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取雄性C57/BL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处理组(I/R+LY294002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瑞芬太尼处理组(I/R+RF组)、缺血/再灌注损伤+LY294002处理+瑞芬太尼处理组(I/R+RF+LY294002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分别于手术结束6 h后取静脉血或肾脏组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肾脏组织PI3K/蛋白激酶B(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炎症细胞聚集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肾脏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等炎性因子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测定肾脏组织中抗凋亡因子Bcl2和凋亡因子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mRNA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小鼠静脉血BUN、SCr水平均升高,肾脏组织中PI3K表达及磷酸化Akt(p-Akt)/Akt、磷酸化eNOS(p-eNOS)/eNOS均降低,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IL-10释放均增加,Bcl2 mRNA表达下降而Caspase-3 mRNA表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并且肾脏组织中炎症细胞聚集增多。给予瑞芬太尼处理后,I/R+RF组BUN、SCr水平较I/R组降低,肾脏组织中PI3K表达及p-Akt/Akt、p-eNOS/eNOS均增高,TNF-α、IL-1β、IL-6、IL-10释放均减少,Bcl2 mRNA表达上调、Caspase-3 mRNA表达下调,与I/R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炎症细胞募集也减轻。而使用PI3K抑制剂LY294002处理后,I/R+RF+LY294002组BUN、SCr水平升高,肾脏组织中p-eNOS/eNOS降低,IL-1β、L-6释放增加,Caspase-3 mRNA表达上调,与I/R+RF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炎症细胞募集也增加。结论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瑞芬太尼通过激活PI3K/Akt/eNOS通路减轻肾脏组织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山药多糖预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脏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山药多糖预处理组,制备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前1周,山药多糖预处理组每日予以山药多糖(200mg·kg^-1)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日予以生理盐水(10mL·kg^-1)灌胃,再灌注6h后检测各组大鼠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的含量,Westernblot和RT—PCR法分别检测各组肾组织HIF-1α蛋白及mRNA、HO-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山药多糖预处理组BUN、Scr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肾组织HIF-1αmRNA及蛋白、HO-1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山药多糖预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通过上调肾组织中HIF-1α的表达进而诱导HO-1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后肾功能及磷酸化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SPF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假手术组(S组)和右美托咪啶预处理组(Dex组),每组10只。I/R组切除右肾,左肾缺血45min,再灌注60min,造肾I/R模型;Dex组于造模前泵注30min Dex;每组于I/R后6h取肾脏制作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另取血样,分离血浆,多功能生化仪检测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含量;ELISA检测肾损伤分子-1(Kim-1)、IL-1β、TNF-α及P-STAT3含量;Western-blot检测肾组织中P-STAT3表达的变化。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与S组相比,I/R组肾脏损伤严重,炎症明显,而Dex干预组则明显减轻;肾功能及炎性因子检测结果显示,与S组比较,I/R组和Dex组Scr、BUN、Kim-1、IL-1β、TNF-α及P-STAT3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Dex组明显低于I/R组(P0.05)。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I/R组肾脏中P-STAT3表达增高,Dex可降低P-STAT3表达水平。结论 Dex可以减轻由I/R引起的肾功能障碍,抑制炎性反应,降低磷酸化STAT3表达,对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全胜  艾热提  路菲菲 《医学研究杂志》2019,48(7):146-149, 153
