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与复杂性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77年Basodovsky提出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学说以来,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研究已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关注。该学说提出以后不断有新的发现,逐渐形成了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相互交叉和渗透的跨学科的新的研究领域——神经内分泌免疫学。这一领域是应用现代实验手段探索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生物学基础、联系途径和机制,在研究复杂性疾病的生理学、病理学和临床方面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明  蒋蕾 《中国医刊》2005,40(5):23-26
根据免疫-神经-内分泌调节网络学说: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完整的功能性调节环路,后者主要是通过神经肽、激素和免疫分子三者之间相互作用而构成。大量研究表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紊乱在自身免疫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5-HT在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它包括神经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大量的实验证明 ,一些细胞因子、肽类激素和神经递质以及它们的受体是神经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共同使用的生物学语言媒体 ;依靠这些共同的媒体 ,神经内分泌以及免疫系统之间进行着信息交流[1] 。 1977年Besedovsky首次提出免疫 -神经 -内分泌网络的假说 ,它改变了人们对神经内分泌以及免疫系统的传统认识。这一观点认为 ,除传统的功能外 ,神经系统还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功能 ,而免疫系统也是机体的一个重要的感受和调节系统 ,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4.
ACTH在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它包括神经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大量的实验证明 ,一些细胞因子、肽类激素和神经递质等以及它们的受体是神经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共同使用的生物学语言媒体 ;依靠这些共同的媒体 ,神经内分泌以及免疫系统之间进行着信息交流[1] 。1977年Besedovsky首次提出体内存有免疫 -神经 -内分泌网络的假说 ,它改变了人们对神经内分泌以及免疫系统的传统认识。这一观点认为 ,除传统的功能外 ,神经系统还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功能 ,而免疫系统也是机体的一个重要的感受和调节系统 ,神经内分泌和…  相似文献   

5.
回肠末端炎神经内分泌与免疫活性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随着分子水平上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不断探索,已明确发现,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与神经内分泌系统有密切关系。但对回肠末端炎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变化研究甚少。我们应用常规HE,免疫组化等方法,对22例回肠末端炎和10例正常回肠粘膜中内分泌,免疫活性细胞进行观测,并对肠道淋巴组织(GALT)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化观察,旨在了解回肠末端炎中粘膜组织,神经、内分泌和免疫方面的变化及相互关系,进一步探讨免疫应答在本病发病中的作用。1 材料与方法选取94.6~96.6间经内镜,病理证实的22例回肠末端炎和10例正常对照组(平均年龄分…  相似文献   

6.
正HIV进入人体后经过复杂的发展变化过程,其主要引起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一系列病变,深入探讨HIV入侵人体后所致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病变的发生发展机制,对于艾滋病的防治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现就HIV相关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研究概况综述如下。1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概述1977年Basedovsky等[1]提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I网络)学说,该学说主要强调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之间通过一些信息如细胞因子、激素、化学递质等相互联系从而调节各组织、器官、系统的功能,即一种多维立体网络调控机构。机体  相似文献   

7.
根据免疫-神经-内分泌调节网络学说: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完整的功能性调节环路,后者主要是通过神经肽、激素和免疫分子三者之间相互作用而构成.大量研究表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紊乱在自身免疫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试论中医学五脏相关理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现代医学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来阐述中医学的五脏相关理论及其相互作用机制。认为五脏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五脏相关的实质是该网络内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以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能阐明五脏相关理论在证的实质研究、病证关系、中医疗效机制等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相互调节和依赖的关系的研究发展迅速,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被称之为神经免疫内分泌学(nero-immunoendocrinology,NIE).多种细胞因子和激素样物质作用于神经系统,而一种神经多肽和受体又可同时在神经细胞、内分泌细胞和淋巴细胞上表达,这一认识是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整合的分子生物学基础[1].NIE的研究进展为认识高血压提供了新的线索,而高血压的发病过程中往往表现出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所构成的复杂网络的功能紊乱,其间的信息联系主要是通过神经肽、内分泌激素、细胞因子来完成的.以下介绍有关高血压的神经免疫内分泌调节进展,并着重介绍近年来研究工作开展较多的一些神经肽、细胞因子、内分泌激素在高血压病理中的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自1977年Besedovsky提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uroendocrineimmuneNetwork,NEI网络)学说以来,已有大量资料证明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双向联系。神经内分泌系统通过神经纤维传递信息以及神经肽、激素等途径实现对免疫功能的调节;免疫系统不但能通过免疫应答反应中所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如白细胞介素1(IL1)、干扰素(IFN)等实现对神经内分泌的反馈调节,还能在某些因素(如病毒、丝裂原)刺激下合成分泌内…  相似文献   

