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目的:总结上肺局部晚期肺癌经胸骨正中切口切除及双侧纵隔淋巴结清扫的方法与经验.方法: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对31例上肺局部晚期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受侵的血管和支气管切除后进行成形或重建,清扫同侧肺门纵隔及双侧上纵隔淋巴结.并与同期30例后外侧切口行上肺肺癌切除术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方面进行比较.术后对患者随访3...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临床Ⅰ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切除淋巴结清扫的合理模式.方法 通过对68例临床Ⅰ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术前临床资料的分析,选择合理的手术切除和纵膈淋巴结清扫范围.结果 肿瘤位于肺上叶,50.0%发生同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转移,33.3%发生隆凸下淋巴结转移;腺癌、鳞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22.4%和14.3%(P =0.018),腺癌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是鳞癌的1.73倍(OR值为1.73);淋巴结转移同瘤体大小密切相关,瘤体最大直径在1.0 cm以下、无纵膈淋巴结转移和无胸膜受侵,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差异尤为显著(P<0.01).讨论 临床Ⅰ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切除应行包括隆突下淋巴结在内的选择性区域纵膈淋巴结清扫,精准合理的纵隔淋巴结清扫可提高临床Ⅰ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在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金山  王树军  张道忠 《安徽医学》2009,30(10):1193-119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在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上的临床意义。方法2003年5月至2009年3月,对本组40例均行肺叶(全肺)切除加肺门和同侧纵隔的淋巴结作整块切除(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结果清扫同侧纵隔淋巴结(N2)共471枚,阳性率15%,其中ⅢA期阳性率57%。肺门淋巴结(N1)259枚,阳性率12%。在阳性的淋巴结中,长径最小2mm,最大30mm,在阴性的淋巴结中长径最大20mm。结论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在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上具有重要地位,术前胸部CT不能作为淋巴结清扫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TFE序列在中央型肺癌MRI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36例中央型肺癌患者均行T1WI、T2WI、T2W/SPIR及B-TFE检查,比较各种检查序列对中央型肺癌肺门肿块、阻塞性肺炎、肺不张、纵隔血管受侵、淋巴结及胸腔积液、胸膜增厚的显示情况。结果 B-TFE序列对纵隔内血管受侵及纵隔内淋巴结肿大的显示优于常规T1WI、T2WI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肺门肿块、阻塞性肺炎、肺不张及少量胸腔积液、胸膜增厚的显示与常规序列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B-TFE序列对中央型肺癌纵隔血管受侵及纵隔内淋巴结的显示具有独特价值,应作为胸部常规扫描序列。  相似文献   

5.
1993年 6月~ 1998年 12月 ,我们对 3例隆凸、气管、主支气管肿瘤进行外科手术 ,分别行一侧主支气管全肺切除加隆凸切除成形术及气管肿瘤切除气管对端吻合术。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例 1 男 ,5 3岁。右侧中央型肺癌侵及隆凸 ,右肺不张。患者反复咳嗽 1年 ,气促胸闷 2月。伴粘痰及少些痰血。CT示右肺中央型肺癌 ,右主支气管闭塞 ,右全肺不张 ,右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右主支气管开口新生物堵塞 ,癌肿侵及右侧隆凸部气管壁。于 1993年 6月 2 5日行右全肺加隆凸部分切除隆凸成形术 ,纵隔隆凸部淋巴结清扫术。例 2…  相似文献   

6.
经腋下中断肋骨剖胸切口施行肺癌肺切除术并清扫淋巴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剖胸切口既不切除肋骨又不切断胸背主要肌群,并能在直视下为肺癌病人施行肺切除术并清扫淋巴结,我科设计并实施了腋下中断肋骨剖胸切口。皮肤切口仅长14~18cm,全部位于腋下区域,不切断胸壁肌群,不切除肋骨。用中断肋骨剖胸方法进胸,肋骨切断后可继续向肋骨前后两端推离所断肋骨的骨膜,切口部的术野面积平均大于20cm×14cm。结果:应用我科首创的腋下中断肋骨剖胞切口已为40例患者施行了全肺或肺叶切除及纵隔和肺门淋巴结清扫手术。对例(8.5%)有满意的术野显露,3例(7.5%)有较满意的术野显露范围,主要是上叶肺癌T1T2期或T3期仅侵及局部前纵隔胸膜,下叶肺癌T1T2期或T3期仅侵及肺下静脉附近的局部纵隔胸膜;另外4例肿瘤广泛侵犯后纵隔胸膜,肺下静脉有癌栓,肿瘤侵及隔面,以及与助膈面广泛粘连者显露欠佳。此切口手术创伤小,美观,术后疼痛轻,上肢活动度和肌力恢复佳,肺功能受损少,病人恢复快。结论:腋下中断肋骨剖胸切口不仅具有通常腋下进胸切口不切除肋骨和不切断胸背肌群的优点,而且所暴露的术野显著大于通常的腋下切口,因此可在我国现有无影灯照明条件下满意地完成T1,T2的Ⅱ期肺癌病人的肺切除伴淋巴结清扫术(除非病人已有广泛胸膜或隔面粘连)。  相似文献   

