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在代谢综合征患者脑血管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Multi-DopX4型TCD仪对13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2例呈现动脉硬化性病变,总异常率86.2%;其中43例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呈现节段性血流增快狭窄型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5,P<0.01)。含有高血压的组合中,节段性血流增快狭窄型明显增多(χ2=11.57,P<0.05)。结论脑动脉硬化是代谢综合征患者早期常见的脑血管病变,高血压是代谢综合征患者脑血管狭窄型改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培哚普利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成两组.培哚普利组结扎冠脉前20 min给予培哚普利2 mg/kg静脉注入;缺血再灌注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入.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 dP/dTmax)及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光镜观察心肌形态学改变.结果 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培哚普利组大鼠LVSP及士dP/dTmax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心肌纤维断裂坏死,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而培哚普利组无出血、坏死,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心肌缺血再灌注可导致缺血心肌进一步损伤,培哚普利可减少炎性细胞的浸润,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山市离退休干部慢性病患病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中山市离退休干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情况,寻求防治对策。方法对60岁以上处级以上离退休干部进行体格检查、询问调查并填写调查表。结果通过对613名60岁以上离退休干部健康检查发现,慢性病患病率高达100%,慢性疾病患病率顺位依次是:前列腺增生、颈椎病、高血压、白内障、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肥胖、脂肪肝、胆石症、冠心病、糖尿病、肺气肿、恶性肿瘤。同时患3~7慢性病的居多,占总数83.2%。同时还发现近5年来,恶性肿瘤、冠心病、脂肪肝、高尿酸血症、糖尿病患病率比原来明显增加。结论中山市离退休老干部健康情况并不乐观。应加强慢性病的防治,积极开展老年人健康保健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健康教育,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夹脊穴穴位埋线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夹脊穴穴位埋线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相应节段夹脊穴穴位埋线为主,配合局部皮肤针叩刺加拔罐的方法。结果夹脊穴穴位埋线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6例,32例显效,有效率88.89%。结论夹脊穴穴位埋线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干部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及其与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对健康体检的1116名机关干部的血尿酸及脑血管病的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高尿酸血症的总检出率为30.2%,男性35.6%,女性7.1%,高发于50~80岁;高尿酸血症组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结论高尿酸血症存在性别年龄差异,干部人群血尿酸水平与脑血管病有密切有关,应当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PCNA1(lncRNA RHPN1)反义AS1(RHPN1-AS1)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i-NC(lncRNA RHPN1-AS1阴性对照组)、si-RHPN1-AS1(沉默lncRNA RHPN1-AS1组)、pcDNA(真核表达载体组)、pcDNA-RHPN1-AS1(沉默lncRNA RHPN1-AS1真核表达载体组)、miR-NC(微小RNA-339-5p阴性对照组)及miR-339-5p(微小RNA-339-5p组)分别转染至肝癌细胞Huh7中,记为si-NC组、si-RHPN1-AS1组、pcDNA组、pcDNA-RHPN1-AS1组、miR-NC组和miR-339-5p组;将si-RHPN1-AS1质粒分别与anti-miRNC(微小RNA-339-5p抗结剂阴性对照)、anti-miR-339-5p(微小RNA-339-5p抗结剂)共转染至Huh7细胞中,记为si-RHPN1-AS1+anti-miR-NC组(沉默lncRNA RHPN1-AS1+微小RNA-339-5p抗结剂阴性对照组)、si-RHPN1-AS1+anti-miR-339-5p组(沉默lncRNA RHPN1-AS1+微小RNA-339-5p抗结剂组);转染均采用脂质体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RT-qPCR)检测正常肝细胞(THLE-2)、肝癌细胞株(Huh7、MHCCLM3、MHCC97H)中miR-339-5p和RHPN1-AS1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RHPN1-AS1和miR-339-5p的靶向关系;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蛋白、P21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及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四甲基偶氮唑(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与正常肝细胞THLE-2相比,肝癌细胞株Huh7、MHCCLM3、MHCC97H中RHPN1-AS1高表达,miR-339-5p低表达。RHPN1-AS1靶向调控miR-339-5p的表达。干扰RHPN1-AS1表达和miR-339-5p过表达的肝癌细胞Huh7中P21蛋白、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Cyclin D1、Bcl-2水平显著降低,细胞活性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下调miR-339-5p表达逆转了干扰RHPN1-AS1表达对肝癌细胞Huh7的增殖抑制和凋亡促进作用。结论:干扰RHPN1-AS1表达可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miR-339-5p表达有关,将可为肝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城市干部群体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并与农民群体对比。方法检测中山市1 116例处级干部血糖、血脂、血压和体重指数等,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和同期农民群体相比较。结果干部体检人员中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超重或肥胖、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23.7%、52.6%、53.9%、31.5%、18.1%。明显高于农村群体的4.3%、32.4%、27.3%7、.8%、2.9%。结论干部群体中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的患病率较农民群体显著增高,应列为重点防治人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素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合理的个体治疗方案.方法59例病人分为2组,治疗组(普通肝素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5分),对照组(低分子肝素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4分),对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凝血时间进行对照观察,评分及凝血时间采用方差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2-3天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7天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进展性脑卒中发病后6-48小时,进展较快者推荐静脉滴注普通肝素.  相似文献   
9.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7、IL-6和TNF-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7、IL-6和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发病24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3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1例按急性脑梗死常规方法治疗2周,依达拉奉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2周,治疗前、治疗后7d、14d检测患者血清IL-17、IL-6和TNF-α。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d IL-17、IL-6、TNF-α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14d依达拉奉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7d和14d IL-17、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17、IL-6和TNF—α的水平,这可能是其治疗脑梗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TCD对昏迷患者预后评估的作用。方法 对67例昏迷患者按Glasgow评分进行分组并进行1~5d的动态观察。结果 ≤3分组表现为收缩期小尖峰信号,舒张期无信号,收缩期狭小尖峰信号,舒张反流,无信号组的表现预后最差。Glasgow评分4~7分患者血流速度明显降低,频谱相对正常预后有加重趋势,时间较长无变化者可能预示植物状态。血流速度减慢明显及过度灌注伴颅内压增高者预后较差。血流速度不稳定发生在Glasgow评分≤5分多可能预后不良,若Glasgow评分≥6分提示预后良好。血流速度加快预示可能有脑血管痉挛一般预后尚可,频谱形态正常,血流速度正常及血流速度无变化多提示预后较佳。结论 TCD对昏迷患者预后评估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