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医膏方处方中不同种类原料药物对膏滋成品的影响,探讨影响膏滋成型工艺的因素,为优化成型工艺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选取河车大补膏为模型膏方,通过单因素考察中医膏方中不同类原料药物(包括辅料)的改变,检测含水量、动力粘度两项指标,并进行以上指标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膏滋成品动力粘度与含水量两指标随因素改变存在规律性分布,动力粘度与含水量之间存在负相关性。结论动力粘度与含水量为膏滋成型工艺中两个重要指标,膏方药材组成、辅料冰糖或蜂蜜、胶类药材都不同程度影响膏滋成品的动力粘度与含水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煎膏剂(膏滋)的质量控制指标。方法:在传统浓缩、收膏经验指导下,测定清膏、膏滋成品的相对密度、含水量、动力黏度等参数,并对以上指标间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相对密度、含水量、动力黏度3项指标易测且稳定可靠,相对密度与含水量存在负相关性。结论:相对密度、含水量、动力黏度3项可作为膏滋浓缩、收膏工艺的质量控制指标,为膏滋剂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煎膏剂(膏滋)质量控制的相关指标。方法 测定在传统的浓缩、收膏经验指导下清膏、膏滋成品的相对密度、含水量、动力粘度等参数,并进行以上指标间相关性研究。结果 相对密度、含水量、动力粘度三项指标易测且稳定可靠,相对密度与含水量之间存在负相关性。结论 相对密度、含水量、动力粘度3项可以作为膏滋浓缩、收膏工艺的质量控制指标,为膏滋剂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控制膏滋浓缩收膏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膏滋收膏工艺的控制参数.方法 结合膏滋收膏工艺的传统技术,检测处方中不同药味数的膏滋在浓缩收膏时相对密度、动力粘度、含水量等参数,规范膏滋制备的浓缩收膏过程.结果 4类不同药味数膏滋的相对密度,动力粘度和含水量3项指标稳定可靠,动力粘度与相对密度、含水量少有直线相关关系.结论 相对密度、动力粘度和含水量3项可作为膏滋浓缩收膏工艺的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杜仲腰痛浓缩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阿魏酸含量、成品含水量及溶散时限的综合评分为指标,考察清膏相对密度、药粉细度、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对杜仲腰痛浓缩丸制备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清膏相对密度1.20 g·cm-1(25℃),药粉细度80目,干燥温度70℃,干燥时间12h.结论:优选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有效地提高了杜仲腰痛浓缩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交试验法优选益肾膏滋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益肾膏滋制备工艺.方法: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淫羊藿苷含量、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益肾膏滋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煎煮1.5h.结论:优选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稳定可控,可为制备其他膏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量化指标,优化养心膏的收膏成型工艺,控制膏方质量。方法采用Box-Benhn 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以膏方的得膏率、膏滋含水量、膏滋动力黏度以及主成分转移率为评价指标,运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养心膏制备工艺。结果养心膏最佳收膏成型工艺为:清膏相对密度1.21,清膏与蜂蜜量比例为1∶1.51,膏滋相对密度1.40,在此条件下进行工艺验证试验,所得实际成型性值为95.28,与模型拟合值基本吻合。结论上述工艺合理可行,所选各项工艺指标稳定可靠,能够对养心膏的收膏成型工艺进行准确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中国药典中对中药膏滋制备过程中的清膏以及辅料的用量没有统一的要求和规定,本文通过继承周长峰老师膏滋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和膏滋清膏得量以及辅料用量等工艺参数,为操作人员正确掌握膏滋的制备工艺要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继承周长峰老师中药膏滋传统制备方法经验并通过实践工作中记录的数据结合参考其他文献中传统膏滋的制备工艺。结果:总结出了中药膏滋在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并对膏滋清膏得得率情况以及糖类、胶类等辅料常用量的使用情况。结论:中药膏滋在制备过程中复方膏滋可按药材总量的33.58%预计清膏得量,糖、蜜类辅料用量一般为清膏量的1.2倍。单方膏滋的清膏平均得率为25.16%,糖、蜜类辅料用量一般为清膏量的2.1倍。  相似文献   

9.
