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3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建模),阳性对照组(给予5mg·kg-1地塞米松,建模),低、中和高剂量大黄素组(给予10、20和40 mg·kg-1大黄素,建模)(n=10)。采用大脑中动脉阻断法(MCAO)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评分,采用TTC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侧海马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侧海马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 (NF-κB) p65和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未发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脑梗死;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海马组织中IL-6、IL-1β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中和高剂量大黄素组大鼠行为学评分降低(P<0.05),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明显减小(P<0.05),缺血侧海马组织中IL-6、IL-1β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低剂量大黄素组比较,中和高剂量大黄素组大鼠行为学评分降低(P<0.05)、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明显减小(P<0.05),缺血侧海马组织中IL-6、IL-1β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大黄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和降低炎症因子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热射病小鼠大脑皮层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P65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信号通路的变化,并阐明其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及热射病1、6和24 h组(热射病模型小鼠出舱后1、6和24 h),每组15只。观察各组小鼠体质量丢失和肛温,HE染色检测各组小鼠大脑皮层组织的形态表现,ELISA法测定各组小鼠大脑皮层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大脑皮层组织中P38MAPK、P65NF-κB、p-P38MAPK和p-P65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热射病组小鼠体质量丢失明显增加(P<0.05),热射病1和6 h组小鼠肛温明显降低(P<0.05)。HE染色,对照组小鼠大脑皮层脑组织形态表现正常;热射病1 h组小鼠大量脑细胞核固缩、核染色深,血管被压缩变形、管壁外大量水肿;热射病6 h组小鼠核固缩细胞数量减少,血管外水肿减轻;热射病24 h组小鼠核固缩脑细胞和血管外水肿少见。与对照组比较,热射病1和6 h组小鼠大脑皮层组织中IL-1β、IL-6、TNF-α水平和p-P38MAPK、p-P65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热射病6 h组小鼠大脑皮层组织中IL-1β、IL-6、TNF-α水平和p-P38MAPK、p-P65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热射病1 h组(P<0.05)。结论:热射病小鼠大脑皮层组织中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升高,P38MAPK/P65NF-κB信号通路激活,这种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反应可能与其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GSPE)对糖尿病牙周炎大鼠牙周炎症的改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牙周炎模型组(模型组)、低剂量(100 mg·kg-1)GSPE组和高剂量(200 mg·kg-1)GSPE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采用牙周结扎法联合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牙周炎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低和高剂量GSPE组大鼠分别按100和200 mg·kg-1GSPE灌胃给药,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8周。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和血糖水平变化,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牙周组织病理形态表现,测量各组大鼠牙槽骨吸收量,采用相关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牙周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活性氧(ROS)及丙二醛(MD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牙周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血糖水平明显升高(P<0.05),牙周结缔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牙周组织损伤,牙槽骨吸收量明显增加(P<0.05),牙周组织中SOD和CAT活性明显降低(P<0.05),ROS和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牙周组织中TLR4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和高剂量GSPE组大鼠一般情况均明显好转,血糖水平明显降低(P<0.05),牙周组织损伤明显减轻,牙槽骨吸收量减少(P<0.05),牙周组织中SOD和CAT活性明显升高(P<0.05),ROS和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牙周组织中TLR4和NF-κB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低剂量GSPE组比较,高剂量GSPE组大鼠牙周组织中SOD和CAT活性明显升高(P<0.05),ROS和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牙周组织中TLR4和NF-κB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 结论 GSPE可改善糖尿病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炎症,其作用机制与调节牙周组织中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Mon)对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及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阐明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及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卵清蛋白致敏和激发构建急性哮喘大鼠模型,原代培养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取第5代细胞用于实验。实验分为对照组(正常气道平滑肌细胞)、模型组(哮喘模型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和治疗组(哮喘模型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Mon干预)。