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师进康 《中国卫生产业》2020,(7):159-160,173
目的分析不同规模医院在不同感染监控指标下的感染情况及相应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方法该次研究以2019年1—12月间某地66所不同规模的综合医院为研究对象,了解不同规模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指标,并记录所有医院感染发病率、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结果该次研究选取的66所综合医院总计住院患者1742587例,其中感染病例数为31366例,总感染发病率为(1.80%),分析各组感染发生率,医院规模与感染发生率成正比关系,对比第1组与第4组感染发病率情况,前者明显优于后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研究选取的66所综合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总感染病例数为576例,总感染率为(0.27%),分析第1组与第4组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前者明显低于后者,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研究选取的66所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2.56%),分析4组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与医院规模成反比关系;该次研究选取的66所综合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36.36%),分析4组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与医院规模成反比关系。结论不同规模综合医院的医院感染监控标准具有一定差异,其中规模较小的医院感染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较高,需要规范这类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2OO8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8年住院的所有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在10 793例住院患者中,共发生医院感染599例次,医院感染率为5.5%;神经内科、烧伤科和干部病房的医院感染率较高,各科室间医院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40.2%);原发病发生医院感染的构成比,居前3位的为烧伤(19.0%)、各种恶性肿瘤(11.9%)和脑梗死(9.4%);各年龄段医院感染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病种和重点人群医院感染的监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全国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监测和防控措施的实施现状,为优化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从8个省/自治区的省部级、地市级和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分层抽样,设计统一的调查问卷,以“问卷星”的形式开展线上调查。结果 123所妇幼保健机构的数据纳入统计分析。90.24%的妇幼保健机构开展了医院感染综合性监测,开展新生儿监护室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和重症监护病房(非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妇幼保健机构比率分别为89.66%、85.96%、80.77%和74.19%,51.22%的妇幼保健机构实现了医院感染病例信息化监测。94.31%的妇幼保健机构开展了手卫生依从性监测工作,90%以上的妇幼保健机构中医院感染高风险部门开展了环境卫生学监测,71.54%的妇幼保健机构由消毒供应中心对复用诊疗器械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90%的妇幼保健机构建立了三级预检分诊制度,86.18%的妇幼保健机构设置了过渡病房。妇幼保健机构对建档孕产妇、高危新生儿、保健人群和长期康复患者等特殊就诊人群普遍采取了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全预约就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8年住院的所有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在10 793例住院患者中,共发生医院感染599例次,医院感染率为5.5%;神经内科、烧伤科和干部病房的医院感染率较高,各科室间医院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40.2%);原发病发生医院感染的构成比,居前3位的为烧伤(19.0%)、各种恶性肿瘤(11.9%)和脑梗死(9.4%);各年龄段医院感染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病种和重点人群医院感染的监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某省不同规模医院的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2015年某省166所不同规模综合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指标进行调查,统计不同规模综合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病率、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标本送检率、多药耐药菌感染检出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对比分析不同规模综合医院的各项院感监测指标的差异。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4382871例,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数为82681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9%,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3%,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67.9%,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标本送检率为50.5%,多药耐药菌感染检出率为21.4%,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52.7%,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33.2%;不同规模综合医院的各项院感监测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规模综合医院的各项院感监测指标存在差异;需进一步规范小规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偏高,需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省不同规模医院的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2015年某省166所不同规模综合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指标进行调查,统计不同规模综合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病率、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标本送检率、多药耐药菌感染检出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对比分析不同规模综合医院的各项院感监测指标的差异。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4382871例,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数为82681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9%,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3%,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67.9%,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标本送检率为50.5%,多药耐药菌感染检出率为21.4%,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52.7%,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33.2%;不同规模综合医院的各项院感监测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规模综合医院的各项院感监测指标存在差异;需进一步规范小规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偏高,需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7.
