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 (ICU) 暴发流行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基因型及耐药机制。方法以API20NE鉴定菌株,纸片扩散法测定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聚合酶链反应 (PCR) 扩增3种酶基因 (OXA、IMP、VIM),并对产物进行测序。结果患者痰标本分离的7株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均携带OXA 23基因,未检出IMP、VIM基因。结论此次暴发流行中,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鲍曼不动杆菌携带的耐药基因为OXA 23基因。  相似文献   

2.
老年患者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目的 明确医院临床分离老年患者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件、同源性、碳青酶烯酶基因型及其基因周围环境.方法 收集医院2005年1月-2007年1月临床分离的142株鲍氏不动杆菌,纸片扩散法筛选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琼脂稀释法测定亚胺培南耐药菌株对14种抗菌药物的MIC值;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亚胺培南耐药菌株同源性;PCR扩增及克隆测序分析碳青酶烯酶基因及其周围基因环境.结果 142株鲍氏不动杆菌中筛选到97株耐亚胺堵南鲍氏不动杆菌;PFGE分型中全部菌株属于4个流行的克隆株;97株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中90株携带OXA-23-like基因,97株携带OXA-51-like基因,86株菌株OXA-23-like基因上游检测到插入序列ISAbal,6株OXA-51基因上游检测到ISAbal.结论 所有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均为泛耐药菌,克隆播散足最主要的传播方式,OXA-23组和OXA-51组D类β-内酰胺酶基因足最主要的碳青酶烯酶基因型,未检测到OXA-24组、OXA-58组、IMP型和VIM型碳青酶烯酶基因,OXA类碳青酶烯酶基因与插入序列ISAbal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亚胺培南不敏感的革兰阴性杆菌产碳青霉烯酶的分布与变迁情况,为临床合理诊治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05年5月-2009年8月间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用K-B法筛选对亚胺培南不敏感的菌株;改良Hodge试验检测革兰阴性杆菌产碳青霉烯酶的情况;核酸扩增碳青霉烯酶相关基因NDM-1、KPC、VIM、IMP、OXA-23、OXA-24、OXA-51、OXA-58。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是碳青霉烯类药物不敏感的主要病原菌,54株亚胺培南不敏感的菌株中Hodge试验阳性5株,阳性率为9.3%。携带耐药基因包括IMP 2株,VIM 2株,OXA23 3株,OXA51 2株,OXA65 1株。其中有2株同时携带两种耐药基因。结论:我院亚胺培南不敏感分离株与产碳青霉烯酶IMP、VIM、OXA51、OXA23、OXA65耐药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中国部分地区临床分离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型及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方法 收集6省市25家医院2004年12月至2005年12月临床分离的342株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琼脂稀释法和E-test法测定菌株对14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亚胺培南耐药菌株同源性;PCR及克隆测序分析碳青霉烯酶基因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型.结果 342株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两个含舒巴坦制剂耐药率分别为68.0%、54.2%,对多粘菌素E耐药率最低为10.8%,对米诺环素耐药率75.9%,对妥布霉素耐药率87.4%,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90%以上;342株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FGE分型中303株菌株属于6个广泛流行的克隆株;342株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322株携带OXA-23基因,全部携带OXA-66基因,314株菌株OXA-23基因上游榆测到插入序列ISAbal,13株OXA-66基因上游检测到ISAbal;287株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异帕米星、奈替米星全部耐药的菌株巾有221株携带armA型16S rRNA甲基化酶基冈.结论 OXA-23组D类β-内酰胺酶基因是最主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插入序列ISAbal在介导鲍曼不动杆菌对哑胺培南耐药中起重要作用;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基因在中国哑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分布广泛;克隆播散是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在某院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中的流行情况。方法对该院临床分离的22株MDRAB进行药敏试验,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其进行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TEM、SHV、CTX-M、PER、DHA、IMP、VIM、SIM、OXA-23、OXA-24、OXA-58)检测。结果 22株MDRAB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均为100.0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50.00%、40.91%、31.82%,中介率分别为31.82%、36.36%、31.82%。22株(100.00%)MDRAB均携带耐药基因OXA-23群,16株(72.73%)携带TEM,12株(54.55%)携带IMP,4株(18.18%)携带PER;SHV、CTX-M、DHA、VIM、SIM、OXA-24群、OXA-58群基因检测均为阴性。结论携带IMP、TEM、PER、OXA-23耐药基因是导致该院MDRAB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暴发流行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ABA)的耐药机制,并对ICU进行了环境监测,以制定有效措施切断传播途径,控制暴发流行。