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文章对四川省门诊医保费用支付方式及住院医保费用支付方式的类型进行了分析,根据一定标准将住院医保费用支付方式划分为4种模式,并估测了各种模式的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2.
对江苏省三种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探索的典型城市进行分析,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为主线,探讨在不同支付方式下,江苏省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医疗费用控制情况,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支付方式的改革方向,为进一步完善医保费用支付方式、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医保支付方式对开展白内障日间手术的影响。方法从中山眼科中心白内障科实施表面麻醉下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中,选取2011年11月平均定额支付患者和2013年11月单病种支付患者的资料,回顾性统计分析患者支付费用、日间手术量及影响因素。结果单病种支付日间手术人次数及比例和医保患者中日间手术人次数及比例都比平均定额支付有了大幅度提升。不论传统住院模式还是日间手术模式,单病种支付方式明显低于平均定额支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支付费用及医保支付方式是影响日间手术的重要因素。结论单病种支付比平均定额支付更有利于促进白内障日间手术的开展。建议探索适宜的支付方式,激励日间手术开展,让日间手术患者享有更优医疗保障,从而推动日间手术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德国实施DRGs支付制度的成功经验,对德国住院医保支付方式—G-DRG的改革历程、支付系统组成、支付费用计算、费用谈判机制与医疗费用审核等方面进行研究,为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借鉴。德国的G-DRG实施过程较为缓和,各利益相关体的参与度与认可度较高,医保费用的控制结果较为明显。我国的医保支付改革应循序渐进,同时注意建立病人分类系统、保障临床病例资料的质量以及构建医疗费用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基本医保制度的全覆盖,医疗费用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对医疗费用的控制越来越重要,加强医保供方控制是国际医保管理的经验,也是我国基本医保体系改革的重要方向。各地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方面积极探索,积累了不少典型经验。本文结合实践经验,提出我国支付方式改革应当避开单纯后付制和预付制的缺陷,推进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等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复合型支付方式改革,并且与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医保与非医保患者急性阑尾炎住院费用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 对医疗保险与非医疗保险住院患者医疗费用进行比较、分析医保病例的费用特点及相应的费用控制办法。方法 以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协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分析医保与非医保患者的费用情况和费用的年度变化趋势。结果 在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治疗费用上,医保患者的费用高于非医保患者,且有显著性差异:医保患者的收费呈现年度递增趋势,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政府应采取价格控制,改革供方支付方式,完善医疗保险管理体制,从而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医保支付方式对医疗费用的影响,为广东省异地医保行政管理部门下一步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对不同医保支付方式的患者的医疗费用、平均住院日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医保支付方式的患者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等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宜将预防诊断纳入医保报销范畴,建立畅通的转诊转院机制,加强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提高社保基金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当前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出现的医保费用过度膨胀,这在很大程度上和现行普遍采用的“第三方支付”模式的缺陷有关。本文在对“第三方支付”模式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自设药房”支付模式的粗略框架,以期能有效抑制医保费用的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全市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慢性病患者就医状况及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影响因素,探讨新型慢性病管理模式以及通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途径形成慢性病患者分级诊疗的有序模式。方法通过医保大数据系统筛查对蚌埠市近三年来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慢性病患者在市一级、二级、三级医疗机构的就医状况(人群、病种、次数)及相关医疗费用进行分级别、分段统计分析。结果绝大部分慢性病患者仍愿意选择治疗条件好、级别高的医疗机构作为自己就诊的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占比达90%。结论通过支付方式改革,有效引导部门慢性病病人能够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起到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减轻慢性病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以及有效缓解医疗保险基金的压力的关键作用。实行多元化的支付方式,引导形成科学合理就医秩序,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院内部实施医疗保险混合支付方式对医保患者住院费用及其费用构成的影响。方法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内部以普外科为研究对象,以次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患者满意度、治疗有效率等为评价指标,将混合支付方式实施前后医保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其费用构成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其实施效果。