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曾巧慧  梅志勇  梁立阳  陈环 《广东医学》2007,28(8):1262-1263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SP)及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3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其中13例合并肾脏损害,并随访8例HSP惠儿急性期和缓解期的VEGF水平)以及20例正常健康儿童的血清VEGF水平,比较血清VEGF水平的变化;HSPN惠儿同时测定血清尿素氮、肌酐、尿微量白蛋白(MA)和24h尿蛋白定量,分析血清VEGF水平与上述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 ①HSP组血清VEGF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90.5±59.9)及(229.0±66.6)pg/ml,P<0.01;②HSPN组的VEGF水平高于非HSPN组,分别为(320.0±57.6)及(273.0±55.3)pg/ml,P=0.02;③HSP患儿急性期的VEGF水平高于缓解期,分别为(290.7±69.0)及(219.7±66.5)pg/ml,P=0.04;④HSPN组的血清VEGF水平与尿MA及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VEGF可能参与HSP的发病过程,且可能与HSPN患儿发生蛋白尿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尿微量白蛋白(MA)及β2-微球蛋白(β2-MG)与过敏性癜(HSP)及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发病关系;探寻HSP早期肾损伤敏感的实验室指标。方法实验分组为:过敏性紫癜组,根据送标本时临床诊断标准分组为:皮肤型组、混合型组、HSPN型组;健康对照组;治疗后组。本实验测定血浆VEGF采用ABC—ELISA法,测定尿MA及β2-MG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所有统计资料采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HSP早期各临床分型比较发现HSPN型组血浆VEGF、尿MA及β2-MG水平分别高于其他临床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浆VEGF、尿MA及β2-MG阳性率分别与其他指标阳性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P早期患儿血浆VEGF、尿MA及β2-MG水平均明显增高,伴有肾损伤者升高尤为明显,恢复期有所降低但仍处于较高水平。本研究结果表明血浆VEGF、尿MA及β2-MG是早期HSP并发肾损伤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
常勇  戈建军  钟天鹰  程成 《西部医学》2010,22(7):1317-1318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免疫球蛋白G(IgG)和α1微球蛋白(α1-MG)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散色比浊法检测45例HSP和49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儿童尿MAI、gG和α1-MG的水平,通过与5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比较,评价其在HSP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HSP和HSPN儿童中尿MAI、gG和α1-MG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尿MA在HSPN组中的水平显著高于HSP组(P〈0.05),而尿IgG和α1-MG水平在HSP和HSPN组中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尿MAI、gG和α1-MG均可诊断儿童HSP早期肾损伤情况,且指标尿MA还可反映HSP肾损伤严重程度,对临床早期治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TRF、MA及β2-MG与过敏性紫癜肾炎发病的关系,探寻过敏性紫癜(HSP)早期肾损伤敏感的实验室指标。方法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皮肤型组、混合型组、HSPN型组、健康对照组和治疗后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尿TRF、MA及β2-MG。结果HSP早期各临床分型比较发现HSPN型组尿TRF、MA及β2-MG水平分别高于其他临床型组(P〈0.05);治疗后组3个指标都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HSP早期患儿尿TRF、MA及β2-MG水平明显增高,伴有肾损伤者升高尤为明显,恢复期有所降低但仍处于较高水平。结论尿TRF、MA及β2-MG可作为反映早期HSP肾损伤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中的作用及其与肾脏损害的关系。方法收集24例紫癜性肾炎(HSPN)、27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及2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儿童血清MMP-9、TIMP-1及TNF-α的含量,生化分析仪检测HSPN组和HSP组儿童的血清肌酐(Cr)、β2-微球蛋白(β2-MG),双缩脉法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①HSP组和HSPN组患儿的血清MMP-9、TIMP-1及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②HSPN组患儿血清β2-MG、24 h尿蛋白量较HSP组患儿显著增高;HSP组患儿血清β2-MG和血Cr高于对照组,24 h尿蛋白无显著性差异。③HSPN组患儿血清MMP-9及TNF-α含量与24 h尿蛋白定量、血β2-MG、Cr呈显著正相关;血清TIMP-1含量与24 h尿蛋白定量、血β2-MG、血Cr、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血清MMP-9水平增高与肾脏损害的程度密切相关,血清MMP-9可能参与了HSP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L-6、IL-8、TNF-α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免疫机制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58例HSP患儿根据有无肾脏受累分为普通型HSP组32例、HSPN组26例。随机选择同期我院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8及TNF-α,并对不同类型、不同时期以及治疗前后IL-6、IL-8、TNF-α的变化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SPN组IL-6、IL-8、TNF-α均明显高于普通型HSP组、对照组。