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宁夏地区BE的内镜检查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依据2005年重庆BE诊断标准和1994年洛杉矶反流性食管炎(RE)诊断标准诊断BE和RE,分析BE和RE患者的年龄、性别、症状、内镜和病理特征的异同及其与RE的关系。结果BE检出率为2.78%,男女之比为1.42:1,40岁以上占73.86%。BE有典型反流症状比RE显著为少(P<0.05)。BE常见主诉为上腹痛或不适。SSBE较LSBE更多;岛型为主。食管病理活检为肠化型者占20.18%,异型增生者占11.01%。BE伴食管炎症程度为A级 B级的占80.00%。BE和RE病理活检均未见食管癌。结论宁夏地区BE检出率较高,40岁以上检出率明显增多。多为SSBE,以岛型为主。BE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其胃镜下的食管黏膜改变并不完全一致。BE可能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Barrett食管(BE)患者的症状、内镜下分型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胃食管反流病(GERD)问卷(GerdQ)调查7 150例因上消化道症状而行胃镜检查的患者,GerdQ总分≥8分诊断为GERD。将胃镜检查诊断为BE的患者,根据胃镜下形态分为长节段BE (LSBE)组(n=27)和短节段BE (SSBE)组(n=65);并以贲门肠化(CIM)组(n=78)作为对照,记录各组内镜下齿状线位置及有无食管炎症。取各组食管活检标本,采用HE、AB及Giemsa 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特征、不典型增生和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等情况。结果内镜检查者中BE患者共92例,检出率1.29%。LSBE、SSBE和CIM组中GERD和食管炎发病率分别为92.59%、69.23%、41.03%和100.00%、78.46%、29.49%,不典型增生发生率分别为66.67%、24.62%和10.26%,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SBE组肠上皮化生(IM)的发生率为74.07%,高于SSBE组的50.77%(P<0.05)。LSBE组和SSBE组Hp感染率分别为18.52%、21.54%,均显著低于CIM组的47.44%(P<0.05)。与CIM组比较,BE患者更易见隐窝萎缩紊乱、鳞状上皮叠压于柱状上皮、肠化、食管导管及多层上皮(均P<0.05);鳞状上皮叠压于柱状上皮和食管导管仅见于BE患者。结论 BE患者容易产生GERD和食管炎症状以及发生IM和不典型增生,其中LSBE患者更明显;BE患者的Hp感染率较低。隐窝萎缩紊乱、鳞状上皮叠压于柱状上皮、肠化、食管导管及多层上皮与BE诊断有关,其中鳞状上皮叠压于柱状上皮和食管导管为BE患者特有。  相似文献   

3.
张国安 《疑难病杂志》2010,9(4):290-291
目的探讨Barrett食管的内镜诊断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月间在我院确诊的Barrett食管65例,总结分析Barrett食管内镜诊断的临床特点以及病理特征。结果内镜下BE上皮呈均匀、粉红色或灰白的食管黏膜,出现橘红色胃黏膜,长度平均(3.6±1.1)cm。其中短段BE 51例,长段BE 14例。形态分型:岛型39例(60.0%),全周型14例(21.5%),舌型12例(18.5%)。病理学证实食管复层鳞状上皮均被柱状上皮取代;组织分型:贲门型10例(15.4%),胃底型21例(32.3%),特殊肠化生型34例(52.3%);伴有低度异型增生12例,未发现食管腺癌病变。本组成功随访63例,经治疗所有患者Barrett食管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内镜及黏膜活检仍是诊断BE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Barrett食管(BE)的内镜检出情况及分型特点,研究不同内镜分型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通过胃镜检查,对可疑BE黏膜钳取病检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对确诊为BE的51例患者,记录其一般状况、主要临床表现、内镜分型及病理分型,同时记录同期检出的257例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内镜分型。结果内镜检查中BE检出率为1.76%,RE检出率为8.86%;BE内镜分型:岛型23例,舌型10例,全周型18例;RE合并BE7.O%,BE合并RE45.1%,BE不同内镜分型合并反流性食管炎的几率有明显差异,全周型BE明显高于其他两型,P〈0.05。结论不同内镜分型的BE临床特征、病理类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COX-2和Bcl-2在Barrett食管(BE)相关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意义.方法:胃镜下采用Lugol液染色,活检获得实验标本,HE染色观察病理特征.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食管上皮10例、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23例、BE 45例和食管腺癌14例组织中COX-2和Bcl-2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并预测BE的癌变风险.结果:COX-2在正常食管上皮、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BE、食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逐渐增强趋势.BE和食管腺癌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表达率接近100%,且两种组织的表达强度无明显差异(P=0.334).Bcl-2的表达变化与COX-2基本一致.COX-2在全周型的表达明显强于舌型和岛型两种形态的BE,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SBE黏膜中COX-2的表达明显强于SSBE;重度肠化时COX-2的表达显著强于无肠化和中低度肠化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高度异型性增生的BE黏膜COX-2均呈高表达,尤其在后者的组织中最强,两者间差异显著.LSBE,重度肠化生及高度异型增生BE组织中的表达与腺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腺癌与其余各类型BE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在不同类型BE及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与COX-2基本一致.结论:BE与腺癌中Bcl-2与COX-2的表达最强,不同程度肠化生时.Bcl-2的表达变化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周旋光  谢淑芳 《医学争鸣》2004,25(13):1211-1211
