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程波 《重庆医学》2009,38(22):2886-2888
目的 探讨改良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额颞叶脑挫裂伤及颅内血肿方式的优点.方法 104例颅脑损伤患者均运用改良翼点入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存活86例,病死率为17.3%,骨瓣回植率为60%.结论 该术式暴露颅底结构彻底,清除血肿便捷,减压充分,脑疝回复容易,减轻术后脑肿胀,且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改良翼点入路治疗颅底脑挫伤及血肿的方法及经验。方法:运用改良翼点入路对78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67例术后存活,病死率14.1%,骨瓣回植率65%。结论:该入路暴露彻底,减压充分,便于手术操作和减轻术后脑肿胀,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扩大翼点人路在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方法:对80例额颞对冲伤患者分别采用传统手术人路(26例)和扩大翼点入路(54例)治疗,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GOS预后评价标准,传统额颞瓣人路手术治疗的26例中,恢复良好7例,中残2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4例,病死率53.84%;经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的54例中,恢复良好27例,中残6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7例,病死率31.482%;两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改良的扩大翼点入路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额颞瓣人路患者(P〈0.05)。结论:扩大翼点入路手术在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中具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王万卿  段素蕾  张香平 《中外医疗》2012,31(32):35+37-35,37
目的探讨改良翼点入路在颅脑损伤开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于2007年1月-2010年12月对该院收治的105例颅脑损伤病人手术切口入路进行改良分析。结果该组105例病人中,术后无病人因手术原因死亡,亦无病人因咀嚼出现颞肌堆积萎缩,恢复良好者73例,中残21例,植物人有8例,死亡3例。结论改良翼点人路是治疗颅脑损伤的一种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李柏成  杨秀江 《重庆医学》2007,36(22):2297-2298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应用扩大翼点入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52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扩大翼点入路,30例采用常规开颅方法.扩大翼点入路即在翼点入路基础上扩大暴露范围,包括额底、颞底及额颞顶较大范围.扩大翼点入路结合硬膜扩大缝合,有时采用浮动骨瓣等方法.结果 扩大翼点入路组治愈率高于常规组(P≤0.05);在减少脑组织膨出发生率(P≤0.05),降低再次手术率(P≤0.05)等方面也都优于常规开颅组.结论 扩大翼点入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具有以下优点:提高治愈率,降低脑组织膨出发生率,降低再次手术率,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6.
陈健彤 《中外医疗》2011,30(15):99-99
目的探讨2种手术方法切除小脑幕跨幕巨大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小脑幕跨幕巨大脑膜瘤随机平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显微手术切除,对照组采用改良扩大翼点入路切除。结果 2组在治疗中与后期都无死亡病例,同时随访的死亡率结果都比较良好。结论在切除小脑幕跨幕巨大脑膜瘤中,显微手术切除与改良扩大翼点入路切除都有其优越性,都值得临床选择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扩大翼点入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52例重度颅脑损伤病人采用扩大翼点入路 ,3 0例采用常规开颅方法。扩大翼点入路即在翼点入路基础上扩大暴露范围 ,包括额底、颞底及额颞顶较大范围。扩大翼点入路结合硬膜扩大缝合 ,有时采用浮动骨瓣等方法。结果 :扩大翼点入路组治愈率高于常规开颅组 (P <0 0 5) ;减少脑组织膨出发生率 (P <0 0 5)、降低再次手术率 (P <0 0 5)等方面也都优于常规开颅组。结论 :扩大翼点入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具有以下优点 :提高治愈率 ,降低脑组织膨出发生率、降低再次手术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方法及其适应证,以提高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翼点扩大入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109例手术患者的资料。结果 109例中,存活79例,死亡30例,病死率27.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所致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例,尤其是合并严重脑挫裂伤或急性外伤后脑肿胀者,翼点扩大入路开颅术是一种较充分、有效的减压方法。  相似文献   

9.
云望  李丹峰  周奋 《海南医学》2004,15(6):70-70,32
目的 探讨扩大翼点入路大骨瓣开颅术救治额颞部重型脑挫裂伤的疗效优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97年1月至2003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GCS3-8分额颞部重型脑挫裂伤患者86例。其中A组46例,扩大翼点入路骨瓣开颅术;B组单纯额部或颞部骨瓣开颅手术。结果 A组死亡率和致残率均显著低于B组患者。(p<0.005)。结论 扩大翼点入路开颅术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对冲性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 .方法 采用扩大翼点入路对39例对冲性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进行手术治疗,并根据术中所见病理决定去骨瓣减压的范围.结果 根据Glasgow结果 评分(GOS):愈后良好16例(41%),中度残废8例(20.5%),重度残废6例(15.4%),植物生存2例(5.1%),死亡7例(17.9%).结论 扩大翼点入路是治疗对冲性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 ,该方法 暴露范围广、骨窗大、术野清晰、减压充分、止血完善,能有效地降低病死率,减少致残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吴景荣  黄巧  王世伟 《吉林医学》2013,34(4):646-647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小脑幕跨幕巨大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收治的小脑幕跨幕巨大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扩大翼点入路组)30例和观察组(颞下经小脑幕入路组)30例。结果:观察组生存率稍高于对照组,死亡率稍低于对照组,但是χ2=1.36,1.36,P>0.05,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显微手术切除与改良扩大翼点入路切除治疗小脑幕跨幕巨大脑膜瘤患者都有其优越性,都值得临床选择与推广。  相似文献   

