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113例成人初诊ITP患者分为HP检测组52例(检测组)、HP未检测组61例(未检测组),^14C呼气试验对检测组52例进行HP检测后分为HP(+)组、HP(-)组。所有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泼尼松进行ITP治疗(1mg·kg^-1·d^-1,顿服),检测组中HP(+)患者同时给予抗HP治疗(三联方案,阿莫西林0.5g,bid;奥美拉唑20mg,bid;克林霉素0.5g,bid)。检测不同时点患者血小板计数、CD8淋巴细胞,治疗6个月后评价各组治疗效果。结果113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80%,未检测组为55.74%,检测组为88.46%(P〈0.05)。检测组中,HP(-)和HP(+)在治疗2周后血小板计数显著上升,与治疗前及治疗1周时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和HP(+)的治疗有效率及复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未检测组治疗2周后血小板计数与治疗前及治疗1周时比较亦升高,但明显低于检测组(P〈0.05);6个月复发率增高(P〈0.05)。检测组中,HP(+)组治疗前CD8比例增高比率大于HP(-)组,治疗后CD8比例恢复率亦大于HP(-)组。未检测组CD8比例增高率及CD8比例恢复率与检测组总体无差别(P〉0.05)。结论HP阳性在ITP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对于HP阳性患者进行抗HP治疗可以显著提高ITP疗效。  相似文献   

2.
官晓红  练颖  胡谦  何东  任利蓉  陶黎  刘潇潇 《西部医学》2012,24(10):1969-1970,1973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中的意义,观察对ITP患者抗HP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38例ITP患者进行HP检测,阳性患者81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2例)给予糖皮质激素及抗HP治疗;B组(39例)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138例ITP患者中HP阳性者81例,阳性率58.7%;A组42例患者中治疗有效37例(88%),B组39例患者中治疗有效30例(76.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年内复发率A组21.3%,B组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中急性ITP17例,总有效率82%,慢性ITP25例,总有效率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与部分ITP的发病密切相关,加用抗HP治疗可提高ITP疗效,降低复发率,尤其对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CITP)患者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林哲耀  曾雁玲 《中外医疗》2011,30(32):46-46
目的探讨联合抗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 96例HP检测阳性的ITP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对照组48例。实验组给予根除HP治疗,对照组,未给予根除HP治疗。2组均同时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VS77.08%,P=0.04)。实验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58.33%VS35.42%,P=0.04)。结论 ITP患者对HP阳性者联合应用根治性抗HP治疗后,总有效率及显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刘兵  陈惠仁 《河北医学》2013,19(9):1302-1304
目的:探讨比较激素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与单独应用强的松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rP)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6例Hp阳性的ITP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53例)给予激素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照组(53例)单独给予强的松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并评价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6%,显著高于对照组60.4%,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年,研究组复发率为11.4%,显著低于对照组37.8%,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激素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在治疗ITP方面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远期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5.
刘丽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9):1063-1064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为治疗组,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Hp感染率和血小板计数。结果:对照组Hp阳性率为26.7%,观察组治疗后Hp阳性率为33.3%,显著低于观察组治疗前的65.0%;对照组的血小板为(179.4±33.1)×10^9,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小板为(136.5±20.4)×10^9,显著高于观察组治疗前的(20.8±9.7)×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TP是一种免疫异常的血小板减少症,其发病与Hp感染关系密切,对初诊的ITP患者,建议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正规抗Hp治疗。  相似文献   

6.
