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化瘀涤痰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瘀涤痰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脂水平、动脉硬化指数,评定临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9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TC、LDL-C水平,动脉硬化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涤痰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病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证不同证型的血脂及血糖指标,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辨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非痰瘀组和痰瘀组。痰瘀组分为痰证组、瘀证组、痰瘀互结证组。另外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5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TC、TG、HDL-C、LDL-C、FINS、ISI、FBG。结果:非痰瘀证组TC、TG、LDL-C、FINS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DL-C、ISI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痰瘀证组TC、TG、LDL-C、FINS明显高于非痰瘀证组(P0.05),HDL-C、ISI明显低于非痰瘀证组(P0.05)。TC、TG、LDL-C、FINS水平按痰证组、痰瘀互结证组、瘀证组依次升高(P0.05),HDLC、ISI则按痰证组、痰瘀互结证组、瘀证组依次降低(P0.05)。结论:痰瘀证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证型,患者TC、TG、LDL-C、FINS水平明显升高,HDL-C、ISI则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确诊为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化痰活血方水煎剂,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观察上述两组临床疗效,以及对TC、TG及HDL-C的调节作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0%、93.3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TC、TG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痰活血方对血脂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具有较好的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黄芪保心汤联合西药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黄芪保心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血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炎症因子(血浆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血脂及炎症因子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TC、T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Hc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保心汤治疗可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血脂及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优于单一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健脾祛痰化瘀膏对脾虚痰瘀互结证高血脂症患者血脂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65例脾虚痰瘀互结证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给予健脾祛痰化瘀膏治疗,对照组给予血脂康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Hcy、hs-CRP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中医证候疗效和血脂控制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主症眩晕、肢麻沉重、胸闷积分和次症头重如裹、倦怠乏力积分和对照组中医主症胸闷积分和次症头重如裹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眩晕、肢麻沉重、胸闷、头重如裹、倦怠乏力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TC、TG、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HDL-C较治疗前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C、LDL-C、H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治疗组T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Hcy、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Hcy、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血脂控制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健脾祛痰化瘀膏可以降低脾虚痰瘀互结证高血脂症患者的血脂水平及Hcy、hs-CRP水平,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何佳  张雅文  刘雯  朱忠帅 《新中医》2017,49(11):21-24
目的:分析H型高血压痰瘀互结证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同型半胱氨酸(Hcy)分级的重要性。方法:将255例H型高血压患者分为痰瘀互结证组147例与非痰瘀互结证组108例。并将痰瘀互结证组147例患者按Hcy由低到高分为A、B、C三组,检测纳入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尿酸(UA),体质量指数(BMI),24 h平均收缩压(24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h DBP),脉压差,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痰瘀互结证组TC、LDL-C水平均高于非痰瘀互结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组TC、TG、24h SBP、脉压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C组TC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TG、24h SBP及脉压差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Hcy水平与TC、24h SBP、脉压差呈正相关,与TG并未表现出相关性。结论:高Hcy的H型高血压患者往往合并代谢综合征,以血脂代谢紊乱最为明显。应加强对H型高血压痰瘀互结证患者血脂水平的管理,注意LDL-C水平,及早做好二级预防,通过控制Hcy水平来预防及治疗心血管疾病、纠正血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7.
王国华 《新中医》2016,48(5):93-95
目的:观察祛瘀化痰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痰瘀互结证的疗效。方法:将90例NAFLD痰瘀互结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所有患者进行非药物干预,对照组口服复方蛋氨酸胆碱片,治疗组给予祛瘀化痰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血脂与肝功能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体质量指数(BMI)和腰围/臀围比(WHR)。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5.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C、TG、ALT和AS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TC、TG、ALT和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BMI比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WHR均无显著变化。结论:祛瘀化痰方治疗痰瘀互结型NAFLD患者可保护肝功能,促进血脂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降脂消斑片对痰瘀互结证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痰瘀互结证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给予降脂消斑片;对照组30例,给予辛伐他汀片.两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服药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和积分、血脂(TC、TG、LDL-C、HDL-C、Ox-LDL)、脂蛋白(ApoA1、Apo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并观察其不良反应和实验前后进行安全性检验.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脂(TC、TG、LDL-C、HDL-C、Ox-LDL)、脂蛋白(ApoA1、ApoB)、hs-CRP结果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对TC、HDL-C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降脂消斑片对高脂血症患者不仅能改善临床症状,也能调节血脂、抑制炎症因子.并通过观察,未发现此药临床治疗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邓芳  蒋士生 《湖南中医杂志》2021,37(9):13-15,20
目的:探讨六君子汤合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疗效.方法:将92例痰瘀互结型NAF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2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予以复方益肝宁胶囊及维生素C片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六君子汤合膈下逐瘀汤治疗.治疗8周后检测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胆碱酯酶(CHE)及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指标水平,并进行中医证候(胁肋部刺痛或钝痛、胁肋下痞块、胸脘部痞满、厌油腻纳呆)积分评定.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66%(44/46),高于对照组的76.09% (3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ALT、AST、GGT、CHE、TG和TC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君子汤合膈下逐瘀汤加减可以促进肝功能的修复,降低血脂,减轻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中医杂志》2009,50(9)
