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中山市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中山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就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对中山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综合满意度为90.9%,其中社区居民对隐私保护(93.74%)、服务态度(92.26%)、卫生服务安全性(92.18%)和职业道德(91.38%)的满意度较高,居民认为应加强和改进服务流程、设施设备、服务费用和服务时间的等方面。影响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有服务态度(OR=2.111)、技术水平(OR=2.383)、卫生服务费用(OR=2.163)、服务流程(OR=1.830)、职业道德(OR=2.196)及收费标准(OR=1.026)等因素。结论社区居民对中山市社区卫生服务总体满意度较高,中山市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开展不足,应全面加强内涵建设.注重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成都市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服务对象(患者)的满意度现状,分析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制定调查方案、设计调查表和培训调查员,对成都市的21家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的服务对象开展现场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服务对象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等)与满意度相关情况(就诊距离、药品种类、医疗费用、医务人员的技术、态度、责任心和患者的知情同意和医院的环境、设施等).采用Epidata3.02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1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市级、区级和社区级门诊服务对象总体满意率(很满意+比较满意+一般)在98%以上,3个级别门诊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55 P=0.038);影响满意度的因素为就诊距离(OR=1.230,P=0.012)、医务人员的责任心(OR=1.911,P=0.002)和服务态度(OR=0.049,P<0.01)、可供选择的药品种类(OR=0.091,P<0.01)和花费(OR=0.186,P=0.008).结论 成都市主城区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应针对满意度影响因素,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配套政策实施前后,上海市浦东新区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的改善程度,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前后2次横断面回顾性调查的方式,对主要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接受孕产保健服务的婴儿母亲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基本孕产保健服务利用率和服务满意度等指标的差异。结果配套政策实施后,孕产保健服务利用大部分指标有所上升;政策实施前后,非本市户籍孕产妇孕期产前检查率、5次及以上产前检查率、9次及以上产前检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4.20、5.02,均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免费政策实施后,孕期9次及以上产前检查率高于政策实施前(OR=1.445,P0.05);服务利用者对产后访视服务综合满意度及收费方面、服务态度、服务内容、医患交流等4个服务指标满意度均有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2、-6.83、-4.38、-5.05、-4.91,均P0.01)。结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减免政策有助于改善孕产保健服务利用率及满意度,对于促进均等化也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4.
预防保健工作的好坏,要通过服务利用者,也就是社区居民来判断,社区居民对预防保健工作的满意度是检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标准之一,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对社区居民预防保健服务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则是判断、比较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方法。本文采用TOPSIS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马达加斯加居民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我国制定对外卫生援助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马达加斯加援助点医院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600例马达加斯加居民进行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情况的现场问卷调查,并采用描述性、单因素及多因素方法对马达加斯加居民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总体满意度不高(17.6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0岁(OR=0.04)、家庭人均年收入(万阿里亚里)(80:OR=0.00;80~160:OR=0.01;160~240:OR=0.02;240~320:OR=0.06)是影响满意度的危险因素。参加医疗保险(OR=7.68)、建立居民健康档案(OR=3.07)、慢性病防治(OR=4.65)、孕产妇保健(OR=5.17)和老年人保健(OR=4.46)、医务人员数量充足(OR=6.60)、床位数充足(OR=29.55)、医疗环境干净整洁(OR=31.13)、完善的医疗保障体制(OR=2.00)和医务人员有较高的诊疗能力(OR=6.82)均为满意度的保护因素。结论马达加斯加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较低,可获得的基本卫生服务,不能满足居民需求,应加强中马双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深度合作发展,深化卫生领域多边合作,改善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改进对外医疗卫生援助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TOPSIS法和RSR法对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为完善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和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浙江省杭州市、绍兴市、湖州市抽取18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受过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18周岁社区居民进行满意度调查,分别采用TOPSIS法、RSR法和两种方法的加权模糊联合,对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发放问卷1 550份,回收有效问卷1 391份,回收有效率为89.74%。TOPSIS法结果显示,杭州市、绍兴市和湖州市居民对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的满意度平均评分分别为4.29、4.14和4.01;对医疗设备、就诊环境和服务内容的满意度平均评分分别为3.59、3.55和3.84,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满意度的Ci值在0.279 2~0.886 5之间,满意度评价前五位机构分别是湖州1、湖州5、绍兴6、杭州6和绍兴4。RSR法结果显示,RSRij值在0.098 8~0.888 9之间,满意度评价前五位机构分别是绍兴4、绍兴6、杭州6、绍兴2、杭州1和湖州1。两种方法加权模糊联合结果显示,杭州6、绍兴4、绍兴6和湖州1的满意度评价较为稳定,始终保持在前五位。结论居民对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中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的满意度较高,对医疗设备、就诊环境和服务内容的满意度较低。绍兴市的总体满意度高于杭州市和湖州市。  相似文献   

7.
