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挖掘分析朱良春教授治疗痹证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朱良春教授医案57则,共计115首处方,将所得资料导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方药的药物频次、四气、五味、归经、组方规律、新方分析等,对其处方用药经验进行总结。[结果]通过对115首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演化得到核心组合2个、新处方2个。[结论]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深入挖掘朱良春教授治疗胸痹的用药经验,以期用于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探讨名老中医李声岳治疗变应性鼻炎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名老中医李声岳门诊处方,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获得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李声岳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用药规律。结果:对筛选出的196首处方进行分析,处方中涉及161味中药,高频率(大于100次)的有8味中药,24组核心组合,挖掘出12个新方组合。结论:李声岳治疗变应性鼻炎经验丰富,多用温肺益气,散邪通窍。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对于挖掘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梁德教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梁德教授有效诊治DLSS患者的门诊处方,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TCMISS V2.5),统计梁德教授治疗DLSS处方中各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等,挖掘潜在的新方组合.[结果]共纳入133首处方和73味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全国名中医孟如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用药组方规律。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运用关联规则和复杂熵聚类分析法对孟如教授1997-2018年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历资料中615首处方进行用药频次、关联规则、复杂熵聚类等数据分析。结果615首处方中用药频次在20以上的药物有82味,其中有补益作用药物28味,有清热作用药物26味,有理气消食、活血化瘀、祛风除湿、化痰利湿等作用药物各占一定比例。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药物组合53组,其中补益药物组合18组,补泻药物组合34组;常用处方为六味地黄丸、二至丸、生脉散。聚类算法分析得出常用药对26对,以“生地黄,水牛角”、“生地黄,青蒿”、“青蒿,鳖甲”等为临床常用。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挖掘出核心药物组合9组,得到可能的新处方9个。结论孟如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方面具有独到的用药组方规律,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于传承研究工作能起到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探讨全国名老中医凌湘力教授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方法:将2013年3月-2015年3月就诊于凌湘力门诊的患者信息输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凌湘力教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用药特点。结果:对筛选出的88首处方进行分析,共涉及143味中药,22组核心组合,挖掘出9个新方组合。结论:凌湘力教授治疗糖尿病经验丰富,临证多以益气养阴、健脾补肾、活血通络为治则。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总结全国名老中医凌湘力教授治疗癌病的用药规律。方法:将2013年3月~2015年3月就诊于凌湘力门诊的患者信息输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凌湘力教授治疗癌病的临床用药特点。结果:对筛选出的231首处方进行分析,共涉及195味中药,18组核心组合,挖掘出5个新方组合。结论:凌湘力教授治疗癌病经验丰富,临证多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为治则。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分析探讨韩世荣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用药经验.方法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收集韩世荣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门诊病案,并将数据录入此软件,对录入的处方进行四气五味统计、药物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分析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121个处方,涉及113味中药,使用频次较...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总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运用中医药内服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并筛选以上3个数据库中运用中医药内服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文献,提取有效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数据库,对其组方用药规律进行挖掘。结果筛选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方剂326首,涉及药物257味,统计了药物及药物组合出现的频次,演化得到新处方18个。结论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以补益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为主,并揭示了其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处方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统计《临证指南医案》中便秘的医案,分析叶天士治疗便秘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并整理全书以便秘为主症的医案,将医案处方经过规范化处理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统计处方中药物、药性药味、归经的频次,并对高频药味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75首处方,涉及中药127味.用药频次较高(≥10次)的依次为苦杏仁、...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为基础,运用数据挖掘分析《吴鞠通医案》中治疗痹证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搜集《吴鞠通医案·痹篇》条文中治疗痹证的相关处方,将数据整理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 5),采用软件集成的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吴鞠通医案》治疗痹证的高频药物及组合、核心药物组合等,并生成新处方。结果对搜集筛选出的76个治痹处方进行分析,挖掘出高频(频次≥10)药物24味,高频(频次≥25)药物组合10组,演化得到核心组合2个、新处方2首。结论《吴鞠通医案》中治痹多遵循"因势利导,宣肺气,开支河"的思想,处方多采用开宣肺气与渗利膀胱相配合之法,湿热痹多用苦辛通与辛凉淡法,寒湿痹多用苦辛温法,使风寒湿热之邪分消而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古今名医论治淋证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选方提供借鉴.