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κB(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TLR4和NF-κB p65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治疗组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IL-6和TGF-β1水平升高(P<0.05),PCNA、CyclinD1、Bcl-2、TLR4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及TLR4和NF-κB p65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而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IL-6和TGF-β1水平降低(P<0.05),PCNA、CyclinD1、Bcl-2、TLR4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及TLR4和NF-κB p65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而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Mon可抑制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减轻哮喘气道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苍术挥发油和苍术醇提物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改善作用,为苍术的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4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苍术挥发油(0.185 g·kg-1)组、苍术醇提物(1.107 g·kg-1)组和柳氮磺吡啶(0.250 g·kg-1)组,每组8只。采用自由饮用3.5%DSS溶液建立UC小鼠模型。检测各组小鼠体质量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解剖小鼠后检测各组小鼠结肠长度并计算脾脏系数,采用髓过氧化物酶(MPO)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MPO活性,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阳性表达情况,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杯状细胞数。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第 7和8天时体质量降低(P<0.05),第4~8天时DAI评分升高(P<0.05),结肠长度缩短(P<0.05),脾脏系数增大(P<0.05),结肠组织中MPO活性升高(P<0.05),结肠组织损伤严重,结肠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炎症因子阳性表达增加,杯状细胞数减少。与模型组比较,苍术挥发油组、苍术醇提物组和柳氮磺吡啶组小鼠第7和8天时体质量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6~8天时DAI评分降低(P<0.05),结肠长度增加(P<0.05),脾脏系数减小(P<0.05),结肠组织中MPO活性降低(P<0.05),结肠组织损伤程度减轻,结肠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炎症因子阳性表达减少,杯状细胞数增多。与苍术挥发油组比较,苍术醇提物组小鼠结肠组织中MPO活性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IL-1β和IL-6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杯状细胞数增多。 结论 苍术挥发油和苍术醇提物对UC模型小鼠均有改善作用,同等剂量下,苍术醇提物对小鼠UC的改善作用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肌肽对大鼠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双侧颈总动脉夹闭10 min→再灌注10 min→夹闭10 min)和不同剂量肌肽组(双侧颈总动脉夹闭10 min→再灌注10 min→夹闭10 min+100、300和900 mg·kg-1·d-1肌肽),每组10只。肌肽于造模前21d至造模后12d灌胃给药,每日1次。于术后第7天开始进行水迷宫实验测定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术后第12天取大鼠海马,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肌肽和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1区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部分缺失,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1);大鼠海马组织中肌肽和GSH水平降低(P<0.01),GFAP阳性细胞数增加,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IL-1β和TNF-α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肌肽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排列整齐,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增加(P<0.01);大鼠海马组织中肌肽和GSH水平升高(P<0.05或P<0.01),GFAP阳性细胞数减少,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IL-1β和TNF-α水平降低(P<0.01)。结论:肌肽对大鼠VCI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大鼠抗氧化能力、抑制NF-κB途径激活、进而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异常激活并减少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参红补血颗粒(SBG)对气滞血瘀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VED)模型小鼠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和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中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MyD88)、核因子 κBp65(NF-κB p65)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 方法 将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ED组、阳性对照组(0.62 g·kg-1·d-1 血府逐瘀胶囊)、低剂量SBG(3 g·kg-1·d-1)组、中剂量SBG(6 g·kg-1·d-1)组和高剂量SBG(9 g·kg-1·d-1)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小鼠采用冰水浴游泳法构建气滞血瘀型VED模型,连续给药造模21 d。观察各组小鼠行为表现,血液流变仪检测各组小鼠全血黏度,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和胸主动脉组织病理形态表现,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和胸主动脉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为正常对照组,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组,低、中和高剂量SBG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4组HUVECs采用TBHP诱导HUVECs建立氧化损伤模型,采用MTT法检测各组HUVECs存活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HUVECs中TLR4、MyD88、NF-κB p65和ICAM-1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ED组小鼠抓力值和自主活动次数明显降低(P<0.05), 全血黏度明显升高(P<0.05); 与VED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低、中及高剂量SBG组小鼠抓力值均明显升高(P<0.05),小鼠全血黏度明显降低(P<0.05),阳性对照组和高剂量SBG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升高(P<0.05)。