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等数据库,查找干预措施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并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 Handbook5.3版偏倚风险评估工具予以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12篇文献共计患者1 25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呋辛钠组在总有效率(RR=1.21,95%CI为1.16~1.26,P<0.000 01);咳嗽消失时间(MD=-1.51,95%CI为-1.89~-1.13,P<0.000 01);退热时间(MD=-1.93,95%CI为-2.20~-1.65,P<0.000 01);肺部啰音消失时间(MD=-1.56,95%CI为-1.86~-1.27,P<0.000 01);肺部浸润影消失时间(MD=-2.97,95%CI为-4.85~-1.08,P=0.002);住院时间(MD=-1.45,95%CI为-1.73~-1.18,P<0.000 01)等方面均优于单用头孢呋辛钠组;12项研究不良反应轻微,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用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头孢呋辛钠,且相对安全。但由于纳入的研究质量普遍较低,还需设计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提供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中药辅助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SC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传统中医学文献分析和检索系统(TCMLARS)、联合与补充医学数据库(AMED),同时手工检索相关专业期刊,纳入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后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以平均差(MD)、相对危险系数(RR)及其95%置信区间(CI)表示。结果:共纳入14项RCTs研究,52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酮症酸中毒转阴时间、血糖恢复时间和酸中毒纠正时间方面,常规DKA治疗+中药组均明显短于常规DKA治疗组(MD=-9.65,95%CI为-12.95~-6.34,P<0.000 01;MD=-4.21,95%CI为-4.55~-3.87,P<0.000 01;MD=-9.95,95%CI为-11.07~-8.82,P<0.000 01);在有效率方面,常规DKA治疗+中药组均明显高于常规DKA治疗组(RR=1.21,95%CI为1.14~1.27,P<0.000 01)。结论:中药在辅助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方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小儿豉翘清热颗粒(XiaoerChiqiaoQingreGranuel)对比利巴韦林(Ribavirin)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VIP、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关于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比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从2009年至2019年7月。2名研究者采用NoteExpress独立的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共1 250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在退热疗效总有效率[RR=1.25,95%CI(1.18,1.32,P0.000 01]、完全退热时间[MD=-19.58,95%CI(-20.6,-18.55),P0.000 01]、咳嗽消失时间[MD=-27.36,95%CI(-34.49,-20.23)]、咽痛消失时间[MD=-29.24,95%CI(-33.39,-25.09),P0.000 01]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利巴韦林颗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该研究,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优于利巴韦林颗粒,但受文献数量和质量影响,上述结论尚需更严谨的RCT论证。  相似文献   

4.
评价感咳双清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本研究系统检索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收集感咳双清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该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5月,采用Ren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局的效应指标采用相对危险度(RR)或均数差(MD),均以95%可信区间表示。本研究共纳入7项随机对照试验,涉及163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感咳双清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利巴韦林[RR=1.16,95%CI=(1.12,1.21),P<0.00001];单用感咳双清胶囊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单用利巴韦林[RR=1.18,95%CI=(1.01,1.37),P=0.04];在治疗伴发热患者的疾病有效率上,感咳双清胶囊联合常规治疗疗效优于利巴韦林联合常规治疗[RR=1.16,95%CI=(1.07,1.26),P=0.0005];感咳双清胶囊联合常规治疗在缩短鼻塞持续时间[MD=-0.80,95%CI=(-0.91,-0.69),P<0.00001]与疾病总病程[MD=-1.23,95%CI=(-1.58,-0.88),P<0.00001]疗效均优于利巴韦林联合常规治疗。感咳双清胶囊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过程中不良反应轻微。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感咳双清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总体疗效优于利巴韦林。