为了寻求不加附加剂而能使膏滋不析出结晶的方法,我们经研究摸索,对膏滋的工艺进行了改进,取得满意的效果。主要的方法是:1.稀药液直接加糖(药液约为蔗糖量的2~3倍)。2.采用传统的“先武后文”的火候延长浓缩收膏时间。以含糖量较高易析出结晶的当归养血膏为例,每批成品膏100kg,其浓缩收膏时间应不少于5hr。即先用“武火”浓缩至药液比重约为1.23(95℃测)时改用“文火”收膏。采用上法收膏,不仅可不加催化剂制转化糖,而能控制膏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我院冬令膏滋方收膏工艺参数以及矫味剂种类及配比加入量,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评价体系。方法:利用便携式密度仪及快速水分测定仪对收膏中间体多样品相对密度与水分含量系数进行测定,建立相关性方程,通过矫味剂不同配比加入,以口尝方式评价口感。结果:样品相对密度与水分含量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矫味剂加入量以10%蔗糖和0.1%的甜叶菊苷配比最佳。结论:通过便携式密度仪可快速进行相对密度测定,进而达到含水量的控制,可有效控制冬令膏滋方收膏工艺,通过矫味剂的加入可改善患者服药顺应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榜嘎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为有效控制该药材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相关方法,对榜嘎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进行测定;以盐酸阿替新为指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榜嘎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检测波长408 nm。以槲皮素和山柰酚为检测指标,利用HPLC测定榜嘎中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流动相甲醇-0.1%甲酸水溶液(51∶49),检测波长366 nm。结果:17批榜嘎药材测定结果显示榜嘎药材中水分、灰分、醇溶性浸出物、总生物碱和总黄酮醇苷质量分数分别为7.23%~10.20%,5.94%~18.60%,11.30%~29.40%,0.39%~1.99%,0.42%~3.09%。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榜嘎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复方牛黄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UV测定总皂苷含量,检测波长分别为560,545 nm。以总皂苷质量为评价指标,选择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复方牛黄胶囊的水提工艺;选择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醇提工艺。结果:最佳水提条件为加10倍量水浸泡0.5 h,煎煮3次,每次2 h;最佳醇提工艺为加8倍量70%乙醇煎煮3次,每次2 h。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为复方牛黄胶囊的临床推广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蜜麸炒僵蚕的质量标准.方法:按照中国药典规定的相应方法进行显微鉴别、水分测定、灰分测定、浸出物测定和含量测定研究,以CIE-LAB色度值为指标,采用色彩色差计测量僵蚕炮制前后颜色的变化,薄层鉴别在已有方法基础之上适当改进,效果良好.结果:研究表明,僵蚕炮制前后显微鉴别特征变化不大.炮制后水分含量约为6.0%,总灰分含量均值为5.4%,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0.12%,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均值为21.4%,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为13.44%.薄层鉴别显示炮制品和生品甲醇提取物没有太大差别,但色彩差别较明显,蜜麸炒僵蚕的总色度值均值为47.269,而生品僵蚕的总色度值的均值为60.595.以L*,a*,b*值为指标,蜜麸炒僵蚕的L*值的数值范围为45.984±3.998,a*值的数值范围为8.315±2.149,b*的数值范围为8.949±3.322.蜜麸炒僵蚕中指标性成分草酸铵的含量初步定为不低于4.0%.结论:除色差鉴别外,本质量标准的各项要求及结果均在中国药典规定的生品僵蚕质量标准范围内,因此可作为蜜麸炒僵蚕质量标准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经长期留样考察,探讨不同包装材料和贮藏条件对熟地黄小包装饮片有效期的影响,确定熟地黄小包装饮片的有效期。方法:开展30个月的长期留样稳定性考察,对不同包装、不同贮藏条件的熟地黄饮片的性状、薄层鉴别、水分、浸出物、毛蕊花糖苷含量进行检测,确定熟地黄饮片的有效期。采用HPLC测定毛蕊花糖苷含量,检测波长334 nm,流动相乙腈-0.1%乙酸水溶液(16∶84)。结果:经过30个月的长期稳定性考察发现,在小包装下,性状、薄层鉴别、水分、浸出物含量均能达到《中国药典》2010年版对熟地黄的相关规定,而毛蕊花糖苷含量差异较大,影响的最大因素是包装材料,毛蕊花糖苷含量排序为药用铝箔袋聚乙烯塑料袋牛皮凝膜纸袋。在冷藏条件下,3种包装材料熟地黄饮片的有效期分别暂定为30,12,6个月。结论:确定了熟地黄小包装饮片的包材种类、贮藏条件及有效期,为中药小包装饮片的包装、贮藏及养护提供研究示范。  相似文献   

15.
