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慢性心理应激对大鼠神经内分泌和行为学的影响以及加味四逆散(由柴胡,白芍、枳壳、枸杞子,栀子、干地黄,石决明等中药组成)的调治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加味四逆散组,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大鼠血浆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以旷场实验和鼠尾悬挂实验研究慢性心理应激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结果]慢性心理应激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ypothalamkus-pitutary-adrenal gland axis,HPAA)功能亢进。并出现抑郁样行为,加味四逆散可抑制慢性心理应激大鼠HPAA的兴奋性,改善慢性心理应激大鼠的抑郁表现。[结论]慢性心理应激可使大鼠神经内分泌及行为发生异常改变,而加味四逆散对此具有一定的调治作用。  相似文献   

2.
陈敏捷  陈建 《西部医学》2014,45(5):55-56
<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为伤寒八九日误用攻下致变证而设。主要临床表现为"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主要病机为病邪内陷、弥漫全身、表里俱病、虚实错杂而致少阳枢机不利。近年来有临床报道,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治疗失眠、癫痫、焦虑症、忧郁症等神经精神疾病疗效尤佳[1]。本研究观察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失眠大鼠血清Th1/Th2平衡的影响,现将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对心理应激大鼠海马5-HT表达的影响,以揭示帕罗西汀治疗心理应激引起焦虑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心理应激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血浆皮质醇、旷场行为和海马5-HT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应激组大鼠血浆皮质醇含量明显升高,旷场活动明显增多,海马5-HT表达减少,而帕罗西汀给药能减少应激大鼠血浆皮质醇含量和旷场活动,增加5-HT表达。结论帕罗西汀可能是通过增加海马5-HT表达,保护了海马的功能,下调HPA轴水平,从而发挥了中枢抗焦虑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与治疗标准的56例住院患者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主,配合小剂量的镇静剂进行治疗,主要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为91%。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主治疗精神分裂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衢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门诊就诊的186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请康复科医师会诊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放松训练,研究组患者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颗粒剂口服,对照组予安慰剂口服,其颜色、味道、服法、剂量与柴胡加龙骨牡蛎颗粒剂完全相同。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焦虑因子评分(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状态改善程度及中医症状积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AMA、SAS、SCL-90焦虑因子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状态均明显缓解,研究组的3种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改善焦虑症心悸、烦躁症状效果显著。[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焦虑症能够改善患者焦虑状态,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口服中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及帕罗西汀片,对照组应用帕罗西汀片。[结果]在HMAD抑郁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总体疗效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联合SSRI类能使病人抑郁症状明显改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肿瘤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简单数字表随机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2例肿瘤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给予口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每日3次,每次100 m L。同时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每日早上1次。连续治疗6周,6周后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的不良反应,比较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积分、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70.5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肿瘤后抑郁优于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能明显改善肿瘤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束缚应激对大鼠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存在的损伤和防御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一周应激组、二周应激组、三周应激组,测定各组大鼠的旷场行为,血浆D-木糖水平以及小肠肠壁肥大细胞计数,血浆皮质醇、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水平,血浆和肠粘膜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 NT)含量.结果旷场实验中,应激组大鼠较对照组表现出活动减少的特征;血浆D-木糖、皮质醇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肥大细胞计数,血浆乙酰胆碱酯酶水平明显降低;CRH、NT表现出一个早期升高,晚期降低的过程.结论慢性束缚应激能够导致肠粘膜屏障功能的持续损害,其机制可能涉及肥大细胞、胆碱能神经的激活,CRH的中枢及外周作用;NT可能作为一种保护因子起到防御作用.  相似文献   

9.