急性期HSP患儿血清IL-6、IL-8、TNF-α均明显高于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治疗后10 d HSP患儿IL-6、IL-8、TNF-α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HSP患儿IL-6、IL-8、TNF-α的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及治疗10 d后明显降低,虽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SP患儿血清TNF-α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0.524,P〈0.01),血清TNF-α水平与IL-8呈正相关(r=0.673,P〈0.01)。结论通过检测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不同类型、不同时期以及治疗前后IL-6、IL-8、TNF-α的变化水平,为临床判断病情、估计预后及免疫治疗提供进一步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素对过敏性紫癜(HSP)早期肾损害患儿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尿微量白蛋白(MA)及β2-微球蛋白(β2-MG)的影响,探讨肝素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ABC—ELISA)检测血浆VEGF,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尿MA和β2-MG,比较35例肝素组HSP早期肾损害患儿和31例对照组HSP早期肾损害患儿治疗前后VEGF、MA、β2-MG变化;并临床追踪观察3个月。结果:①肝素组与对照组治疗前VEGF、MA、β2-MG分别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肝素组VEGF、MA、β2-MG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随访两组治疗后有效率的比较肝素组较对照组有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肾损害持续时间比较肝素组较对照组有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HSP患儿VEGF和MA、β2-MG相关系数分别为0.418、0.406,P〈0.05。结论:肝素能降低HSP早期肾损害患儿血浆VEGF、尿MA及β2-MG水平,缩短肾损害的时间,对HSP肾损害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中的作用及其与肾脏损害的关系,为防治HSPN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54例HSPN、54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以及3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的血清和尿液,用ELISA法检测血清、尿液MMP-9水平,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SPN组和HSP组患儿血清β2-MG,以双缩脲比色法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1)HSPN组血清MMP-9为(259.32±78.38)ng/ml,显著高于HSP组(134.09±49.93)ng/ml(P〈0.05)和对照组(46.25±12.87)ng/ml(P〈0.01),HSPN组尿液MMP-9为(54.11±15.74)ng/ml显著高于HSP组(30.83±8.73)ng/ml(P〈0.05)和对照组(23.60±4.59)ng/ml(P〈0.01);(2)根据24 h尿蛋白含量将HSPN组患儿分成三个亚组:A组(尿蛋白〈0.15 g/24 h)、B组(尿蛋白0.15-1.0 g/24 h)、C组(尿蛋白〉1.0 g/24 h),C组患儿血清和尿液MMP-9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1)和B组(P〈0.05),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HSPN组血清MMP-9与24 h尿蛋白定量、血β2-MG呈正相关(r=0.564,P=0.031;r=0.676,P=0.026),尿液MMP-9与24 h尿蛋白定量、血β2-MG呈正相关(r=0.787,P=0.023;r=0.536,P=0.015)。结论HSPN患血清及尿液MMP-9增高,可能参与HSPN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异常糖基化IgA1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肾脏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3年3月儿科住院确诊为HSP患儿42例,过敏性紫癜肾炎组(HSPN)58例,以及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对照组)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对照组、HSP组和HSPN组血清IgA、IgA1以及蚕豆凝集素(VVL)与血清IgA1的结合力。结果:HSP组和HSPN组血清IgA、IgA1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HSP、HSP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N组VVL与血清IgA1的结合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及HSP组(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存在IgA1的异常糖基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尿微量蛋白检测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早期肾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56例HSP患儿尿微量白蛋白(MA)、转铁蛋白(TRF)、β2-微球蛋白(β2-MG)的含量。结果:HSP患儿尿三项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组尿微量蛋白明显高于HSP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是诊断HSP早期肾损伤的灵敏指标。可作为判断HSP肾损害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对判断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急性期过敏性紫癜患儿82例,按尿常规检查结果分为过敏性紫癜(HSP)组(53例)和紫癜性肾炎(HSPN)组(29例)。