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检测干细胞相关因子Sox2在胃癌细胞株MKN45悬浮球体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选择人胃癌细胞株MKN45,在含有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及基本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无血清培养液中培养,观察球体形成情况,并检测球体细胞对化疗药物顺铂(cisplatin,DDP)的耐受性;采用RT-PCR与免疫印迹分析检测干细胞相关基因Sox2在球体细胞及原代贴壁细胞两组细胞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胃癌细胞株MKN45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能形成悬浮球体,球体细胞中Sox2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原代贴壁细胞(P=0.000)。结论:悬浮球培养法在胃癌细胞株MKN45中培养形成的球体细胞具有肿瘤干细胞特性。该方法是分离和鉴定肿瘤干细胞的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CF-7、MDA-MB-231及原代乳腺癌细胞微球体形成的影响因素,并检测其中CD44+/CD24-/low的表达.方法:将MCF-7、MDA-MB-231及原代乳腺癌细胞进行微球体培养.取培养第7天的微球体细胞,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干细胞比例.结果:MCF-7形成微球体的效率最高(2.1%±0.3%),MDA-MB-231很少能形成微球体,原代乳腺痈细胞中未观察到微球体形成.但在无B27的干细胞培养环境中,MCF-7易贴壁生长.MCF-7单层培养细胞中CD44+/CD24-/low的比例为2.0%±0.1%,将悬浮及贴壁来源的McF-7细胞进行微球体培养,微球体细胞中CD44+/CD24-/low的比例分别为11.8%±0.3%和8.2%±0.8%(P<0.01).MDA-MB-231及原代乳腺癌细胞中CD44+/CD24-/low的表达比例分别为92.2%±3.1%和93.8%±2.4%.结论:MCF-7细胞通过微球体培养富集了肿瘤干细胞,而MDA-MB-231及原代乳腺癌细胞则不能.MDA-MB-231及原代乳腺癌细胞中CD44+/CD24-/low的表达与微球体形成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Zheng WB  Pan LX  Tang W  Gao J  Ye XG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12):2021-2025
目的从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中获得乳腺癌干细胞,并确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收集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利用乳腺球悬浮培养法获得乳腺球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CD44以及CD24的表达,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ALDH1,ESA以及Oct4的表达。将2×104、2×105和2×106三种细胞数的原代乳腺球囊细胞及贴壁细胞分别接种到NOD/SCID鼠的脂肪垫,观察其成瘤能力和肝肺转移情况。结果利用乳腺球悬浮培养的原代乳腺癌细胞中有62.36%呈CD44+/CD24-/low表型,且肿瘤干细胞标记物ALDH1,ESA以及Oct4的表达高于贴壁培养的原代乳腺癌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贴壁细胞相比,悬浮培养富集的原代球囊细胞均有更强的成瘤和肝肺转移能力。结论利用乳腺球悬浮培养法可以从人乳腺癌组织中获得乳腺癌干细胞。  相似文献   

4.
刘伟  余佩武  安杰  张超  赵永亮 《重庆医学》2007,36(2):143-145
目的 通过研究STAT3诱饵寡核苷酸对人胃腺癌MKN45细胞增生活性及其MMP-2,CD44v6和ICAM-1表达的影响,寻求胃癌治疗中的新靶点.方法 以人胃癌细胞MKN45为对象,体外药物敏感实验(MTT)法检测STAT3诱饵寡核苷酸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细胞MMP-2,CD44v6和ICAM-1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1)STAT3诱饵寡核苷酸对人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2)STAT3诱饵寡核苷酸可明显抑制胃癌细胞株细胞MMP-2,CD44v6和ICAM-1的表达.结论 STAT3诱饵寡核苷酸可通过抑制胃癌细胞的分裂和增殖,抑制胃癌细胞MMP-2,CD44v6和ICAM-1的表达,干扰肿瘤的转移与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结直肠癌细胞系干细胞微球体培养方法,并对Colo205细胞微球体是否具有肿瘤干细胞特性进行鉴定.