12.
重型颅脑损伤在颅脑外伤发生率所占比重居高不下,此类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开颅手术则是救治的关键。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月采用扩大翼点人路简易硬膜成形术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48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姜洪  吴先良  邓忠勇  梁斗 《广西医学》2010,32(11):1400-1402
目的观察标准外伤骨瓣开颅术联合小脑幕裂孔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采用标准外伤骨瓣开颅术联合小脑幕裂孔切开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按GOS分级法评估疗效:恢复良好38例(37.3%),中残22例(21.9%),重残13例(12.7%),植物生存7例(6.9%),死亡22例(21.6%)。结论标准外伤骨瓣开颅术联合小脑幕裂孔切开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可以显著降低病人的病死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摘要] 〖HTH〗目的〖HTSS〗探讨改良Kawase入路手术切除治疗岩斜区脑膜瘤(petroclival meningiomas,PCMs)的临床价值。 〖HTH〗方法〖HTSS〗回顾性分析102例PCM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颞下经小脑幕入路组(A组)50例和改良Kawase入路组(B组)52例,患者均给予PCMs常规基础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手术切除治疗,B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采用改良Kawase入路手术切除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肿瘤切除程度、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HTH〗结果〖HTSS〗2组肿瘤切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2组术后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P<0.05)。 〖HTH〗结论〖HTSS〗改良Kawase入路手术切除治疗PCMs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效果,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作为临床治疗PCMs患者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和扩大翼点入路去骨瓣减压术在额颞部重度颅脑损伤合并急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额颞部重度颅腩损伤并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首先利用YL-1型颅脑穿刺针穿刺排血,然后经扩大翼点入路开颅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结果:伤后6个月~1年随访,26例患者中,预后良好15例(57.7%);预后不良7例(26.9%);死亡4例(15.4%).结论:早期行微创穿刺排血可以缓解颅内压,减轻脑组织移位,为开颅手术赢得时间;扩大翼点入路去骨瓣减压术对于额颞部重度颅脑损伤具有减压充分、便于海马钩回疝复位等优点.以上两种方法的联合应用能够降低病死率及病残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额颞部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扩大翼点入路对210例额颞部颅脑损伤进行手术治疗,并根据术中颅压情况决定去骨瓣减压的范围。结果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评分,预后良好108例(51.4%),中度残废24例(11.4%),重度残废18例(8.6%),植物生存12例(5.7%),死亡48例(22.9%)。结论扩大翼点入路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该方法暴露范围广、骨窗大、术野清晰、减压充分、止血完善,能有效地降低病死率,减少致残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陈建华 《中原医刊》2011,(3):103-104
目的探讨翼点入路的可变性+硬脑膜成型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的}陆床疗效。方法56例额颞部重型颅脑伤患者以翼点入路为基础,个性化手术方案扩大手术切口:行额颞大骨瓣+硬脑膜成型术。结果56例患者,恢复良好22例(39.29%),中残15例(26.79%),重残6例(10.71%),植物生存1例(1.79%),死亡12例(21.43%)。结论扩大翼点入路行额颞大骨瓣+硬脑膜成型术,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7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恢复良好率(56.76%)明显高于对照组(32.43%),病死率(2.70%)明显低于对照组(21.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3.51%)明显低于对照组(3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病死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改良翼点入路治疗对冲性额颞部颅脑损伤10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额颞部颅脑损伤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重型对冲性额颞部损伤109例采用改良翼点入路进行治疗与以往标准大骨瓣减压进行比较。结果:本组存活82例(75.2%)。根据GOS标准:康复良好60例,中度残废12例,重度残废6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27例。结论:改良翼点入路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相比术野广阔,止血可靠。可充分降低颅内压,在直视下将钩回、海马回确切复位;切口位于发际内,有利于保持面容完整。  相似文献   

20.
曾昭明  吴波  王同纶 《广西医学》2002,24(9):1441-1442
救治重型颅脑损伤 (GCS≤ 8分 )是基层医院神经外科工作的重点之一 ,其中手术治疗是抢救的关键环节。我科 1999年 3月至 2 0 0 2年 1月采用扩大式翼点入路术式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5 6例 ,有效地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 ,改善了病人预后生存质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4 2例 ,女性 14例 ,年龄 8~ 6 9岁 ,致伤原因 :车祸致伤 4 6例 ,高处坠落伤 7例 ,打击伤 3例。1 2 损伤类型 :本组闭合性损伤 5 1例 ,开放性损伤5例 ,近棘孔处脑膜中动脉破裂出血致巨大硬膜外血肿 4例 ,额颞顶复合硬膜下血肿 15例 ,额颞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