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福权  邱建华  乔莉  黄华  黄维国 《医学争鸣》2002,23(19):1804-1807
目的:探讨经鼻内窦镜脑脊液鼻漏及脑膜脑膨出手术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13例脑脊液鼻漏及脑膜脑膨出的诊断及治疗。结果;13例患者中颅底缺损位于筛顶及额隐窝5例,蝶窦4例,筛板4例。13例中脑膜脑膨出4例,其中3例有外伤史,1例为先天性。经鼻内窥镜手术后随访6-27mo,11例(84.6%)无复发。1例术后10d抽取碘纺纱条时复发,另1例碟窦非霍杰金氏淋巴瘤术后3mo化疗时复发。无手术并发症。结论:经鼻内窥镜手术直视下切除脑膜膨出组织,修补漏口,避免开颅,是治疗脑脊液鼻漏及鼻内脑膜脑脑膨出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鼻部脑膜脑膨出是脑膜和部分脑组织经过发育不完善或钙化不全的颅底骨质疝入鼻部所致的先天性畸形。临床表现隐匿,极易误诊,处理不当容易并发脑脊液鼻漏和脑膜炎。随着CT、MRI等影像学和鼻内镜检查技术的提高,鼻部脑膜脑膨出的诊断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手术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鼻内镜外科手术已基本代替传统的外科开颅手术,具有安全、简单、微创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张奕 《中国医药导报》2011,8(29):152-153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鼻内镜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5年6月~2010年10月36例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手术方法。结果:36例患者高分辨三维CT检查提示颅底骨质缺损,MRI检查其中29例发现有脑膜组织疝入鼻窦,术中鼻内镜检查与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愈果一致,所有病例均行鼻内镜下脑脊液漏修补术,术后随访6~2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脑膜组织疝入鼻窦是外伤性脑脊液鼻漏不能愈合的主要原因,高分辨三维CT检查结合MRI检查是确定脑脊液鼻漏漏口位置安全、有效的方法,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是治疗脑脊液鼻漏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甘的探讨鼻内镜治疗巨大蝶、筛窦囊肿侵犯颅底的方法.方法自从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7例巨大蝶、筛窦囊肿,均有侵犯颅底、联合耳鼻喉科在内窥镜下切除囊肿。并用鼻自体材料进行颅底重建修补.结果7例头痛,鼻塞症状均改善,术后1周眼球均恢复正常位置。眼球突出度恢复正常。视力不同程度恢复,复视消失,所有患者术后无颅内感染、脑膜脑膨出、脑疝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6a,其中2a以上者5例.1例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患者于术后2a再次出现脑脊液鼻漏。经保守治疗后治愈;1例经鼻内镜再次修补手术治愈;其余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未出现脑脊液鼻漏.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蝶、筛窦囊肿仍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4年诊断为脑脊液鼻漏的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治疗。结果 2例在神经外科开颅垂体瘤切除术并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后失败经鼻内镜修补成功,2例在外院手术修补失败后经鼻内镜修补成功,余50例均1次修补成功,随访6个月~3 a,无1例复发。结论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一次性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低,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鼻内镜技术延伸应用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在鼻腔鼻窦肿瘤、鼻眼相关疾病、鼻后孔闭锁、垂体瘤及脑脊液鼻漏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7例病人行鼻内镜手术,方法包括鼻内镜下鼻腔鼻窦肿瘤切除、眶减压术、视神经管减压术、眶壁骨折整复术、鼻腔泪囊造口术、鼻后孔成形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及经蝶垂体瘤切除术。结果:22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人,随访1-3年,21例无复发;鼻腔血管瘤9例,随访1年以上均治愈;5例眶减压术病人中3例视力改善;2例视神经管减压术病人中1例有效;2例眶壁骨折整复术病人、4例慢性泪囊炎病人、5例鼻后孔闭锁病人和2例脑脊液鼻漏病人均治愈;6例垂体腺瘤病人均无复发。结论:在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鼻内镜手术能精确、彻底地清除病变,更好地保留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7.
