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市小龄儿童弱视、斜视流行病情况。方法用进口屈光状态检查仪检测小瞳状态的屈光情况,同时进行映光及遮盖等眼肌一般检查法测定眼位。结果750例2~4岁入托幼儿中,正常者715例(占95.3%),异常者35例(占4.7%),其中弱视28例(占3.7%),斜视7例(占0.9%)(间歇性外斜6例,眼球后退综合征1例)。结论2~4岁儿童在不认知视力表之前进行屈光状态筛查是可行的,柳州市弱视的发病率为3.7%,斜视的发病率为0.9%。与国际上报道的2%~4%的发病率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5^Δ三棱镜诱发眼斜诊断弱视的作用。方法:采用双盲法检查278例儿童视力和用15^Δ三棱镜诱发眼斜检查确定注视类型,并比较结果。结果:①53例用15^Δ三棱镜诱发眼斜检查确定为双眼持续注视,其双眼视力相等,46例双眼视力均为1.0,7例视力为1.0^-2-3;②51例用1515^Δ三棱镜诱发眼斜检查确定为轻度弱视的患者中.44例双眼视力相差两行或少于两行,视力为0.6~0.8:7例双眼视力相差两行以上.视力为0.4~0.5:③122例用15^Δ三棱镜诱发眼斜检查确定为明显弱视的患者双眼视力相差两行以上,视力均在0.2~0.5之间。与我国中度弱视视力诊断标准相符合;④31例用15^Δ三棱镜诱发眼斜检查确定为重度弱视患者视力均低于0.1:⑤21例用15^Δ三棱镜诱发眼斜检查确定为双眼持续注视。其双眼视力相等.但双眼视力为0.6~0.8:⑥用检查视力和15^Δ三棱镜诱发眼斜两种方法诊断弱视的符合率为92.4%(257/278)。结论:15^Δ三棱镜诱发眼斜检查确定注视类型,提高弱视的诊断率。使早期治疗弱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学龄前儿童视力弱视斜视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弱视、斜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对6956名(13912眼)3~6岁儿童进行视力检查筛选,视力不足1.0者进行屈光、斜视检查。结果 受检儿童1.0以上者,占92.10%,患弱得占2.76%,弱视患病率34岁为3.46%,4岁为3.29%,5岁为2.12%。患斜视141眼,占受检眼数的1.01%。斜视患病率3岁为1.95%,4岁为1.21%,5岁为0.890%,6岁为0.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市万名儿童弱视斜视患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了解蒙汉儿童弱斜视患病情况。方法:调查鄂尔多斯市10053名3-12岁儿童,其中蒙古族3930人,汉族6055人,初查视力、眼位,复查散瞳验光,眼部常规检查。结果:检出弱视267人,斜视152人。蒙古族儿童弱视患病率2.80%,斜视患病率1.45%,汉族儿童弱视患病率2.59%,斜视患病率1.57%。弱视漏诊率为95.9%,弱视以轻、中度多见,以屈光不正性为主。斜视以外斜视为主。结论:蒙汉族儿童患病率无显著差异,我地区弱视漏诊率高,需加强儿童眼保工作。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海口市3岁~6岁儿童弱视的患病情况,为本年龄段儿童的弱视防治提供依据,我们于1997年至1998年对海口市5624名3岁~6岁儿童弱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对象:为海口市15所幼儿园3岁~6岁儿童5624名(11248眼)。其中,男3054人(6108眼),女2570人(5140眼)。方法:弱视调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箱、条栅视力表、图形视力表SM距离检查视力,将视力不到1.0者分别给0.5%阿托品眼青涂眼,3次/日,连涂眼3天后进行验光检查。先用电脑验光仪由专人进行验光,然后再以电脑结果为基数进行验影验光及试镜。同时做眼科…  相似文献   