HE染色,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ED组小鼠肺组织出现明显的毛细血管扩张和淤血,并且组织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与VED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不同剂量SBG组小鼠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和淤血的程度减轻,炎性细胞浸润数量明显减少,并呈剂量依赖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ED组小鼠胸主动脉内壁结构紊乱,出现缺损和脱落;与VED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不同剂量SBG组小鼠血管内膜的脱落损伤情况改善,内膜相对完整。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ED组小鼠血清vWF、TM、ICAM-1、TNF-α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NO水平以及动脉组织中GSH-Px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VED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高剂量SBG组小鼠血清vWF、TM、ICAM-1、TNF-α和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NO水平以及动脉组织中GSH-Px和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BHP组HUVECs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HUVECs中TLR4、MyD88、NF-κB p65和ICAM-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TBHP组比较,高剂量SBG组HUVECs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HUVECs中TLR4、MyD88、NF-κB p65和ICAM-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 结论 SBG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缓解炎症反应,达到保护气滞血瘀型VED小鼠血管内皮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大鼠胸主动脉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阐明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抗动脉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低、中和高剂量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组,每组8只。给药4周后取大鼠血清和胸主动脉组织,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VEGF、TGF-β1、IL-18和IL-10水平,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中VEGF、TGF-β1、IL-18和IL-10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主动脉内膜明显增厚、细胞内外有脂质沉积,内膜下可见坏死物沉积,内壁出现斑块、不平整,血管腔狭窄;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组大鼠动脉血管壁无明显斑块出现,内膜增厚不平整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和不同剂量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组大鼠血清中TC、TG和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ABC-ELISA法检测,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和不同剂量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组大鼠血清中VEGF和IL-18水平均降低(P<0.05或P<0.01),TGF-β1和IL-10水平升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中IL-18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TGF-β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不同剂量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中VEGF和IL-18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TGF-β1和IL-10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能通过下调小鼠血清和胸主动脉组织中VEGF和IL-18蛋白表达水平,上调TGF-β1和IL-10蛋白表达水平,发挥抗AS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甲泼尼龙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模型小鼠肺组织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 ,NF-κB)通路的影响。 方法 选取40只SD健康雄性小鼠,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小鼠组,其余30只建立肺炎支原体肺炎小鼠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选取10只做模型组,其余20只分别为低剂量干预组、高剂量干预组,其中低剂量干预组小鼠以低剂量甲泼尼龙进行注射,高剂量干预组小鼠以高剂量甲泼尼龙进行注射。比较各组间TLR4、NF-κB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LR4、NF-κB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 结果 相比正常小鼠组,模型组、低剂量干预组与高剂量干预组TLR4、NF-κB表达均较高,低剂量干预组与高剂量干预组TLR4、NF-κB表达低于模型组,且高剂量干预组TLR4、NF-κB表达低于低剂量干预组(P<0.05);相比正常小鼠组,模型组、低剂量干预组与高剂量干预组TLR4、NF-κB水平均较高,低剂量干预组与高剂量干预组TLR4、NF-κB水平低于模型组,且高剂量干预组TLR4、NF-κB水平低于低剂量干预组(P<0.05);相比正常小鼠组,模型组、低剂量干预组与高剂量干预组TNF-α、IL-1β水平均较高,低剂量干预组与高剂量干预组TNF-α、IL-1β水平低于模型组,且高剂量干预组TNF-α、IL-1β水平低于低剂量干预组(P<0.05);相比正常小鼠组,模型组、低剂量干预组与高剂量干预组MDA水平较高、SOD水平均较低,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干预组与高剂量干预组MDA水平较低、SOD水平较高,且高剂量干预组MDA水平低于、SOD水平高于低剂量干预组(P<0.05)。 结论 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模型小鼠中,应用甲泼尼龙能够显著改善出现的肺组织损伤,抑制TLR4/NF-κB通路表达,降低炎症反应程度,改善氧化应激,且高剂量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3(TLR3)激活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移植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效果,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 方法 培养hUC-MSCs并鉴定,10 mg·L-1聚肌胞苷酸处理hUC-MSCs。45只MRL/Lp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hUC-MSCs组和TLR3+hUC-MSCs组,另取15只C57BL/6C雌性小鼠作为对照组;小鼠尾静脉注射hUC-MSCs或聚肌胞苷酸处理的hUC-MSCs。