但上述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全面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从建库至2019年12月已发表的相关文献,对收集数据进行效应量合并,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6篇文献,4 380例受试者;脑心通胶囊联合西药能显著提高患者心绞痛疗效(RR=0.43,95%CI为0.36~0.52,Z=8.87,P<0.000 01)、心电图疗效(RR=0.48,95%CI为0.41~0.57,Z=8.90,P<0.000 01)和临床总疗效(RR=0.27,95%CI为0.13~0.57,Z=3.47,P=0.0005);降低TC(MD=-0.80,95%CI为-0.94~-0.67,Z=12.04,P<0.000 01)、TG(MD=-0.44,95%CI为-0.56~-0.32,Z=7.00,P<0.000 01)、LDL(MD=-0.44,95%CI为-0.53~-0.35,Z=9.61,P<0.000 01);升高HDL(MD=0.13,95%CI为0.07~0.19,Z=4.00,P<0.000 1);降低全血黏度高切(MD=-1.22,95%CI为-1.69~-0.75,Z=5.08,P<0.000 1)、低切(MD=-2.38,95%CI为-3.52~-1.23,Z=4.06,P<0.000 1)、血浆黏度(MD=-0.31,95%CI为-0.40~-0.21,Z=6.36,P<0.000 01);且不增加不良反应(RR=1.29,95%CI为0.56~2.98),Z=0.60,P=0.55)。结论:与西药比较,脑心通胶囊联合西药具有良好的降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疗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尹茜  苏娜  陈小红  唐榕  徐珽 《中国药学杂志》2012,47(10):776-781
 目的 评价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ISI数据库、CBM数据库、CNKI数据库、VIP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纳入氨溴索对比安慰剂/常规治疗胎粪吸入的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SR)和Meta分析,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参考纳入的SR和Meta分析结论。结果 氨溴索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对于胎粪吸入共纳入11个随机对照试验。两组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9,95%CI(1.11, 1.48)],P=0.04 ;死亡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RR=0.56,95%CI(0.21, 1.48)],P=0.73;使用氧疗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0.71,95%CI(-15.87,-5.55)],P<0.000 1;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3.12,95%CI(-4.81,-1.43)],P<0.000 01,不良反应(AD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目前证据,使用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可以起到良好的肺保护作用 ,改善预后,且其方法简便,疗效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口服中药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CBM、PubMed和万方数据库等资源,收集以激素为对照的口服中药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 Cochrane 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采用 RevMan 5.2 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共22项(1 33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激素比较,口服中药可提高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有效率[RR=1.29,95%CI(1.16,1.42),P<0.000 01];缓解咳嗽[MD=-0.57,95%CI(-0.83,-0.30),P<0.000 1]、喘息[MD=-0.67,95%CI(-1.20,-0.14),P=0.01]、气短[MD=-0.45,95%CI(-0.65,-0.25),P<0.000 1]等症状;改善肺部Velcro啰音[MD=-0.49,95%CI(-0.73,-0.25),P<0.000 1];提高用力肺活量(FVC)[SMD=0.37,95%CI(0.16,0.58),P=0.000 7]、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百分率(FEV1%)[MD=6.63,95%CI(1.67,11.60),P=0.009]、动脉血氧分压(PaO2)[MD=4.87,95%CI(2.74,7.01),P<0.000 01];减少肺部再感染次数[RR=0.75,95%CI(0.67,0.84),P<0.000 01]。结论:口服中药较激素治疗肺间质纤维化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偏低,影响了结论的可靠性,该结论尚需更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虎杖提取物及其复方和中成药对于血脂代谢异常的疗效。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英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时间限定2000—2020年国内外发表的虎杖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利用Note express文献管理软件,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来筛选文献,采用数据提取表提取资料并评价其质量,最后采用Rev Man 5.1分析软件,对纳入文献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个RCT,包括1 692例患者,结果显示:虎杖提取物及其复方在降低总胆固醇(TC)水平(MD=-0.46,95%CI为-0.67~-0.24,P<0.000 1),三酰甘油(TG)水平(MD=-0.44,95%CI为-0.62~-0.26,P<0.000 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水平(MD=0.24,95%CI为0.11~0.37,P=0.000 