喻萍 《现代医学》2006,34(4):284-285
脑脊液鼻漏常由于脑膜破裂,脑脊液自颅骨生理或病理的缝隙进入鼻窦或鼻腔,由前鼻孔或鼻咽部溢出。在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脊液鼻漏中,以外伤最常见,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较为罕见。自发性脑脊液鼻漏首选手术治疗。我科于2004年3月收治1例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患者,在鼻内镜下进行修补手术,经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获得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核素脑池显像结合CT或者MR定位漏口后经鼻内镜下修补治疗隐匿性脑脊液鼻漏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核素对18例隐匿性脑脊液鼻漏患者进行脑池显像,结合CT或者MR明确脑脊液鼻漏的漏口后,在鼻内镜下行手术修补?结果:18例患者鼻道核素均显示阳性,结合CT或者MR确诊后经鼻内镜下修补,全部成功修补,痊愈出院?结论:核素脑池显像可作为诊断隐匿性脑脊液鼻漏的一种灵敏?简便?准确的检查手段,结合CT或者MR可明确定位漏口,在鼻内镜下手术修补脑脊液鼻漏创伤小,封堵准确,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37例脑脊液鼻漏患者的诊治方法及疗效,探讨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成功修补的关键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脑脊液鼻漏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疗效。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初步判定漏口位置,术中根据漏口位置选用相应的手术方式;术后给予抗炎、止血及降颅压等对症治疗。结果 35例患者术后均一次修补成功。1例患者出院后3周再次出现少量脑脊液鼻漏,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出院后2个月出现脑脊液鼻漏,再次鼻内镜手术治愈。结论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是一种微创、安全和有效的手术方式,是脑脊液鼻漏的首选治疗术式;术前鼻内镜及影像学等相关检查可帮助明确漏口位置,根据漏口位置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是脑脊液鼻漏成功修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经鼻内镜修补儿童脑脊液鼻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儿童脑脊液鼻漏治疗的临床经验,探讨鼻内镜下修补脑脊液鼻漏的手术方式、修补材料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鼻内镜下10例儿童脑脊液鼻漏的治疗,分析鼻内镜治疗的手术技术及修补材料.结果 随访6个月至6年.行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11次,一次修补成功9例,另1例蝶窦自发性脑脊液鼻漏修补2次获得成功.结论 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是儿童脑脊液鼻漏的首选术式,具有方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科手术中发生脑脊液鼻漏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鼻颅底区手术中发生的脑脊液鼻漏患者,及时在鼻腔内窥镜引导下,经鼻腔用阔筋膜、肌肉浆及下鼻甲粘膜瓣,生物蛋白胶,明胶海绵等材料进行颅底脑膜漏口修补术13倒。结果全部一次修补成功;2例术后发现的脑脊液鼻漏患者因漏口〈3mm,采用保守治疗而愈。结论手术中脑脊液鼻漏一旦发生应立即修补,其修补方法较多。如果确为术后发现,也可先保守治疗,无效再手术。经鼻腔内窥镜脑脊液鼻灞修补术成功率高、效果好、微创,应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损伤性脑脊液鼻漏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85年至2001年收治的12例损伤性脑脊液鼻漏的临床资料。结果:男7例、女5例,平均26.3岁,左侧5例、右侧7例;外伤10例(占83.33%),其中工伤和交通伤7例(58.33%),医源性损伤3例(25%,均发生于鼻息肉手术和鼻内筛窦开放术后);先天性脑膜脑膨出2例(16.67%)。病程3个月~22年,合并化脓性脑膜炎5例。症状为鼻腔流清水样液体,并经糖定量检查、影像及鼻内镜检查确诊;所有病例保守治疗2~3周无效再行手术修补。手术径路有鼻侧切开4例、面中部翻揭径路5例、鼻内镜2例、鼻侧切开+鼻内窥镜1例。一次手术治愈10例(83.33%),二次手术治愈1例,四次手术治愈1例。随访0.5~10年,远期均未出现脑脊液鼻漏复发。无颅内感染癫痫等术后并发症。结论:急性损伤性脑脊液鼻漏经及时保守治疗,大部分患者能自愈;无效者均须手术修补,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瘘孔的定位、术式和修补材料的正确选择以及贯穿始终的保守治疗措施。因鼻内镜手术视野广、亮度大、配套器械齐全、视频实时监控及创伤小等优点,应作为瘘孔定位及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磁影像导航系统在内镜鼻窦、颅底手术中的优缺点。方法:12例患者,其中慢性鼻窦炎、鼻息肉5例,脑脊液鼻漏2例,慢性鼻窦炎合并脑脊液鼻漏1例,筛窦异物1例,垂体瘤1例,额、筛侵袭性丛状神经纤维瘤病1例,鼻咽、斜坡韦格纳肉芽肿1例,均应用Insta Trak电磁导航系统行鼻内镜手术。结果:术前准备平均15 min,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术后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电磁导航系统能帮助术者确定术区周围重要解剖结构,减少并发症。