给药后,每2周测定1次小鼠24 h尿蛋白水平;8周后采血并取肾组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抗双链DNA(dsDNA)抗体水平和肾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HE染色和PAS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肾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中IgG和补体C3沉积。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中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hUC-MSCs具有典型的间充质干细胞特征。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抗dsDNA抗体水平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中TNF?α、IL-1β、IL-6和IL-17水平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中出现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管萎缩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现象,肾组织中IgG和C3沉积明显(P<0.05),肾组织中Akt和mTO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和酵母ATG6的同系物(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4周时TLR3+hUC-MSCs组小鼠24 h尿蛋白水平降低(P<0.05),6和8周时hUC-MSCs组和TLR3+hUC-MSCs组小鼠24 h尿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抗dsDNA抗体水平降低(P<0.05),肾组织中TNF?α、IL-1β、IL-6和IL-17水平明显降低(P<0.05),肾组织病变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肾组织中IgG和C3沉积减少(P<0.05),且TLR3+hUC-MSCs组小鼠肾组织改善更为明显;hUC-MSCs组和TLR3+hUC-MSCs组小鼠肾组织中Akt和mTO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LC3Ⅱ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hUC-MSCs组比较,TLR3+hUC-MSCs组小鼠肾组织中LC3Ⅱ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 结论 TLR3能够增强hUC-MSCs移植治疗小鼠LN的作用,可抑制肾组织炎症反应并调节细胞自噬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过表达miR-27a对急性脑梗死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Agomir阴性对照组(Agomir-NC组)和miR-27a agomir组(Agomir组),每组15只。采用改良Longa线栓法构建急性脑梗死大鼠模型,于造模前1天和造模成功时,分别经侧脑室注射15 mg/kg的agomir-NC或miR-27a agomir。术后72 h,采用Zea-Longa评分法对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TTC)测量大鼠脑梗死面积;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水平;q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miR-27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Iba-1+/CD68+小胶质细胞所占百分比;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IL-1β、IL-6、TNF-α及iNOS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 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TLR4信号通路相关蛋白TLR4、MyD88、p-NF-κB p65及NF-κB p65表达情况。 结果 与Sham组相比,Model组大鼠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水平及Iba-1+/CD68+小胶质细胞水平均显著增加(均P<0.001),海马组织中IL-1β、IL-6、TNF-α水平和iNOS活性及TLR4、MyD88、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海马组织中miR-27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01)。与Model组比,Agomir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水平及Iba-1+/CD68+小胶质细胞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01),海马组织中IL-1β、IL-6、TNF-α水平和iNOS活性及TLR4、MyD88、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海马组织miR-27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01)。 结论 过表达miR-27a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M1型极化减轻急性脑梗死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HNK)对哮喘小鼠肺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阐明其干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雌性C57BL/6J小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DXM)组和HNK组,每组5只。采用鸡卵清蛋白(OVA)联合氢氧化铝[Al(OH)3]悬液腹腔注射致敏和OVA滴鼻激发构建哮喘小鼠模型,在激发前30 min分别对DXM组和HNK组小鼠予以腹腔注射DXM和HNK溶液,模型组小鼠予以等量生理盐水。处死小鼠后取小鼠肺组织,HE染色观察评估肺组织病理形态表现;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行快速迪夫染色,观察炎性细胞浸润程度;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比色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核因子κB(NF-κB)、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和H2AX组蛋白(γH2Ax)表达水平,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γH2Ax免疫荧光强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气道上皮细胞脱落坏死数量明显增多,气道管壁增厚及气道旁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DXM组和HNK组小鼠上述表现减轻,而HNK组和DXM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表现相似。