结果实施混合支付方式后医保患者的住院费用降低,费用构成趋于合理化,医疗服务效率得到提高。结论混合支付方式的实施有利于控制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维持医保基金平衡,能够促使达到多方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医保费用如何支付一直以来都是整个医保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医保费用支付方式如何改革在我国医改探索实践中相对比较敏感.北京市于2011年在医保费用支付方式上率先推出国际上比较先进的诊断相关分组支付方式改革新举措,文章介绍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作为试点医院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为缓解重大疾病带来的沉重负担,国际上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建立了不同模式的大病医疗保障制度,主要有商业医疗保险主导,国家医疗保险主导,社会医疗保险主导三种基本模式。考虑国际上典型国家的大病保障均以本国医疗保障制度为基础,本研究通过介绍三种模式下典型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历史背景、制度框架等内容,分析其对重大疾病的保障模式与特点,总结各国在降低患者自付费用、控制医保付费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相关经验,进而建议我国在制定大病保障政策时,注意采用综合控费措施,降低患者自付费用;转变医保支付方式,控制医保付费水平;加强运行监管,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由于医保资金的分配和补偿方式等原因,医生可能会对不同类别医保病人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即现有医保资金结算模式会导致医疗歧视。本文选取九江市某三甲医院近三年的住院病人数据,研究大样本下不同类别医保病人住院费用的均值差异。结果显示,不同类别医保病人医疗费用均值差异主要来自医疗歧视;随着住院医疗费用的上升,医疗歧视效应下降,即不同类别医保病人的平均大额医疗费用支出基本相同,而小额费用支付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哈尔滨市在全面实施医保费用年度总额预付制支付方式前后的相关指标变化,评价总额预付制支付方式的实施效果,对医保支付政策的更好实施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汇总统计,描述性分析比较市医保在医保总额预付制实施前后医保住院患者相关指标的情况。结果:该市在医保总额预付制实施两年后,医保住院患者量,患者的住院次均费用等指标均有明显变化。整体市医保次均住院费用及医保次均支付费用呈负增长。结论:实施医保总额预付制后,患者的次均费用的控制效果显著,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需要在政策及方式和方法上有相应的调整,以便适应国家医疗改革的深入开展,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医院管理》2017,(2):25-29
目的评价广州市城镇职工医保住院费用支付对医院效益的影响。方法以广州市15家三甲综合医院为研究对象,基于2002年度实施城镇职工医保以来各主要时段的医保住院费用结算数据,分析医院医保支付标准的影响因素、医保费用支付效果、医保费用超支情况、参保人自费率和自付率变化情况。结果医院医保支付标准主要受该医院住院医疗费用水平、医院规模与医疗服务量的影响,其调整机制由医保部门决定;医院的医保支付效果受支付标准调整影响较大;这15家医院医保费用超支较严重,在2011年及2012年,部分医院的结算单元出现严重超支,个别结算单元超支费用已超过400万元,直接影响其经济效益,而参保人的自费率、自付率有所下降,医院维护了其社会效益。结论医院效益受医保费用支付效果的影响较大,应加快建立健全的支付标准调整机制,完善支付制度;医院可采取医保精益管理等措施提升医保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典型地区医联体模式下医保总额预付制度改革的做法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深圳罗湖、安徽天长、福建尤溪、浙江德清等地医保总额预付制的预付层次、复合支付方式改革、预付标的范围、预付水平设定、结算机制和监督考核等方面的做法进行梳理和深入分析。结果各地区域医联体以人群为总额预算管理单位,对单个供方实行按病种付费、DRG等复合支付方式改革,预付标的范围为医保基金支付费用总额,预付水平主要基于上年度医保基金支出增长、当年医保基金筹资水平或增长率和支出增长率等确定。结论以医联体为单位的总额预付制对供方行为的影响取决于不同管理要素产生的激励约束机制的协同作用,以区域医联体为单位的总额预付制有助于实现整合医疗卫生服务,与国际上基于价值的医保支付制度仍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7.
文章总结了加拿大的医务人员提供医疗服务的医保支付方式的实践经验,涵盖按医疗服务项目支付方式、替代支付方式的概况。结合我国目前医务人员提供医疗服务的医保支付国情及现状,提出探索开展多元化支付模式、引入医保直接结算、优化支付方式、考虑地区差异和长期可持续性的医保支付方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医院管理》2020,(2):39-42
支付是医疗保障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基金的运行效率和医疗保障作用的有效发挥。近年来,学术界针对医保混合支付方式和医保支付标准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取得较多研究成果。但对于医保混合支付模式的效果评价、新型支付方式的融合、诊疗模式改革后适宜医保支付政策的衔接、中医服务医保支付机制的构建等方面,还有待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从以数量为基础,到以价值为导向,是医保支付改革的趋势。在“健康中国”大背景下,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应开启以公共利益为先的合作共赢模式,从注重费用控制到关注医疗质量和人群健康,从关注单个医疗机构到关注对整个医疗卫生体系的影响。在已有支付方式改革的基础上,引入按绩效付费、捆绑付费、以人群为基础的付费等新型医保支付方式,驱动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进一步完善医保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对策与措施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镇江市是国务院确定的2个首批医改试点城市之一,从1994年启动至今已历经9年多的时间,9年中,我们在费用支付方式上经过了几次大的调整,一直在寻求一种能兼顾效率和公平的模式,但每一次调整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医疗机构医保费用大幅超支、参保职工冒用IC卡等违规行为。为此,本文对进一步完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提出如下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