慢性束缚应激对大鼠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束缚应激对大鼠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存在的损伤和防御机制。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一周应激组、二周应激组、三周应激组,测定各组大鼠的旷场行为,血浆D-木糖水平以及小肠肠壁肥大细胞计数,血浆皮质醇、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水平,血浆和肠粘膜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含量。结果 旷场实验中,应激组大鼠较对照组表现出活动减少的特征;血浆D-_木糖、皮质醇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肥大细胞计数,血浆乙酰胆碱酯酶水平明显降低;CRH、NT表现出一个早期升高,晚期降低的过程。结论 慢性束缚应激能够导致肠粘膜屏障功能的持续损害,其机制可能涉及肥大细胞、胆碱能神经的激活,CRH的中枢及外周作用;NT可能作为一种保护因子起到防御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浓度的影响。 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及柴胡疏肝散组。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加孤养复制大鼠抑郁模型(4周)。所有大鼠在造模第15天开始灌胃,分别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或氟西汀(1.8 mg/kg)及柴胡疏肝散(5.9 g/kg)药液,连续2周。选用敞箱实验得分和液体消耗量等指标评价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浆CRH和ACTH浓度。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加缓慢,敞箱实验中的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得分、清洁动作次数显著减少,中央格停留时间显著延长,糖水消耗明显下降,纯水消耗显著增多,血浆CRH和ACTH浓度增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柴胡疏肝散组大鼠抑郁样行为显著改善,血浆CRH和ACTH浓度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可使大鼠行为及神经内分泌发生异常改变,引起抑郁;柴胡疏肝散可调节慢性应激引起的HPA轴功能亢进,具有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心理应激对不同鼠种血浆Ghrelin水平的影响。【方法】将WKY(WistarKyoto)及SPD(SpragueDawley)大鼠暴露于水中1h,分别于应激前及应激后采集大鼠血清。【结果】急性心理应激后SPD及WKY两鼠种血浆ACTH[(617.01±70.08),(689.58±76.98)]及Ghrelin水平[(6.64±0.87),(5.61±0.84)]较应激前ACTH[(363.14±58.53),(403.06±68.77)]和Ghrelin[(3.56±0.62),(3.40±0.43)]显著提高(P〈0.01,P〈0.01),应激后SPD大鼠血浆ACTH含量低于WKY大鼠(P〈0.05),Ghrelin水平明显高于WKY大鼠(P〈0.05)。【结论】急性心理应激可明显提高血Ghrelin水平,且SPD大鼠血浆Ghrelin含量显著高于WKY大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柴郁温胆汤及其拆方对抑郁大鼠血清ACTH、COR和海马cAMP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郁温胆汤组、化痰组、调气血组、养心脾组、马普替林组。参照Katz刺激方法制备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抑郁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清ACTH、COR和大鼠海马cAMP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ACTH和COR水平明显升高、海马cAMP含量明显降低。同模型组相比,柴郁温胆汤组及调气血组能明显降低ACTH浓度(P0.05);柴郁温胆汤组、化痰组和调气血组均能显著降低COR浓度(P0.01);柴郁温胆汤组、化痰组和马普替林组均能够显著提升大鼠海马cAMP的含量(P0.01)。[结论]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可以导致大鼠血清ACTH和COR水平升高;海马cAMP含量下降,柴郁温胆汤可以逆转这种改变,其中以调气血和化痰药作用为主,其机制可能与其参与调节HPA轴功能和细胞内信号传导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黄蜀葵总黄酮(TFA)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模型行为学及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T)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综合孤养、应激处理复合制备PSD大鼠模型。观察TFA对PSD大鼠开野行为和糖水消耗试验等行为学指标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大鼠血浆ACTH和CORT的水平。结果TFA可增加PSD大鼠的水平与垂直运动得分,增加糖水消耗量,降低血浆ACTH和CORT的水平。结论TFA具有抗PSD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PSD大鼠血浆ACTH和CORT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手术创伤应激反应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电针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on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干预效应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ocortical Axis,HPA轴)调节机制。[方法]将100只雌性中老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药物组,后三组又分为1d、3d、7d三个亚组,每组10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血清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酮(CORT)水平,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电针对大鼠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POCD模型组动物血清中ACTH、CORT和CRH水平较正常组有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和药物组血清中ACTH、CORT和CRH水平显著下降(P〈0.05或P〈0.01),电针组和药物组大鼠在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较之模型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手术引起的创伤性应激反应可能是POCD诱发机制之一,电针可通过调节HPA轴对POCD产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电针百会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HPA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理。[方法]SD雄性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百会穴电针组、百会穴埋线组,每组8只。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结合孤养的方法造模,大鼠共接受21天各种不同的刺激。造模同时电针组、百会穴埋线组分别给予电针、埋线等不同疗法干预。造模结束后通过观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变化,判断针刺对其的干预作用。[结果]经过治疗,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CRH、CORT和ACTH含量显著降低(P0.01);而埋线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CRH和ACTH也明显降低(P0.01),但是CORT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百会穴电针疗法及埋线疗法均可拮抗HPA轴功能的亢进,并且电针疗效优于埋线疗效。  相似文献   

16.