3)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MD=-0.41,95%CI为-0.77~-0.06,P=0.0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结论:中药虎杖提取物制剂,以及以虎杖为主要成分的中药复方和上市中成药对于血脂异常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性良好,可为今后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桂甘龙牡汤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SinoMed、EMbase共7个数据库,搜集有关桂甘龙牡汤治疗室性早搏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20年3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参与文献筛选、提取资料和风险评估过程,然后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8个RCT共1 37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效率RR=1.26,95%CI为1.18~1.34,P<0.000 01;临床症状疗效:RR=1.23,95%CI为1.14~1.33,P<0.000 01;动态心电图:MD=-424.99,95%CI为-640.98~-209.00),P=0.000 1;中医症状疗效:MD=-4.45,95%CI为-5.83~-3.07),P<0.000 01;不良反应:RR=0.39,95%CI为0.23~0.67),P=0.000 7。结论:桂甘龙牡汤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疗效及安全性兼具。受纳入研究的数量与质量限制,需要扩大样本量,开展更为严格的随机对照、多中心、双盲、前瞻性临床试验,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证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应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西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PubMed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0年11月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西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后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评价。结果:最终纳入19项研究,共1402例患者,其中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西医观察组698例,对照组704例。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淀粉酶和炎症指标:血淀粉酶(MD=-135.59,95%CI为-179.34~-91.84,P<0.001)、肿瘤坏死因子-α(MD=-34.03,95%CI为-45.09~-22.98,P<0.001)、超敏C反应蛋白(MD=-19.40,95%CI为-23.33~-15.48,P<0.001)、白细胞介素-6(MD=-17.26,95%CI为-22.76~-11.75,P<0.001)、白细胞计数(MD=-3.55,95%CI为-4.63~-2.48,P<0.001)均明显下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22,95%CI为1.15~1.29,P<0.001)。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MD=-1.87,95%CI为-2.44~-1.29,P<0.001)、腹痛腹胀恢复时间(MD=-1.95,95%CI为-2.53~-1.36,P<0.001)、血淀粉酶恢复时间(MD=-2.03,95%CI为-3.78~-0.28,P<0.001)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缩短。结论:应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西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血淀粉酶及炎症指标,血淀粉酶、胃肠功能、腹痛腹胀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患者临床有效率明显提高。但是,由于所纳入研究的质量较差,上述结论仍需要通过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证明。  相似文献   

11.
彭芸  戴德雄  朱莹 《中草药》2012,43(6):1122-1124
目的建立银黄滴丸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并比较银黄滴丸、银黄颗粒和银黄胶囊在胃肠道中溶出吸收的差异。方法应用溶出度测定法,以200 mL水为溶剂,转速为55 r/min,依法操作,测定银黄滴丸中黄芩苷和绿原酸的溶出度,并与其他两种制剂比较。结果银黄滴丸、银黄颗粒和银黄胶囊中,银黄滴丸体外溶出速率较快,且能达到最大溶出率。结论本实验建立了银黄滴丸溶出度的测定方法,且3种制剂中银黄滴丸溶出速率快,有利于机体对药物的充分吸收,生物利用度高,临床疗效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2.
银黄制剂的薄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伸仪 《中成药》1993,15(3):11-12
用薄层色谱法对银黄口服液及注射液中4种有效成分进行定性鉴别,并对绿原酸及黄芩甙进行了薄层扫描定量。薄板为硅胶G—CMC板,醋酸丁酯—甲酸—水(7:3:3)为展开剂,扫描参数,λ_=340nm,λ_=220nm,SX=3,灵敏度×2。  相似文献   

13.
复方银黄微型灌肠剂家兔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测定复方银黄微型灌肠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和绿原酸在家兔体内的血药浓度,采用药动学程序3P97进行统计处理,确定药动学模型及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黄芩苷在家兔体内呈二室模型分布,其药代动力学参数是:t1/2α0.311 h,t1/2β1.640 h,AUC 1.531×10-2g.h.L-1,tmax0.287 h,Vd 2.182 L;绿原酸在家兔体内呈二室模型分布,其药代动力学参数是:t1/2α0.324 h,t1/2β1.206 h,AUC 2.135×10-2g.h.L-1,tmax0.317 h,Vd 2.251 L。结论:复方银黄微型灌肠剂经直肠给药后其主要成分黄芩苷和绿原酸吸收迅速、完全,具有优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4.