1 临床资料 1998/2004年短节段型食管(short segment Barrett's esophagus,SSBE)患者28(男19,女9)例;年龄37~77(平均55.6)岁;病程2 mo~6 a. 反酸21例(75%),胸骨后烧灼感及烧心17例(61%),上腹部疼痛12例(43%),吞咽疼痛或不适感12例(43%),呕血或黑便6例(21%). Barrett食管(BE)病变长度均小于3 cm. 据Herlilly标准分为全周型、岛型和舌型,分别为3例(3/28)、15例(54%)和10例(36%). 表现为正常粉红色鳞状上皮的食管黏膜被橙红色胃黏膜上皮覆盖,界线较清,伴有黏膜充血、水肿,颗粒样改变或黏膜粗糙,糜烂或浅溃疡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的临床及内镜表现与病理特点.方法 将748例经病理确诊的BE患者根据年龄划分老年组(n=156)和非老年组(n =592),并对其临床及内镜表现与病理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老年组典型反流症状(17.4%)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9.0%),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镜下表现均以短段BE及岛状BE为主,其中老年组全周型BE(19.2%)所占比例高于非老年组(8.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肠上皮化生(23.7%)所占比例高于非老年组(13.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老年组检出异型增生3例,有杯状细胞2例.结论 老年人易出现典型的反流症状,内镜下全周型BE较非老年人多,老年人BE肠上皮化生的发生高于非老年人,国人中存在杯状细胞的BE较罕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CK7、CK20及CDX2在不同病理类型Barrett(BE)食管中的表达意义,探讨3种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的BE食管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变化。方法选取病理诊断明确的胃底型BE组22例,贲门型BE组20例,特殊肠化型BE组18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类型BE食管黏膜组织中CK7、CK20及CDX2的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并以正常食管黏膜、正常贲门黏膜及反流性食管炎作为对照。结果 CK7在各型BE及正常贲门黏膜中均有较高的表达率,分别为肠化型BE 100%、胃底型BE 86.36%、贲门型BE 95.00%及正常贲门黏膜100%,4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正常食管黏膜及食管炎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K20在肠化型、胃底型及贲门型BE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00%、81.81%及5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DX2在肠化型、胃底型及贲门型BE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00%、59.09%及15.00%,3组BE组织中的CDX2的表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X2与CK20在各组BE中的表达有明显相关性,两者的表达强度均为肠化型BE>胃底型BE>贲门型BE(rs=0.819,P<0.01)。结论 CK7在各型BE中表达均有较高的敏感性,但缺乏特异性,而CDX2及CK20均可作为肠化型BE的敏感指标。胃底型和贲门型BE虽未在病理组织中见到杯状细胞,但具备了一定的肠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CK7、CK20 及CDX2在不同病理类型Barrett(BE)食管中的表达意义,探讨3种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的BE食管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变化.方法 选取病理诊断明确的胃底型BE组22例,贲门型BE组20例,特殊肠化型BE组18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类型BE食管黏膜组织中CK7、CK20及CDX2的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并以正常食管黏膜、正常贲门黏膜及反流性食管炎作为对照.结果 CK7在各型BE及正常贲门黏膜中均有较高的表达率,分别为肠化型BE 100%、胃底型BE 86.36%、贲门型BE 95.00%及正常贲门黏膜100%,4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正常食管黏膜及食管炎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K20在肠化型、胃底型及贲门型BE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00%、81.81%及5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CDX2在肠化型、胃底型及贲门型BE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00%、59.09%及15.00%,3组BE组织中的CDX2的表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CDX2与CK20在各组BE中的表达有明显相关性,两者的表达强度均为肠化型BE>胃底型BE>贲门型BE(rs=0.819,P<0.01).结论 CK7在各型BE中表达均有较高的敏感性,但缺乏特异性,而CDX2及CK20均可作为肠化型BE的敏感指标.