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一起食物中毒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同源性分析。方法将食物中毒患者肛拭标本中分离的7株副溶血性弧菌用限制性内切酶NotⅠ酶切后进行PFGE分子分型,用BioNumerics软件对PFGE分型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患者样本分离的7株副溶血性弧菌PFGE图谱条带一致,相似性为100%。结论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适用于食物中毒事件分离菌株的同源性分析。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病原菌进行分型溯源和毒力基因分析。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对分离副溶血性弧菌株检测致热性溶血素TDH基因,并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分子分型,利用BioNumerics软件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抽检食物中毒样品中分离的5株副溶血性弧菌TDH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均为阳性;PFGE分型4株副溶血性弧菌带型一致,1株带型与其他分离株有1条带的差异。结论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对食物中毒病原菌进行分子分型并进行毒力基因检测,为食源性疾病溯源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管红霞  刁保卫  沙丹  彭浩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10):1131-1133
目的 分析无锡市2009年副溶血性弧菌分子特征,以及细菌性食物中毒分离的菌株与菌株之间、食源性疾病监测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之间的遗传相关性,建立无锡地区副溶血性弧菌分子分型数据库,为无锡市进行食源性疾病的快速反应和预警、监测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所得结果以BioNumer...  相似文献   

4.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一起家庭婚宴中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为溯源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分析该起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采集患者和食品从业人员肛拭样本及剩余食品和环节样本,采用传统细菌检测的方法进行常规鉴定和血清分型后,对所分离菌株进行PFGE分子分型,用BioNumerics软件对PFGE分型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本次事件报告确诊发病人数为28例,共检出12株副溶血性弧菌,其中从患者肛拭样本中分离出10株,剩余食品样本中检出2株,血清型均为O4∶K8,菌株经PFGE分子分型和聚类分析得到3种带型,3型之间只有2~4条电泳条带的差异,具有高度相似性.结论 此起食物中毒事件由PFGE型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食物引起.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一起由多种血清型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病原菌进行毒力基因及分子分型研究。方法参照国家标准方法对事件中可疑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对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学试验,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菌株的毒力基因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溶血素基因(trh)与不耐热溶血素基因(tlh),并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分子分型。结果从24份病人标本和1份剩余食品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25株;血清型分布为O4:K8 4株,O3:K6 19株,O4:KUT 1株和O3:KUT 1株;分离到的25株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检测均为tdh+tlh+trh-;PFGE聚类分析显示,不同血清型菌株分为不同的簇,同一血清型菌株的PFGE条带型间存在1~2个条带的差异,菌株间存在关联。结论这是一起由多种血清型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副溶血弧菌(VP)在银川市的流行特点和变异变迁规律,了解该菌是否伴随着沿海地区的变化而呈动态变化,为副溶血弧菌引起疾病和食物中毒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食品卫生学检验方法GB/T4789.7进行分离、鉴定;应用PCR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耐热直接溶血素(TDH)、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溶血素(TRH)基因检测。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方法对分离、鉴定的副溶血弧菌进行遗传学分析。结果 166份水产品检出副溶血性弧菌24株,检出率14.46%,其中海产品116份,检出23株,阳性检出率为19.83%,淡水产品50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株,阳性检出率为2%;所有菌株几乎不携带毒力基因;通过PFGE分子分型,24株菌共分为14个带型,呈现型别多样性。结论银川市海产品副溶血弧菌污染状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两起食物中毒中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的分子分型、耐药性特点,以揭示深圳市龙华区副溶血性弧菌的分子流行特征。