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围手术期的处理原则和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鼻窦炎的围手术期处理。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充分的围手术期准备,合理的围手术期用药,能有效的防止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2.
护理医学界围手术期概念的问世引起的国内护理界与医学专家的极大重视 ,竟相丰富手术期护理概念、围手术期护理内容。本文对围手术护理的重要理论与方法进行论述。1 围手术期护理理念围手术期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 ,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 ,即通过  相似文献   

3.
低体温是围手术期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往往易被忽视。本文针对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率较高的手术类型,总结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及临床常用体温保护策略的应用现状和有效性,以期为有效防治围手术期低体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了围手术期医疗系统全过程,并将围手术期医疗分为手术前中后三段以分析各个环节的相互作用。论证了系统方法对围手术期医疗安全管理的指导意义,内部医疗管理部门在围手术期医疗安全管理中的中心地位。指出,围手术期医疗管理的重点在于术前医疗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士对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我院对96例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围手术期患者达到最佳心理状态。结果:全面了解患者生理、心理需要,消除其恐惧焦虑等消极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成功度过了围手术期,达到早期康复的目的。结论:对围手术期患者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对顺利度过围手术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我国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病种及其防治术后并发症等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述评.认为中西医结合方法在围手术期的应用对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促进术后康复有重要意义,并提出发展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对策:科学建立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处理常规;科学认识手术决策、手术技巧与围手术期的辩证关系;采用国际公认的标准评价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处理的临床疗效;加强基础研究,建立文献资料数据库,为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研究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7.
郑明霞  奏容  冯明华  辜桃 《西部医学》2012,24(3):592-593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行心脏介入诊疗围手术期的15000例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即完善心脏介入围手术期的各项制度,强化心脏介入围手术期的护理安全管理,保障措施落实;加大护士检查考核力度,不断提高护理安全的管理水平,以确保心脏介入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结果 15000例心脏介入诊疗患者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安全管理,圆满完成了心脏介入诊疗护理工作,无差错事故发生。结论心脏介入围手术期工作中,只要认真落实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就能保证心脏介入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安全、有效、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调查和分析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12月450例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得出结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围手术期用药时间、用药途径、用法不当,联合用药不合理,用药时间持续过长等较为普遍,围手术期预防性用抗菌药物应适当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65岁以上的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处理过程。结果全组82例患者,术后3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39.0%;患者围手术期死亡4例,死亡率4.88%。结论高龄并非手术的禁忌证,对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前充分进行手术风险评估,同时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可使大部分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0.
心理护理在乳腺癌围手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乳腺癌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经验。方法对26例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实践。结果 26例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良好,能积极配合手术和治疗。结论做好乳腺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患者的身心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沈丹 《大家健康》2013,(5):124-125
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4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38例前列腺增生围手术期护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9例,其中实验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可防止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使前列腺增生患者顺利渡过手术,并早日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前列腺增生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4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38例前列腺增生围手术期护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9例,其中实验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可防止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使前列腺增生患者顺利渡过手术,并早日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3.
彭浩 《西部医学》2010,22(11):2078-2080
目的了解外科围手术期病人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及合理性。方法根据《围手术期病人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标准》,回顾性调查分析360例手术病历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围手术期用药时间、用药途径、用法不当,联合用药不合理,用药时间持续过长等较为普遍。结论医院应继续加强管理,强化医师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化意识。  相似文献   

14.
杨敏 《安徽医学》2012,33(7):918-919
目的总结人性化护理在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探讨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实行人性化护理的方法。方法在围手术期,对剖宫产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措施及内容,分析人性化护理对于剖宫产围手术期的效果评价,以及人性化护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60例患者均平稳度过剖宫产围手术期,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100%。结论人性化护理在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实施,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和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精神障碍患者行疝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运用整体护理模式对8例精神障碍患者行疝修补围手术期进行个性化、整体的、连续有效的护理.结果提高了护理质量,患者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并康复出院.结论对精神障碍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整体护理,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的康复能力,是确保获得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腺样体切除术围术期护理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3年收治的56例儿童腺样体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资料。结果:全部病例无手术并发症和护理并发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术前症状在术后一段时间消失。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患儿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病人围手术期的最佳护理措施。方法对患有高血压病的普外科围手术期病人,采取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术后观察病情变化、补液量和输液速度、使用降压药物的护理。结果有效控制血压,病人顺利地度过围手术期。结论通过以上方法护理,使围手术期并发症明显减少。而且这些方法简便易行,容易做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颈椎手术的围手术期麻醉体会。方法对65例颈椎手术患者进行精心的围手术期麻醉。结果所有患者围手术期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麻醉效果满意。结论对颈椎手术实行精心的围手术期处理,对于保证手术安全,提供患者治疗效果意义重大,应该引起医务人员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围手术期过程,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小切口腋臭手术围手术期的经验、教训,来掌握此手术围手术期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结果: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细致操作及手术前后健康指导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优化围手术期过程,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泌尿外科腔内手术患者术中发生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量化其预测效能。方法:选择弋矶山医院2022年5~8月129例泌尿外科择期行泌尿系统腔内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泌尿外科腔内手术患者术中发生低体温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围手术期低体温的风险预测模型。结果:围手术期低体温组和体温正常组的BMI、腔内手术类型、术前MAP、术前HR、术前体温、术前RBC、全麻、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冲洗量、围手术期失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MAP水平高、全麻、手术时间长、围手术期冲洗量多是影响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危险因素(P<0.05);应用优化评分与参照评分对于围手术期低体温的评判效能,两种评分对围手术期低体温均有显著的评判效能,但两种评分的评判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90,P>0.05)。结论:泌尿外科腔内手术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风险预测模型由术前MAP、全麻、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冲洗量等因素构成。该预测模型经量化为优化评分,展现出良好的评判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