6.
弱视是指在视觉发育未成熟期出现的、由于异常的双眼相互作用和视觉剥夺及视皮质主动抑制等因素所造成视觉空间分辨能力下降[1],而眼部检查无器质病变,戴矫正镜片不能改善视力,通过治疗可以好转者。我国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斜视弱视防治学组[2]将视力界值为矫视力〉0.9;赵堪兴等[3]认为在诊断弱视时要特别注意儿童的年龄因素,应对不同年龄组儿童采用不同的视力标准;如3岁儿童的正常视力参考值下限为0.5,4~5岁0.6,6—7岁为0.7。弱视的危害是无完善的立体视。国内外研究表明,斜视弱视发生后主要损害的是精细立体视觉,发生视网膜对应异常、眼球运动异常、知觉融合与运动融合异常,破坏已经发育或正在发育的双眼视觉,故重建双眼视觉已成为弱视治疗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7.
张吉福  肖馨 《吉林医学》1997,18(5):284-284
弱视是常见的儿童眼病,以屈光不正性弱视和斜视性弱视多兄,笔者1994年5月~1996年12月共收治弱视患儿68例,经验光混合性散光6例,治疗效果差,现分析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一般情况:本组6例,男3例,女3例;年龄5岁~8岁,平均6.3岁;均为双眼;外斜3例,内斜2例。1.2视力及屈光状态:初诊时视力最好者0.3,最低为0.08,平均0.15,双眼相差最多2行。屈光检查;最低-0.50D球+2.25D柱,最高为-4.5,D球+5.50D柱,平均-1.75D球+3.50D柱。1.3治疗方法:1%阿托品眼药膏散瞳3d验光后配镜,双眼交替遮盖,每天用同视机或…  相似文献   

8.
柳州市750名2~4岁儿童弱视斜视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我市小龄儿童弱视、斜视流行病情况。方法 用进口屈光状态检查仪检测小瞳状态的屈光情况 ,同时进行映光及遮盖等眼肌一般检查法测定眼位。结果  75 0例 2~ 4岁入托幼儿中 ,正常者 715例 (占 95 3% ) ,异常者 35例 (占4 7% ) ,其中弱视 2 8例 (占 3 7% ) ,斜视 7例 (占 0 9% ) ,间歇性外斜 6例 ,眼球后退综合征 1例。结论  2~ 4岁儿童在不认知视力表之前进行屈光状态筛查是可行的 ,柳州市弱视的发病率为 3 7% ,斜视的发病率为 0 9%。与国际上报道的 2 %~ 4 %的发病率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全自动手持式电脑验光仪对学龄前儿童弱视检出率的可靠性。方法采用美国伟伦Suresight全自动手持式电脑验光仪检测小瞳状态的屈光度并筛选出弱视患者。部分病例散瞳验光,小瞳测得球镜2—3岁≥+3.5D、4—5岁≥+3.0D,6—7岁≥+2.5D,柱镜≥+1.0D为弱视致病因素;能配合测视力的,经散瞳瞳孔复原后矫正视力≤0.8,电脑验光球镜≥+3.5D拄镜≥+1.0D诊为弱视。结果593例3—7岁儿童中正常者426例(71.8%),异常者167例(28.2%),检出弱视致病因素患者和确诊弱视患者共47例(7.9%)斜视患者进行映光遮盖检查方法测定眼位。结论全自动手持式电脑验光仪在小瞳状态下对儿童屈光和弱视调壹的结果是可靠的,而且方法简便、快捷。适用于大面积幼儿视力筛壹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0.
深圳市宝安区11 608例学龄前儿童视力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真 《广东医学》2002,23(6):640-641
目的:探索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状况、屈光状况及弱视发病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该区3-7岁11608例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普查,将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于1.0者,通知到门诊复查,将矫正视力<0.9者定为弱视。结果:视力低常率为16.88%,弱视发生率为3.51%,各年龄组弱 视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年龄越小,视力低常率越高,各年龄组弱 视患病率无差异。  相似文献   

