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7 毫秒
1.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最常见的恶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白血病细胞异常的克隆性增殖,使正常的造血细胞受抑制,同时白血病细胞浸润各种组织、器官导致各组织器官出现一系列受浸润的临床表现。急性白血病是目前在血液病中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即造血组织中某一系列细胞及其前身细胞异常增殖,临床诊断依靠实验室诊断,而实验室诊断主要依靠周围血液的变化特点,及骨髓象的变化特点进行确诊,现分述如下。1急性白血病周围血液的变化特点1.l急性白血病多表现为严重进行性贫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呈平行下降,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周围血中可见幼稚红细胞。1.2急性白血病白细胞可见增高、正常或减低,但白血病细胞形态多呈病理性变化。①细胞体可变的大小不均,细胞外形态可不规则,可见伪足突出;②细胞核增大,胞浆量少,核浆比值增大,胞核可显畸…  相似文献   

3.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其特征为骨髓或其它造血组织中白细胞及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 )恶性增殖,浸润全身各种组织与脏器,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并有周围血中白细胞质和量的变化.其中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率在年轻人与儿童中不但占肿瘤发病的首位,而且死亡率也在逐渐上升.目前国内以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积累了一些经验,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婷 《新疆中医药》2013,31(2):78-81
白血病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老年急性白血病以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主.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是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占50%以上,老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占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16%~30%.本文通过对近十几年国内外关于老年急性白血病治疗的文献总结,探讨中医、西医以及中西医结合在治疗该病的特点,对近年来该病的有效治疗进行了综述及展望.  相似文献   

5.
<正>急性白血病是指由于造血干细胞恶变,导致某系列白细胞成熟障碍,其幼稚白细胞在骨髓或其他造血组织中恶性增殖,浸润全身组织器官,使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以贫血、发热、出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目前白血病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水平降低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细胞免疫异常。NK细胞执行细胞免疫功能,是机体免疫防护中重要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急性白血病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骨髓中的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进入血流并浸润各种器官、组织,抑制正常造血而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近年来,化疗、骨髓移植等治疗学的不断发展,急性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已经有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也有所延长,但急性白血病患者的5年长期生存率仍只有15%~3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红系、粒系、巨核系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急性髓白血病(AML)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珠海市金湾区红旗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80例作为AML组,另外选取60例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作为MDS组,选取6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比较3主要患者的骨髓细胞造血涂片形态。结果:发现在MDS组为红系粒系巨核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组分为巨核系红系粒系。正常健康对照组无异常病态表现。结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MDS患者中原始细胞增多是最具有诊断价值的病态造血表现,应用细胞形态学及免疫学等综合判断,可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是获得性造血祖细胞变异而引起的克隆性疾病,以骨髓中髓系原始细胞明显增生而分化受阻,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外周血白细胞有量与质的异常为特征。本文主要从中医药治疗AML的临床研究和机制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分类综述,显示不仅有单味中药被证实具有一定的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促进白血病细胞凋亡、分化和逆转耐药等作用,大量中药复方也通过很多途径发挥其治疗白血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下简称慢粒白)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尤以青壮年患者较多,居我国白血病发病率的第三位,仅次子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危害着人  相似文献   

10.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由于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浸润组织器官使正常造血功能受到抑制。临床上除常见进行性贫血及出血外还常合并各种类型的继发感染。带状疱疹即是因机体抵抗力下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沿神经纤维末梢发生的一种特殊皮肤感染。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易合并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病情重,恢复时间长,易于发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治疗急性白血病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药治疗急性白血病进展李海燕急性白血病是常见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已取得新的进展。现进行概述如下。1单用中药经多年探索,单用中药替代传统化疗药物治疗急性白血病已有所突破,尤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而引起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其特点为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的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浸润破坏各种器官和组织,临床表现为发热、贫血、出血及淋巴结肿大,目前主要采用化疗为主的联合疗法.  相似文献   

13.
临床上 ,不少急性白血病人前期都有“不明原因”的高热症 ,有的人高烧 3~ 5天或更长时间 ,病因还未确诊 ,原因是我们(包括有的医生 )对急性白血病的病因不太清楚 ,还不能及时将感冒、肺炎、扁桃体炎等引起的高热与早期急性白血病引起的高热区分开来。我们认为 ,结合中西医在治疗急性白血病方面的一些成果进行探讨 ,对防治早期急性白血病是有益的。1 现代医学对急性白血病病因的论述急性白血病 (acuteleukemia)是起源于造血系统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 (白血病细胞 )大量增殖并浸润各种器官组织 ,使正…  相似文献   

14.
王桂红  程远  刘岚 《光明中医》2011,26(1):60-60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简称急淋,是由于原始淋巴细胞及幼稚淋巴细胞在造血组织(特别是骨髓、脾、淋巴结)异常增殖并浸润全身各组织脏器的一种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在成人白血病中ALL明显低于AML,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上起病多急骤,发热,中至重度贫血,  相似文献   

15.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中的一种恶性疾病。其牦—点为体内白细胞无控制地增生,出现在骨髓、各器官组织和外同血液中,分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中最常见的有淋巴细胞型、粒细胞型、粒一单核细胞型及单核细胞型,其次为早幼粒细胞型、红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常见的是慢陛粒细胞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较少见的有多毛细胞和幼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发热、胸骨压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等。  相似文献   

16.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因白血病细胞自我更新增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累积,使正常造血受抑制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放射物质、化学毒物、药物、遗传因素、病毒等有关.  相似文献   

17.
段国龙  郭勇 《河北中医》2007,29(2):142-144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肿瘤,发病时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浸润各种器官、组织,正常造血受到抑制。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加,西医常规化疗恢复慢、副作用大、死亡率高。为此,寻求既安全、方便、经济、实用,而又能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的治疗方法,是当今研究的课题。199  相似文献   

18.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起源于造血系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其特征是骨髓中的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浸润各器官、组织,正常的造血受抑制而表现为贫血、出血等症.由于近代医学的发展,抗白血病药物的合理应用、新药的不断发现、支持治疗与对症治疗的不断改进,急性白血病已不再是不治之症.如今,60%~80%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经诱导治疗后可以获完全缓解,其中部分患者能长期无病生存,但仍有50%~80%的患者缓解后可复发.不能获得完全缓解和缓解后复发的患者,有可能成为难治性白血病.笔者近年临床实践体会,毒瘀在难治性白血病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在诱导化疗的同时,加用解毒化瘀药具有一定的解毒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9.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异常的白细胞及其幼稚细胞(即白血病细胞)在骨髓或其他造血组织中进行性、失控性的异常增殖,浸润各种组织,使正常血细胞生成减少,临床表现为发热、贫血、出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骨关节疼痛等特征。中医学认为该病属“急劳”、“热劳”、“血证”、“虚劳”等范畴,其发生乃由于禀赋薄弱、情志失调、五劳所伤,  相似文献   

20.
白血病是在造血干/祖细胞水平发生的一类克隆性恶性血液病。白细胞因分化障碍、增殖过度、凋亡受抑等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临床上常有贫血、感染、出血、浸润多种组织器官的表现。根据白血病细胞的成熟和自然病程,分为急性白血病(中医称“急劳虚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