目的 观察颐年降压饮治疗早期高血压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在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早期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属痰瘀阻络、肝阳偏亢型患者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9例,分别给予颐年降压饮和天麻钩藤饮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和血压的变化,治疗后测定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含量.结果 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降压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ET、NO含量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颐年降压饮具有改善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降低血压等疗效,可能与其调节ET、NO失衡,进而恢复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中药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68例痰瘀互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痰通络中药,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的降压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中医证候积分、血清VEGF水平。结果对照组、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79.4%(27/34)、91.2%(31/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中医证候积分、血清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少。结论化痰通络中药配合降压药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的降压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VEGF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白玉参景脉通汤治疗痰瘀互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血管剩余风险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痰瘀互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白玉参景脉通汤。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并通过对血脂相关指标(TC、TG、HDL-C、LDL-C)水平变化情况的分析,评价心血管剩余风险。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83.3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胸痛、胸闷、气短、脘痞、身重的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悸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心悸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胸痛、心悸及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TC、TG、LDL-C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DL-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TG、HDL-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玉参景脉通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痰瘀互阻型冠心病心绞痛,不仅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调节血脂水平,还可通过升高HDL-C降低心血管事件剩余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复肝消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肝郁脾虚兼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肝肝郁脾虚兼痰瘀互结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复肝消脂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纯予西医常规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5%,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降低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TC、TG、HDL-C、腹部B超显像水平均有较好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肝消脂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肝郁脾虚兼痰瘀互结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调脂降糖片治疗痰瘀互结型代谢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调脂降糖片治疗痰瘀互结型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痰瘀互结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除接受基础治疗外,治疗组予调脂降糖片、对照组予二甲双胍缓释片(泰白),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每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腰围(WC)、体质量指数(BMI)、中医证候的变化。结果治疗组HDL-c升高,TG、WC、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降糖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脂降糖片能显著改善痰瘀互结型代谢综合征患者脂代谢、糖代谢,降低体质量,并能改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15.
痰毒瘀结型胃癌与脂质代谢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何成奇 《中医研究》2001,14(1):21-22
目的研究发现胃癌患者痰毒瘀结证的检出率达70.9%,高血脂为血中之痰浊,这种痰浊的生化物质基础是TG和LDL升高.为了加强痰毒瘀结证诊断的客观性、治疗的针对性及改善胃癌预后,本研究就胃癌痰毒瘀结证与脂质代谢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方法痰毒瘀结型胃癌60例和对照组非胃癌患者20例同时检测血清TC、TG、HDL、LPO、CuZnSOD和MnSOD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TC、TG、LPO显著增高(P<O.05),而CuZnSOD和MnSOD水平却显著降低(P<0.05).结论痰毒瘀结型胃癌患者存在脂质代谢紊乱,此为痰毒瘀结型胃癌提供了病理学依据,且对防治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有着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钱卫东  王继伟  鲁海婷 《陕西中医》2014,(10):1350-1351
目的:观察中药宁脉调脂颗粒治疗高脂血症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高脂血症痰瘀互结证患者治疗组(n=40)采用中药宁脉调脂方治疗;对照组(n=30)口服瑞舒伐他汀治疗。结果:治疗12周后,总有效率对照组略优于治疗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降低TC、TG、LDL-C,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LDL-C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宁脉调脂颗粒治疗高脂血症痰瘀互结证疗较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通脉降脂饮治疗痰瘀互阻型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通脉降脂饮对该类患者外周血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1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痰瘀互阻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1例口服辛伐他汀分散片加通脉降脂饮,对照组40例口服辛伐他汀分散片,疗程为8周,检测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s Cholesterol,LDL-C)、ET水平及观察中医证候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TC、TG、HDL-C、LDL-C、E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疗效比较,P=0.028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脂总有效率比较,P=0.7043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治疗前两组中医征候积分比较,P=0.3490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P=0.0347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医征候总有效率比较,P=0.1460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总有效率(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结论:通脉降脂饮对痰瘀互阻型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各项指标及ET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对临床症状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8.
徐水根 《新中医》2015,47(12):63-6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96例NAFLD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均给予非药物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膈下逐瘀汤联合二陈汤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2周。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比较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83%,对照组为79.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观察组ALT和AS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而对照组2项指标值下降不明显;观察组ALT和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12周,2组ALT和AS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ALT和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TG和T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TG和TC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以膈下逐瘀汤联合二陈汤治疗NAFLD痰瘀互结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中医证候,促进血脂好转,其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消痰化瘀法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服用消痰化瘀中药;对照组给予血脂康胶囊。连服4周,比较两组服药前后血中总胆固醇( TC)、甘油三脂(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水平以及临床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C、 TG、 HDL-C和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 P <0.01);两组治疗后TC、 TG、 HDL-C和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5)。两组患者的临床证候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 P <0.05);消痰化瘀中药改善高脂血症患者中医临床证候总有效率94.23%,明显优于对照组75.51%),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消痰化瘀中药具有较好的调节血脂作用,并可明显改善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化核消腺汤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AH)痰热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AH痰热互结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化核消腺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疗程为8周.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打鼾消失率、打鼾起效时间、打鼾消失时间、鼻咽部侧位X线片AH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打鼾消失率治疗组为81.6%(31/38),对照组为40.0%(14/3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打鼾平均起效、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H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1.6%(31/38),对照组为60.0%(21/35),中医证候疗效愈显率治疗组为97.4%(37/38),对照组为74.3%(26/3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组为10.5%(4/38),对照组为17.1%(6/3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核消腺汤能有效改善儿童AH症状,缩小腺样体体积,起效时间较早,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