7.
王威  李玉  高松  李建哲 《中外医疗》2012,31(11):9-10
目的研究中心型肺鳞癌侵及支气管壁的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为肺癌手术合理廓清淋巴结提供依据。方法按Naruke肺癌淋巴结分布图对128例中心型肺鳞癌行系统淋巴结廓清术,术后病理确定肿瘤侵及支气管壁深度及淋巴结是否转移。结果 128例患者中肿瘤侵及支气管粘膜和粘膜下层者无淋巴结转移;肿瘤侵及支气管软骨及肌层者淋巴结转移率为18.7%(5/27),且以N1为主;肿瘤侵及支气管周围肺组织者淋巴结转移率为57.3%(47/82),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心型肺鳞癌随着肿瘤对支气管壁浸润的加深,淋巴结转移率增加。当肿瘤侵及支气管周围肺组织时,纵隔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增加,术中应廓清纵隔淋巴结。  相似文献   

8.
吕斌  张维  陶磊 《安徽医学》2002,23(3):27-28
目的探讨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9年12月~2001年7月27例肺癌手术切除的患者,术中同时行同侧纵隔淋巴结广泛廓清术,所取淋巴结分别分组、标记、固定,然后石蜡包埋,切片镜下观察.结果本组共廓清纵隔淋巴结172组,其中42组病理证实有癌转移,淋巴结转移阳性率24.4%.分布为肺上叶肿瘤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32.4%,其上纵隔、下纵隔及隆突下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分别为47.4%、15.2%和27.3%;肺下(中)叶肿瘤纵隔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18.8%,其上纵隔、下纵隔及隆突下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分别为18.9%、18.8%和37.5%.结论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十分活跃.在施行肺癌根治切除术时,肺叶或全肺切除同时应加同侧纵隔淋巴结的广泛廓清,才有利于增加手术切除的彻底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癌手术根治性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方法 370例肺癌根治性肺叶或一侧全肺切除术患者的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按标准肺癌淋巴结分布规律对纵隔和肺门淋巴结进行了根治清扫,共清除纵隔和肺门淋巴结1746枚。手术切除的肺叶和淋巴结行病理切片检查,其中鳞癌211例,腺癌123例,大细胞肺癌11例,小细胞肺癌16例,其他类型9例。根据病理标本结果,对肿瘤部位、分型、大小、细胞分化程度等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370例中181例(48.9%)存在N1或N2以及N1和N2共同淋巴结转移,其中N2淋巴结转移共138例(37.3%)。手术清除纵隔淋巴结1200枚,其中转移淋巴结(N2)262枚,纵隔淋巴结转移度21.8%。结论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机会很大,且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肺癌淋巴结转移与肺癌部位、细胞类型、肿瘤T分级和细胞分化程度都有密切关系。手术要达到根治目的 ,应进行纵隔和肺门淋巴结根治性清扫。  相似文献   

10.
李刚  肖凌  欧袁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12):1659-1660,166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1995年1月~2006年5月手术切除的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136例,其中传统肺癌根治术68例,自2002年后所有肺癌行根治加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术68例,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5年生存率。结果:传统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11.2%、21.0%,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12.7%、44.4%。结论: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提高了患者的5年生存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未增加。  相似文献   

11.
梁毅  王得坤  姜海明 《广东医学》2001,22(3):215-216
目的 探讨胸部CT表现对肺癌手术切除的预测作用。方法 将本院 6年间经手术和病理确诊为肺癌的患者分为两组 ,即手术切除组和手术探查组 ,分别测量肿瘤与纵隔的接触直径及接触形态、肿瘤与纵隔接触间之脂肪间隙存在情况 ,纵隔肺门淋巴结受侵CT纵向厚度、肿瘤直径。结果 将手术切除组和手术探查组相比较 ,肿瘤与纵隔接触直径及接触形态 ,肿瘤与纵隔接触间的脂肪间隙存在情况 ,纵隔肺门淋巴结受侵CT纵向厚度 ,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肿瘤直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当肿瘤与纵隔接触直径≤ 3cm、或肿瘤与纵隔接触面脂肪间隙存在、或肿瘤与纵隔接触是锐角型 (包括直角 )、或纵隔肺门淋巴结受侵纵向厚度≤ 4cm时 ,手术切除可能性大 ,而肿瘤大小与手术切除率无关系  相似文献   