方法 结直肠癌Lovo、Colo205及SW480细胞在含生长因子无血清培养基(SFM)中悬浮培养.流式细胞术、裸鼠成瘤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Colo205细胞及其微球体表面标记分子CD133、CD44表达,体内成瘤能力和体外侵袭能力.微球体细胞在含血清培养基中贴壁培养后流式检测CD44分子表达变化.RT-PCR分析Colo205细胞及其微球体CD44、Musashi-1及Oct4 mRNA的表达.结果 3种细胞系均能在特殊配制的SFM中形成可以稳定传代的微球体,SFM新鲜配制、用细胞分离剂Accutase替代胰酶传代以及保持细胞的悬浮状态均有利于微球体的形成和增殖.Colo205微球体中CD44+细胞比例显著增多,贴壁分化后逐渐减少至与Colo205细胞无明显差异.与Colo205细胞相比,微球体具有更强的侵袭能力和体内成瘤能力,并高表达干细胞标记分子Musashi-1及Oct4 mRNA.结论 利用特制SFM悬浮培养可得到结直肠癌细胞系微球体,这种微球体富集了肿瘤干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胃癌干细胞亚群的筛选方法,探讨建立胃癌干细胞稳定亚群的可行性。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从MKN45、MKN25、SGC7901细胞株和人胃癌组织中分选出不同CD44和CD133表型的亚群,比较不同亚群和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的单克隆细胞球细胞在裸鼠移植瘤模型中的成瘤能力。结果不同细胞的CD44+和CD133+亚群在低数量级时几乎不具有裸鼠皮下成瘤能力,在高数量级接种时成瘤能力与母系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克隆细胞球细胞在各数量级下的成瘤能力、瘤体积和生瘤速度均显著高于母系细胞。结论与CD44和CD133等细胞表面标志物筛选法相比,单克隆细胞球细胞可更好的作为胃癌干细胞研究的细胞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胃泌素及丙谷胺对胃癌细胞株MKN45增殖及E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五肽胃泌素(PG)及其受体拮抗剂丙谷胺(PGL)对人胃癌细胞株MKN45增殖及表皮生长因子(EGF)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人胃癌细胞株MKN45增殖;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表皮生长因子(EGF)的表达。结果:PG(10-6mol/L)明显促进人胃癌细胞株MKN45增殖,24、48h的促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1.24%、17.63%,丙谷胺(2.0~10.0mmol/L)能阻断这一促增殖作用,并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且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同时,在胃癌细胞株MKN45培养液中可检测到EGF,且随培养时间延长EGF含量增加;PG(10-6mol/L)可显著增加MKN45培养液中EGF的含量,丙谷胺(6.0mmol/L)不仅明显阻断PG诱导的EGF增加,并且能够减少胃癌细胞MKN45培养液EGF的含量。结论:五肽胃泌素能促进胃癌细胞株MKN45增殖及EGF表达,而其受体拮抗剂丙谷胺不仅能阻断这一的促进作用,并可抑制胃癌细胞株MKN45增殖及EGF的表达。提示PG的促胃癌细胞增殖作用可能与促进E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对胃癌干细胞有无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用RMPI-1640培养液培养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无血清培养基悬浮培养抽提富集微球体。MTT法检测阿司匹林对SGC7901细胞微球体生长的抑制情况。平板克隆实验观察阿司匹林对SGC7901微球体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阿司匹林对SGC7901微球体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经过阿司匹林孵育后胃癌干细胞E2F1和Sox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阿司匹林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微球体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阿司匹林可剂量依赖性下调胃癌干细胞中E2F1和Sox2蛋白的表达。结论 阿司匹林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微球体细胞的恶性行为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与E2F1和Sox2蛋白表达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9.