11.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又名黄藤、黄藤木、黄腊藤、断肠草、红药等,为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的根、叶及花,其味苦、辛,性凉,归肝、肾经,有大毒,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等功效,在临床应用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雷公藤含有生物碱类、二萜类、三萜类、倍半萜类及糖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大量研究显示雷公藤是通过多成分、多途径发挥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治疗作用.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机体各个系统虽各有独特的生理功能,但它们皆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支配,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双向信息传递机制,它们构成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与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笔者就近10年来雷公藤治疗RA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学机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刺五加的归经、药性分析,认为其功能与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均密切相关,其可能参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整体调节。从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方面对刺五加的药理作用进行了阐述,分析刺五加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影响,为研究刺五加药理作用提供新的思路。参考文献36篇。  相似文献   

13.
颈上交感神经节(SCG)是交感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颈部最大的神经节,与颈椎毗邻关系密切。颈椎紊乱可刺激SCG并影响内分泌及免疫功能,是引起颈源性疾病的原因之一。目前众多研究证实SCG可通过神经纤维及神经活性物质与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广泛联系,并参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但目前对SCG与免疫和内分泌系统研究缺乏从宏观角度整体的联系,制约了对发病机制的探索,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近十年来的研究表明:免疫系统不仅存在内部的自我调控,而且也受到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控;同时,免疫系统对神经内分泌系统也有控制作用,因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该理论的提出对研究航天中免疫系统的变化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对免疫、内分泌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三点见解;一、免疫神经内分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明确的生化根据。二、免疫系统可以作为感觉器官而发挥作用。三、今后对于签定这些系统中在其内部和相互之间发挥联络作用的受体和信号可能是困难的。神经免疫内分泌学并不是一个新领  相似文献   

16.
梅少平  宋达琳 《医学综述》1996,2(10):537-538
<正>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称心力衰竭(CongestiveHeart Failure,CHF)的定义已随其病理生理研究的深入而相应地修改,除了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外,还强调导致肾脏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异常反应.由于生化技术、免疫组织化学及放时免疫技术的进步和神经生理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更深入认识到神经内分泌变化在心血管病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关注脓毒症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机制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创伤、休克及脓毒症可以迅速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激活神经内分泌系统,接着动员全身的免疫系统参与应激。它们之间以网络机制相互影响,促进自身的反应机制和联系网络恢复平衡,以确保机体成功承受打击。如果忽视了神经内分泌及免疫之间的整体特性,不分时机地单一针对机体的某一方面进行调控,有可能出现新的人为的紊乱,结果适得其反。以往许多脓毒症干预治疗Ⅲ期临床试验失败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充分认识机体反应的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网络机制,对于深入阐明脓毒症的发生与发展机制,进一步为临床干预新途径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间的功能调节环路已成为当今研究免疫调节和免疫生理学的重要课题。加深这一研究,将为解释神经内分泌控制免疫反应的途径和免疫系统影响神经内分泌的方式,解释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异常的病理生理学意义,认识心理状态及精神疾病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为神经精神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手段。本文拟对这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罕见肿瘤,并根据组织形态和细胞分化程度,分为i大类:分化良好神经内分泌良性肿瘤;分化良好神经内分泌癌和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为新近发现的,可发生于多个部位,包括宫颈、喉、胆囊、软组织和壶腹部。  相似文献   

20.
高福  杨平 《医学综述》2001,7(9):515-517
神经学和免疫学是医学领域中发展迅速的学科。细胞因子生物学作为这两个学科的交叉领域 ,也获得了可喜的进展。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免疫系统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 ,同时也能对中枢神经系统施加影响。细胞因子作为免疫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共同的生化“语言”是近年来的一个重要发现。现着重阐述细胞因子与大脑活动相互联系及应激对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1 细胞因子和心理神经免疫学简介心理神经免疫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 ,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调控及中介机制 ,着重强调心理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