方法 PCR扩增3种酶基因(OXA、IMP、VIM),对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和测序;对ICU环境进行采样监测;API20 NE鉴定菌株;纸片扩散法测定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与暴发流行菌株进行生物学类型及抗菌表型的比较。结果患者标本分离的10株耐亚胺培南ABA均携带OXA23基因,未检出IMP、VIM基因;40份监测样本中检出ABA15株,其他定植细菌13株,其中呼吸机分离的4株菌与流行菌株一致。结论携带OXA23基因是医院ABA耐碳青酶烯类药物的主要因素,环境污染对暴发流行有着重要的储菌作用,封闭病区、隔离患者、对病区全面消毒是控制暴发流行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研究耐亚胺培南菌株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方法利用VITEK-2系统检测85株鲍氏不动杆菌的药物敏感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耐亚胺培南菌株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结果 85株鲍氏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94.1%,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64.7%;亚胺培南的耐药的菌株中携带OXA-23基因有46株,占83.6%,携带OXA-64-like基因有32株,占58.2%,携带OXA-58基因有13株,占23.6%,以上阳性产物经测序比对与GenBank提供的标准序列99.0%同源;其余OXA-20、OXA-24、OXA-48基因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医院检测的鲍氏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耐药严重,并以携带OXA-23基因型碳青霉烯酶为主。  相似文献   

8.
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方法检测62株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对其中对20株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进行耐药机制研究;检测ESBLs、AmpC酶、VIM、IMP、OXA-23和OXA-24产生及外膜蛋白表达情况,利血平协同抑制试验检测膜外排机制。结果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41%;对20株耐亚胺培南菌株中,ESBLs和AmpC酶阳性率分别50%和100%,VIMI、MP、OXA-24均阴性,OXA-23阳性率为95%;部分菌株存在22×103、29×103、33×103的外膜蛋白缺失;利血平不能降低亚胺培南对鲍氏不动杆菌的MIC值。结论产OXA-23型β-内酰胺酶是本院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原因,产AmpC酶合并外膜蛋白缺失与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耐药分析及部分基因型检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IRAb)的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77株IRAb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及药∞敏,阿米卡星、米诺环素等部分纸片同时运用K-B法,PCR检测部分耐药基因。结果77株IRAb均为多药耐药株(MDRAb);仪器微量稀释法77株IRAb阿米卡星耐药率为7.79%,随机挑选39株K-B法却提示阿米卡星耐药率为67.56%;米诺环素100.00%敏感;OXA-23于39株IRAb中检出率为100.00%,5株亚胺培南敏感鲍氏不动杆菌未检出,OXA-51检出率为100.00%;全部菌株中均未检出OXA-24、VIM以及IMP基因。结论鲍氏不动杆菌一旦对亚胺培南耐药即可表现对其他多药耐药;仪器法阿米卡星药敏结果存在偏差,应参考K-B法;鲍氏不动杆菌亚胺培南耐药机制与OXA-23密切相关,OXA-51可能为鲍氏不动杆菌天然携带;米诺环素可考虑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邵阳市中心医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与相关耐药基因流行情况。方法对临床分离的4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经采用肠杆菌科间一致重复序列PCR方法同源性分析获得的A、B、C、D 4种克隆株,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方法分析耐药基因类型。结果本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共检测出TEM-1、OXA-23和PER-1三种耐药基因,未检出SHV、DHA、OXA-24、GES、IMP、VIM耐药基因。TEM-1检出率为100%,OXA-23(45%),PER-1(10%),其中2株菌同时检测到TEM-1、OXA-23和PER-1三种耐药基因,分别为A型和C型各1株,另2株菌同时检测到TEM-1和PER-1两种耐药基因,分别为C型和D型各1株,有16株菌同时检测到TEM-1和OXA-23两种耐药基因。结论携带TEM-1和OXA-23耐药基因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是本院主要流行菌株,且存在克隆流行。携带TEM-1、OXA-23、PER-1三种耐药基因的菌株和携带TEM-1、PER-1两种耐药基因的菌株在临床分离株中已不鲜见。临床应加强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控制,防止耐药菌株在医院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变迁及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IRAB)的耐药机制及同源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及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实验。收集2011至2014年间1 761株鲍曼不动杆菌,其中IRAB 1 360株。随机选取对亚胺培南耐药和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分为耐药组(66株)及对照(敏感)组(14株),用PCR方法进行A~D类β-内酰胺酶、外膜孔通道蛋白和主动外排泵基因检测,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用BioNumeric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 761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逐年下降,由84.0%降至71.8%。同时,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也逐年下降。耐药组耐药基因TEM、AMPC、OXA-51的阳性率分别为95.45%、98.48%、96.97%,对照组分别为35.71%、64.29%、71.43%,耐药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XA23、OXA58仅在耐药组中检出,阳性率分别为95.45%和1.52%。