昆布多糖和猴头多糖对实验性高血糖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糖尿病患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高,高血糖还可诱发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它已严重地危害了人们的生命健康。本文探讨了猴头多糖(Hericium erinacaus Polysaccharide,简称HP),褐藻淀粉(Laminarin,LA)和褐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对实验性高血糖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人参茎叶皂昔(ginsenosides,GSS)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为研制及时抢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天然药物制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失血性休克组和对照组,失血性休克组分别每日ig200,100,50mg/kg GSS水溶液,对照组和模型组ig蒸馏水2mL,共10d。以[^3H]地塞米松为配体,用一点分析法测脑和肝胞液GR结合活性(Rs)、半定量RT—PCR方法测肝胞液GR mRNA水平、放免法测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酮(GC)浓度。结果 GSS组大鼠脑和肝胞液的GR结合活性高于单纯失血性休克组,其中以中剂量组最明显(P<0.01);GSS组大鼠肝胞液GR mRNA表达水平高于单纯失血性休克组;GSS组大鼠血浆ACTH和GC浓度和单纯失血性休克组没有明显差别。结论 GSS可减轻失血性休克大鼠GR结合活性的下降幅度,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了GR mRNA表达有关,并可能存在一个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对心理应激大鼠海马5-HT及C—los表达的影响,以揭示帕罗西汀治疗心理应激引起焦虑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心理应激模型,观察各组旷场行为和海马5-HT、C—fos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应激组大鼠旷场活动明显增多,海马c—fos表达显著增加,5-HT表达减少,而帕罗西汀给药能减少应激大鼠旷场活动,下调海马c—fos表达,增加5-HT表达。结论帕罗西汀可能是通过下调海马c—los的表达,增加了海马5-HT表达,保护了海马的功能,从而发挥了中枢抗焦虑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观察五乙酰栀子苷对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大鼠抑郁样行为及其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影响.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五乙酰栀子苷组(25、50、100 mg/kg)和氟西汀组(10 mg/kg).除正常组外,均采用CUMS制备大鼠抑郁模型.从造模第8天开始,五乙酰栀子苷和氟西汀连续灌胃给药2周.糖水偏爱实验、旷场实验及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检测血清皮质酮(CORT)、肾上腺指数及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mRNA,探讨五乙酰栀子苷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CUMS大鼠表现出异常行为学及HPA轴活化,五乙酰栀子苷能逆转CUMS诱导的大鼠行为学改变,包括提高糖水消耗量、增加穿格数和站立数、缩短不动时间及延长游泳时间.同时,五乙酰栀子苷能使CUMS大鼠异常的HPA轴功能恢复,包括降低血清CORT和肾上腺指数、抑制下丘脑CRH mRNA表达.结论 五乙酰栀子苷可以改善CUMS大鼠行为学,其抗抑郁作用可能与调节HPA轴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