张宁  许继德  元刚  陈洁  陈旻湖  邢象斌 《广东医学》2012,33(16):2367-2371
目的探讨OPCML基因在胃癌细胞株中的失表达及其与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的关系,并分析OPCML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1)实验组为胃癌细胞株(SGC7901、AGS、MKN28、MKN45、N87、KATOⅢ和SNU1),对照组为正常胃组织,分别采用RT-PCR检测两组细胞OPCML mRNA的表达。(2)用亚硫酸盐修饰正常胃组织的DNA和胃癌细胞MKN45的DNA,分别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OPCML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3)实验组为药物处理组,即5-氮胞苷(5-AZA)去甲基化处理胃癌细胞MKN45,对照组为未经药物处理的MKN45,分别采用RT-PCR检测OPCML mRNA的表达变化。(4)RT-PCR检测转染OPCML表达载体及pcDNA3.1空载体后mRNA的表达情况。(5)实验组为OPCML表达载体转染胃癌细胞AGS,对照组为空载体转染胃癌细胞AGS,使用浓度为0.5 mg/mL的新霉素(G418)对转染细胞进行筛选,观察OPCML对胃癌细胞AGS集落形成的影响。结果 (1)在胃癌细胞株中OPCML mRNA的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胃组织。(2)胃癌细胞AGS和MKN45的甲基化程度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3)5-AZA处理MKN45细胞后,OPCML表达上调。(4)OPCML表达载体转染HEK293A、AGS、MKN45细胞后,RT-PCR检测显示OPCML高表达。(5)外源性表达OPCML可抑制胃癌细胞AGS的集落形成率。结论 OPCML基因作为肿瘤抑制基因,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下调。OPCML表达下调与该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密切相关。药物性去甲基化处理能够恢复OPCML的表达。在表达沉默的AGS细胞中外源性表达OPCML,抑制集落形成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OPCML基因在胃癌细胞株中的失表达及其与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的关系,并分析OPCML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1)实验组为胃癌细胞株(SGC7901、AGS、MKN28、MKN45、N87、KATOⅢ和SNU1),对照组为正常胃组织,分别采用RT-PCR检测两组细胞OPCML mRNA的表达.(2)用亚硫酸盐修饰正常胃组织的DNA和胃癌细胞MKN45的DNA,分别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OPCML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3)实验组为药物处理组,即5-氮胞苷(5-AZA)去甲基化处理胃癌细胞MKN45,对照组为未经药物处理的MKN45,分别采用RT-PCR检测OPCML mRNA的表达变化.(4)RT-PCR检测转染OPCML表达载体及pcDNA3.1空载体后mRNA的表达情况.(5)实验组为OPCML表达载体转染胃癌细胞AGS,对照组为空载体转染胃癌细胞AGS,使用浓度为0.5 mg/mL的新霉素(G418)对转染细胞进行筛选,观察OPCML对胃癌细胞AGS集落形成的影响.结果 (1)在胃癌细胞株中OPCML mRNA 的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胃组织.(2)胃癌细胞AGS和MKN45的甲基化程度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3)5-AZA处理MKN45细胞后,OPCML表达上调.(4)OPCML表达载体转染HEK293A、AGS、MKN45细胞后,RT-PCR检测显示OPCML高表达.(5)外源性表达OPCML可抑制胃癌细胞AGS的集落形成率.结论 OPCML基因作为肿瘤抑制基因,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下调.OPCML表达下调与该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密切相关.药物性去甲基化处理能够恢复OPCML的表达.在表达沉默的AGS细胞中外源性表达OPCML,抑制集落形成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SFM)培养大肠癌Colo205细胞,分离并扩增出肿瘤干细胞球.方法 SFM培养大肠癌Colo205细胞,以含血清培养基(SSM)组为对照.观察细胞形态,检测正常肠道干细胞标志Musashi-1的表达,更换培养基为SSM诱导其分化,分别检测SFM组细胞分化前、分化后以及SSM组细胞表面标志CDl33、CD44表达的改变,分析各细胞周期的比例,最后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Colo205细胞能在SFM中存活、增殖并形成肿瘤干细胞球,高表达Musashi-1,SFM组细胞分化前CD133、CD44的表达高于SSM组和SFM组分化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M组分化后与SSM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周期分析发现肿瘤干细胞球处于高增殖状态,核型分析发现SFM组细胞与SSM组细胞染色体条数未见明显差别.结论 含生长因子的SFM培养Colo205细胞,可生成肿瘤干细胞球,这种细胞球富集了肿瘤干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serum-free medium, SFM)培养的Colo205细胞,研究其对CD133与ALDH1
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对Colo205 细胞进行培养,以含血清培养基(serum-supplimented medium,
SSM)组作为对照,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细胞表面标志物CD133表达的阳性率;流式分选SFM组CD133+细胞和CD133-细胞,倒
置显微镜观察CD133+细胞和CD133-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的生长特性;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CD133+细胞和CD133-细胞
CD133和ALDH1的表达;分别将CD133+细胞和CD133-细胞在NOD/SCID小鼠皮下进行成瘤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肿瘤组织检测ALDH1表达。结果SFM组CD133+细胞比例明显高于SSM组(P<0.05);CD133+细胞在SFM中可以形成肿瘤干
细胞球,而CD133-则不能形成;CD133+细胞高表达CD133和ALDH1,且两者共表达,而CD133-细胞则是阴性表达;CD133+细胞
和CD133-细胞成瘤后,CD133+细胞组肿瘤组织ALDH1阳性表达,而CD133-细胞组阴性表达。结论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
基培养CD133+Colo205大肠癌细胞能够形成肿瘤干细胞球及高表达ALDH1,ALDH1可能是大肠癌干细胞候选的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增殖及分化,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分离孕13~15d的小鼠胚胎脑组织,在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的B27无血清培养基中克隆培养,并用10%的胎牛血清诱导其贴壁分化,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行巢蛋白(Nestin),β-微管蛋白(β-tubl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染色,对神经干细胞(NSCs)及其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可形成典型的神经球,并传代。细胞表达神经巢蛋白,并可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结论: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能够在体外适宜的条件下大量增殖,并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14.