其余耐药基因在2组中均未检出。80株鲍曼不动杆菌分为A~W共23个型别,耐药组主要为P1型(16株),R1型(4株)和R2(12株)型,对照组分布分散,其中R4型同时存在于耐药组和对照组。2012年2次暴发流行,分别为P1型(9月-11月)(MICU、SICU),R2型(9月-11月)(MICU);2013年2次暴发流行,分别为P1型(4月-6月)(MICU、SICU、神经科),R1型(2013年12月-2014年2月)(MICU、神经科);2014年一次暴发流行,流行菌株为R2型(2月-4月)(MICU、SICU、神经科)。结论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机制为携带OXA23基因,产生D类β-内酰胺酶水解亚胺培南。MICU、SICU和神经科是暴发流行监控的重点科室。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医院ICU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暴发的分子流行病学以及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机制。方法收集2008年11月15日-12月9日ICU分离的非重复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17株,使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引物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分型法对其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对多种水解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的β-内酰胺酶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 17株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16株对亚胺培南耐药,对除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外的常用抗菌药物多药耐药;ERIC-PCR分型显示14株为A2型、1株A1型、2株A3型;15株检出OXA-23型β-内酰胺酶基因、未检出OXA-24型β-内酰胺酶基因,9株检出VIM型β-内酰胺酶基因8、株检出IMP型β-内酰胺酶基因。结论 ICU存在由同一类型的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暴发流行;对亚胺培南耐药主要是OXA-23型丝氨酸β-内酰胺酶基因、VIM和IMP型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  相似文献   

13.
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及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了解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耐药谱,研究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方法 用VITEK60型全自动药敏分析系统鉴定药敏系统及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酶三维试验检测ESBLs和AmpC酶;PCR扩增和测序分析检测碳青酶烯酶VIM、IMP、OXA-23和OXA-24;SDS-PAGE方法研究外膜蛋白表达情况;利血平协同抑制试验检测膜外排机制.结果 156株多药耐药菌中有120株来自痰液(76.9%),其次是各种创面分泌物16株;病区分布则以ICU为主51株;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其次是亚胺培南,20株亚胺培南耐药菌中,ESBLs和AmpC酶阳性株分别为10株(50.0%)和20株(100.0%),PCR扩增VIM、IMP和OXA-24均阴性;OXA-23基因扩增显示19株(95%)阳性,PCR产物并经序列分析证实为OXA-23;与敏感株相比.部分菌株存在22×106、29×103、33×103的外膜蛋白缺失;利血平不能降低亚胺培南对鲍氏不动杆菌的MIC值.结论 ICU是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最主要的感染科室,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的长期广泛应用使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率不断升高;产OXA-23型β-内酰胺酶是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原因,产AmpC酶合并外膜蛋白缺失与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及碳青酶烯酶基因型。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s),用PCR法扩增碳青酶烯酶blaOXA基因和金属酶基因IMP、VIM,对阳性基因型进行全长扩增并测序鉴定。结果临床分离108株鲍氏不动杆菌有56株对亚胺培南耐药,亚胺培南耐药菌株碳青酶烯酶基因型分析显示,检测出blaOXA-23型基因21株,3株检测出blaOXA-58,50株blaOXA-64-like检测阳性,blaOXA-20、blaOXA-24、blaOXA-48、blaOXA-50、blaOXA-55、blaOXA-60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未检测到金属酶IMP、VIM基因。结论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主要产OXA-23、OXA-51型碳青酶烯酶,这可能与临床上经常使用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宁波地区3家综合性医院临床分离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同源性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方法收集宁波市李惠利医院、宁波市第一人民医院、宁波市第二人民医院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28株。琼脂稀释法和E-test法测定14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值;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同源性;PCR及克隆测序分析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结果28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E耐药率最低为4.7%,头孢哌酮/舒巴坦为87%,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90%耐药。PFGE分型共分为4型,以A、B两型为主。28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均产OXA-23碳青霉烯酶基因,未检测到VIM、IMP型金属酶基因。