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两组患儿尿IgG、微量白蛋白(MA)、1-微球蛋白(1-MG)和2-微球蛋白(2-MG)的水平,并与4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HSP组尿IgG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MA、尿1-MG、尿2-MG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SPN组尿IgG、尿MA、尿1-MG、尿2-MG水平均高于HS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尿微量蛋白水平是判断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有效指标,定期检测以便及早干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sE选择素和sP一选择素水平变化,探讨其在HS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将80例初发HSP患儿按尿常规结果分为HSP组(49例)和HSPN组(3l例),两组分别于急性期和恢复期采血测定sE一选择素和sP一选择素,同时测定血清中胱抑素C(CysC)的浓度,并将胱抑素C(CysC)水平与外周血sE一选择素和sP一选择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HSP和HSPN患儿血清sE一选择素和sP一选择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N组sE-选择素和sP一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HSP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外周血sE一选择素和sP-选择素水平与胱抑素C(CysC)水平呈正的直线关系(r=0.589,P〈0.01)。结论:sE一选择素和sP选择素可能参与HSP急性期血管内皮细胞炎性以及脏器损伤的机制,对过敏性紫癜早期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孙爱玲 《中原医刊》2011,(15):26-27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a(TNF—a)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6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以及25例健康儿童的血清IL-6、IL-8及TNF-a水平。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早期血清IL-6、IL-8及TNF—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血清IL-6、IL-8与TNF-a水平均显著高于恢复早期(P〈0.05)。紫癜性肾炎(HSPN)组TNF—a水平高于无肾损害HSP组,HSP与HSPN组血清IL-6、IL-8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胞因子IL-6、IL-8与TNF-a可能在HSP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尿转铁蛋白(TRF)、微量白蛋白(MA)和β2-微球蛋白(β2-MG)的水平变化,了解它们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测定58例HSP患儿TRF、MA和β2-MA含量。结果HSP患儿尿3项蛋白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组(HSPN)尿三项蛋白明显高于HSP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尿转铁蛋白、微量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的检测是诊断早期HSP肾损伤的灵敏指标,可作为判断HSP肾损害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尿微量白蛋白(MA)及β2-微球蛋白(β2-MG)与过敏性紫癜(HSP)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方法73例HSP患儿分为皮肤型组23例、混合型组28例和紫癜性肾炎(HSPN)型组22例;对照组23例为健康体检者;治疗后组25例为治疗2周后临床无阳性症状、体征,出院前复查尿常规及24 h尿蛋白定量正常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ABC法(ABC-ELISA)测定血浆VEGF,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尿MA及β2-MG。结果HSPN型组血浆VEGF、尿MA及β2-MG水平明显高于皮肤型组和混合型组(P<0.05,P<0.01),治疗后组血浆VEGF、尿MA和β2-M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SP患儿VEGF和MA呈正相关(r=0.444,P<0.05);VEGF和β2-MG呈正相关(r=0.275,P<0.05)。结论血浆VEGF、尿MA及β2-MG参与了HSPN的发病过程,是早期HSP并发肾损伤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6.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最常见的血管炎,约50%的HSP患儿累及肾脏,部分甚至进展为终末肾,然而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研究发现肾内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可能参与紫癜性肾炎(HSPN)的发病。该研究拟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与儿童HSP 肾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 个HSPN 患儿、31 个HSP 患儿及25 个正常对照儿童。收集治疗前患儿及对照组的血液和新鲜晨尿,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蛋白(UP)、尿肌酐(UCr)等指标,用人AGT ELISA 试剂盒测定血清及尿液中的AGT 含量。结果HSPN 组患儿尿血管紧张素原/ 尿肌酐(UAGT/UCr)水平高于HSP 患儿及正常对照组儿童(p <0.05);HSP患儿UAGT/UCr 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儿童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 组血清AGT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UAGT 与BUN 和血清AGT 无相关,与SCr 和UP/UCr呈正相关,与eGFR 呈负相关。结论肾内RAS 活化可能参与HSP 患儿肾脏损害的发生发展,可以通过监测UAGT 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预测过敏性紫癜肾损伤的进展及预后。  相似文献   

17.