目的 评价炎性小体(NLRP3)在右美托咪定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清洁级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 大鼠32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8)、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n=8)、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右美托咪定预处理组(I/R+Dex预处理组,n=8)(于缺血前1h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10μg/kg)和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右美托咪定后处理组(I/R+Dex后处理组,n=8),于再灌注后1h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10μg/kg。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夹闭双侧肾动脉45min后,恢复灌注24h。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血肌酐(Cr)和血尿素氮(BUN);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TNF-α和IL-10的水平;TUNEL法检测各组凋亡细胞的数量;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凋亡信号(caspase-1、Cleaved caspase-1、Bcl-2)的表达。结果 与Sham组比较,I/R组血清Cr和BUN、炎性标志物(TNF-α和IL-10)水平及肾组织NLRP3、caspase-1和Bcl-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同时肾小管凋亡细胞显著增多(P<0.05);与I/R组比较,I/R+Dex预处理组和I/R+Dex后处理组血Cr和BUN、TNF-α和IL-10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肾组织NLRP3、caspase-1、Cleaved caspase-1和Bcl-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肾小管凋亡细胞显著减少(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显著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其可能与抑制NLRP3,降低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PARP?1)在右美托咪定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成年SD大鼠48只,体重200~240 g,8~12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6):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再灌注+右美托咪定组(I/R+Dex组)。S组仅开胸穿线不结扎;I/R组和I/R+Dex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恢复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R+Dex组于再灌注前15 min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5 μg/kg,S组和I/R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缺血前(T0)、缺血30 min(T1)、再灌注60 min(T2)和再灌注120 min(T3)时观察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心率收缩压乘积(RPP);再灌注120 min时取左心室组织,称重并计算心肌梗死体积比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PARP?1活化产物PAR和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采用ELISA法测定心肌组织中TNF?α和IL?6的含量。结果:与T0时比较,I/R组和I/R+Dex组在T1~T3时MAP、HR和RPP水平降低(P<0.05);与S组比较,I/R组和I/R+Dex组在T1~T3时MAP、HR和RPP水平降低,梗死体积比率、TNF?α和IL?6含量升高,PAR和Caspase?3表达水平上调(P<0.05);与I/R组比较,I/R+Dex组在T1、T2时MAP、HR和RPP水平降低,T3时水平升高,梗死体积比率、TNF?α和IL?6含量降低,PAR和Caspase?3表达水平下调(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与降低PARP?1活化抑制炎症和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幼龄 SD 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肾脏的影响。方法:将80只4周龄 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肠缺血组(10只),肠缺血-再灌注组(30只)和利多卡因干预组(30只),后两组再灌注后0.5h 、1h 、2h 每个时间点分别处死10只动物。分别测定各组血 Scr 值,肾组织 MDA 含量和 MPO 活性,ICAM-1和 TNF-α表达。结果:利多卡因可降低肠缺血-再灌注幼龄 SD 大鼠 Scr 浓度和肾组织中 MDA 含量及 MPO 活性,下调肾组织中 ICAM-1和 TNF-α的表达(P<0.05或0.01)。结论:利多卡因可减轻幼龄 SD 大鼠小肠 I/R 后肾损伤,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缺血后处理(IPO)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探讨其在肾缺血后处理中的作用.方法 结扎右侧肾蒂,夹闭左侧肾蒂60 min、再灌注24 h制备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组),每组8只.再灌注24 h后处死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并切取左肾.测定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浓度;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中HSP27的表达;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Cr和BUN浓度显著升高,组织损伤明显,肾组织中HSP27表达增多,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较高(P〈0.05);与I/R组比较,IPO组Cr和BUN浓度显著降低,组织损伤较轻,HSP27表达进一步增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较低(P〈0.05).结论 肾缺血后处理能上调肾组织中HSP27的表达,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继而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NF-α、IL-6和MCP-1的表达,研究肾IR I的炎症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Spras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缺血-再灌注组(I/R组),通过摘除右肾,夹闭左肾蒂60 min的方法建立肾I/R大鼠模型。Sham组大鼠摘除右肾后未夹闭左肾蒂,组内分为I/R后24 h、48 h及72 h 3个时间点,分别在上述时间点处死大鼠;全自动生化仪检测两组大鼠肾功能BUN和Scr水平;ELISA法检测两组大鼠血清TNF-α、IL-6水平的变化,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法肾组织MCP-1蛋白的变化。