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天性腭裂手术修复时机及其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业希  陈业辉 《广东医学》1998,19(5):354-355
回顾性总结先天性腭裂患儿不同手术年龄组的手术疗铲,探讨手术修复进机。方法:对34例先天性腭裂患儿进行手术修复,术后随访1-4年,根据不同手术年龄组术后牙颌中面部发育情况及术后发音效果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婴儿唇腭裂早期修复的疗效及意义。方法 对 3天~ 6个月的婴儿唇腭裂进行手术修复 ,评价麻醉安全性 ,对术后唇部、鼻部、上颌骨发育情况及语音效果随访。结果  2 6例手术均获成功 ,唇鼻部、上颌骨正常发育 ,腭裂术后语音质量几乎与正常儿童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麻醉、手术条件具备下 ,手术是安全的 ,早期修复利于引导正常发育 ,减轻二期修复及序列治疗的难度  相似文献   

3.
牛景荣  朱洪民 《海南医学》1999,10(2):103-104
目的:研究腭裂畸形及修复术对上颌骨发育的影响。揭示腭修复术对上颌骨发育的影响。方法:应用头影测量及牙颌模型测量方法。通过对69便未经正畸治疗的成年男性腭裂患者上颌骨三个方向测量分析。结果:未手术腭裂患者具有正常人相近的上颌骨发育潜能。而腭修复术后患者上颌骨的发育明显受限,结论:手术创面大量瘢痕组织形成是限制上颌骨生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幼儿腭裂的早期修复10例,平均年龄14个月,均无发生麻醉和手术早期并发症,术后随访发音优良率达70%。本文对小儿腭裂手术时机,手术时间和发音效果的关系,早期手术是否影响上腭部发育等问题,提出了肤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腭裂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先天性畸形,不仅影响上颌骨的正常发育,还可引起咀嚼、发音等功能障碍,尤其是语言功能障碍。腭裂对儿童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抑制了儿童天真、活泼的特性,养成了不愿与人接触的僻性[1]。手术是治疗腭裂的最好方法,但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对手术成功及术后重建儿童信心、改善心理障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05年7月至2006年7月我院收治89例腭裂患者,均进行提肌重建修复手术。术后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腭裂术后的语音康复计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纯的腭裂修复目前还难以消除腭裂术后异常的语言发音,这是因为在腭部存在裂隙的情况下,患儿的发音习惯已经养成,即使手术将裂隙封闭后,这种错误的发音习惯仍将继续。再因腭裂患者先天的颌面部发育缺陷及手术创伤的影响,心理障碍等,严重阻碍正常语音发育。因此,腭裂术后同时进行语音训练及心理康复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恢复单侧完全性腭裂腭部正常解剖形态与功能 ,获得良好语音的方法。方法 :将 90例单侧完全性腭裂按年龄段分为A、B、C 3组 ,手术均采用改良兰氏法 ,为避免口鼻瘘的发生 ,改进了剖开裂缘 ,并对3组患者术后语音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3组病例术后均恢复了正常解剖形态 ,术后语音评估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早期接受手术者发音效果好。结论 :腭裂修复术应尽早实施 ,尽早为良好的语音发育创造正常的解剖生理环境 ,以达到良好的语音效果  相似文献   

8.
陈风兰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1):1305-1306
目的:提出修补腭裂的改良方法,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应用常规方法即可完成绝大部分腭裂的修复。在设计腭瓣切口时,对于裂宽不超过15mm的腭裂,采用直线缝合法或窄腭瓣和小的犁骨粘膜瓣封闭裂隙,尽可能减少腭裸露面积,保留不需切开的腭粘骨膜,以减少腭裂修复手术对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重建腭咽括约肌环:提倡腭功能重建,为患儿术后的正确发音提供满意的条件。结果:400例腭裂手术成功率100%。结论:唇腭裂序列治疗中,以手术修复腭裂为主要治疗手段,提倡腭功能性修复原则,为术后功能重建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不同时期对腭裂修复术后语音效果的护理评价,分析研究患者发音程度及功能。方法对48例腭裂修补术后患者进行AST2纯音测听及声学分析仪器VS-9700语音工作站作出数字信号技术处理。结果通过语音护理训练,将元音、辅音进行转换,分析汉语通话,信号愈长、愈强,辨别发音清晰度的能力愈大,反之愈小。结论腭裂修补术解剖形态好,实施手术时间早,可使患者通过语音训练基本达到音调稳定,语音适中。  相似文献   

