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结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受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结局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9月至2005年11月在本中心接受卵子赠送IVF-ET的患者共21周期的临床资料。赠卵组(20例)均采用长方案控制性超排卵行IVF-ET。受卵组(21例)采用激素替代治疗准备子宫内膜。赠卵者所赠卵子与受卵者丈夫精液行IVF-ET。选择同期常规IVF-ET患者55例做对照。结果:赠卵组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7.3%,15.79%)明显低于受卵组(34.9%,52.38%)和同期IVF-ET组(21.19%,34.55%),P<0.05。结论:受卵IVF-ET是治疗卵巢功能不良和遗传原因不能生育健康后代妇女的有效方法;激素替代周期的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高于控制性超排卵周期。  相似文献   

2.
赠卵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技术为卵巢早衰、遗传疾病携带及高龄不育等患者提供了生育的希望,但其所涉及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根据中国赠卵现状及中外在卵子赠送方面已经颁布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等,对中外在卵子赠送应用和管理上目前广泛受到关注的重要方面进行比较,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管理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当前形势下中国赠卵的可行性、赠卵数、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方法:行IVF-ET并自愿捐卵的21例患者及同期接受赠卵并完成IVF-ET周期的23例患者,分析供、受双方的受精率、妊娠率和种植率。结果:23例患者共接受赠卵135枚,平均每周期接受卵子5.6±1.5枚,29个移植周期,12例妊娠,周期妊娠率为41.4%。供卵的21例患者,9个新鲜胚胎移植周期,2例妊娠;32个解冻胚胎移植周期,12例妊娠,冷冻移植周期的妊娠率为37.5%。供、受双方受精率、冷冻胚胎移植周期的妊娠率、累积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供卵者提供6个左右的卵子既不影响供卵者的妊娠,也能为受卵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妊娠机会。  相似文献   

4.
体外受精(IVF)技术与分子生物学和现代遗传学相结合促成的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GS)技术为有效阻断遗传病传播、从源头上实现优生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伴随着PGD/PGS技术的日渐成熟、安全、有效,其带来的各种伦理质疑纷至沓来。本文结合目前PGD/PGS的研究进展,阐述其应用前景及该技术带来的社会伦理问题,总结目前各国解决这些问题实施的相关举措,旨在为我国制定相关伦理指南和法律规范提供参考,推动我国相关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实施,一些丧失卵巢功能的患者能够通过接受赠卵(oocyte donation,OD)得以妊娠,但由于这些患者的年龄和特殊的内分泌状况,使之妊娠过程有其特殊性,现将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4月治疗的24例接受赠卵妊娠患者的孕期、分娩及产褥期经过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郭娜  李豫峰 《生殖与避孕》2011,31(7):472-475
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中,空卵泡综合征(empty follicle syndrome,EFS)的存在仍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一项难题。研究认为真性EFS(GEFS)的发生与卵巢功能障碍和基因表达异常有关,此类患者具有不良的IVF后续治疗结局,赠卵或体外成熟技术是不错的选择;而假性EFS(FEFS)则是与hCG相关的药物依赖性疾病,可通过临床补救措施来避免。  相似文献   

7.
我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问卷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修订我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管理相关法规和技术指南提供参考。方法:对目前社会和从业人员反映问题较多的卵子捐赠、精子捐赠及管理问题设计问卷调查。结果:共回收142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5%~95%需要赠卵治疗的妇女没有获得治疗,主要原因是没有捐赠来源。88.7%认为目前有关卵子捐赠的管理条例需要修改。65.6%被调查者反映有医学指征且要求接受"赠精"者,需要等待1年。55.6%被调查者认为有关"赠精"的管理条例需要修改。76.1%的问卷认为我国人类ART应该由一个部门管理,军队医疗机构开展ART的监督管理应纳入全国统一的监管体系。85.9%的问卷认为我国人类ART应该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一监督管理。结论:我国人类ART中的卵子捐赠、精子捐赠和监督管理体系等方面的管理规定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为 证 实黄 体 期 由 于疏 忽 给 予 G nRH 激 动 剂 (G nRH a)对于辅 助 生 育 的继 续 妊 娠 并无 影 响 ,对 产 妇 进 行前 瞻 性 对 照 研究探 讨 GnRH a 的 影 响。 276个 赠 卵周 期。赠 卵者 为 年龄 19~27岁 ,卵 巢储 备 良好的年 轻妇 女 。用自 己 的卵 子多 次 助孕 失败 的 有排 卵的 受 卵者147例 ,提 前或 生 理性 闭经 的 无排 卵的 受 卵者 129例 ,年龄 范围在 31~50岁 。每 位 赠卵 者的 卵 子随 机平 均 分给 生理 特 征尽量 接 近的 2例 受 卵者 ,GnR H a 组 和 对照 组 各 1例 。 分 配 采用随 机 的 方 法 。 …  相似文献   