结果肾IRI诱导血清BUN、Scr、TNF-α及IL-6水平显著增高,肾小管上皮细胞MCP-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均于再灌注后24 h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与sham组大鼠24 h、48 h及72 h同时间点相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肾IRI后存在炎症过程,且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转化为炎症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益肾解毒汤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 48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肾缺血再灌注组(RIR组)、益肾解毒汤+肾缺血再灌注组(Drug+RIR组)、姜黄素+肾缺血再灌注组(Cur+RIR组)。术后24、96 h取大鼠目内眦采血,比较各组大鼠血清中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取术后24 h大鼠肾脏组织,比较各组肾脏损伤评分;比较假手术组、RIR组和Drug+RIR组3组炎症因子NF-κB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RIR组、Drug+RIR组和Cur+RIR组血清Scr、BUN、肾小管损伤评分均升高,Drug+RIR组高于Cur+RIR组,但均明显低于RIR组(P<0.05);且比较术后96 h RIR组、Drug+RIR组2组血清Scr、BUN,Drug+RIR组肾功能指标恢复更快。结论 复方益肾解毒汤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NF-κB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氧预适应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的脑保护作用及缺氧诱导因子(hypoxic inducible fac-tor,HIF-1)表达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组、低氧预适应(HP+I/R)组。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缺血前12h将HP+I/R组大鼠放在8%低氧舱中完成低氧预适应。分别用免疫组化、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HIF-1α的表达和神经元凋亡。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低氧预适应组和缺血再灌注组的HIF-1α表达水平和凋亡细胞阳性数显著升高(P〈0.01,P〈0.01);低氧预适应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HIF-1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细胞凋亡阳性细胞降低(P〈0.01)。结论低氧预适应可能通过显著增加神经元中HIF-1α表达而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丙泊酚对糖尿病(DM)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健康清洁雄性SD大鼠,体质量约200~2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15):假手术组(sham组)、DM假手术组(DM+sham组)、DM肾缺血再灌注组(DI/R组)、DM肾缺血再灌注+丙泊酚组(DI/R+P组).采用...  相似文献   

12.
HIF-1α在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大鼠肺缺血再灌注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大鼠肺缺血中的作用.方法 1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肺再灌注组(I/R)50只,肺缺血再灌注行可溶性TNFRI-Fc融合蛋白处理组(TF)50只,对照组(S)50只.I/R及TF组建立肺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0、1、2、4和8 h取材.采用组织病理学、组织芯片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与图象分析技术,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及HIF-1α的表达.结果 HIF-1α的阳性表达位于肺泡上皮细胞胞核,其表达强度肺再灌注组高于肺缺血再灌注行可溶性TNFRI-Fc融合蛋白处理组与对照组,随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HIF-1α表达增强,再灌注组的表达强度高于肺缺血再灌注行可溶性TNFRI-Fc融合蛋白处理组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HIF-1α参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炎性因子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Wistar大鼠36只,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I/R组)、右美托咪定干预组(Dex组),I/R组和Dex组建立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给予Dex组右美托咪定干预。再灌注后12 h,采集血清并测定ALT、AST、BUN、Cr的水平,收集肝脏组织并测定炎性因子的水平。结果再灌注后12 h,I/R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高于对照组,Dex组大鼠血清中ALT、AST的水平低于I/R组(均P<0.05);I/R组大鼠肝脏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 (IL-1)、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高于对照组,Dex组大鼠肝脏组织中IL-1、IL-6、TNF-α的水平低于I/R组(均P<0.05);I/R组大鼠血清中尿素氮(BUN)、肌酐(Cr)的水平高于对照组,Dex组大鼠血清中BUN、Cr的水平低于I/R组(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肝损伤,改善肾功能,其机制与抑制炎性因子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 1/2,ERK1/2)/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信号通路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HIR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I/R组)、I/R+Dex组和I/R+Dex+U组,每组6只。