我国部分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门诊患者满意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门诊患者满意度现状,分析影响总体满意度的主要卫生服务维度.方法:通过分层整群抽样对6县乡镇卫生院1147例门诊患者进行统一的满意度问卷调查,并运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门诊患者的总满意度是67.5%,影响总体满意度的前三项主要因素是医生诊疗水平(OR=3.244)、医生服务态度(OR=2.967)和预防保健服务提供(OR=2.951).结论:农村患者对于乡镇卫生院门诊服务的分项和总体满意度均有待提高,人口社会学特征对于总体满意度无显著作用,诊疗水平和服务态度是影响需方就医选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我国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及满意度的情况,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式,于2010年对8个项目试点区的26 385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知晓率和利用率分别为93.1%和77.9%。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OR=0.76,95%CI:0.73~0.79)、婚姻状况(OR=1.08,95%CI:1.04~1.13)、职业(OR=0.77,95%CI:0.74~0.79)、社会医疗保险(OR=1.25,95%CI:1.16~1.35)、步行时间(OR=0.58,95%CI:0.56~0.60)、担心被传染(OR=1.53,95%CI:1.36~1.71)和误诊(OR=0.89,95%CI:0.80~0.99)及知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OR=0.08,95%CI:0.07~0.10)是居民常去社区卫生服务的独立影响因素。居民对社区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满意度平均值最高[(3.91±0.84)分],其次是解释交流[(3.89±0.82)分],就医环境[(3.80±0.79)分],服务价格和看病花费的满意度平均值最低。结论应落实国家政策和法规、加大宣传、增加投入、加强人才建设等措施,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高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昆明市城区社区成人对儿童肾脏病知晓现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自制儿童肾脏病核心知识知晓状况调查表,在昆明市城区4个社区对1 015名16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将19~49岁作为婚育期与其他年龄段区分,对比分析两年龄分组儿童肾脏病知识知晓差异并用有序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调查表1 015份,回收有效调查表996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8.1%,儿童肾脏病知识总体得分为(36.4±10.5)分,知晓率为16.5%,将年龄划分为育龄组与非育龄组进行对比,两者除对儿童肾脏病的治疗及预防知晓情况无差异(P0.05)外,对儿童肾脏病知识总体知晓、肾脏的基本知识知晓、儿童肾脏病定义及分期知识知晓和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知识知晓均有差异(PP≤0.05)。有序Logistic回归显示,初中及以下学历(OR=3.24,P0.01)、未参加体检(OR=1.99,P0.05)、对儿童肾脏病患病率的认知不知道(OR=4.21,P0.01)、低(OR=2.86,P0.01)、一般(OR=1.60,P0.01)及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一般情况(OR=0.58,P0.05)为居民儿童肾脏病知晓的影响因素。结论昆明市城区社区居民对儿童肾脏病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不利于儿童肾脏病的防控,需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妇幼保健工作中有针对性的加大对儿童肾脏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妇幼保健质量,加强婚育期居民儿童肾脏病的知识知晓水平,改变早期抚养过程中的不良行为,降低儿童肾脏病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上海市长宁区家庭医生制的实施效果,为完善家庭医生服务内容提供依据和支撑。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家庭医生服务利用及效果评价"调查表,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所有的调查员均由复旦大学统一培训。结果 :共调查社区常住居民736人,其中签约居民412人(56.0%),60岁以上居民占60.1%,38.9%的调查对象有明确诊断的慢性病。既往半年有就诊记录的调查对象中,签约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利用率(77.9%)是非签约居民(31.5%)的2.47倍(P0.01)。家庭居住区域、是否签约家庭医生、家庭人均年收入影响社区居民的就诊行为。签约居民、低学历居民、41~80岁社区居民生病后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首诊意愿高于非签约居民(OR=1.80,95%CI:1.11~2.92)、高学历居民(其中初中及以下组OR=4.45,95%CI:1.86~10.61;大专组OR=2.29,95%CI:1.06~4.97)、40岁及以下居民(其中41~60岁组OR=2.78,95%CI:1.10~7.00;61~80岁组OR=3.46,95%CI:1.00~11.90;80岁以上组OR=4.55,95%CI:0.97~21.43)。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满意度非常高,总体评分为93.44。结论 :上海市长宁区试行的家庭医生制成效明显,为探索"优化社区卫生资源配置、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就诊患者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的需求分析,为提高社区医疗卫生水平、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对沈阳市9个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患者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要需求项目是疾病治疗(25.6%)、健康咨询(19.9%)和预防保健(18.7%);对其所提供的技术水平,治疗效果、预防保健服务、医护态度、服务满足需要程度和就诊放心度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85.4%、83.5%、67.7%、92.7%、82.9%和82.8%。在调查的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治疗效果、提供预防保健服务情况、提供服务满足需要程度、就诊放心度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在技术水平、医护态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要需求项目是疾病治疗、健康咨询和预防保健;应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见疾病的治疗。同时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健康宣传教育.