9.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主要有人工授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冷冻相关技术、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及赠卵试管婴儿等。近年来,辅助生殖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此对辅助生殖技术方式的选择逐一评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卵子冷冻技术在我国的社会需求、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可能给管理带来的主要问题,提出政策建议。方法检索国内外卵子冷冻技术相关文献,梳理国内外辅助生殖技术(ART)管理相关政策。结果利用玻璃化冷冻卵子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效果与新鲜卵子接近。我国卵子冷冻技术主要应用于取卵日男方取精失败的应急性冷冻卵子。卵子冷冻技术的短期风险较低,其应用具有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社会因素冷冻卵子虽然伦理争议较多,但是存在一定的需求。结论适时启动卵子冷冻技术临床应用的相关政策研究,审慎开展临床试点,科学进行舆论引导,不断加强技术评估。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一位56岁绝经三年的妇女,经过赠卵试管婴儿顺利分娩一健康男婴,孕妇年龄创亚太地区之最。同时讨论了赠卵试管婴儿的适应症、内膜准备和高龄妇女分娩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据统计不孕夫妇占育龄妇女14%~15%左右,其中男女因素各占一半。随着生命科学领域系列基础研究和各项技术的发展,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配子输卵管内移植,合子输卵管内移植,冻融胚胎移植,赠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代孕母亲等技术相继问世与发展。近十余年来,又不断涌现新技术和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有关华裔女性比以白种人为主的非亚裔女性体外受精(IVF)成功率较低的报道,本研究对在美国明明试管婴儿生育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治疗的华裔女性和以白种人为主的非亚裔女性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方法临床病历回顾性研究。华裔患者是男女双方均为来自中国大陆,港澳台或定居海外的、会讲中文的华人。非亚裔患者是以白人为主的、男女双方均为来自欧美非或地中海地区的非黄种人。研究对象为接受体外受精治疗的女性不孕症患者,包括接受己卵体外受精治疗的、41岁以下华裔和非亚裔女性患者,以及接受同族裔赠卵体外受精治疗的华裔和非亚裔女性患者。所研究的体外受精治疗周期均为鲜胚移植周期。结果在赠卵体外受精供卵者年龄、己卵体外受精女性患者年龄、以及疾病类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的前提下,华裔组与非亚裔组体外受精采卵取消率、胚胎移植取消率、平均采卵数、平均成熟卵子数、体外受精率、第3天优质胚胎率、平均移植鲜胚数、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及婴儿活产率等指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裔女性体外受精治疗成功率与以白人为主的非亚裔女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4.
赠卵试管婴儿1例分娩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 4年世界首例赠卵试管婴儿诞生 ,为缺乏正常卵子的妇女提供了获得生育的途径。目前这一技术在国外常应用于治疗多种生殖疾患。我院自 1998年末开始开展IVF -ET(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 )项目 ,于 1999年 8月首次为一名 48岁绝经前期妇女实施赠卵试管婴儿技术 ,获妊娠成功 ,并于 2 0 0 0年 5月 7日剖宫产分娩一健康男婴。1 病历摘要患者 48岁 ,2 0年前曾生育 1子 ,之后一直置环避孕。 1年前其子夭折后取环 ,但一直未孕。近 1年月经不规律 ,2~3个月行经 1次 ,经量正常 ,经B超监测证实无排卵。月经周期第 5天抽血做内分泌检验 :FSH 4…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周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生长分化因子-9(GDF-9)、骨形成蛋白-15(BMP-15)的表达对卵丘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行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的PCOS组(n=30)和对照组(n=60)患者的卵丘细胞。TUNEL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卵丘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卵丘细胞GDF-9、BMP-15蛋白表达,运用Motic Med 6.0数码医学图像分析系统对染色强度定量分析;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卵丘细胞GDF-9、BMP-15、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mRNA表达。结果 PCOS组穿刺卵泡数、获卵数高于对照组(P0.01);PCOS组卵丘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GDF-9、BMP-15蛋白在PCOS组和对照组卵丘细胞胞质中均呈阳性表达;PCOS患者卵丘细胞GDF-9、BMP-15、BCL-2、BAX mRNA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BAX/BCL-2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COS患者GDF-9、BMP-15与BCL-2 mRNA表达呈正相关,与BAX 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PCOS患者卵丘细胞GDF-9、BMP-15异常表达可能是卵丘细胞凋亡增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子宫移植技术作为治疗子宫性不孕(UFI)的唯一外科途径,目前已在世界各地得以广泛研究,其中的伦理问题同样争议不断。器官移植供体选择的伦理问题在移植伦理中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不同类型的子宫供体也带来了独特的监管难题。无论是活体还是死亡供体,绝经期还是育龄期供体的子宫移植都需评估相关风险和预后并获得知情同意,在器官移植伦理的四个原则基础上才可进行。  相似文献   