Sham组为未进行肝门静脉阻断的正常大鼠。其他各组大鼠通过肝门静脉闭塞1 h再灌注6 h建立HIRI模型。模型组和I/R+Dex组分别在缺血前30 min给予生理盐水和Dex(100μg/kg),I/R+Dex+U组在I/R+Dex基础上再灌注前30 min给予MEK抑制剂U0126(50μg/kg)。检测4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损伤、细胞凋亡以及HO-1和p-ERK1/2水平。结果 I/R组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虎杖对肾缺血/再灌(ischemia/reperfusion,I/R)注损伤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虎杖及虎杖苷(PD)预处理组。采用切除大鼠右侧肾脏,左侧肾蒂夹闭60min肾I/R模型。在缺血前10min、缺血再灌注6、12h后分别检测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肾组织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并分别进行比较。结果:虎杖及PD预处理组肾组织病理变化轻于肾缺血再灌注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在不同时间点肾缺血再灌注组的Scr、BUN、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虎杖及PD预处理组的Scr、BUN、MDA水平均较肾I/R组明显降低(P〈0.05),而SOD活性明显增强(P〈0.05)。结论: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中,虎杖可增强SOD活性,减少MDA,改善肾功能,其中PD起了主要作用但还有其他成分起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心脏的保护作用以及对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chondrial 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mito-KATP)信号轴的调控机制。方法构建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个离体心脏分为5组(n=10):空白组(Blank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组(I/R+Dex组)、缺血再灌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mito-KATP通道阻断剂5-HD组(I/R+Dex+5-HD组)、缺血再灌注+mito-KATP通道阻断剂组(I/R+5-HD组)。采用停灌3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制备大鼠离体心脏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Blank组以K-H溶液持续灌流180 min;模型组以K-H溶液灌流30 min,停止30 min,再以K-H溶液灌流120 min,造成MIRI损伤; I/R+Dex组以含10 mg/L的右美托咪定的K-H溶液灌流30 min,停止30min,再以K-H溶液灌流120 min; I/R+Dex+5-HD组先以含10 mg/L的mito-KATP通道阻断剂5-羟葵酸(5-HD)的K-H溶液灌流15 min,含10 mg/L的右美托咪定的K-H溶液灌流15 min,停止30 min,再以K-H溶液灌流120 min;I/R+5-HD组先以含10 mg/L的5-HD的K-H溶液灌流30 min,停止30 min,再以K-H溶液灌流120 min。TTC染色检测各组心脏心梗死面积比例。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心脏中Cx43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心脏中p-Cx4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Blank组相比,I/R组、I/R+Dex组、I/R+Dex+5-HD组、I/R+5-HD组心脏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升高,Cx43、p-Cx43的表达明显降低;与I/R组相比,I/R+Dex组、I/R+Dex+5-HD组心脏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降低,Cx43、p-Cx43的表达升高,I/R+5-HD组心脏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升高,Cx43、p-Cx43的表达明显降低;与I/R+Dex组相比,I/R+Dex+5-HD组、I/R+5-HD组心脏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升高,Cx43、p-Cx43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能够促进Cx43的表达及磷酸化,促进mito-KATP通道的开放,减轻离体心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  成功建立肾脏缺血后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探讨缺血后处理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表达变化及意义。 方法 夹闭大鼠左肾动静脉复制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缺血再灌注(IR,n=10),缺血后处理组(IPo,n=10),假手术组(S,n=10)。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TNF-α表达和酶联免疫的方法(ELISA法)检测血清促炎因子TNF-α、IL-1β的含量。 结果  与S组相比,I/R组TNF-α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相比, IPo组TNF-α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增多,但明显少于I/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分别为12.24士3.21pg/mL和 15.34士4.15pg/Ml,I/R组分别达到69.19士13.17pg/mL和89.46士15.75pg/mL,与S组相比统计学上有差异(p<0.05)。IPo组TNF-α、IL-1β水平分别为43.18士11.87pg/mL、58.92士12.14pg/mL,与I/R组对照组比较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1. 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参与了肾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2. 缺血后处理对肾起保护作用,能减轻促炎症细胞因子的浸润和释放。 关键词 缺血后处理;再灌注损伤;肾缺血;促炎症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8.
