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固金磨积片抗肿瘤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荷瘤动物模型,观察固金磨积片抗肿瘤作用,结果表明,固金磨积片对人肺腺癌、Lewis肺癌、肝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1);并能减少荷瘤小鼠腹腔内液残留羊红细胞数。同时能抑制荷瘤小鼠急慢性炎症反应,增加小鼠气管内酚红排出量,并使荷瘤小鼠脾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提高,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2.
马金  姜涌  郑洪新 《中医药学刊》2004,22(6):1005-1007
目的:通过观察补肾中药密骨颗粒含药血清对大鼠UMR106成骨样细胞增殖作用,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及钙离子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PKⅡ)活性的影响,旨在从Ca^2 /CaM信使转导系统阐明密骨颗粒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理。方法:以MTT法来测定密骨颗粒含药血清对UMR106成骨样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原子能吸收法测定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通过液体闪烁仪测定γ-^32P-ATP掺入反应底物的cpm数.用被激活的钙调素激酶的百分比来表示CaMPKⅡ活性。结果:10%浓度、20%浓度的密骨颗粒防治组与骨疏康对照组的成骨样细胞增殖,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及CaMPKⅡ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密骨颗粒可能通过影响Ca^2 /CaM信使系统对成骨样细胞增殖产生效应,从而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损伤离体胰岛细胞,研究虫草菌丝(Cordyceps sinensis,CS)含药血清对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以及其机制与抗氧化酶和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的关系。方法离体培养乳鼠胰岛细胞,用IL-1β损伤胰岛细胞,与不同浓度CS含药血清共同孵育,应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放免法检测基础和高糖胰岛素分泌量,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ioxidase,GSH—Px)的活性。结果CS含药血清显著提高IL-1β损伤的胰岛细胞活性,并且胰岛细胞基础和高糖刺激胰岛素分泌量明显提高。IL-1β作用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S活性升高,NO含量增加,而SOD,GSH—Px的活性水平降低,经与不同浓度CS含药血清共同孵育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含量减少、iNOS活性降低,SOD,GSH—Px的水平明显升高,呈剂量依赖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CS含药血清对IL-1β损伤的胰岛细胞分泌功能和细胞活性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降低iNOS的活性,从而减少NO生成以及提高SOD,GSH—PX的活性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依据中医"肾主骨"的理论,通过运用中药血清药理学和建立成骨样细胞(UMR106)体外培养模型,采用MTT法和EIA法,检测补肾中药密骨颗粒含药血清对成骨样细胞增殖和IGF-I的活性,阐明补肾中药对肾虚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机理.结果表明密骨颗粒含药血清组的成骨样细胞数目和IGF-I的活性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密骨颗粒与骨疏康颗粒含药血清之间IGF-I活性无明显差别(P>0.05);密骨颗粒与骨疏康颗粒含药血清都有促进体外培养成骨样细胞的增殖和IGF-I的活性的作用,而且呈剂量依赖性.从而为"肾主骨"、"气能生精"的理论提示出客观化、科学化依据;密骨颗粒含药血清可以促进成骨样细胞的增殖和IGF-I的活性,而达到防治肾虚骨质疏松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应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在中药药理学研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体外进行的。由于中药(尤其是复方中药)成分复杂,采用其粗提物进行体外实验,在技术方法上存在诸多问题,从而影响了结果的正确性、真实性、可靠性。1984年,日本学者提出了给动物灌服中药一定时间后,取其血清进行实验的药理学新方法。1988年.田代真一正式提出了中药血清药理学这一新概念饲[1]。自此之后,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引起了广泛关注。我国已将其列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2],现综述如下。1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应用现状1.1对细胞分裂、增殖影响的研究IwamaH等应用血清…  相似文献   

6.
