯地平组为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及各项实验室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变化,不良反应小,均能耐受。结论两组均能有效控制血压,但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应用短期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联合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氨氯地平组(64例)给予厄贝沙坦和氨氯地平治疗,氢氯噻嗪组(56例)给予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24h平均收缩压(SBP)、24h平均舒张压(DBP)和24h平均脉压(PP)经过3个月治疗后均有明显降低(P〈0.05);氢氯噻嗪组24hDBP和24hPP与氨氯地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钾、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氨氯地平组肌酐、尿酸水平明显低于氢氯噻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联合使用不良反应均相对较少。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都能有效降低老年性高血压,两药联合使用不良反应少,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缬沙坦及氢氯噻嗪三联用药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疗效。方法:16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CAH组(氨氯地平5mg+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25mg),CA组(氨氯地平5mg+缬沙坦80mg),CH组(氨氯地平5mg+氢氯噻嗪25mg),AH组(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25mg)各40例。根据不同组别,患者服用不同的降压药物,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4组治疗前的血压基础值未见统计学差异;8周后,CAH组的收缩压变化值及舒张压变化值与CA组、CH组、AH组比较,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CAH组在不同阶段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CA组、CH组及AH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缬沙坦及氢氯噻嗪三联用可有效地控制高血压病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此治疗方案比三种药物间的两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及其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4月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缬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脂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脉压(PP)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观察组的SBP和PP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观察组较治疗前或者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治疗前后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对血脂升高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贝那普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比较两组的降压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降压总有效率达92.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SBP、DBP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氨氯地平、贝那普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协同降压的作用,降压效果确切,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