方法 整理《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中历代名医论治淋证的有效经验方,将复方录入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进行单味中药的频次分析、中药属性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 25.0进行因子分析.结果 共...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中药复方的用药和配伍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复方专利,进行筛选录入.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SPSS Statistics 25.0对复方中的药物进行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复方专利212项,涉及...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和总结中医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PubMed数据库中中医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近十年文献,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方剂并建立数据库,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中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方剂中中药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方剂65条,涉及中药110味,计算得出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菟丝子、当归、熟地黄、川芎、香附、白芍和丹参等;得到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常用药物组合,以菟丝子、当归、熟地黄和白芍两两组合最多;进一步聚类,得到3个新处方。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方剂数据进行分析,认为中医药治疗低子宫内膜容受性注重补益肝肾、调理气血,所得新方组合仍需通过临床辨证运用以验证其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并总结国医大师王琦院士治疗精液不液化的组方特点和用药规律,为中医治疗精液不液化提供新的参考.方法 收集并规范王院士门诊收治精液不液化患者病例数据,通过频次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病例进行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分析,明确核心组方并挖掘潜在新处方.结果 共纳入有效医案28份,处方51首,涉及中药77味,得出高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医药防治乳腺癌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 以《肿瘤良方大全》《肿瘤方剂大辞典》《中医肿瘤学》《乳腺癌与乳腺增生》《药典临床用药中药成方制剂》文献为数据来源,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挖掘中药治疗乳腺癌的用药规律及核心处方,并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其核心处方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 最终纳入297首中药方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挖掘并探讨袁少英治疗精索静脉曲张致不育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由袁少英诊断为精索静脉曲张致不育症并疗效较好的132例患者病历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病历处方药物进行频次、四气五味归经统计,并基于关联规则及复杂系统熵聚类进行用药规律分析及挖掘探讨。结果:聚类获得4对中药核心组合、2个中药新处方。在药物四气方面,以温平为主,根据辨证施治兼顾寒凉药;五味方面甘味为主,占48%;归经方面则以肝肾经为主。使用频次前5位的药物为枸杞子、黄芪、菟丝子、丹参、黄精,频次最高的对药是菟丝子-枸杞子、药物组合是菟丝子-枸杞子-覆盆子。结论:袁少英治疗精索静脉曲张致不育症着重调理肝肾经,药物以补益药与活血化瘀药为主,采用活血逐瘀通络、补肾滋阴调精为主线的治法及以"活血-逐瘀-补肾"为主轴的用药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统计分析中成药治疗咳嗽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典》)中治疗咳嗽的中成药处方信息,建立数据库,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中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案,挖掘其用药规律。结果:符合要求的中成药共有108种,139个剂型,涉及206种中药饮片。108种成药中使用频次> 20次的中药饮片有10味,其中包括甘草、桔梗、杏仁等;共有30个病机类别,以痰热郁肺、风热犯肺等较常见;基于关联规则的新方分析,得到可能存在潜在关联的新方3首。结论:2015版《药典》中咳嗽中成药制剂主要以丸剂、颗粒剂、片剂为常见,所治咳嗽以风、痰、寒、热所引起的急性咳嗽实证多见。新方的药物组合常见的有陈皮、甘草、茯苓等,也有少见的蟾酥、麝香、猪牙皂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挖掘张涤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组方用药经验与规律。方法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对张涤教授门诊的小儿外感发热处方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结果180首小儿外感发热处方用药49味,以解表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为主,多入肺胃二经,常用的药物组合为“芦根、荆芥”、“芦根、生石膏”、“生石膏、荆芥”,“芦根、生石膏、荆芥”,“芦根、淡竹叶”。结论张涤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立足解表清里原则、重在清透肺热、清热生津,遣方用药结合湖南气候湿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复杂系统熵网络方法对徐蓉娟教授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用药经验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徐蓉娟教授辨证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门诊资料和处方,借助Netdraw 2.0软件进行复杂网络构建及可视化,用于“基础方”的数据挖掘分析,采用MATLAB编程方法进行网络信息统计及分析,采用复杂系统熵网络方法挖掘核心药对。结果共收集162个病例,提取处方1704张,涉及中药239味,累计使用频次25173。使用频次>500次者有灵芝、柴胡、黄芪、生甘草、白芍、生牡蛎、当归、郁金、陈皮、熟地黄、浙贝母、香附、白术、生地黄、党参、茯神、连翘。使用频率>70%的有灵芝、柴胡、黄芪。通过关联规则的分析,药对使用频次较高者为柴胡-郁金、生牡蛎-浙贝母、白芥子-浙贝母、太子参-麦冬、当归-生地黄。使用频率最高的药味为苦味,其余依次为甘味、辛味、咸味、酸味;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四气当属平性,其余依次为温性、寒性、微寒、微温。根据BK算法得到基本方5个,总结得出基本方药物组成:柴胡、黄芪、灵芝、白芍、当归、生地黄、生甘草、生牡蛎、熟地黄、浙贝母。结论徐蓉娟教授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多基于肝郁脾虚、痰瘀互结证,治以疏肝健脾为主,佐以化痰祛瘀。核心药物为柴胡、灵芝、黄芪。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清代医家中药露剂应用规律.方法 运用第5版《中华医典》筛选出清代与露剂相关的论述与医案,对含药露方剂中的药物进行名称标准化处理,统计分析药露的四气、五味、归经,应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方剂中除药露以外的其他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功效进行分析,以药露使用频次为依据,对方剂中出现频次最高的3种露剂所在方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