提高社区居民卫生预防保健知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对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的满意情况,为发展和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587名口东镇居民,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进行就医满意度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对于乡镇卫生院门诊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31.8%,各分类的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护士满意度(80.3%)、就医便捷程度(72.6%)、城镇居民医保报销情况(52.1%)、收费合理性(44.3%)、服务态度(35.3%)、解释交流(33.7%)、慢病防治知识告知(8.6%)、预防保健服务(8.5%)、药品齐全程度(5.3%)、就医设施和环境(4.8%)、医师技术(4.8%)。结论:满意度最低的五项为医师技术、就医设施和环境、药品齐全程度、慢病防治知识告知、预防保健服务,满意度均不足10%,提示乡镇卫生院应多渠道提高医师自身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卫生院预防保健职能,优化卫生院就医条件,增加药品种类,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卫生服务,以提高卫生院的整体满意度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5省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医防融合相关培训状况以及相关知识能力的需求状况,为完善我国基层医防融合建设,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防病治病能力提供参考建议。方法 对五个省15个区县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分层抽样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并对各种医防融合相关知识能力需求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76.0%的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近一年参加过培训,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参与率(73.2%)低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4.3%)(χ2= 83.812,P<0.001),不同特征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参与率不同(P<0.01)。各类培训参与率均低于相关知识技能的需求率,公共卫生相关知识技能的需求率最高。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不同特征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对各类知识技能的需求率不同:相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人员对传染病防控技能(OR = 0.756,95%CI:0.666~0.858)和一般病与常见病诊疗技能(OR = 0.860,95%CI:0.762~0.971)的需求程度更高;临床医疗岗位人员对传染病防控技能及一般病与常见病诊疗技能、的需求程度更高(P<0.001);年轻人员对慢病管理与病因监测技能的需求更高(OR = 0.937,95%CI:0.885~0.992);公共卫生岗位人员(OR = 1.346,95%CI:1.114~1.626)和专职管理岗位人员(OR = 2.334,95%CI:1.707~3.191)对信息化技能的需求程度更高。结论 应以需求为导向,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强度,提升培训内容和知识技能需求的匹配程度,建立完善医防交叉培训机制和医防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某三级医院住院病人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提升住院满意度对策提供参考.方法 自行设计满意度调查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5个分类指标对总体满意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医护人员态度(OR=2.722)对总体满意度影响最大,其次是医护人员技能(OR=2.217)、治疗效果(OR=1.859)、医患沟通(OR=1.622)、医疗费用(OR=1.537).结论 住院病人对医院的整体满意度与多个因素有关,而医护人员态度对整体满意度影响最大,其次是医护人员技能.为此,改善医护人员态度并提高其技能可有效提升住院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核算2016—2018年湖南省预防服务费用总量、筹资来源、机构流向和功能配置。方法: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结合湖南省预防服务情况,对预防费用的筹资来源、机构流向和功能配置的关系进行二维矩阵分析。结果:湖南省2016—2018年预防服务费用总量分别为106.96、118.67及138.74亿元,占经常性卫生费用的比重分别为6.71%、6.62%及6.84%。预防服务主要由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提供。预防费用筹资来源以政府方案、家庭卫生支出和企业筹资方案为主,其中家庭卫生支出占比始终居于第二位,但下降趋势明显,由2016年的34.99%降为2018年的25.19%。预防费用主要用于提供免疫规划、健康体检、孕产妇保健及传染病防治等。结论:加大政府对预防服务的投入,改善"重医疗,轻预防"的现象;调整预防服务功能配置,应加大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等领域的投入;部分预防服务项目的家庭经济负担重,需优化筹资结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热电厂工人工作满意感与职业应激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热电厂875名工人进行调查,用职业应激测量工具、工作内容问卷和付出-回报失衡问卷等测试热电厂工人的工作满意感、职业应激因素、应激反应、个体特征、应付策略和社会支持.结果 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吸烟和饮酒组间工作满意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和工龄组间工作满意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工作满意感与对人的责任、对事的责任、提升机会、决定水平、工作稳定性、回报、心理卫生、正性情感、自尊感、上级支持、同事支持和应对策略呈正相关(P<0.01或P<0.05),与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工作前景未知性、工作需求、负性情感、抑郁症状和工作心理控制源呈负相关(P<0.01或P<0.05).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工作满意感评分高组对人的责任、对事的责任、提升机会、决定水平、工作稳定性、回报、心理卫生、正性情感、自尊感和缓解因素评分明显高于工作满意感评分中等或低水平者(P<0.01),而工作满意感评分高组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工作前景未知性、工作需求、工作心理控制源和抑郁症状评分低于工作满意感中等或低水平者(P<0.01或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低回报者发生工作不满意感的风险约为高回报者的4倍(OR=3.773),低社会支持和工作心理控制源外控者发生工作不满意感的风险是高社会支持和内控者的2倍多(OR值分别为2.419和2.219).