过敏性紫癜患儿尿白三烯E4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尿白三烯E4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检测4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其中18例为紫癜性肾炎患儿)和20例健康儿童尿LTE4水平。结果对照组尿LTE4:(132.07±20.71)ng/L,HSP尿LTE4:(704.31±118.66)ng/L,HSPN尿LTE4:(1185.21±208.39)ng/L,三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HSP、HSPN、对照组间尿LTE4两两比较,差异有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白三烯在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白三烯可预测HSP的严重性及预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过敏性紫癜治疗上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内皮生长因子及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变化在
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HSP 患儿28 例、HSPN 患儿22 例和30 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
ELISA 的方法进行检测各组VCAM-1 和VEGF 的含量,同时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各组患儿免疫球蛋白水平。
比较HSP 组、HSPN 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VCAM-1、VEGF 和免疫球蛋白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血浆
VCAM-1 和VEGF 含量HSPN 组>HSP 组>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HSPN 组、HSP 组与正常对
照组IgA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HSPN 组与HSP 组IgA 水平比较及各组间IgM 和IgG 水平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血浆中VCAM-1 和VEGF 水平均与IgA 水平呈正相关,VCAM-1 和VEGF 之间
也呈正相关( 均r>0,P<0.05) 。结论: VCAM-1 和VEGF 均参与了HSP 血管炎的发生过程,同时与肾脏损害的程
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及健康儿童血清IgA1对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ES)增殖及TNF-α分泌的影响。方法采集2013年5~12月于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40例HSPN患儿及20名健康儿童血清:通过Jacalin亲和层析联合Superdex-200分子筛层析的方法将血清中单聚体IgA1(mIgA1)纯化、分离,将mIgA1热聚合为聚合IgA1(aIgA1);采用不同浓度的患儿及健康儿童的aIgA1分别刺激MES细胞株,用MTT法检测24h及48h的细胞增殖情况;收集培养48h的细胞培养基上清,用ELISA法测定TNF-α的水平。结果在HSPN患儿aIgA1刺激结果中,不同浓度aIgA1刺激组间MTT实验吸光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MTT实验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比较,aIgA1刺激浓度在250、1000μg/mL时,细胞增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IgA1浓度为500和750μg/mL时,细胞增殖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48hMTT实验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比较.在aIgA1刺激浓度50μg/mL时,细胞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00~1000μg/mL时,细胞增殖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儿童在aIgA1刺激浓度在750和1000μg/mL可刺激MES增殖,与阴性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N患儿aIgA1可刺激MES分泌TNF-α水平升高,与阴性对照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aIgA1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结论HSPN患儿aIgA1可刺激MES增殖及分泌TNF-α水平增加,且这一结果具有浓度依赖性及饱和性。  相似文献   

20.
陆燕凤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0):1178-1180
目的检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60例HSP患儿和30例正常儿童的血清MMP-9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HSP患儿血清MMP-9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均P〈0.01)。伴有肾损害的HSP患儿血清MMP-9水平高于无肾损害患儿(P〈0.01)。在有肾损害的HSP患儿中,24 h尿蛋白0.2~1.0 g患儿血清MMP-9水平高于24 h尿蛋白〈0.2 g患儿,同时低于24 h尿蛋白〉1.0 g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血清MMP-9测定有助于对HSP,尤其是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诊断、病情评估及治疗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