马金  姜涌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6):1005-1007
目的:通过观察补肾中药密骨颗粒含药血清对大鼠UMR106成骨样细胞增殖作用,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及钙离子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PKⅡ)活性的影响,旨在从Ca2 /CaM信使转导系统阐明密骨颗粒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理.方法:以MTT法来测定密骨颗粒含药血清对UMR106成骨样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原子能吸收法测定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通过液体闪烁仪测定γ-32P-ATP掺入反应底物的cpm数,用被激活的钙调素激酶的百分比来表示CaMPKⅡ活性.结果:10%浓度、20%浓度的密骨颗粒防治组与骨疏康对照组的成骨样细胞增殖,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及caMPKⅡ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密骨颗粒可能通过影响Ca2 /CaM信使系统对成骨样细胞增殖产生效应,从而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阐述扶正消瘤颗粒(CM)在体外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制备含药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系SKOV-3,分为空白组(control)、CM组、顺铂组(DDP)和CM+DDP组,采用MTT法检测其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用TUNEL、透射电镜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用Wester blot检测PCNA、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MMT显示本方有一定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浓度愈大,作用时间愈长,效果愈明显;TUNEL和透射电镜及FCM均提示了细胞凋亡的发生,而Western blot的结果则显示了细胞凋亡的发生与bcl-2/bax比率的下调有关,使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结论:扶正消瘤颗粒在体外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并有增效之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抗菌类药物血清杀菌活性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6名健康男性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划分为三组,每组各计12人。以抗菌类药物头孢哌酮及其复合制剂(头孢哌酮/他唑巴坦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其进行静脉滴注(静脉滴注按照头孢哌酮1.5g剂量、头孢哌酮,他唑巴坦2.25g剂量以及头孢哌酮,舒巴坦3.0g剂量进行滴注),选取静脉滴注后0.5h以及7h为监测点,对36名健康男性前后在接受这几种抗菌类药物静脉滴注前后体内血清杀菌活性(SSA)相关指标参数进行临床观察与监测。结果:抗菌类药物头孢哌酮复合制剂(头孢哌酮/他唑巴坦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大肠埃希菌的SBA血清杀菌活性较单纯意义上的头孢哌酮高出2~4倍左右(P〈O.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菌类药物头孢哌酮及其复合制剂(头孢哌酮,他唑巴坦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针对临床常见致病病菌而言有着良好的SBA血清杀菌活性,抗菌类药物复合制剂对于产超广谱p张学功内酰胺酶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大肠埃希菌的SBA血清杀菌活性明显优于单一式的抗菌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芪归解毒汤药物血清对硫酸镍损伤正常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ium cells,LEC,细胞编号:SRA01/04)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提取芪归解毒汤药物血清,体外培养晶状体上皮细胞,用硫酸镍产生细胞损伤,再加入体积分数分别为5%、10%、15%、20%的药物血清,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形态学改变,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的变化,试剂盒测量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的变化。结果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到硫酸镍损伤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出现肿胀、体积缩小、折光性下降、贴壁率降低等形态学改变。加入10%和15%芪归解毒汤药物血清时细胞生长明显好转,折光性优于硫酸镍组,药物血清浓度为20%时细胞生长接近正常;MTT法检测药物血清组细胞活力较硫酸镍组明显增强;药物血清组LDH活性较硫酸镍组明显降低。结论芪归解毒汤药物血清能明显减轻晶状体上皮细胞的镍性损伤,并呈现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清络通痹颗粒(QLTBG)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及破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1)取1d龄SD大鼠颅骨分离培养成骨细胞,取5d龄SD大鼠四肢股骨、胫骨分离培养破骨细胞。(2)MTT法检测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增殖,偶联重氮盐法测定成骨细胞AKP活性。结果:QLT以7.2,14.4g/kg给药的大鼠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有明显增强作用,能明显增加AKP活性;QLT以3.6,7.2,14.4g/kg给药的大鼠含药血清对破骨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清络通痹颗粒含药血清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增强成骨细胞的AKP活性,抑制破骨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1.
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中药苦参,仙鹤草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进行离体试验,观察含苦参、仙鹤草的血清及其煎剂对肿瘤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革参、仙鹤草煎剂及含参血清均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而含仙草血清则无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眼针疗法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及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舍酶(NOS)活性的影响。方法:4-血管阻断法制成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取眼针肝区、心区、肾区。共治疗30天,并与西药尼莫通相对照。实验前后分别进行卜型迷宫测试及实验结束后腹主动脉取血测量血清NO含量及NOS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明显,眼针组、尼莫通组学习记忆障碍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P〈0.01)。模型组血清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升高,一氧化氮(NO)含量升高。眼针组、尼莫通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眼针疗法可改善实验性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及降低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抑制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二至天癸颗粒含药血清对初老小鼠卵巢颗粒细胞体外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以不同含药量的初老小鼠血清,与体外培养的颗粒细胞共同培养48h,观察二至天癸颗粒含药血清对初老小鼠卵巢颗粒细胞雌激素(E2)、孕酮(P)分泌量(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以及抑制素B(INHB)分泌量(ELISA法)的影响。结果二至天癸颗粒含药血清可明显增加颗粒细胞E2、P、INHB的分泌量。结论二至天癸颗粒可通过调节颗粒细胞的分泌功能进而改善初老小鼠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中药复方血清药理学方法规范化探讨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给药后血清的特殊药理活性检测以观察药物(包括中药)作用已有长久历史,但作为观察中药特别是中药复方作用的常规则刚起步,历时近10年,日本和我国的一些研究都取得了较好结果,表明其不失为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但这一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局限性。在中药复方血清药理学的实验研究中,含药血清的制备技术的规范化研究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其中包括给药天数、给药次数、给药剂量、采血时间、含药血清的灭活与保存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探讨。1目前国内外中药复方血清制备方法研究现状1984年由日本学者在日本第一届和汉医药学会上提出的给动…  相似文献   

15.