甜叶菊质量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甜叶菊的检查、定性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委员会对中药质量标准的技术要求,对甜叶菊进行了性状、显微及薄层色谱鉴别,并对杂质、水分、总灰分、醇浸出物及指标成分(甜菊苷及莱鲍迪苷A)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 性状、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根据24批甜叶菊分析结果,拟定甜叶菊杂质不得过4%,水分不得过11%,总灰分不得过9%,醇浸出物不得低于41%,甜菊苷含量不得低于2%,莱鲍迪苷A含量不得低于3%。 结论: 建立的检查、定性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能有效控制甜叶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考察经典名方清上蠲痛汤的煎煮时间、加盖与否和锉散粒度等工艺参数对其指标成分转移率的影响,确定清上蠲痛汤的最佳煎煮工艺。方法 建立清上蠲痛汤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以指标成分的含量和出膏率为指标,对清上蠲痛汤的煎煮工艺和锉散粒度进行优选。结果 确定了清上蠲痛汤的煎煮工艺为取日剂量饮片,粉碎(过4目筛),加水406 mL浸泡30 min,煮沸后再煎煮20 min,滤液趁热过200目筛,残渣加水316 mL,煮沸后再煎煮15 min,趁热过200目筛,合并2次滤液。结论 从指标成分含量和出膏率等方面考察清上蠲痛汤的煮散质量,较为全面地展示全方信息,为清上蠲痛汤后期标准研究和其他煮散类经典名方的煎煮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黄包装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唐文文  晋小军  宋平顺 《中草药》2013,44(14):1925-1930
目的 以大黄有效成分、储藏前后质量耗损、保质时间和经济效益为指标,考察大黄适宜的包装方法.方法 供试用大黄品种为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外观色泽考察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用热浸法提取浸出物;HPLC法测定蒽醌、儿茶素和没食子酸的量.结果 大黄包装含水量对有效成分有显著影响,含水量为24%左右时,浸出物的量最高,为31.36%;含水量为14%左右时,浸出物的量最低;蒽醌的量则相反,此含水量蒽醌的量最高,为1.893%;含水量为20%左右时,儿茶素和没食子酸的量均最高,分别为1.492%和0.400%;真空包装的大黄浸出物和蒽醌的量均最高,分别达33.47%和1.891%,普通包装处理最低,仅分别为28.30%和1.539%;加入脱氧剂包装的没食子酸和儿茶素的量最高,没食子酸的量为0.323%,儿茶素的量达到2.022%;大黄储藏1年时,通过对霉变、虫蛀情况的观察,以及大黄品质的测定发现,在大黄水分的量不超过20%时,采用真空包装,储藏期无霉变出现,大黄外观质量良好.结论 抽真空包装是大黄最优的气调包装方法,它不仅能增加药农收入,也提高了大黄保质储藏过程的水分量.  相似文献   

18.
中药粉体的物理性质与屈服压力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考察中药粉体物理性质与屈服压力的相关性。方法:利用Heckel方程中屈服压力来表征粉体的可压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考察中药粉体的休止角、崩溃角、平板角、含水量、松密度、振实密度、吸湿性、平均粒径等参数与屈服压力的相关关系。结果:模型药物中屈服压力在52.76~261.64 MPa,其中麦冬、金钱草、五倍子提取物的屈服压力较大,回归方程表明休止角、振实密度、吸湿性、平均粒径与屈服压力呈明显的正相关,崩溃角、平板角、含水量、松密度与屈服压力则呈明显的负相关。结论:中药粉体的物理性质是影响其可压性的重要因素,其中休止角、振实密度、吸湿性和平均粒径对可压性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张利  胡容峰 《中草药》2013,44(21):2977-2981
目的 研究六味地黄提取物的吸湿特性,及抗张强度与其含水量、休止角、临界相对湿度(CRH)和卡氏指数等其他物理性质相关性。方法 以六味地黄提取物为模型,以不同的添加方法添加不同的辅料,绘制各粉体的吸湿曲线图,考察其吸湿特性,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抗张强度与休止角、卡氏指数等其他物理性质的关系。结果 添加辅料的六味地黄提取物吸湿性均得到改善,在考察范围内抗张强度与休止角、压缩指数、松密度、吸湿加速度呈负相关,与水溶性、干燥含水量、CRH、平衡吸湿量、吸湿初速度呈正相关。结论 六味地黄粉体的物理特性直接影响其片剂成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