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浊毒清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浊毒清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8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子浊毒清汤(组成:黄连、大黄、佩兰、萆薜、黄芪、玄参、薏苡仁、三七、天冬、陈皮、法半夏、藿香、白豆蔻、山楂、苦杏仁),口服;对照组40例予甲钴胺片500ug,口服,共治疗3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7.5%,对照组65.0%,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糖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积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舌、脉象变化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舌暗、苔腻、脉细、脉濡改善最为明显(P<0.01);2组治疗后运动传导速度、感觉传导速度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运动传导速度、感觉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浊毒清治疗DPN有效,解毒化浊法是治疗DPN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神经生长因子、尿激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神经生长因子、尿激酶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6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均明显加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也有所加快,正中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腓浅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神经生长因子及尿激酶治疗DPN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王满良 《河北中医》2013,35(8):1209-1211
目的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对照组30例子甲钴胺片治疗,2组均治疗8周后观察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比较治疗前后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周围神经传导波幅及血糖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较本组治疗前提高(P<0.05,P<0.01),对照组治疗后腓肠神经传导速度较本组治疗前提高(P<0.05).2组治疗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感觉神经传导波幅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正中神经传导波幅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P<0.05).2组治疗前后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能够减轻DPN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病变神经传导速度和传导波幅.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止消通脉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倒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治疗.治疗组60例加止消通脉宁治疗,对照组60例加甲钴胺片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红细胞山梨酸醇含量、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及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4%,对照组总有效率5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红细胞山梨醇含量较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均降低(P<0.01).2组治疗后FPG、2hPG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较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增快(P<0.01).结论 止消通脉宁可以改善DPN患者神经组织的供血、供氧,纠正神经细胞内的代谢紊乱,改善DPN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5.
《河北中医》2012,34(2)
目的 观察温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28例予西医常规治疗.2组均3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检测2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变化情况,统计2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及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加快(P<0.05),FPG、2hPG、TC及TG均明显降低(P<0.01),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治疗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及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加快(P<0.05),而FPG、2 hPG、TC及TG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35.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温针灸可明显改善DPN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脂和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予甲钴胺片治疗,治疗组33例予针刺联合甲钴胺片治疗,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72.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较本组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甲钴胺片治疗DPN,可有效改善神经症状及体征,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氧化应激影响.方法:将48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1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硫辛酸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补肾通络方治疗,疗程90 d.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神经传导速度、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83.3%,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HbA1c,TG,CHOL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TG,CHOL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P<0.05);治疗组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MD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SOD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 <0.01,P<0.05);治疗组MDA下降、SOD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补肾通络方治疗DPN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脂代谢,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12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温肾健脾汤,口服。对照组60例予甲钴胺片0.5mg口服,2组共治疗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5%,对照组为64%,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糖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运动传导速度、感觉传导速度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运动传导速度、感觉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温肾健脾汤治疗DPN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4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2组均治疗30 d,比较2组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 TSS)评分变化,测量肢体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T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本组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提高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PN,能提高总体疗效,改善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DPN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6例,均西医基础降糖治疗,对照组使用甲钴胺口服,治疗组同时加用中药熏洗及针刺治疗,疗程均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神经病变证候评分,检测神经传导速度。结果:2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神经病变证候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针刺是治疗DPN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比较经皮穴位电刺激与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并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 :将 6 8例患者随机分成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组和口服西药对照组各 34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神经传导速度、血脂、血流变等指标。结果 :(1)治疗组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2 )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血脂、血流变值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P <0 0 5 ,P <0 0 1) ,且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 ,提高受损神经的传导速度 ,改善微循环 ,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孙远征  刘婷婷 《中国针灸》2005,25(8):539-541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针灸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基础治疗加针刺组(Ⅰ组)、基础治疗加穴位注射弥可保组(Ⅱ组)、基础治疗加梅花针叩刺组(Ⅲ组)3组进行比较观察.结果:Ⅲ组有效率85.71%,Ⅱ组有效率76.47%,Ⅰ组有效率56.25%;Ⅲ组治疗后下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有明显改善.结论:与另外两种方法相比,梅花针叩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比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针刺与药物治疗腓总神经损伤对照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延芳  于琳  丁建萍  蔡红英  程辉 《中国针灸》2003,23(12):715-716
目的 :寻求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 ,以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降低致残率。方法 :将 97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 (穴取环跳、髀关、阳陵泉等 )和营养神经药物组(口服维生素B1 、腺苷钴胺片)进行对比治疗观察。结果 :针刺组的治愈率为 73 8% ,总有效率为93 8% ,明显高于药物组的 40 6%和 56 2 % ,P <0 0 1。结论 :针刺是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愈糖痛冲剂加前列腺素E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的临床疗效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 5 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3 6例予愈糖痛冲剂加前列腺素E治疗 ,对照组 2 0例予维生素B1 、维生素B6 和黄芪注射液治疗 ,均 1 4日为 1个疗程。观察空腹血糖及餐后 2h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神经传导速度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1 .67% ,对照组总有效率 70 .0 0 %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 ;治疗组在改善空腹血糖及餐后 2h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值及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愈糖痛冲剂加前列腺素E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不仅能改善临床症状 ,并且对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神经传导方面有明显改善 ,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柔肝息风通络汤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柔肝息风通络汤联合甲钴胺治疗DP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良好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柔肝息风通络汤。2组连续治疗8周后,观察所有病例的临床症状积分、神经传导速度、血糖、HbA1C、肝肾功能的变化及有无毒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2组病例的症状积分、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1),而治疗组在症状积分、神经传导速度及治疗有效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良好控制血糖基础上运用柔肝息风通络汤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疗效较好、安全,优于单用甲钴胺。  相似文献   

16.
观察针药结合"补肾通络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将DPN患者104例,随机分为针药组和对照组各52例.治疗2个月后,针药组的临床显效率为51.9%,总有效率为88.5%,均优于对照组(P<0.05).针药结合"补肾通络法"治疗DPN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28例予西医常规治疗。2组均3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检测2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变化情况,统计2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及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加快(P<0.05),FPG、2 h PG、TC及TG均明显降低(P<0.01),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治疗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及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加快(P<0.05),而FPG、2 h PG、TC及TG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35.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灸可明显改善DPN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脂和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18.
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致手足麻木疼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袁鹤庭 《中国针灸》2006,26(3):225-226
目的:观察针刺对非洲地区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取四肢五输穴,井穴点刺出血,荥、输、经、合穴针刺得气留针30分钟。隔日针1次,10次一疗程。治疗观察2个疗程。结果:显效45例,有效68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9·68%。结论:针刺治疗非洲地区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刺血配合辨证针刺治疗痹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玲  于振中  于书庄 《中国针灸》2005,25(9):625-627
目的:观察刺血配合针刺法对痹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2例痹症患者随机分为局部刺血配合针刺组(治疗组)96例和单纯针刺组(对照组)96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3.3%、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分别为31.0%和87.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两组平均治愈次数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刺血配合针刺法治疗痹症有显著而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经络舒胶囊配合温和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DPN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40例(经络舒胶囊合温和灸+糖尿病基础治疗)和对照组40例(糖尿病基础治疗),疗程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IR)、神经传导速度等变化。结果:中药组在改善临床症状、降血糖、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及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等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经络舒胶囊配合温和灸治疗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且有改善胰岛素抵抗、降血糖功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