11.
病案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韦丽群 《中国病案》2007,8(9):14-16
目的探索病案信息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将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病案信息管理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医疗保险、法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病案信息管理发生显著的变化,向数字化、高智能化的电子病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心理治疗(CBT)在强迫症(OCD)患者各亚型治疗中的有效性和规律性。方法:本研究为临床对照研究。符合入组标准的强迫症患者按患者自愿原则分为两组,治疗观察3、6个月。疗效评定分别运用Yale-Brown强迫量表,自拟的自评好转程度量表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组31例,临床有效率70.9%,其中治愈率1.8%。单纯药物治疗组24例,临床有效率33.3%。Yale-Brown强迫量表在6个月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强迫症亚型(怕脏型、反复检查型和反复担心型)的疗效比较,怕脏型在治疗3个月末两组间自评量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反复担心型在治疗6个月末两组间Yale-Brown强迫量表总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反复检查型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强迫症的亚型在治疗中的有效性次序为:反复担心型〉怕脏型〉反复检查型。  相似文献   

13.
郭晓芬  程宇甫 《中国医疗前沿》2012,(13):91+86-91,86
文学是为满足人的审美需求而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文学以其对美的寻求、揭示、建构和表现,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彰显着自身存在的价值。正如席勒所说:"审美是人性的完成"。文学和医学是两种互补的认识方式,文学可以说是医学的原动力。文学审美过程是促使医务人员自我完善的过程,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医务人员的医患伦理建构。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不同脉象与血管容积图的关系,应用“BC-4型”定量式光电血管容积仪对432例受检者(包括正常脉象和10种常见病脉)进行寸口脉光电血管容积图检测,同步进行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脉象比较,种种病脉在寸口脉血管容积图上均显示出各种脉象的参数特征,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反映了不同脉象形成的心血管病理生理特点。提示寸口部光电血管容积图参数为各类病理脉象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客观化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从病案信息利用的范围及病案信息利用的管理两大方面阐述了病案在信息时代所处的地位及其利用价值,同时就拓展病案利用价值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缝匠肌前移治疗因髌韧带外侧紧张、内侧松弛、Q角大于正常所引起的髌软骨软化症、髌骨半脱位及复发性髌骨脱位。方法 游离缝匠肌下1/3段,止点不切断,移至髌骨前固定,建立髌骨向内的可变拉应力,使Q角变小。结果 治疗髌软骨软化症8例10膝,随访7例8膝,髌股关节痛消失;髌骨半脱位7例9膝,随访6例7膝,髌骨无再半脱位;复发性髌骨脱位15例18膝,随访12例13膝,髌骨无再脱位。结论 本方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适应髌骨向外侧移位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让人民满意是病案管理数码化必须遵循的准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要解决医疗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实施“三变”。由“救治”转变为“预防”,由“院内”转变为“社区”,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即由历来的指导思想“抢救治疗”转变为预防在前,使原来的“让部分人恢复健康”转变为全民健康;将医院内救治转变为社区病后、病前的增强抗病能力;将被动的、静止的、孤立的治疗转变为主动的、动态的、关联的病案信息网络互动治疗,它是医疗改革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加强病案管理的信息基础建设,让病案管理信息复盖社区,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病案信息建设中,必须建立“病案数码化患者信息响应系统”,建好医疗服务信息数据库,建立信息联系的高速通道,使有限的医疗资源用在必须的病患群体上。  相似文献   

18.
趋势季节模型在住院人数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我院2002年~2006年来各季度的实际住院量变化趋势,预测2007年我院各季的住院人数.方法 运用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配合最小二乘法建立线性模型,并利用PEMS3.1统计软件包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趋势季节回归模型为Yc=2530.6 250.35X,方差分析结果P<0.05,显示该方程呈直线相关关系,预测值=季平均预测值×各季的季节比率.结论 通过预测住院人数为医院制定工作计划和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实现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9.
刘晋才  刘阳 《中国病案》2008,9(9):19-20
目的探讨地震伤员病历质量管理的方法。方法(1)首先网上快速检查每份病历书写的质量情况;(2)针对病历书写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3)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病历的管理。结果有效提高了地震伤员病历的内涵质量。结论地震伤员的病历管理以军字一号工程电子病历实时监控管理的方式最好,传统终末病历管理的方法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20.
从我院病案利用情况观病案资料管理的重要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医院病案管理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2004年11月1日至2005年10月31日病案资料使用情况和复印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总结出病案在五大方面的作用,医院管理决策者和领导可利用病案信息对医院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并制定发展目标。结论病案资料客观、真实地记录了病人诊疗情况,为医院保险机构、执法部门、医学科研、教学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原始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