每日紧张感、低控制策略、低支持策略、低决定水平和负性情感均是工作不满意的危险因素(OR=1.125~1.790),而自尊感和正性情感可使工作不满意感发生的风险降低.结论 增加工作中的决定水平、社会支持和应对策略、回报,减少角色冲突与模糊、工作需求、负性情感,可提高工人的工作满意感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上海市大学生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和2021年底常态化防控阶段对疫情防控的认知、态度、行为变化及其相关因素,为做好大学生群体疫情防控和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在2021年11—12月面向上海市12所普通高等本专科学校,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上海市913名大学生进行线下调查,采用配对t检验及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研究。  结果  疫情发生初期大学生对于防控政策的了解度为(2.93±0.94)分,信息判断力为(3.10±0.89)分,对于疫情防控的满意度为(4.11±1.09)分,配合度为(4.31±0.96)分,传播意愿为(3.91±1.15)分;至2021年底,防控政策了解度为(2.95±0.98)分,信息判断力为(3.77±0.94)分,疫情防控满意度为(4.22±1.10)分,配合度为(4.36±0.99)分,传播意愿为(3.97±1.20)分,不同阶段大学生新冠肺炎疫情知信行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学科门类为社科类(OR=0.62)、理科类(OR=0.62),健康状况自评为较好(OR=0.62)、一般(OR=0.28)与大学生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认知、态度改变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根据合理的健康信息改变健康行为”中选择“比较符合”(OR=3.31)与大学生对新冠疫情的认知、态度改变呈正相关(P<0.05)。上海大学生疫情防控相关健康素养普遍较高,测评“较高”(新冠肺炎疫情相关健康素养得分>80)者占79.4%,对新冠肺炎防护知识了解程度自评“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学生占82.6%。  结论  上海大学生群体从新冠肺炎疫情初期至常态化防控阶段对疫情防控的知信行改变较高,新冠肺炎防控相关健康素养普遍较高;需针对不同特点开展更加精准有效的健康教育和传播,筑牢大学生群体疫情防控屏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汶川地震灾区居民对心理干预服务系统反应性的评价.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多阶段抽样原则,以心理干预服务系统反应性评价问卷(包括保密性、自主权、服务的及时性等8个指标)为调查工具,对汶川、北川等4个地震极重灾区居民展开入户调查,共调查211人.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心理干预服务系统反应性进行单指标评价与模糊综合评价,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和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心理干预总满意度与反应性各指标的关系. 结果 分析得重要性和评分均较高的指标为尊敬和保密性;及时性和自主权的重要性较高但评分较低;交流的环境和选择性的重要性与评分均较低;重要性较低、评分较高的指标为交流的情况和社会支持网络;居民对心理干预系统反应性的综合评价介于"较好"与"很好"之间.除保密性外,反应性各指标与心理干预服务总满意度的秩相关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rs=0.186~0.362,P<0.05);1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尊严(调整的OR=3.047,P<0.001)、交流环境(调整的OR=1.619,P=0.019)和社会支持网络(调整的OR=1.527,P=0.005)是影响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结论 居民对心理干预服务的反应性综合评价较高,但仍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心理干预服务获得的及时性、自主权、可选择性以及服务环境.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mental intervention service system responsiveness. Methods A stratified,multi-stage random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and a total of 211 residents in the central earthquake area were face to face interviewed by using the evaluating questionnaire of mental intervention service system responsiveness (including confidentiality,autonomy,prompt attention and so on,in sum of eight indicators).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carrying out a single index evaluation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the mental intervention service system responsiveness,and using 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 and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of total satisfaction of mental intervention with each index. Results The dignity and confidentiality indicators were higher weight and rating.Prompt attention and the autonomy indicators were higher weight but lower rating,while surroundings and choice of providers indicators were lower weight and rating.It was also found that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network indicators were lower weight but higher rating.The overall assessment of mental intervention service system responsiveness ranged between "good" and "very good".All rank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the indicators and the total satisfaction of mental interventions were significant (rs = 0.186-0.362,P < O.05),except for confidentiality.Th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ain