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大连市城乡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患病情况,为制定慢性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5~8月,在大连市11个区(市、县)整群随机抽取20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调查。[结果]调查6 304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6.74%,糖耐量受损罹患率为10.34%,糖尿病患病率为8.17%,冠心病患病率为6.23%,脑卒中患病率为1.36%。糖尿病、冠心病患病率男性分别为7.15%、4.99%,女性分别为9.14%、7.41%(P0.01);脑卒中患病率男性为1.73%,女性为1.02%(P0.05)。糖尿病患病率、糖耐量受损罹患率,城区居民分别为9.15%、8.80%,农村居民分别为7.61%、11.22%(P0.05或P0.01)。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居民5种慢性病患病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大连市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均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徐州市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制定预防和控制工作规划,开展社区干预。[方法]2000年,在徐州市3个县(区)随机抽取部分3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调查。[结果]合计调查41786人,慢性病总患病率为36.83%;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升高;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肺气肿、糖尿病患病率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冠心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肥胖、高血压、家族史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经常体育锻炼、常吃水果是多种慢性病的保护因素。[结论]预防肥胖,改善不良生活习惯是预防控制慢性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部分城区居民慢性病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福建省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状况,为社区开展综合性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社区中20岁以上的2 138名常住居民进行10种慢性病调查。[结果]社区20岁以上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46.8%,同时患2种疾病者占23.5%,患3种及以上者占11.4%,6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为64.6%,所调查社区居民中前5位的慢性病为高血压、糖尿病、骨关节病、冠心病和高血脂症。[结论]慢性病已成为社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工作亟待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应侧重中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4.
福州市老年人慢性病现状调查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了解福州市社区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开展社区老年人的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制定专门调查表于2002年4月~5月对福州市1767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的总患病率为89.41%,其中患1种慢性病的占55.16%,同时患2种慢性病的占23.57%,患3种及以上慢性病的占21.27%.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P<0.05).其中慢性支气管炎、脑血管意外男性明显高于女性,骨关节病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5).结论福州市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与年龄组呈线性上升趋势,其中主要以心血管疾病和肌肉骨骼系统性疾病为主,积极开展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及以高血压为主的老年人慢性病的综合防治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洛阳市某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社区居民进行了慢性病患病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该社区居民1994年慢性病患病率为244.17‰(标化率为160.34‰)男性慢性病患病率为241.91‰。(标化率为158.88‰);女性为246.62%(标化率为164.31‰)。慢性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而患病年龄多在40~59岁,即中年期,主要慢性病前五位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病毒性肝炎、低血压、慢性胃炎。慢性病患病率与文化水平、精神状态,体育锻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患病现况,为慢性病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年,对绵阳市涪城区15个乡镇的农村居民进行调查。[结果]调查137674人,其中男性71821人,女性65853人。主要慢性病患病率为6.03%,其中男性与女性分别为6.77%、5.22%,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P<0.01);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糖尿病、肺心病的患病率分别为2.45%、1.74%、0.92%、0.55%、0.37%。男性、女性前5种主要慢性病均依次为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糖尿病、肺心病。[结论]农村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不容忽视,应积极开展农村居民健康知识教育及慢性病健康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乐陵市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筛查其危险因素,为制订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对象3609人,进行问卷调查、医学体检及血生化指标测定。[结果]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9.7%、5.0%、21.1%,有随年龄增长呈明显上升的趋势。筛出体质指数、高血压家族史、年龄、LDL-C升高、TG升高、职业和性别是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糖尿病家族史、LDL—C升高、年龄、中心性肥胖和吸烟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应根据慢性病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对慢性病的重点人群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扬中市中老年居民主要慢性病(常见慢性病及慢性上消化道疾病)患病、共病现状并分析其模式,为中老年人群慢性病的管理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内窥镜检查及实验室生化指标检测收集患者资料,对患病现状和共病模式分析。