妇幼保健机构属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承担着保健、临床、科研、教学和宣传等综合任务,它不同于综合医院,也不同于一般的疾病预防机构,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这就要求妇幼保健机构管理者应具备多种能力与素质。本文分析了妇幼保健机构管理者的专业背景及其对培训的需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前山东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主要存在三种发展模式,即临床为主型、保健为主型和纯保健型。近年来临床为主型呈增多趋势,形成这种发展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财政经费不足,补偿机制不健全。政府职能正从管理机构向管理事业转变、从办医院向管医院转变;现行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并没有规定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只能由妇幼保健机构提供;综合医院和妇女儿童专科医院服务范围正在向保健方面拓展,妇幼保健机构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各级各地妇幼保健机构应根据区域内卫生资源情况、医疗需求情况以及自身情况,选择符合自己实际的发展模式,自主确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三级妇幼保健院主要的结果质量指标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全国妇幼保健机构资源及运营情况调查直报系统,收集分析2017年我国三级妇幼保健院管理运行、住院死亡、重返情况、医院感染、手术并发症及患者安全情况。采用平均值、率和构成比对资料进行统计描述。结果2017年,全国三级妇幼保健院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39292人,占职工总数的83.66%;平均住院日5.96天,床位使用率90.01%。新生儿复苏成功率较高;未参与评审的机构,其住院孕产妇危重症死亡率、新生儿患者总住院死亡率、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产伤发生率和阴道分娩产妇产伤发生率较高。结论我国三级妇幼保健院管理运行情况良好,相关政策和项目成效显著。与综合医院相比,医院感染和重返类指标情况较好。未参与过评审的三级妇幼保健院质量安全状况相对较差,建议加强监管,提升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完善医院感染监控措施,为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专职人员与临床医院感染监控员相配合,采用床旁与病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应调查住院患者408例,实际调查406例,实查率为99.51%,发生医院感染23例,现患率为5.67%;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首,占56.52%;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8.03%.结论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在短期内全面了解医院感染的状况,为有效开展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河北区妇幼保健院于1998年1月被评为全市首家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通过创等达标,理顺了妇幼保健组织机构,完善“硬件”和“软件”建设,加强“三基”训练,保健内涵得以深化。在巩固“二甲”成果中,继续加大保健投资力度,落实制度,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宽服务领域。创等达标,妇幼保健院突出了保健特色,找到了保健与临床的最佳结合点,提高了保健人员整体素质,提高了广大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创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的过程,是全面提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方法 在2008年1月-2011年6月分前期准备和申报评审准备两个阶段,医院按广东省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标准,全面启动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等级创建工作.结果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并持续改进;各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得到落实;医院感染各重点部门、重点科室及重点项目开展更全面更深入;医院感染管理各项措施在全院的相互配合更为密切.结论 通过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的等级创建,明显推动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加强了规范化管理;提升了管理水平;强化了团队合作.  相似文献   

13.
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是保健院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是落实《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加强行业管理,进行医院治理整顿的一个重要步骤,对加强保健院内涵建设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广州市妇幼保健院通过创等达标建设,医院工作得到了全面发展,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达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细则对护理管理有明确的管理目标和量化指标。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在二级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工作中,护理管理确立以质量管理为核心,使护理管理工作制度化、质量管理标准化、质量控制数据化、技术操作规范化、病区设置规格化和日常工作程序化。按评审细则要求评价护理部在实施目标管理中对护理管理、院内感染管理和爱婴医院工作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注重考察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操作技能,使护理工作趋向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国妇女常见病普查工作管理及相关政策情况,为制定妇女常见病普查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以提高妇女常见病工作管理和服务质量。方法于2007年12月至2008年1月选取北京、福建、山西、湖北、安徽、黑龙江、新疆、四川、甘肃、广西为调查现场,按分层随机抽样原则,总计抽取70所省、市、县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对其妇女常见病普查管理工作进行定量及定性调查。结果调查的10所省级妇幼保健机构中,有4所建立了妇女病普查管理工作制度;18所地市级妇幼保健机构中,有8所建立了妇女病普查管理工作制度(44.4%);42所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中,有18所建立了相应工作制度(42.9%)。省级妇幼保健机构几乎没有开展妇女病普查工作的监督指导。18所地市级妇幼保健机构中,有6所开展了妇女病普查工作的监督指导(占33.3%)。42所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中,只有17所开展了督导工作(占40.5%)。少数省/直辖市有全省/市统一的多部门合作妇女病普查专项政策,部分省/直辖市有全省/市统一的相关政策,其中有内容涉及妇女病普查工作要求。只有个别省/自治州/直辖市每年卫生局有一定的财政支持,免费为户籍人口妇女提供宫颈癌和乳腺癌的筛查。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妇女病普查有常规的督导、考核、质量评估工作。结论妇女常见病普查管理现况堪忧,存在制度缺失、监督不足、信息上报不准确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由卫生部出台制定统一的《妇女常见病普查工作管理规范》,进一步制订长期的、可持续性的妇女常见病普查政策,使我国妇女常见病工作能够实现常规化、规范化、持续化、全覆盖。  相似文献   

16.