结论宁波地区碳青霉烯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均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3家医院均有克隆播散流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生物膜对苯唑西林酶(OXA)和AdeABC外排泵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揭示生物膜的形成对OXA和AdeABC外排泵相关耐药机制的影响,探讨生物膜在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方面的作用机制及作用方式。方法微量滴定板法制备生物膜模型及定量实验;多重PCR技术对OXA及AdeABC外排泵基因进行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不同状态下OXA-23、AdeB基因表达量进行检测;E-test方法对产膜与非产膜菌株亚胺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进行测定。结果106株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产生物膜和不产生物膜菌株分别占67.9%和32.1%;各耐药基因检出率分别为OXA-23:99.1%;OXA-24:0.1%;OXA-51:100%;OXA-58:0;AdeA、AdeB和AdeC均为98.1%;生物膜状态下的OXA-23、Ade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普通肉汤培养和浮游状态下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5);产膜比非产膜菌株亚胺培南MIC更高,P0.0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够促进OXA-23和AdeABC外排泵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强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和分析南昌地区46株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其产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用K-B法测定南昌地区临床分离的46株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2-巯基丙酸抑制试验检测金属酶,采用PCR法检测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型,对扩增的碳青霉烯酶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通过网上相似性检索确定其编码酶基因的类型。结果 46株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5.7%、52.2%、74.0%及76.1%,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90.0%;有8株菌对10种抗菌药物全部耐药;46株鲍氏不动杆菌金属酶表型筛选试验均为阴性,PCR扩增后有32株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未检出IMP、VIM、OXA-24基因;产OXA-23型鲍氏不动杆菌株对阿米卡星高度耐药。结论 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是南昌地区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因素;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可作为这部分菌株感染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blaOXA-23基因的分布情况,并探讨blaOXA-23基因与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规程,收集培养了178株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和4株敏感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16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并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耐药基因blaOXA-23进行扩增,产物经DNA琼脂糖电泳后分离,并纯化测序。结果 PCR产物的DNA电泳显示扩增条带的大小与耐药blaOXA-23基因条带大小相吻合,测序结果与blaOXA-23基因序列比对,符合率为100%,携带blaOXA-23耐药基因的阳性菌株175株,阳性率为98.3%,且4株敏感(质控)菌株均未检出blaOXA-23耐药基因,且4株敏感(质控)菌株均未检出bla OXA-23耐药基因。结论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存在严重耐药现象,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高度耐药性与blaOXA-23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院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携带情况,对临床预防其感染及抗菌药物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9月-2010年12月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65株,K-B纸片法测定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琼脂稀释法测定其对多黏菌素B的MIC;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EDTA纸片协同试验检测金属酶表型;PCR检测OXA-23、OXA-24、OXA-51、OXA-58、IMP、VIM编码基因。结果 65株鲍氏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敏感率为19.0%,对其他11种抗菌药物敏感率均10.0%;对多黏菌素B的MIC均≤2μg/ml;改良Hodge阳性率为52.3%,所有菌株OXA-51均阳性,OXA-23阳性率为93.85%,OXA-24、OXA-58均阴性,未检测到金属酶基因。结论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主要携带OXA-23型碳青霉烯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医院肝移植术后感染乙酸钙不动杆菌产生碳青酶烯酶的基因型.方法 用WHONET 5.4软件分析自肝移植患者分离的不动杆菌属的耐药性;收集对亚胺培南耐药且具有多药耐药性的乙酸钙不动杆菌8株;等电聚焦电泳测定酶的等电点;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确定耐药株的亲缘关系;对TEM、SHV型基因及碳青酶烯酶基因OXA、IMP、VIM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结果 肝移植术后感染的耐亚胺培南乙酸钙不动杆菌对多种药物耐药性高,PCR及序列分析证实8株菌均产生OXA-23型碳青酶烯酶(pI=6.7);PFGE发现器官移植病区有耐药株的克隆传播.结论 医院器官移植病区存在产OXA-23型碳青酶烯酶乙酸钙不动杆菌的克隆株播散流行,加强细菌的耐药性监测,对控制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