Liu NN  Zhou N  Wang Y  Liu X  Zhou LH  Wu Q  Sun J  Fan ZZ  Li Q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10):968-973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方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胃癌细胞诱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Hp标准株NCTC11637与人胃癌MKN45细胞共培养的方法感染MKN45细胞,实验中共分7组:对照组、Hp感染组、NS398抑制组、空白血清组和5%、10%、20%健脾解毒方药物血清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Hp感染对人胃癌MKN45细胞VEGF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mRNA表达的影响及健脾解毒方血清对Hp感染诱导的人胃癌MKN45细胞VEGF和COX-2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COX-2特异性抑制剂NS398(50μmol/L)抑制COX-2的表达后,检测Hp感染后人胃癌MKN45细胞VEGF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p感染MKN45细胞6h后,Hp感染组COX-2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感染12h后,VEGF mRNA表达亦明显上调(P〈0.01);而采用COX-2特异性抑制剂NS398抑制COX-2表达后,Hp感染组VEGF mRNA的表达相比抑制前明显下调(P〈0.01)。与Hp感染组比较,5%、10%和20%健脾解毒方药物血清均可下调Hp诱导的人胃癌MKN45细胞VEGF和COX-2mRNA的表达,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结论:Hp感染可诱导人胃癌细胞VEGF和COX-2表达,健脾解毒方通过下调COX-2表达进而下调VEGF的表达,这可能是其防治胃癌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人卵巢癌细胞系A2780中分离并鉴定卵巢癌干细胞。方法将A2780细胞置于含人重组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人重组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牛血清白蛋白和人胰岛素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采用连续传代诱导培养肿瘤干细胞,对每代分离出来的肿瘤干细胞进行流式检测,并对第4代肿瘤干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检测和逆向分化实验。结果从A2780细胞中成功分离出肿瘤干细胞,在上述无血清培养基中呈悬浮生长,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能力,流式检测显示随着传代诱导,CD133阳性率依次升高,免疫荧光进一步证实了CD133是卵巢癌干细胞的表面标记物,诱导分化实验说明其可逆向分化成为A2780肿瘤细胞。结论体外培养的卵巢癌细胞株A2780中存在卵巢癌干细胞,并能将其分离培养和诱导分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比较ataxia—telangiectasiagroupDcomplementinggene(ATDC)在永生化胃黏膜细胞GES与胃癌细胞系MNK45、AGS中的表达差异,探讨其对胃癌细胞生长、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Westernblot实验检测ATDC在胃癌细胞系MKN45、AGS及永生化胃黏膜细胞系GES表达差异,利用慢病毒携带的siRNA下调ATDC在MKN45细胞表达水平,采用MTT实验检测细胞生长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以及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ATDC在人胃癌细胞系MKN45与AGS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永生化胃黏膜细胞GES(均P〈0.05);转染siRNA慢病毒后,与Con—MKN45及MKN45比较,Si—MKN45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下调ATDC表达后MKN45细胞的生长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0.05),S期细胞明显减少、增殖指数克隆形成率及侵袭能力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慢病毒携带的siRNA下调ATDC表达后能够抑制胃癌细胞MKN45的生长、增殖与侵袭能力,可为胃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7.
原癌基因c—met在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原癌基因c—met在不同分化的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和Westernblotting检测高分化胃癌MKN28、中分化胃癌SGC-7901、低分化胃癌MKN45和正常胃细胞GESl中c—met的表达情况。结果:荧光定量PCR显示原癌基因c—met在三个胃癌细胞株中均有高表达,但以中分化的胃癌细胞SGC-7901的表达(0.064606+0.0025)显著高于低分化的胃癌细胞株MKN45(0.016657±0.0002)和高分化的胃癌细胞株MKN28(0.002419±0.0002)(P〈0.01);Westernblotting显示c—met在蛋白水平的结果与前-致。结论:四个胃癌细胞株中,原癌基因c—met均有表达,以SGC-7901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