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L-4、IL-6和IL-17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DXM组和HNK组小鼠血清中IL-4、IL-6和IL-17水平降低(P<0.05);而HNK组小鼠血清中IL-4、IL-6和IL-17水平与DX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匀浆中MDA水平升高(P<0.05),而SOD和GSH-Px活性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DXM组和HNK组小鼠肺组织匀浆中MDA水平降低(P<0.05),而SOD和GSH-Px活性升高(P<0.05);HNK组小鼠MDA水平和SOD及GSH-Px活性与DX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p-JNK、NF-κB、Caspase-3和γH2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DXM组和HNK组小鼠肺组织中p-JNK、NF-κB、Caspase-3和γH2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HNK组小鼠肺组织中p-JNK、NF-κB、Caspase-3、γH2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与DXM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γH2Ax免疫荧光强度明显增强;与模型组比较,DXM组和HNK组小鼠肺组织中γH2Ax免疫荧光强度减弱,HNK组小鼠γH2Ax免疫荧光强度与DXM组接近。结论:HNK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哮喘小鼠的肺组织损伤及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及DNA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微小RNA-146a(miR-146a)经Toll样受体4(TLR4)/髓系分化因子88蛋白(MyD88)途径调控巨噬细胞迁移所致动脉硬化的具体机制。 方法 RAW264.7巨噬细胞分为空白组、ox-LDL组、miR-146a mimic组、miR-146a inhibitor组、shRNA-MyD88组、shRNA-NC组、shRNA-MyD88+miR-146a mimic组、shRNA-MyD88+miR-146a inhibitor组,除空白组,其他各组均用50 mg/L ox-LDL进行干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LR4、MyD88、核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表达水平。采用qPCR法检测miR-146a、TLR4、MyD88、NF-κB、IL-6基因表达水平。采用Transwell法检测巨噬细胞迁移能力。 结果 (1)ox-LDL组细胞内TLR4、IL-6蛋白含量及巨噬细胞迁移率均高于空白组(P均<0.01),miR-146a低于空白组(P<0.01);(2)miR-146a mimic组细胞TLR4 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含量、巨噬细胞迁移率低于ox-LDL组,miR-146a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ox-LDL组(P均<0.01);miR-146a inhibitor组细胞TLR4 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含量、巨噬细胞迁移率高于ox-LDL组,miR-146a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ox-LDL组(P均<0.01);(3)shRNA-MyD88组MyD88、NF-κB、IL-6蛋白含量、巨噬细胞迁移率低于ox-LDL组(P<0.01),miR-146a、TLR4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shRNA-MyD88+miR-146a mimic组miR-146a表达高于shRNA-MyD88组,TLR4蛋白含量低于shRNA-MyD88组(P<0.01),MyD88、NF-κB、IL-6蛋白含量表达、巨噬细胞迁移率与shRNA-MyD88组无明显差异(P>0.05);shRNA-MyD88+miR-146a inhibitor组miR-146a表达低于shRNA-MyD88组,TLR4蛋白含量表达高于shRNA-MyD88组(P<0.01),MyD88、NF-κB、IL-6蛋白含量表达、巨噬细胞迁移率与shRNA-MyD88组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miR-146a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性因子,通过拮抗TLR4/MyD88途径调控炎症因子分泌进而抑制巨噬细胞迁移所致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黄芪对于大黄诱导腹泻大鼠肠道炎症、肠道屏障和肠道菌群的治疗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2.468 g·kg-1参苓白术散)、低剂量(1.35 g·kg-1)黄芪组和高剂量(2.70 g·kg-1)黄芪组,每组10只。采用大黄灌胃结合饮食不节复制大鼠腹泻模型,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粪便含水量和腹泻评分;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表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磷酸化p38(p-p38)、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p-MLC)、闭锁蛋白1(ZO-1)、闭合蛋白(Occludin)、Toll样受体4(TLR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丙二醛(MDA)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16S r DNA 基因测序分析各组大鼠肠道菌群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1),粪便含水量和腹泻评分明显升高(P<0.01),血清中MTL和GAS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低剂量黄芪组和高剂量黄芪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升高(P<0.01),粪便含水量和腹泻评分明显降低(P<0.01),血清中MTL和GAS水平明显降低(P<0.01)。HE染色,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上皮黏膜损伤,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腺体排列紊乱;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高剂量黄芪组大鼠结肠组织上皮黏膜结构较规则,炎症细胞浸润较少,未见明显腺体紊乱,低剂量黄芪组大鼠结肠组织上皮黏膜结构可见轻微损伤,有部分炎症细胞浸润,腺体排列较整齐。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PAR-2、MLCK、TLR4、TRAF6、MyD88、NF-κB、p-p38和p-ML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ZO-1和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低剂量黄芪组和高剂量黄芪组大鼠结肠组织中PAR-2、MLCK、TLR4、TRAF6、MyD88、NF-κB、p-p38和p-ML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ZO-1和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和MDA水平明显升高(P<0.01),IL-10和SIgA水平及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低剂量黄芪组和高剂量黄芪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和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IL-10和SIg A水平及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肠道菌群检测,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中变形菌门和疣微菌门丰度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和高剂量黄芪组大鼠肠道菌群中变形菌门和疣微菌门丰度明显降低(P<0.01),高剂量黄芪组大鼠肠道菌群中ε-变形菌门丰度明显升高(P<0.01)。 结论 黄芪对大黄诱导的腹泻模型大鼠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TLR4/TRAF6/NF-κB信号通路抑制肠道炎症,进而修复肠道屏障,恢复肠道菌群组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