韩洁  蒙长虹  杨慧  韩静  赵志清  王秀兰  庞保东 《西部医学》2009,21(12):2125-2127
目的了解幽门螺杆菌(HP)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中的感染情况,观察根除HP治疗儿童ITP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7例ITP患儿进行13C尿素呼吸试验检测,将确诊HP感染的60例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采用免疫加根除HP治疗,而对照组只采用免疫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7天、第1、2、3个月血小板的数目和临床效果。结果267例ITP患儿中有HP感染60例(22.5%),研究组的30例中,成功根除HP26例(86.7%)。治疗后第7天、第1、2、3个月血小板的数目比较显示,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临床效果比较显示研究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研究中,HP的感染率为22.5%,采用HP根除治疗的根除率为86.7%,根除HP治疗有助于HP感染的ITP患儿的血小板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 ,以及对血小板计数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94例HP阳性的ITP患者分为两组 ,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治疗 ;观察组给予泼尼松联合根除 HP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1年内复发率 ,并检测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和 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 .36% ,对照组为70 .21% ;观察组1年的复发率为36 .17% ,对照组为72 .34% ,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均明显升高 ,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水平均明显降低 ,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3+CD4+ % 均明显升高 ,CD3+CD8+ % 均明显降低 ,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 .05).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根除 HP治疗ITP临床疗效确切 ,能够提高血小板计数 ,改善T细胞亚群比例失调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探讨抗Hp治疗对Hp感染阳性ITP患者的疗效。方法 ITP组45例,正常对照组32例,利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两组Hp感染情况,对Hp感染阳性的ITP患者在治疗ITP的同时加用抗Hp治疗,与ITP组中Hp阴性病例治疗后的血小板数进行比较。结果 ITP组及正常对照组的Hp检出阳性率分别为66.7%与43.8%,ITP组Hp阳性率明显较高(P〈0.05);25例Hp阳性的ITP患者经抗Hp治疗后,转阴21例的血小板数明显高于ITP组中Hp阴性组(P〈0.05);Hp根除后的21例中,有12例血小板计数明显上升或恢复正常。结论 ITP患者Hp感染阳性率高于正常人;抗Hp治疗可以提高Hp感染的部分ITP患者血小板数量;Hp感染可能与ITP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院内制剂血可宁合并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主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riP患者,随机、单盲分为血可宁合并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48例和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为主的对照组(对照组)49例,3周为1个疗程,观察1~2个疗程。观察治疗组的临床疗效、血小板计数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1.43%,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可宁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有效协同制剂。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以及抗Hp治疗在IT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比较57例ITP患者和50例正常体检者Hp感染情况。并将ITP伴Hp感染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采用根除幽门螺杆菌药物加升血小板药物)和非治疗组(单用升血小板药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数及缓解率情况。结果ITP组和正常对照组的U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66.6%(38/57)和44%(22/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P<0.05)。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6例:非治疗组显效6例,有效3例,进步10例。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数分别为(23.6±15.4)×10^9/L和(96.2±15.9)×10^7L;非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数分别为(27.8±17.6)×10^9/L和1(61.6±33.3)×10VL。两组治疗后血小板数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Up感染阳性的ITP患者,根除Hp感染对ITP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HP)疗法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的疗效。方法:对合并HP感染的36例RITP患者随机分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中药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照组只清除HP治疗,观察两组血小板上升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2.2%,对照组有效率50.0%,两组比较血小板上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血小板上升明显。结论:中药联合清除HP感染,治疗RITP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单独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血小板恢复情况.方法 选择35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Hp感染,并且血小板大于30×109/L的患者;单独抗Hp感染,以根除Hp感染,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变化,考察Hp根除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血小板变化情况.结果 35例患者Hp根治率达到82.9%(30/35),需要1~2个疗程达到Hp阴性,治疗前血小板中位数37×109/L;Hp转阴后血小板中位数62×109/L; 30例Hp根治后,其中4例(13.3%)达到良好反应,17例(56.7%)达到部分反应.结论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Hp感染,Hp根除后,血小板减少有不同程度改善,甚至部分达到良好反应,这种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巨和粒联合强的松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确诊为ITP患儿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氨肽素0.2~0.8 g,口服,3次/d;观察组:巨和粒50μg/kg,每日1次,皮下注射;强的松片1 mg/(kg·d)。14 d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5%;对照组有效率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6,P<0.01);血小板计数比较,治疗第7天,观察组(80.12±21.49)×109/L,对照组(69.86±14.57)×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P<0.05);治疗第14天,观察组(132.62±43.84)×109/L,对照组(94.49±31.38)×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P<0.01)。结论巨和粒联合强的松治疗儿童ITP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elieobacterpylori,HP)感染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PU)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HP感染消化性溃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50例和对照组(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50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患者溃疡愈合和HP根除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愈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P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纽。结论以埃索关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HP根除率高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