方法对该两起食物中毒事件分离到的28株副溶血弧菌(其中5株分离自2019年5月15日食物中毒患者肛拭子,另外23株分离自2019年9月1日食物中毒患者肛拭子、厨师肛拭子、食物及环境样品)进行血清学分型,PCR检测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基因(tdh)、耐热相关溶血毒素基因(trh),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分析及微量肉汤法检测抗生素敏感性。结果两起食物中毒副溶血弧菌分离株血清学均以O3∶K6型为主;抗生素敏感性分析显示,仅对头孢唑啉(CFZ)出现耐药或中度敏感,对其他抗生素均敏感;毒力基因PCR检测结果显示,均以tdh~+、trh~-型菌株为主;经限制性内切酶(NotⅠ)酶切后的DNA指纹图谱,两起食物中毒菌株间的相似值为68.3%~100.0%,按100%相似度可以分为21个型别。结论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食物中毒事件中分离株间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同时还发现存在不同血清型的菌株间的DNA指纹图谱存在紧密相关性,提示辖区存在副溶血弧菌的持续污染以及分子水平的变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南昌市市售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状况和耐药性、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2021年3—9月采集南昌市各农贸市场市售小龙虾、淡水鱼蛙及相关涂抹样本170份,分离副溶血性弧菌菌株,进行抗生素耐药检测、毒力基因检测以及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Electrophoresis,PFGE)进行分子分型分析。结果 在采集的样品中,仅在小龙虾和小龙虾涂抹样本中分离到副溶血性弧菌,总共分离副溶血性弧菌35株,其他淡水鱼、蛙及其涂抹样品均未分离到副溶血性弧菌。针对受试的17种常见抗生素,35株副溶血性弧菌中仅有2株显示对氨苄西林耐药、1株对链霉素耐药,而对其他抗生素均敏感;35株副溶血性弧菌都携带tlh基因,但只有1株携带耐热相关溶血毒素基因trh,未发现直接耐热溶血毒素基因tdh阳性菌株;PFGE图谱聚类显示没有PFGE图谱完全一致的菌株,且这些菌株中没有明显的优势簇,亲缘关系较为疏远。结论 南昌市售水产品中小龙虾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比较严重。这些污染小龙虾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株一般不携带tdh等关键毒力基因,对常见抗生素较为敏感,仅对氨苄西林和链霉素存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漳州市常见食物中毒菌株的分子分型特征,分析菌株之间的同源性。方法采用PCR法、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对漳州地区2016-2019年分离的沙门菌和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分型和进化关系分析。结果 21株沙门菌的5种毒力岛基因SPI-1、SPI-2、SPI-3、SPI-4、SPI-5均为阳性,脉冲场凝胶电泳分为9种带型,相似度为48.0%~100.0%,一起食物中毒的10个菌株聚为一种带型,而另一起食物中毒的5个菌株分为两种带型,多位点序列分型分为8种型别,ST11型10株均分离自同一起食物中毒,3株ST19型与2株ST34型分离自同一起食物中毒,ST155型2株,其余菌株为ST29、ST31、ST365、ST469各1株,引起食物中毒的ST11、ST19、ST34在国内外均有发生。51株副溶血性弧菌TDH毒力基因阳性18株,TRH毒力基因阳性1株,TLH基因阳性51株,脉冲场凝胶电泳分为39种带型,相似度为51.8%~100.0%,2017年一起食物中毒的7个菌株分为两种带型,两种菌型进化关系相距甚远,2018年一起食物中毒的5个菌株条带相同,多位点序列分型分为34种型别,ST3型11株,10株来源于3起食物中毒,1株来源于食品,ST345型6株来源于同一起食物中毒,ST345菌株引起的这起食物中毒中还分离出1株ST199型,二者的亲缘关系很远,引起食物中毒的ST3、ST345、ST199在国内外均有发生,其中优势型ST3是国内外普遍流行菌株。结论引起漳州市食物中毒的沙门菌和副溶血性弧菌菌型在国内外均有发生,应加强对这些菌型的研究和控制。脉冲场凝胶电泳和多位点序列分型均适用于食源性致病菌的遗传进化分析和分子溯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佛山市副溶血弧菌病原学与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副溶血弧菌感染暴发的早期预警、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溯源提供准确的实验室数据。方法选取监测食品、食物中毒、散发病例来源的副溶血弧菌,采用血清学、药物敏感性试验、多重PCR检测毒力基因和PFGE分子分型等方法,分析不同来源的副溶血弧菌病原学特征以及分子分型方面的异同。结果 151株菌株中,监测食品分离株血清型分布呈现多样性,无优势菌株;食物中毒分离株和散发病例分离株的优势血清型为O3∶K6。监测食品、食物中毒和散发病例分离株对氨苄西林和磺胺嘧啶都有较高的耐药率,多重耐药情况比较严重。监测食品分离株99.18%(121/122)为tdh-trh-菌株,1株tdh+trh+菌株;食物中毒分离株中tdh+trh-菌株占69.23%(9/13),30.77%(4/13)tdh-trh-菌株;散发病例分离株均为tdh+trh-菌株。151株菌株共获得134个不同的PFGE带型,监测食品分离株的PFGE呈现遗传多样性,无优势带型,并且与散发及食物中毒患者分离株的PFGE带型不同。食物中毒与散发病例分离株带型相对比较集中。结论佛山市不同来源的副溶血弧菌血清型、毒力基因和遗传特征复杂多样,菌株多重耐药形势严峻,需要加强菌株型别变异及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2010年食品中副溶血弧菌血清型及在食品中的分布状况、生物学特征。方法对食品中检出的159株副溶血弧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并对14株O4群副溶血弧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和毒力基因TLH、TDH、TRH检测。结果 159株副溶血弧菌共分46个血清型,血清型以O2:K28最多,占6.67%,14株O4群副溶血弧菌分子分型相似性均在80%以下,菌株谱型差异较大。其毒力基因TLH+、TDH-、TRH-。结论食品中分离出的副溶血弧菌菌型非常分散,食品之间存在严重交叉污染,应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及流通环节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2.