胃底型和贲门型BE虽未在病理组织中见到杯状细胞,但具备了一定的肠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南充地区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的发病情况和内镜、临床特点及其与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的关系。方法:根据新标准诊断BE,研究BE患者的内镜下检出率、内镜表现、分型及病理检查结果,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症状、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及其与RE的关系。结果:检出BE为总胃镜检查人数的1.02%,男女之比为1.81∶1,平均年龄(46.37±14.2)岁,典型反流症状比RE少见。BE中短节段占80.08%,多为舌状、岛状或包含这2种形状的混合型。食管活检组织病理诊断为肠化型占BE的36.86%,10.59%伴异型增生,胃窦Hp阳性率为39.83%。RE检出率为2.02%,比BE略高。0.49%的BE伴RE,。结论:南充地区BE患病率较低,多为短节段舌状或岛状,约1/3为肠化型,以中年男性多见,常无症状,与RE无明显相关性,部分伴异型增生。BE的临床意义和预后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近二十年来,随着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发病率的逐年增高,Barrett食管(Barrett Eesophagus,BE)也呈上升趋势。欧洲的两项以发达国家白种人群为基础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过去的20年中,长节段Barrett食管(Long-segment Barrett Esophagus,LSBE)的发病率分别为0.34%和0.5%。BE中伴有肠上皮化生的比例为1.6%。有症状的GERD患者其LSBE的检出率为3%~5%,而短节段Barrett食管(Short-segment Barrett Esophagus.SSBE)为10%~15%。  相似文献   

12.
Barrett食管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其长度〉3cm称为长段BE(Long—segment BE,LSBE),〈3cm称短段BE(Short—segment BE,SSBE)。研究表明,食管腺癌多数是由BE发展而来,BE已被公认为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本文就近年来有关BE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背景:有报道称有反流症状患者的Barrett食管发生率为5%~15%,但慢性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患者中长节段Barrett食管(LSBE)(>3cm)和短节段Barrett食管(SSBE)(<3cm)的确切发病率仍然不明。本研究旨在明确以GERD为适应证而进行首次内镜检查患者的LSBE和SSBE的发病率。方法:对以GERD为适应证到退伍军人事务医疗中心内镜组,进行首次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集所有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性别、种族、年龄),吸烟情况,食管疾病的家族史及体重指数(BM I)。在内镜检查前,所有患者都要完成一个GERD调查问卷。远端食管黏膜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30 例Barrett 食管(Barrett esophagus, BE) 的内镜下特点及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 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胃镜检查结合病理检查结果对30 例BE 患者进行分析,同时选取反流性食管炎及正常食管黏膜各50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快速尿素酶法及Warthin-Starry 银染两种方法检测Hp 感染。结果 30 例BE 中,以短段、舌型发病率最高,分别占83.33% 和66.67% ;组织学上,胃底型12 例(40%),贲门型10 例(33.33%),特殊肠化生型8 例(26.67%)。食管部Hp 的检出率,BE 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反流性食管炎组和正常食管黏膜组(P < 0.05)。胃窦部Hp 的检出率,BE 组显著低于反流性食管炎组和正常食管黏膜组(P < 0.05)。结论 本组BE 病例内镜下以短段、舌型为主,Hp 对BE 可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Barrett食管(BE)发病情况和内镜临床特点及与返流性食管炎(RE)的关系。方法根据新标准诊断BE,研究BE患者内镜下检出率、内镜表现、分型及病理检查结果,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症状、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及其与RE(返流性食管炎)的关系。结果BE占胃镜检查人数的7.90%,男女之比为1.98∶1,仅19.15%有典型的返流症状,RE检出率为2.07%比BE显著降低(P<0.01)。结论BE患病率较高;多为短节段及舌状或岛状,约1/3为肠化型,以中年男性多见,常无症状,与RE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 CK7、CK20 及 CDX2 在不同病理类型 Barrett(BE)食管中的表达意义,探讨三种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的 Barrett 食管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变化。 方法 选取病理诊断明确的胃底型 BE 组 22 例,贲门型 BE 组 20 例,特殊肠化型 BE 组 18 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类型 Barrett 食管粘膜组织中 CK7、CK20 及 CDX2 的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并以正常食管黏膜、正常贲门黏膜及反流性食管炎作为对照。