陈晖  刘修恒  王磊  翁小东  邱涛  刘林 《医学综述》2013,19(18):3372-3376
目的 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缺血后处理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9月购自武汉大学动物实验中心的38只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8只)、缺血/再灌注组(10只)、缺血后处理组(10只)、缺血预处理组(10只).建立原位大鼠单侧肾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摘除右肾后对左肾行缺血后处理,10 s再灌注,10 s缺血,6次循环后再灌注24 h.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尿素氮、肌酐,比色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eNOS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胞质eNOS水平.结果 肾缺血/再灌注24 h后,缺血/再灌注组中血尿素氮、肌酐、一氧化氮较假手术组显著增高(P<0.05),组织中eNOS表达较假手术组升高(P<0.05),缺血后处理组和缺血预处理组中的血尿素氮、肌酐较缺血/再灌注组降低(P<0.05),血清一氧化氮和组织中eNOS较缺血/再灌注组中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其保护机制可能与缺血后处理诱导eNOS的合成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的保护作用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复制SCIRI模型。实验一:42只兔随机分为7组,分别于灌注前(0?h)及再灌注后3?h、6?h、12?h、24?h、36?h及48?h 7个不同时间点,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脊髓组织磷酸化的Janus激酶2(p-JAK2)、磷酸化的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的表达。实验二:36只兔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Dex干预组(Dex+I/R组)。Sham组分离腹主动脉后,不做缺血处理。I/R组和Dex+I/R组,分离腹主动脉并夹闭30?min,以诱导脊髓组织缺血。脊髓缺血前30?min,Dex+I/R组静脉给予Dex [10?μg/(kg·h),直至再灌注后1?h。再灌注后48?h对兔后肢运动功能进行Tarlov评分,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学改变,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伊文思蓝检测血-脑屏障的渗透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脊髓组织p-JAK2、p-STAT3、活化型半胱天冬酶-3(Cleaved caspase-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结果 实验一:与灌注前(0?h)比较, 再灌注后6?h、12?h、24?h及36?h脊髓组织p-JAK2、p-STAT3的表达增加(均P?<0.05),并于24?h到达峰值。实验二:再灌注后48?h,Dex+I/R组的Tarlov评分增加(P?<0.05),脊髓组织损伤减轻;Dex处理能够降低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率(P?<0.05),并减少脊髓组织中伊文思蓝的渗透量(P?<0.05);Dex上调p-JAK2、p-STAT3的表达(P?<0.05),并下调Cleaved caspase-3、TNF-α和IL-6的表达(P?<0.05)。结论 再灌注阶段,存在JAK2/STAT3保护性通路的激活,但这种激活作用并未维持;Dex可通过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和炎症因子(TNF-α,IL-6)表达,从而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并维持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减轻SCIRI。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姜黄素组,每组10只。姜黄素组术前连续3天腹腔注射姜黄素200mg/kg,1天1次;缺血再灌注组术前3天则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1天1次,假手术组模拟手术操作过程但不夹闭左肾动脉,另二组均予夹闭左肾动脉,并切除右肾。左肾夹闭45min后松开动脉夹,2h后切除左肾置10%中性甲醛液固定,进行切片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肾组织HIF-1α表达水平;取左肾后立即通过下腔静脉采血,检测Scr、BUN含量。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姜黄素组肾脏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血Scr、BUN水平及HIF-1α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显示,缺血再灌注组有不同程度肾小球、肾间质充血,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细胞内玻璃样变及脂肪变性,肾小管腔内蛋白管型明显;姜黄素组仅个别标本存在蛋白管型,水肿减轻。结论:姜黄素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干预作用,可能通过调节HIF-1α因子表达,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