HPLC法测定银黄制剂中绿原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黄制剂-银黄片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同时针对银黄口服液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对HPLC法与UV法进行了比较,为制定更为确切的银黄制剂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Diamonsil C1 8色谱柱(5 μm,1 50 mm×4.6 mm);以甲醇-水-冰醋酸-三乙胺(1 5:85:1.5:0.3)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27 n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8.92%,RSD=i.45%.结论采用HPLC法可准确测定绿原酸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稳定且无干扰,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而UV法测定的结果并不是银黄口服液中绿原酸的真实含量.  相似文献   

15.
魏清  康红英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7):1689-1690
目的建立银黄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HPLC法测定银黄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采用C18柱,以乙腈-0.4%磷酸(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结果在0.164~0.984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n=6),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0.8%(n=4)。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为标准的修订提供可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阴黄型和阳黄型肝炎大鼠在Survivin蛋白上表达的差异。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三组,选A组大鼠,将其置于湿热造模环境下,每天喂1:1的5%葡糖糖和猪油脂的混合液20ml/kg/2次/日灌胃;取B组大鼠,给予2kg/L大黄煎剂按照50ml/kg剂量每天灌胃2次;C组为对照组,给予等量的0.9%的氯化钠;并于第15天后给予A、B组大鼠5%异硫氰酸苯酯20ml/kg体重溶于色拉油中灌胃,每天1次;48小时后采样,测定比较各组胆红素及胆汁酸及survivin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相比对照组,阴黄型和阳黄型大鼠的胆红素和胆汁酸明显升高,survivin有显著表达,且阴黄组明显大于阳黄组。结论:Survivin蛋白在阴黄型和阳黄型肝炎大鼠中表达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黄喷雾剂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18(250mm×4.6mm,5μm),以甲醇-0.1%磷酸(38:62)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黄芩苷的线性范围为0.025μg-0.79μg(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为1.80%(n=9)。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为银黄喷雾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厂家银黄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银黄颗粒制剂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及测定不同厂家银黄颗粒制剂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采用RP-HPLC法检测银黄颗粒制剂中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条件:Kromasil C18色谱柱,以乙腈-甲醇-0.4%磷酸水溶液(含0.6%三乙胺,5∶15∶80)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327 nm,柱温为室温。结果绿原酸在6.23×10-3~100.50×10-3m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30%,RSD=2.35%(n=6)。结论所建立的色谱方法可以简便、准确测定银黄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重现性较好。各厂家生产的银黄颗粒中绿原酸含量差别较大,有必要建立绿原酸的定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复方银黄微型灌肠剂人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定复方银黄微型灌肠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和绿原酸在人体内的血药浓度,采用药动学程序3P97进行统计处理,确定药动学模型及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黄芩苷在人体内呈二室模型分布,其药代动力学参数是:T1/2α=0.325 h,T1/2β=2.370 h,AUC=6.236μg.h/mL,Tm=0.247h,Vd=2.314 L;绿原酸在人体内呈二室模型分布,其药代动力学参数是:T1/2α=0.106 h,T1/2β=1.641 h,AUC=15.138μg.h/mL,Tm=0.267 h,Vd=2.423 L。结论:复方银黄微型灌肠剂经直肠给药后其主要成分黄芩苷和绿原酸在人体内吸收迅速、完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淫黄胶囊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ZorbaxSB-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V/V),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0nm。结果淫羊藿苷的进样量与其峰面积积分值在0.09984~0.59904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7%,RSD=1.77%(n=6)。结论本法简便可行,准确可靠,可用于淫黄胶囊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