王爱珍  陈妍  方晓丹  王有成 《新中医》2023,55(12):100-104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对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气虚证患儿血清模式识别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 例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气虚证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玉屏风治疗组各50 例,并选 取同期体检的50 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常规治疗组给予细菌溶解产物胶囊治疗,玉屏风治疗组给予玉 屏风颗粒治疗,2 组均治疗3 个月,正常对照组不进行治疗。比较常规治疗组和玉屏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以 及3 组治疗前后血清模式识别受体的表达水平。结果:随访3 个月,常规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8.0%,与 玉屏风治疗组8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常规治疗组与玉屏风治疗组血清Toll 样受体1 (TLR1)、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2 (NOD2)、白细胞分化抗原14 (CD14)、视黄酸诱导基因蛋 白1 (RIG1)、C 型凝集素受体1 (Dectin1)、黑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 (MDA5) 蛋白浓度均低于正常对照 组(P<0.05)。治疗后,常规治疗组与玉屏风治疗组血清TLR1、CD14、RIG1、Dectin 1、MDA5 蛋白浓度均较 治疗前升高,且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常规治疗组血清NOD2 蛋白浓度较治疗前升高,且低于正常对 照组(P<0.05);玉屏风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NOD2 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 组与玉屏风治疗组血清TLR1、NOD2、CD14、RIG1、Dectin 1、MDA5 蛋白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可有效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气虚证患儿,其疗效与细菌溶解产物胶囊相 当,可能通过降低血清模式识别受体的表达水平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阴赤贞宏谭余庆霍海如崔晓兰贺玉琢姜廷良富杭育(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几十年来,中药药理学进展迅速,促进了中药现代化的研究。近年来,一个适合中药特点的新的药理方法学——中药血清药理学的出现,引起了学术界...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自拟防风通脑液对大鼠血脂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防风通脑液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蛋白胆固醇(HDL-C),同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极显差异(P<0.01)。且其降低TG作用优于复方丹参片组,提示本方对降低血脂防治因闭塞性脑血管病和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扶正丹丸的抗衰老药理作用。方法 以不同年龄大鼠为观察对象,灌胃给药,检测各组大鼠血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物酶(SOD)和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以及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结果 扶正丹丸能改善老年大鼠(21月龄)脂质代谢紊乱,使血清胆固醇显著下降,提高老年大鼠机体抗氧化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功能,使红细胞SOD和血清GSH-Px活性升高,降低老年大鼠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结论 抗氧化作用可能是扶正丹丸抗衰老作用的药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溶栓颗粒含药血清对TNF-α损伤血管内皮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TNF-α损伤大鼠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造模,用含大、中、小剂量溶栓颗粒和中等剂量阿托伐他汀的大鼠血清干预受损的BMECs,应用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TNF-α可以造成BMECs损伤,表现细胞数量下降、皱缩;受损细胞的VEGF表达明显增多。含大、中剂量溶栓颗粒和阿托伐他汀的大鼠血清能减少VEGF表达,阿托伐他汀的这一作用与大剂量溶栓颗粒相当。结论:溶栓颗粒可以减少因炎性介质TNF-α增加而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的VEGF表达,可能是其减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红曲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功能的影响1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中药红曲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48只,随机将大鼠分为A组(空白组)、B组(倍美力组)、C组(普拉固组)、D、E、F组(红曲高、中、低剂量组)六组,按10ml/kg分别予以生理盐水、倍美力水溶液(6.25μg/ml)、普拉固水溶液(0.2mg/m1)及红曲水提液(1.25g/ml、0.625g/ml、0.125g/ml)灌胃。灌骨10天后,制备含药血清;将从乳鼠颅骨取材的成骨细胞培养于含药血清培养液中,然后应用MTT法、对硝基苯磷酸盐法及茜素红染色方法观察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及矿化结节的变化。结果:经过10天红曲水提液灌胃后采血制备的含药血清明显增加了成骨细胞数量(P〈0.01或P〈0.05)、碱性磷酸酶的表达水平及矿化结节的形成,作用随红曲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成功地运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模拟了体内的药理环境;证实了红曲含药血清可以呈剂量依赖性地促进成骨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