尤其是在既往手术或病变破坏了鼻腔、鼻窦解剖标志的情况下,导航系统对术者的帮助更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108例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的疗效、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脑脊液鼻漏患者108例,其中外伤性68例、自发性40例,男性61例,女性47例,年龄2~58岁,平均年龄36岁。结果:一次性修补成功101例,2例患者再次鼻内镜修补成功,失访2例,死亡1例,随访3个月~6年无复发。脑脊液鼻漏患者漏口位置主要位于筛顶和筛板(78/108),其次位于蝶窦(18/108),额窦后壁12例。在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组中,术后发生脑膜炎5例,感染率为7.2%,1例患者死亡;自发性脑脊液鼻漏组中术后脑膜炎1例,感染率为2.5%;漏口位于筛顶和筛板术后感染率为1.2%;漏口位于蝶窦术后感染率为5.5%;漏口位于额窦后壁术后4例出现颅内感染,感染率为33.3%(P<0.05)。结论: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是治疗脑脊液鼻漏的有效方法,颅内感染是其严重并发症,漏口位于额窦后壁的脑脊液鼻漏患者术后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漏口大小和位置是术后发生脑膜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孤立性蝶窦真菌病的临床诊断与鼻内窥镜微创手术的治疗。方法:对22例患者采用鼻内窥镜下蝶窦开放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术后病理证实均为真菌病,无脑脊液漏,无术中术后大出血及视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随访半年以上,未见病变复发。结论:对不明原因头痛,头昏,回吸性血涕,应尽早行鼻窦CT扫描,以期早期确诊。鼻内窥镜下行蝶窦开放,清除病变是最直接,安全并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回顾分析 65例脑脊液鼻漏病例。随访 3个月~ 1 0年 ,其中 2 6例经保守治疗痊愈 ,治愈率 40 %。 3 9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 9例自动离院 ;行开颅手术修补 7例 ,其中 3例治愈 ;行鼻外入路修补术 3例 ,全部治愈 ;经鼻内镜修补术 2 0例 ,其中 1次手术治愈 1 9例 ,2次手术治愈 1例。经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的成功率为 1 0 0 % ,其中 1次修补成功率为 95 %。结果提示 :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是外科治疗脑脊液鼻漏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鼻窦内镜开展颅底区域微创外科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开展经鼻窦内镜颅底外科手术72例.结果12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均一次获得成功;13例接受视神经管减压术,8例于术后11日~一个月患侧恢复视力、眼前指数或光感,余5例术后无明显改善;5例蝶鞍充填术的患者术后头痛症状消失,33例垂体瘤、2例鞍区颅咽管瘤、5例筛窦癌和1例造釉细胞瘤均获得完全切除;1例侵袭性垂体腺瘤大部切除.除视神经管减压术中有1例并发颈内动脉破裂(抢救成功)外,其他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鼻窦内镜颅底外科手术简便、微创、安全、有效.是一项值得临床应用的新技术,但必须严格掌握好此类手术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8.
鼻内镜下修补脑脊液鼻漏的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修补脑脊液鼻漏(CFR)的效果。方法:总结2003年4月-2008年8月以来18例脑脊液鼻漏患者在鼻内窥镜下修复,总结其术式及疗效。结果:对患者使用嵌塞法10例(鼻内镜下加鼻外额窦进路2例),铺盖法8例。18例患者一次性修复成功者16例(16/18),二次修复成功者2例(2/18)。结论:鼻内镜下修补脑脊液鼻漏修复成功率高,术式具有安全、微创、费用低、并发症少、无面部瘢痕、术后恢复快、保持嗅觉功能等特点,为CFR治疗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经颅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均行三维CT及MRI检查,已确定漏口所在位置,并行手术治疗。明确漏口且外置靠前的20例患者应用硬膜外入路手术;4例术前漏口未能明确或靠后者,采用硬膜下入路手术。对术前未能确定漏口及确定漏口靠后者,采用硬膜下入路将硬膜打开,探查颅底骨折及漏口所在。探及漏口后仔细分离、冲洗,对有脑组织或硬脑膜、蛛网膜疝入者,予以回纳,不能回纳者切除。结果 24例患者经一次手术全部治愈,随访患者21例,平均随访2年,无一例复发,无手术后并发症。结论 在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中,脑脊液漏的发生率为2.0%~20.8%;而在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患者中,脑脊液漏的发生率为7%~10%,其中80%左右为脑脊液鼻漏。脑脊液鼻漏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清水样鼻漏,鼻漏的量随漏口的大小及形态不等,也可随体位改变。脑脊液鼻漏诊断的难点并不在于定性,而在于定位寻找脑脊液从何处流出,如何准确地定位漏口的位置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此确定漏口是术前准备中的一项最重要工作,是手术成功关键因素,也消除了阴性探查的机会。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患者经颅手术修补漏口,手术安全,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