结果 CK7 在各型 BE 及正常贲门黏膜中均有较高的表达率,分别为肠化型 BE100%、胃底型 BE86.36%、贲门型 BE95%及正常贲门黏膜 100%,4 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而与正常食管黏膜及食管炎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1;CK20 在肠化型、胃底型及贲门型 BE 中的表达率分别为 100%、81.81%及 50%,肠化型BE、胃底型 BE 与贲门型 BE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CDX2 在肠化型、胃底型及贲门型 BE 中的表达率分别为 100%、59.09%及 15%, 3 组 BE 组织中的 CDX2 的表达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CDX2 与 CK20 在各组 BE 中的表达有明显相关性,两者的表达强度均为肠化型 BE>胃底型 BE>贲门型 BE(rs=0.819,P<0.01)。 结论 CK7 在各型 BE 中表达均有较高的敏感性,但缺乏特异性;而 CDX2 及 CK20 均可作为肠化型 BE 的敏感指标。胃底型和贲门型 BE 虽未在病理组织中见到杯状细胞,但具备了一定的肠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Barrett食管26例临床内镜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研究Barrett食管(BE)的临床内镜、病理特点相关致病因素与食管腺癌的关系。方法:对经电子内镜及病理检出的26例BE进行分析。结果:26例BE患者有反酸、烧心、上腹疼痛、胸骨后疼痛等症状分别为92.31%,80.77%、46.15%和19.23%,无症状2例(7.69%)。内镜下伴有反流性食管炎者、胃溃疡、食管裂孔疝、胆汁反流者分别为84.62%、34.62%、30.77%和19.23%。内镜下表现呈环周形(Ⅰ型)者19例(73.08%);呈岛型(Ⅱ型)5例(19.23%);呈舌形(Ⅲ型)者2例(7.69%)。病理检查结果为26例食管下段复层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其中,特殊肠化生型12例;随访中发现食管腺癌2例,胃底型8例,贲门腺型3例,混合型3例。结论:BE多发于反流性食管炎者,表明其发病与胃食管反流有关,是食管腺癌的一种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8.
短节段Barrett食管与贲门肠上皮化生的内镜与病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英  龚均  刘斌  张军  戴菲  万小龙  汪涛 《医学争鸣》2004,25(11):1009-1011
目的 :对比研究短节段Barrett食管 (SSBE)与贲门肠上皮化生 (CIM)内镜及病理学特点 ,探讨它们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及胃内炎症的关系 .方法 :对 32例SSBE和 4 1例CIM患者自食管远端、贲门、胃窦取 8块活检 ,经HE ,AB PAS ,AB HID及Giemsa染色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结果 :SSBE组平均年龄低于CIM组 (P <0 .0 1 ) .SSBE组异型增生、不完全肠化发生率分别为 1 2 .5 %和 6 5 .6 % ,均明显高于CIM组的 2 .4 %和1 9.5 % (P <0 .0 1 ,P <0 .0 1 ) .SSBE和CIM组在反流症状、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 (RE)症改变及组织学上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SSBE组HP感染及胃窦肠化发生率低于CIM组 (P <0 .0 5 ,P <0 .0 1 ) .结论 :内镜下疑诊SSBE时异型增生发生的危险性比CIM明显增高 ,提示它们具有不同的临床过程 .SSBE可能与GERD相关 ,而CIM可能与H .pylori相关性胃炎以及胃多灶性萎缩肠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Barrett食管269例的内镜及活检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Barrett食管的病理特征及电子胃镜特点。方法:对269例行电子胃镜检查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Barrett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Barrett患者以40~60岁居多,占66.2%(178/269),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重叠,主要表现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症状,电子胃镜下表现为岛型176例,占65.4%;舌型66例,占24.5%;全周型27例,占10.4%。病理结果为肠化型上皮116例,占43.1%;胃底型上皮96例,占35.7%;贲门型上皮57例,占21.2%。结论:Barrett患者多见于中年人,临床上主要表现为GERD的症状,电子胃镜下以岛型多见,病理类型以肠化生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和肝细胞抗原(Hep)在Barrett食管(BE)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两指标对BE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反流性食管炎(RE)25例、BE60例(其中胃底型22例,贲门型20例,肠化型1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正常食管和正常贲门黏膜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CDX2及Hep在各组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DX2在RE、胃底型BE、贲门型BE、特殊肠化型BE各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5/25)、31.8%(7/22)、35.0%(7/20)、100.0%(18/18)。CDX2在肠化型BE中表达率较其它各组显著升高(P<0.05);在RE、胃底型BE、贲门型BE 3组间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p在反流性食管炎、胃底型BE、贲门型BE 3组中均无表达,在肠化型BE组中表达率为100%(18/18)。结论CDX2和Hep可能参与BE的发展演变过程,CDX2可作为BE诊断的早期标志物,Hep可作为诊断肠化型BE的较特异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