17.
特纳综合征(TS)是由全部或部分体细胞中1条X染色体完全或部分缺失所致,主要表现为身材矮小及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仅有5%~7%的患者可获得自然妊娠。随着辅助生殖技术(ART)的快速发展,部分TS患者通过自卵ART或赠卵ART成功妊娠,其妊娠结局及围产期母儿并发症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临床问题。本文围绕TS患者生育力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8.
人未成熟卵母细胞培养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IVM)是指将GV期或MI期的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发育到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MII期),能够正常发育、受精和着床。人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IVM)技术已有几十年历史,作为治疗不孕症的新手段,为赠卵以及女性生育力保存提供了新途径。近年随着细胞分子生物科学的迅猛发展,IVM取得了很大进展,向IVM培养系统添加促性腺激素、甾体激素、抗氧化剂、减数分裂抑制剂、生长因子、抑制素/激活素等有助于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但仍面临卵母细胞成熟率不高、成熟后体外受精率低、妊娠率低的问题,完善IVM培养系统及相关辅助治疗是IVM的关键,如何获得稳定、有较高成功率的培养体系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现对近几年一些较新的研究发现进行总结,主要从基础培养液、添加成分、培养条件的选择等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卵细胞体外成熟(IVM)技术是指将未成熟的卵丘-卵细胞复合体(COCs)从窦卵泡中取出后,在体外促进卵细胞发育成熟的一种辅助生殖技术。自1991年IVM技术首次应用于人类以来,其发展较为缓慢。近年来,该技术逐渐受到人们重视,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在卵细胞发育过程中,C型利尿钠肽(CNP)能够使卵细胞停滞于减数分裂生发泡(GV)期。利用这个特点,逐渐形成基于CNP的卵细胞双相IVM系统。该技术在多个物种的应用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近来,在人类也证实该系统能够大幅提高人类卵细胞IVM的获卵率,以及所获卵的发育潜能。本文将论述CNP的作用原理,以及卵细胞双相IVM技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消失双胎(vanishingtwin)控制母体因素探讨辅助生殖技术后枯萎卵的发生风险和相关胚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双胎移植后临床双胎妊娠共610例,根据移植后超声检查和妊娠结局分为枯萎卵合并单胎活产(枯萎卵组)136例和同期双胎活产组474例,比较两组年龄、BMI、基础窦卵泡数(AFC)、基础卵泡刺激素(b FSH)/基础黄体生成激素(b LH)比值等母体因素以及胚胎因素如受精方式、移植胚胎类型及移植胚胎的D3时期优质胚胎占比等。结果(1)两组血清β-h CG和囊胚期胚胎移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方年龄、BMI、AFC、bFSH/bLH、不孕因素等母体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受精方式、移植周期及移植胚胎的D3时期优质胚胎占比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囊胚期胚胎移植是枯萎卵发生的危险因素(OR=19.386,P0.05),血清β-hCG是枯萎卵的保护因素(OR=0.290,P0.05)。结论枯萎卵合并单胎活产作为消失双胎的一种类型,可一定程度上控制枯萎卵相关母体因素,囊胚期胚胎移植增加枯萎卵的发生风险,而低血清β-hCG水平是枯萎卵发生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