factors of the individual variables influencing the total satisfaction were dignity (adjusted OR = 3.047,P < 0.001),surroundings (adjusted OR = 1.619,P = 0.019),and social support network (adjusted OR = 1.527,P = 0.005). Conclusion The overall assessment of mental intervention service system responsiveness was high.Mental interventions should be taken positive and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prompt attention,autonomy,the choice of providers and servic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干预前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群职业卫生知识、态度、行为的变化,评价某私营企业职业卫生健康促进的效果.方法 选择温州某私营皮革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群共202人进行职业卫生知信行现状的基线调查,并经3个月的健康促进后用同样方法复查.结果 干预后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分别为9.34±2.57、7.79±2.58、7.24±2.50)明显高于干预前(分别为8.06±2.71、7.63±2.67、7.11±2.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不同的工龄、文化、户口所在地及培训经历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净增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健康促进提高了职工的知识、态度、行为水平;低工龄、低文化、来自农村以及以往未参加过相关培训等人群的干预效果明显.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health promotion on occupational health based on the changes in 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 (KAP)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of people with occupational disease risk in private enterprises. Methods 202 people with occupational disease risk in private leather enterprises of Wenzhou were surveyed, who were rechecked with the same questionnaire after three months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 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 scores (9.34±2.57,7.79±2.58 and 7.24±2.50,respectively ) of post-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more than those of pre-intervention(8.06±2.71,7.63 ±2.67,7.11 ±2.60, respectively)(P<0.01,P<0.05). The net increases of 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ith different length of service, educational level, registered residence and training experience (P <0.05 , P <0.01). Conclusions Health promotion could increase 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 levels;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 on people with short length of service, low educational level, coming from country and had not attended training is 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20.
Risk factors for delayed immunization among children in an HMO.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OBJECTIVES. Improving the timely delivery of childhood immunizations has become a national impera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dentify nonfinancial predictors of delayed immunization among patients with good financial access to preventive care. METHODS. This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used telephone interviews and a computerized immunization tracking system to evaluate 13-month-old children (n = 530) in a regional group-model 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 RESULTS. More than one third of parents interviewed did not know when the next immunization was due. Thirteen percent were late for the measles-mumps-rubella immunization, recommended at 15 months of age, by 90 days or mor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delayed immunization included having a larger number of children (odds ratio [OR] = 1.4, P < .01), not having a regular doctor (OR = 2.9, P < .05), not knowing when the shot was due (OR = 2.0, P < .01), and not worrying about the risks of shots (OR = 1.4, P < .05). CONCLUSIONS. Financial access alone does not guarantee timely childhood immunization. In managed care settings, which may cover increasing numbers of children under health care reform, interventions are needed to better inform parents of when immunizations are d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