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院校共建与临床接轨《护理管理学》见习课实践教学的效果。方法以余风英主编的《护理管理学》为蓝本,院校老师共同整合《护理管理学》课程及构建与临床接轨《护理管理学》见习课(8个学时),采取整群抽样方法,简单随机将2个自然班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整合后的《护理管理学》课程及新增的8个见习课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未整合的《护理管理学》课程及教材内医院见习课进行教学。2组护生临床实习结束后,对护生和临床带教老师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评价2组护生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在临床实习岗位适应能力、了解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安排患者、评估病情、沟通能力、应用护理管理理论指导临床工作能力均高于对照组;护生违反劳动纪律、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校共建与临床接轨《护理管理学》见习课的实践教学,提高护生综合能力及应用护理管理理论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神经内科护理本科生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神经内科临床见习的96名护理本科生分为两组,对照组按传统带教方法带教,试验组按PBL教学法带教。结果试验组在见习报告成绩、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及对教学方法的支持程度上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本科生临床见习带教中使用PBL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护理管理学》中职课程进行改革,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方法:由学校老师与临床带教老师共同整合《护理管理学》中职课程,增添8个临床见习课件及8学时的临床见习课。将两个自然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整合后的《护理管理学》课程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课程改革后,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带教老师对实验组学生实习表现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革后的《护理管理学》课程能满足学生适应临床工作岗位的知识需求,解决课堂知识与临床接轨问题,为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讨论式教学法对提高护生临床实践能力以及对临床工作的适应能力的作用。方法将进入外科病房见习的2006级护生118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9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见习带教法,实验组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待见习结束后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并对学生进行出科考试,比较2种带教方法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生满意率6.77%,实验组护生满意率77.96%;出科考试成绩比较,应用传统带教法的护生及格率和优良率分别为59.32%和0.00%,而讨论式教学法的护生及格率和优良率分别为100.00%和64.41%,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讨论式教学法用于《外科护理学》见习带教中提高了护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考试成绩,提高了临床学习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强化了整体护理意识,帮助护生树立了整体护理观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美学原理在护理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南华大学护理学院2007级130名护理本科学生设为实验组,进行1个学期护理美学的培训,教材以《护理美学》为蓝本,由教师结合临床做适当调整,并在临床护理见习带教中加入美学带教;2006级130名护理本科生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在两组护生见习末期,采取问卷调查进行带教老师对学生满意度评价、患者对学生满意度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方式评估护理见习改革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学生满意度和老师对学生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护生对美学价值取向的自我评价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将美学原理引入临床见习带教中,能有效提高护生的美学素养,促进护生非语言沟通能力,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角色扮演教学法对《儿科护理学》见习带教的影响。方法将95名护理本科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见习带教过程中,遇到没有患儿或患儿及家属不配合时,由老师扮演患儿家属提供病史;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对教学法的满意度及临床思维综合能力。结果试验组学生对角色扮演教学法满意度、临床思维综合能力考核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见习带教过程中,生动、身临其境的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的满意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临床思维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在留学生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不同的见习时间,将107名留学生分为两组,对照组53名采用LBL教学法,实验组54名采用PBL和LBL双轨教学法,对学生理论和操作进行考核,自行设计问卷了解学生对教学法的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和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BL和LBL双轨教学法应用于留学生临床见习带教中,不但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还获得学生认可,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临床集中见习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学生、带教老师及见习内容的评估,结合教学目标要求制定集中见习大纲,安排详细的教学日程;制定集中见习期间师生双向测评表;明确集中见习组组长、带班老师、带教老师和病区护士长职责,充分发挥协同管理作用;见习通过集体备课明确管理及教学任务,对学生进行集中见习前培训,明确护士职业素质要求、见习大纲要求以及集中见习成绩测评方法;采用多样化见习带教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安排见习时间和内容,医护密切配合,提高见习效果。[结果]观察组88.89%的学生认为集中见习是可行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见习期间素质表现和见习内容成绩测试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护理本科生临床科目进行集中见习,提高了带教老师的责任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教与学双方的需要,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索科学可行的胸心外科ICU护理留学生临床见习带教模式。方法:在护理留学生临床见习带教过程中,建立并应用护理留学生临床见习带教模式,模式主要包括:优选临床带教老师、科学制定临床见习带教计划、 实施专人带教和PIO教学法和切实评估进行带教效果。结果:护理留学生对带教满意度高,除吸痰和体外除颤术这2项外,其余13项在见习后掌握程度提高明显。结论:科学的带教模式是提高见习带教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在护理本科生课间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规范化管理运用到2013届护生课间见习中,2012届护生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分析两届护生实习成绩和临床带教质量。[结果]2013届护生实习及临床带教质量均明显高于2012届护生(P0.01)。[结论]规范化管理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能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激发护生学习的兴趣和职业的自豪感,达到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梁继娟  黄秀凤  韩俏英 《护理研究》2012,26(20):1901-1902
[目的]探讨《护理学基础》实验室实施"三位一体"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级护理本科生406人作为实验组,采用教师、学生干部、技术员"三位一体"管理模式进行实验室管理,全方位开放实验室;选择2008级护理本科生403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室管理,定时开放实验室。比较两组护生实验室管理能力和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结果]实验组护生对实验室管理能力和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学基础》实验室采用"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可提高护生管理能力和操作考核成绩。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