吴桂芬  梁喧  任美玲 《热带医学杂志》2013,(12):1513-1514,1538
目的探讨广州市越秀区2006—2011年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特征及分布规律,为预防和控制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1年本中心对疑似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样品进行细菌分离鉴定,资料采用Excel2003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1年共发生疑似细菌性中毒事件112起,检出致病菌阳性69起(检出率为61.61%)。细菌性食物中毒全年均有发生,7—10月份检出频数最高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场所以餐饮业为主。检出的致病病原菌最常见的是副溶血性弧菌,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以污染环境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以污染饭菜为主;变形杆菌以污染用具为主。结论本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防控重点应以餐饮业为主,应着重加强对环境、用具的卫生监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福州市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情况及PFGE分型,为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福州市2018—2020年分离自福州市超市的海产品、养殖场所的水产品、养殖水、闽江水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病例的副溶血性弧菌150株,采用Not I限制性内切酶对进行副溶血性弧菌酶切,以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PFGE分型,并对对其中128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耐药检测。结果 128株副溶血性弧菌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唑啉耐药率分别为82.6%和3.1%,对大部分抗生素敏感。150株副溶血性弧菌经酶切电泳后形成分子量在20~1 100 kb不同的12~18个条带,显示明显的遗传多样性,以85%相似度为标准,共分成120种PFGE型别。5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菌株之间相似率在84.8%~97.2%,1起找到中毒食品,4起未找到。分离自同一养殖场同一池塘白鲢鱼和养殖场水2株副溶血性弧菌同源性达97.8%。结论 福州市副溶血性弧菌对于氨苄西林耐药率高,对大部分抗生素敏感,显示福州市沿海及江河湖抗生素污染可能较低。福州市同一起暴发病例菌株间具有同源性,不同海产品和海产品和闽江水之间环境分离菌株相似率低,亲缘关系相对较远, 可能和样品采集数量和质量有关,提示在暴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中应采集更多的环境样本,以准确找到病原菌污染源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茂名市涉水产品中副溶血弧菌分离株的病原学特征。方法 对茂名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分离到的副溶血弧菌进行血清分型、抗生素敏感性实验、毒力基因检测、脉冲场凝胶电泳( PFGE) 分子分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结果 2017—2018年共分离到涉水产品中副溶血弧菌分离株44株,O型共分7个血清型,无明显优势血清型。44株分离株除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唑林表现出高度的耐药性外,对其它抗生素均敏感,未发现有分离株携带tdh和trh基因。44株分离株分成44种不同的PFGE带型,MLST分型发现有30个新的ST型,呈现一定的遗传多样性。结论 广东省茂名市涉水产品中副溶血弧菌分离株血清型别多样,对大部分的抗生素敏感,均未发现携带tdh和trh 基因,且呈现一定的遗传多态性,需要继续加大监测的力度和范围。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深圳市福田区近年来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的特点,为制定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福田区2011~2012年细菌性食物中毒样品进行病原学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2年共发生39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主要为副溶血性弧菌,占35.9%、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1%、沙门氏菌占2.6%、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占2.6%、蜡样芽胞杆菌占2.6%;以第3季度最多占33.3%;而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中毒则以O3:K6血清型为主占76.8%。结论该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以O3:K6型副溶血性弧菌为主要病原菌,第3季度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起数最多,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管,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6.
侯炎昌  杨晓华  肖娜 《热带医学杂志》2007,7(4):384-385,392
目的对一起可疑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进行实验室检测。方法依据GB/T478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进行肠道致病菌的检测,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共同鉴定病原菌。结果选取的6份样本中,有5份副溶血弧菌PCR结果为阳性,16份病人肛拭子中有11份分离出副溶血弧菌,生化反应呈三种模式,血清学分型亦有K6、K41和K56三种。结论该起食物中毒是由多种型别副溶血弧菌引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三亚市2015年8月—2017年12月来自食物中毒病人标本和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标本进行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比较,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参照GB/T4789.7-2013方法进行血清分型、K-B琼脂纸片扩散法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 从食物中毒病人肛拭子中分离出38株副溶血性弧菌,分属4种血清群,分别是O4群23株(60.53%)、O3群11株(28.95%)、O1群3株(7.89%)、O8群1株(2.63%);完全分型32株,分型率达到了84.21%;海产品中分离出副溶血性弧菌60株,分属9种血清群,分别是O1、O2、 O3、 O4、 O5、 O6、 O7 、O10、 O11;完全分型26株,分型率达43.33%。从中选76株作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对诺氟沙星、头孢曲松、氧氟沙星、庆大霉素、氯霉素、头孢克洛、妥布霉素、环丙沙星、洛美沙星、依诺沙星、亚胺培南、萘啶酸敏感性达到了100%,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氨苄青霉素耐药性达到了100%。 结论 来自食物中毒病人和海产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中分出的血清群型不一致,O4:K8、O3:K6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优势血清型,而海产品分离株未见优势血清型,且血清群和血清型呈现多样性,主要是以O2、O1群为主;三亚市副溶血性弧菌没有产生广泛的耐药性变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实验室检测分析,查明某起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为今后防控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参考。方法 针对各县区送检的病人肛拭子或粪便、市场监督管理局送检的食品样本进行食源性致病菌PCR检测、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药敏实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不同菌株之间的同源性。结果 61份临床及食品样本经荧光定量PCR检测,59份为沙门菌阳性,并分离鉴定到59株沙门菌,经血清分型确认均为肠炎血清型,59株肠炎沙门菌的药敏结果大致相同,PFGE带型完全一致。结论 本次食物中毒事件是由于患者食用了经相同肠炎沙门菌污染的食物引起的,通过PFGE基因分型技术,对本次肠炎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事件成功溯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