结果中老年慢性病患病率为94.37%,患病率排名前6位分别是慢性胃炎(72.52%)、高血压(62.52%)、血脂异常(34.89%)、子宫肌瘤(女)(12.50%)、糖尿病(10.61%)、上消化道癌前病变(7.53%)。调查对象中27.67%患有1种慢性病,66.69%患有2种及以上慢性病。患任意2种慢性病970人(37.44%),最常见的共病模式为慢性胃炎+高血压(56.60%)。患任意3种慢性病555人(21.42%),最常见的共病模式为慢性胃炎+高血压+血脂异常(52.28%)。结论中老年居民主要慢性病及共病患病率较高,多种慢性病存在共享危险因素。应针对慢性病的患病特点和共享危险因素采取综合预防和控制措施,提高慢性病防治及管理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某金矿接尘工人健康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矿山接尘作业人员尘肺患病情况;了解矿山接尘工人常见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不良有害因素导致各种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及其与工龄、工种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某金矿企业接尘工人521人进行健康体检资料的调查分析。调查方式由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医师直接询问调查,同时测量血压、肺活量,内外科检查及胸部后前位高仟伏X线摄片等。[结果]本次体检521人中,尘肺患者为120人,占总人数的23.0%。其中井下工人患病率为26.1%,高于井上工人。120例尘肺病人接尘时间主要集中在1970~1990年,占构成的86.66%。高血压、胃炎、慢性胃炎等慢性疾病患病率井伤工人均较高。高血压、关节炎、慢性鼻炎等慢性疾病患病率都有随工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除慢性胃炎、腰肌劳损、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各工龄组各种慢性病的患病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接尘工人尘肺的发病同接尘时间,接尘种类有密切关系。工龄越长高血压、关节炎等慢性病的患病率越高;井下工人高血压、胃炎、慢性咽炎等慢性病的患病率比井上工人高;尘肺病人的慢性病患病率高于非尘肺接尘工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河北省居家老年人慢性疾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老年人保健服务、合理有效地分配卫生资源的政策制定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在河北省唐山、石家庄、张家口市抽取的6 173名≥60岁城乡居家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河北省城乡居家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75.1%,其中患1、2、3、4和≥5种慢性病者分别占患慢性病者总数的35.4%、26.0%、15.8%、8.0%和14.7%;总患病率居于前5位的慢性病分别为高血压(41.7%)、心脏病(22.8%)、风湿性关节炎(18.2%)、糖尿病(17.2%)、骨质疏松(15.4%),居于城市前5位的慢性病分别为高血压(43.2%)、心脏病(25.6%)、糖尿病(19.6%)、风湿性关节炎(15.1%)、骨质疏松(13.7%),居于农村前5位的慢性病分别为高血压(40.2%)、脑血管疾病(28.1%)、风湿性关节炎(21.3%)、心脏病(19.9%)、骨质疏松(17.2%);城乡居家老年人不同慢性病患病情况比较,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风湿性关节炎、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青光眼、褥疮、贫血、肌肉萎缩症、痛风、甲状腺疾病、皮肤疾患、焦虑症、抑郁症患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84岁、有公费医疗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河北省居家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收入足够满足需要、工作现状为在职和未工作过、睡眠正常、生存质量良好、日常生活能力正常、心理症状指数正常是河北省居家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河北省城乡居家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年龄、医保类型、收入满足需要、工作现状、睡眠情况、生存质量、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症状指数是城乡居家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石狮市男性与女性老年人住院疾病谱的特点。方法借助新农合运行数据,以《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分类,动态分析石狮市2007-2012年住院老年人性别疾病谱。结果该市六年间数据显示:(1)老年人男女比例为1.24:1,60~和70~岁年龄别占90%左右;(2)老年男性与老年女性的疾病谱变动均不大,病种相对集中:前五位疾病构成比均在73%以上;但两者疾病谱不尽相同:循环系统疾病在老年男性和老年女性中均居首位;肿瘤是老年男性第二顺位疾病,老年女性中为第三或第四顺位;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在老年男性中分别为第三、四顺位,在老年女性中则是在第二至第四顺位间波动;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在男性中为第五顺位,而女性则是眼及附器疾病与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病波动在第五或第六顺位;(3)单病种分析:脑血管病、高血压和冠心病均是最主要的循环系统疾病,老年男性恶性肿瘤比例较高,老年女性患糖尿病和白内障比例较高。结论 2007-2012年,循环系统疾病是石狮市老年人住院疾病谱第一顺位疾病,不同性别老年人疾病谱特点不同,应针对性地开展老年人的疾病预防控制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广州市白云区两镇15岁及以上居民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和人和镇的9646位15岁及以上居民进行慢性病患病情况现况调查. 结果 慢性病的总患病率为18.0%(1700/9431),男、女慢性病总患病率依次为17.0%、19.0%,男女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江高镇慢性病的患病率为19.2%,人和镇慢性病的患病率为17.6%,两镇慢性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五位慢性病分别为高血压(8.16%)、糖尿病(2.65%)、血脂异常(1.89%)、胃肠疾病(1.77%)、慢性阻塞性肺病(1.46%).除慢性阻塞性肺病外,其余4种慢病两镇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之间、不同文化程度间慢性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慢性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出上升趋势,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而呈现出下降趋势.