12.
胸腔镜加小切口肺癌根治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加小切口行肺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们对28例肺癌患者在电视胸腔镜加小切口行肺叶切除以及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进行清扫。结果 28例肺癌根治手术顺利,出血量少,均未输血治疗,术后恢复快,较常规开胸缩短住院时间。结论电视胸腔镜加小切口行肺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创伤较小,清扫淋巴结彻底,符合肺癌根治手术原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在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6月住院治疗的肺癌患者72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及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及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杜冷丁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清扫淋巴结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叶切除、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在肺癌根治术中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VEGF和MMP-2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浸润和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肺癌发展、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2例肺良性病变和52例肺癌组织中VEGF和MMP-2表达情况.结果VEGF随肺癌的发展阳性率逐渐增高(P<0.05),侵及胸膜层组VEGF阳性率显著高于未侵及胸膜层组(P<0.005),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MMP-2随肺癌的发展阳性率逐渐增高(P<0.05),侵及胸膜层组MMP-2表达率高于未侵及胸膜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MMP-2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VEGF和MMP-2表达关系密切(P<0.005).结论VEGF和MMP-2均参与肺癌的发展、浸润和转移,可作为了解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胸腔镜辅助胸腔淋巴结清扫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胸腔镜肺门和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操作方法及其适应证和局限性。方法 从1994年12月至1998年12月,在行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治疗外周型肺癌和行食管癌根治术中,同期进行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共完成74例。其中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61例,食管癌根治术13例。结果 58例I~Ⅱa期肺叶切除术中,切出肺叶淋巴结197个,肺门淋巴结139个,食管旁淋巴结139个、隆突下淋巴结128个、主  相似文献   

16.
杨浩贤  吴一龙  凌莉  韩璐 《循证医学》2002,2(3):132-140
目的 用Meta分析(meta-analysis)的方法对国内外已发表的高质量的有关比较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和采样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影响的临床研究进行综合定量分析。为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中纵隔淋巴结处理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收集已公开发表的有关比较肺叶(全肺)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和肺叶(全肺)切除加纵隔淋巴结采样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影响的所有随访严密的临床研究,按Meta分析的要求对检索到的原始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估,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计算纵隔淋巴结清扫组相对采样组死亡危险的优势比(odds ratio,OR)评价纵隔淋巴清扫术和采样术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共4篇文献,总样本量977例。其中纵隔淋巴结清扫组48l例,死亡194例;纵隔淋巴结采样组496例,死亡247例;合并OR=0.67,95%可信区间是(0.52-0.87)。结论 与肺叶(全肺)切除加纵隔淋巴结采样术相比,肺叶(全肺)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降低0.33的死亡危险。  相似文献   

17.
肺癌根治术的目标是彻底切除肺部原发肿瘤病灶,清除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尽可能保留健康的肺组织。最常用的术式是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加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清扫,称之为肺癌根治术。肺癌根治术是胸外科手术的重要术式之一,且早已普遍开展并日臻成熟,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均较高,挽救了其它疗法不能奏效的肺癌患者[1]。  相似文献   

18.
王丹  张虎 《中国厂矿医学》1999,12(2):136-137
肺癌是否停在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转移对临床分期、判断预后及选择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院原发性肺癌病人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的CT与病理村服分析。以了解CT对肺癌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22例均选自我院1992年1月~1997年10月根治手术的肺癌病人.摘除纵隔及肺门淋巴结76组、男性16例,女性6例。年龄32岁~68岁,平均年龄50.5岁。腺癌6例,鳞癌11例.小细胞癌1例.腺鳞癌4例。2.方法攸用美国产98川op卜kLF机.扫描山肺尖至横流连续扫描,层厚1()n。n。,层距1()nlm。以淋巴结直径大于1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的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手术治疗的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0例,观察组在给予肺切除的同时行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则在肺切除同时仅行肺门淋巴结清扫术。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未见明显增加(P 〈0.05),观察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系统淋巴结清扫能明显提高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部分进展期的中央型肺癌,由于肿瘤侵及肺门或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若按常规方法在心包外分离肺血管,手术危险性很大.若采用心包内处理血管行肺切除,则可以提高上述病例的手术切除率,为进一步综合治疗提供基础条件.1990年8月至2003年8月我院共为15例中央型肺癌患者施行了心包内处理肺血管的肺切除手术,疗效较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