10.
单侧瓣法修复腭裂的术式改进与语音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孙远  李慧增  史文进  张从纪 《重庆医学》2003,32(11):1479-1480
目的 探讨单侧瓣修复腭裂手术方法的改进以及对腭裂术后发音的影响。方法 对128例腭裂患者行改进的单侧瓣手术。术后采用软腭动度恢复治疗,同时配合针对性发音训练,观察患者术后发音的效果。结果 所有病例均达到一期愈合,无复裂发生;随访病例语音均有明显改善,其中78%语音接近正常。结论 改进的单侧瓣手术适用于大部分腭裂患者,对患者语音的恢复与改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大龄腭裂患者进行单纯行裂隙关闭术和同期行咽后壁咽成形术的术前、术后发音效果进行检测分析和对比。方法:对22例同期行腭裂关闭术及咽后壁组织瓣咽成形术治疗和10例单纯行裂隙关闭术的大龄腭裂患者,术前、术后用鼻咽纤维镜检测其腭咽闭合情况,应用通用音频谱分析系统,对术后患者腭裂语音进行声学分析。结果:所有腭裂修复术后,创口均达到临床I期愈合,语音也有不同程度改善。大龄腭裂患者采用腭裂关闭及同期咽成形术的修复组,术后发音明显优于单纯行裂隙关闭组。结论:大龄腭裂患者,采用腭裂关闭及同期咽成形术,是提高腭咽闭合和改善发音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对大龄(8岁以上)腭裂患者的特点,同期行腭裂关闭术和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并研究其对语音的影响,以提高修复效果。方法:对32例大龄腭裂患者行腭裂裂隙关闭手术以及咽后壁组织瓣咽成形术治疗,术前术后用鼻咽纤维镜检测其腭咽闭合情况,评价患者鼻漏气及过重鼻音改善情况。结果:32例腭裂修复术后创口均达到I期愈合,软腭后退良好,腭咽闭合改善明显,为发音创造了条件,语音也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大龄腭裂患者同时采用腭裂关闭术及咽成形术的方法修复,有利于改善软腭的形态和发音。  相似文献   

13.
早期腭裂修复术的临床体会高军,王建华,张雷,王锋君,虎万里小儿早期腭裂修复术是否影响上颌骨的发育在国内外仍有争议。但无论持什么观点的学者都承认早期手术可使患儿获得良好的腭咽闭合功能和语言功能。国内有研究认为腭裂修复术的最佳年龄是2~4岁[1]。由于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种腭裂手术的新术式,以减轻对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本法与传统的Langenback法比较,在切口设计、软硬腭区外科操作及缝合等方面有多项改进。本法不帮硬腭松驰切口,通过裂缘切口和软腭松驰切口,充分构解组织,完成腭裂全部手术操作。结果:与传统方法比较,在切口愈合上差异不显(P〉0.05);但在手术创伤(手术失血量及手术时间)上差异显(P〈0.01)。结论:本法安全可行,特别适合腭裂早期修复;对上颌骨生长中心的保护,进一步提高了腭裂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腭裂术后并发症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腭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畸形,不仅影响上颌骨的正常发育,还可引起咀嚼、发音等功能障碍,只有通过手术才能达到恢复功能的目的。腭裂术后由于各种原因易引起呼吸道梗阻、出血、感染、穿孔、复裂等多种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还影响手术效果,重者可导致手术失败,甚至危及生命。本文着重探讨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相关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唇裂和婴儿期腭裂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新生儿唇裂手术的关键所在及婴儿腭裂手术的可行性,以及麻醉的安全性。方法分析17例新生儿唇裂和12例婴儿腭裂的手术情况。结果与结论新生儿唇裂修复和婴儿期腮裂修复是可行和安全可靠的。随访表明,唇裂术后的外形和腭裂术后的发音情况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7.
腭裂术后发音不良是腭裂手术的主要缺陷。目前,腭裂修复虽有多种方法,但疗效仍不够理想[1,2],特别是语言功能恢复不全,直接影响患者正常社交、工作和身心健康。一些患者因整体素质提高及经济收入增加,要求改善术后发音不良,以提高生活质量。我科先后收治了30例腭裂术后发音不良,经折叠式双咽后壁组织瓣腭咽成形术后,发音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l.1一般资料:30例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40岁。本组病例中,单侧完全腭裂27例,双侧完全腭裂3例;术前语言测试发单音节和语音时均有较明显的鼻音,语音不清…  相似文献   

18.
目的:用手术方法修复各型腭裂。方法:应用改良板间劈开术及不断腭腱膜法修复腭裂。结果:38例病人经改良法手术修复后12~14天,用30字音图检查发音情况,结果语音明显改善,有的趋于正常,发音效果达优者31例(81.58%),良者7例(18.42%)。结论:提示改良法修复腭裂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没有条件在较小婴幼儿时期施行此类手术并加以语言训练的学龄前儿童,甚至已形成较顽固发音“固癖”的青少年病人来说,有较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腭裂是口腔颌面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畸形。因口腔特殊的生理解剖环境 ,手术时常发生一些特殊的并发症。本文总结了 175例腭裂修复术 ,并对其中 11例并发症进行了分析。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175例中 ,男性 10 7例 ,女性 6 8例 ,男女之比为 1.5 7∶1。临床诊断分型 :单侧完全性腭裂 89例 ,不完全性腭裂 2 3例 ,软腭裂 2 7例 ,双侧完全性腭裂 36例。手术年龄 :最大 30岁 ,最小 3岁。1.2 麻醉与手术方式173例行口腔插管全身麻醉加局麻 ,2例采用局麻。全麻病例当中 ,有一例发生术后因喉头水肿致呼吸道梗阻症状。使用局麻者效果满意 ,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腭裂手术方法与改善发育的关系。方法 :将 36例腭裂患者选用兰氏法加环扎 ,并设对照组。结果 :兰氏法加环扎与单纯兰氏法相比 ,前者发音改善明显优于后者。结论 :兰氏法加环扎修复腭裂有利于促进腭咽闭合 ,从而改善发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