Management of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 is costly, and a vital part of risk management. It is also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quality of patient care. Information regarding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 is increasingly being sought by both purchasers and provider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etting up and development of an infection control link-nurse system over a fouryear period in a district general hospital. It gives practical details of methodology and problems encountered. Emphasis is given to the incorporation of infection control principles into ward and departmental standard setting. Having set up the system, subsequent monitoring of the process by a clinical audit programme is describ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responsibility of staff, at ward and departmental level, in high-level infection control practice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于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网底管理模式下医院感染监控医生、护士队伍建设及其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采取科室推荐与个人自荐相结合方式选拔出医院感染监控医生与护士,通过明确职责、构建系统化培训、量化履职考核标准,以及月度200元专项津贴、职称晋升优先等激励待遇强化监控人员队伍的管理,比较2014—2018年医院感染监控队伍建立前后医院感染管理监测指标情况,评价成效。结果 全院设立医院感染监控医生54名,护士64名。随着管理的不断深入和精细化,监控医护人员得分显著提高,全院医院感染发生率由设立前的2.41%下降至1.17%,医院感染漏报率由20.67%下降至8.40%,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由0.27%下降至0.12%,手卫生依从率由38.70%提高至58.25%,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由41.18%提高至74.08%,呼吸机相关肺炎及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病率分别由10.47‰、3.11‰下降至2.42‰、1.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网底组织实施创新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医院感染监控医生与护士的积极性,对于带动全院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在管理上 ,使防疫和妇幼保健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科学化 ;在工作效果上 ,要求高质量、高效益。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 ,确定实施区和空白对照区 ,对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卫生统计分析 (u检验 )。结果 :系列服务管理实施后与实施前相比 ,婚前卫生指导率由 5 0 .0 %提高到 90 .3% ,与对照区相比 ,提高 72 .7% ;孕产妇全程管理率比实施前提高 36 .1% ,比对照区提高 33.8% ;婴幼儿全程管理率比实施前提高 34.2 % ,比对照区提高 31.4% ;婴儿死亡率由实施前 30 .4‰降到实施后的 2 0 .0‰ ;婴幼儿“四苗”接种覆盖率比实施前提高 9.0 % ,比对照区提高 8.0 % ;卫生知识知晓率比对照区提高 30 .5 % ;卫生行为形成率比对照区提高 2 9.8%。结论 :系列服务管理不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而且充分体现了防疫和妇幼保健工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深圳市从1993年开展创建爱婴医院、争创爱婴市活动。主要做法: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面推进爱婴行动;部门协作,齐抓共管,形成社会系统工程;儿童优先,母亲安全,促进医院产科改革;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巩固和发展-创建成果;进入社区,进入家庭,促进妇幼保健工作。到1996年底,全市有10张以上产科床位的医疗保健机构35间已全部通过市、省和国家爱婴医院三级评审;住院期间和4个月的母乳喂养率分别提高到96.2%和52.6%;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降至12.9/10万和13.4‰。  相似文献   

20.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经过近三年的时间于1997年12月通过了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的国家级评审。在创“三甲”的过程中,院领导高度重视,抓住了发展机遇,广泛深入地进行思想发动,统一职工思想,严格对照评审标准进行检查整改,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使全院工作步入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进了医院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