江高镇居民饮酒率(10.8%)、高脂饮食率(44.8%)比人和镇居民(22.7%、52.6%)低,而吸烟率(17.6%)、高盐饮食率(45.2%)比人和镇居民(14.4%、33.5%)高,该4种生活方式在两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慢性病已成为影响白云区居民尤其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两镇相关部门应针对性地开展及加强以高血压为重点防控慢病、以老年人为重点干预对象的慢性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邢台市养老机构入住人员慢性病的患病情况,为该地养老机构的进一步建设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对邢台市养老机构719例入住人员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邢台市养老机构入住人员86.92%为70岁以上的老年人;458人患有慢性病,该人群患病率为63.70%,54.8%的慢性病患者合并2种及以上疾病,60~岁组慢性病合并存在最严重;邢台市养老机构慢性病前五位排名分别为高血压、脑梗塞、冠心病、糖尿病、前列腺增生,女性冠心病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男性脑梗塞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60~岁组糖尿病患病率最高为28.57%(P<0.05)。结论 邢台市养老机构入住人员慢性病患病率较低,但慢性病合并存在情况严重,尤其60~岁组人群,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中山市离退休干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及综合干预疗效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访问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山市离退休干部613人进行慢性病调查分析并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慢性病患病率高达100%,其中前列腺增生发病率最高占男性群体88%,其他慢性疾病患病率及顺位依次是:颈椎病、高血压、白内障、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肥胖、脂肪肝、胆石症、冠心病、糖尿病、肺气肿、恶性肿瘤。同时患3种以上疾病的人数占全部调查人数的93.14%。结论:中山市离退休干部的总体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加强慢性病的防治,对老年人群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保健及防护能力以及加强社会、家庭对老年人的关注,是改善其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卒中四种常见慢性病(四病)对农村中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与特点.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房山区中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采用欧洲五维度健康量表(EQ-5D)进行生命质量测量.应用Probit回归模型,以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为核心指标,分析四病对生命质量各维度的影响及其控制的公共卫生学意义.结果 共调查5345名研究对象,72.1%患四病,慢性病患者的平均EQ-5D健康指数低于非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82,P<0.001).慢性病患者在各健康维度的生命质量问题比例均高于不患慢性病者(P<0.001),主要问题集中于疼痛不适维度(20.4%).与不患慢性病者相比,冠心病患者在疼痛不适维度的相对危险升高了31.6%(RR=1.316,95%CI:1.205~ 1.436),脑卒中患者在自我照顾和平常活动维度相对危险分别升高了30.4%(RR=1.304,95%CI:1.104~1.541)和33.8%(RR=1.338,95%CI:1.151~1.555).四病对人群生命质量影响程度的PAR%分别为高血压31.05%、糖尿病4.84%、冠心病23.39%和脑卒中4.44%.结论农村社区中老年人冠心病患者在疼痛不适维度发生问题的风险最高,患脑卒中在自我照顾和平常活动维度发生问题的风险最高,冠心病患者发生健康状态不良的风险最大,对该地区控制高血压可以较大程度提高人群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慢性病的患病情况、易感人群和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对30岁以上常住人口进行入户调查。「结果」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现患率分别为10.1%、7.9%、5.5%;吸烟、咸食、缺少体育锻炼、肥胖与超重的比例分别为33.2%、21.5%、51.3%、31.3%。「结论」高血压、高经等是三明市城镇居民的主要慢性病;吸烟、缺少体育锻炼等是主要危险因素。加强健康教育、开展控烟与防治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895名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和中关村社区 90 0名 6 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社区卫生服务问卷调查。结果北京市 895名老年人各种慢性病的患病率达 91.7% ,患有一种慢性病者 15 .2 % ,患有两种慢性病者 2 1.6 % ,患有三种及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占 5 4 .9% ;慢性病患病率位于前五位的依次为高血压病4 2 .3%、白内障 35 .1%、冠心病 35 .0 %、颈椎病 2 5 .0 %、脑血管病 2 2 .0 % ;前五位主要慢性病自报患病率的影响因素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作类型、月收入、医疗保障形式。结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 ,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作类型、月收入和医疗保障形式是老年人慢性病自报患病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示范点社区慢病现况及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示范点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流行现况及主要危险因素,为有效地在社区开展慢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示范点社区内6966名居民被抽取为调查对象,分别进行了身高、体重、腰围、血压测量及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内19种疾病的患病率前五位依次为高血压(31.93%)、慢性胃肠疾病(17.60%)、慢性支气管炎(11.00%)、冠心病(7,97%)、骨质疏松或骨折(5.76%)。超重与肥胖、吸烟、缺乏体育锻炼等是慢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示范点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超重与肥胖、吸烟、饮酒及缺乏体育锻炼的现状已经对其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应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医学高校知识分子高血压及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医学高校知识分子人群中的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主要的危险因素,为高校中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本院1089名35岁以上副高级及以上职称高级知识分子,对其2005年度健康检查资料进行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和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36.80%和25.32%,并随年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呈递增趋势,这些人群中高血压患病与年龄、性别、家族史、体质指数(BMI)精神因素及血糖等有关。[结论]高校高级知识分子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血脂较高,应加强医学高校高血压防治工作的宣教力度,合理营养、重点降低BMI和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