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与 β-Ap的量变关系 ,测定其血浆中含量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平衡饱和放射免疫法测定脑出血病 36例、脑梗死组 45例 ,健康对照组 2 0例 ,测定其血浆中 β -淀粉样蛋白的含量。结果 脑出血组 β -Ap含量 (1.6 2 72± 0 .4190 )ng/ml;脑梗死组 :β -Ap含量(1.7117± 0 .3 5 70 )ng/ml;健康对照组 :(1.2 10 8± 0 .3373)ng/ml。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但两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并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 β -A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并且随病情加重其含量有增高趋势 ,一定程度上说明脑血管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β1 )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在门静脉高压症 (门脉高压 )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对 5 0例门脉高压患者 (其中 2 0例伴腹水形成 )、5 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TGFβ1 和 TNFα的检测。 结果 对照组血清 TGFβ1 和 TNFα为 12 .32± 3.2 9ng/ml,94.74± 49.30 pg/ml,门脉高压组分别为 19.2 1± 5 .87ng/ml,140 .85± 5 3.47pg/ml(P<0 .0 5 ) ;门脉高压伴腹水者为 18.44± 5 .89ng/m l,16 7.34± 38.6 2 pg/ml,不伴腹水者为 2 0 .6 8± 6 .73ng/ml,10 1.5 4± 2 8.2 4pg/m l,两者比较 TGFβ1 差异无显著性 ,而有腹水者 TNFα高于无腹水者 (P<0 .0 5 )。 结论  TGFβ1 和 TNFα水平升高在肝硬化门脉高压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朱义红  佘正明 《海南医学》2003,14(12):16-18
目的 探讨脑缺血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1(IL -1)、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 -1(sVCAM)水平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脑缺血后第 1、2、5天患者血清中IL -1、TNF -α、sVCAM -1水平。结果 发病后 2 4小时内患者血清中IL -1、TNF -α、sVCAM -1水平即开始升高 ,分别为 0 .3 8± 0 .16ng/ml、1.63± 0 .61ng/ml、687.19± 3 5 6.76ng/ml。其中IL -1、TNF -α血清浓度于 2 4小时内达到最高峰 ,第二天有所下降 0 .2 5± 0 .12ng/ml、1.40± 0 .71ng/ml,第五天下降至接近正常水平 0 .18± 0 .0 9ng/ml、0 .73± 0 .3 2ng/ml。sVCAM -1血清浓度于发病后第二天达到高峰 990 .79± 3 68.3 6ng/ml,第五天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977.70± 3 84.16ng/ml。发病后第二天IL -1水平与sVCAM -1水平升高呈线性正相关。结论 脑缺血患者血清IL -1、TNF -α、sVCAM -1水平均升高 ,表明IL -1、TNF -α和sVCAM -1可能参与了脑缺血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 ( CSF)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 CGRP)水平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1 2例病毒性脑炎 ( VE)、1 6例化脓性脑膜炎 ( PM)和 1 1例对照组儿童脑脊液中 TNF和CGRP进行检测。结果 :CSF中 TNF水平分别为 :PM组 0 .85± 0 .2 5 ng/ml,VE组 0 .5 1±0 .2 1 ng/ml,对照组 0 .2 7± 0 .1 1 ng/ml。CSF中 CGRP水平分别为 :PM组 77.1 7± 37.0 0 pg/L,VE组 2 2 .2 5± 2 .8pg/L,对照组 1 6.1 7± 4.9pg/L。PM组 CSF中 TNF和 CGRP水平与VE组比较均为 P<0 .0 5 ,与对照组比较均为 P<0 .0 5。VE组和对照组比较均为 P<0 .0 5。对患儿 CSF中 TNF和 CGRP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 :PM组 TNF和 CGRP水平成一定正相关 ( r=0 .5 2 6)。VE组 TNF和 CGRP无明显相关性 ( r=0 .486)。结论 :TNF和 CGRP参与了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的炎症过程。 TNF和 CGRP的检测可作为化脓性脑膜炎诊断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对全身麻醉引起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增高的改善作用。方法 雄性成年Wistar大鼠 4 0只 ,平均分两组。一组生长激素 (Saizen) 1U/kg ,皮下注射 ,连续 3日 ;对照组生理盐水 1ml/kg。腹腔苯巴比妥麻醉后腹主动脉插管。测血TNFα0小时、1小时、2小时、4小时 4时相值。结果 对照组TNFα2 60 80±69 2 1ng/ml,2 4 0 4 1± 7 5 2ng/ml,2 4 5 2 8± 4 0 2 8ng/ml;生长激素组分别为 12 0 4 2± 3 0 72ng/ml,10 0 4 3±2 0 5 2ng/ml,13 0 5 2± 3 0 4 6ng/ml。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结论 生长激素对全身麻醉引起TNFα增高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3 5例妊高征患者 (妊高征组 ,其中轻度 10例 ,中、重度 2 5例 )的外周血及其新生儿脐静脉血VEGF水平 ,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胎盘中的VEGF水平 ,并以正常晚期妊娠妇女 (正常妊娠组 ) 2 0例和正常未孕妇女 (正常未孕组 )10例为对照。 结果 ( 1)妊高征组外周血VEGF水平为 ( 2 8 66± 9 98)ng/m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 [( 13 15± 8 46)ng/ml,P <0 0 1]和正常非孕组 [( 5 47± 3 5 2 )ng/ml ,P <0 0 1] ;轻度妊高征组血清VEGF水平为 ( 16 75± 7 2 4)ng/ml ,与正常妊娠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中、重度妊高征组血清VEGF水平为 ( 3 5 43± 9 0 2 )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轻度妊高征组 (P均 <0 0 1)。产后三天下降到非孕水平。 ( 2 )妊高征组的新生儿脐血VEGF水平为 ( 4 8 3 5±9 64 )ng/ml ,低于正常妊娠组 ( 5 7 62± 11 19)ng/ml,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孕妇的新生儿脐血VEGF水平均高于其母血清 (P均 <0 0 1)。 ( 3 )妊高征组胎盘VEGF轻度表达为 71 4%,中度为 2 8 6%,无重度表达 ;正常妊娠组胎盘VEGF轻度表达为 3 0 %,中度为 45 %,重度为 2 5 %。妊高征组胎盘VEGF表达显著低于  相似文献   

7.
应用放射免疫法及 HCV- RNA NS5 酶切分型法检测 4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 IL - 2、TNF及 HCV基因型 ,并以 2 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结果显示 :HCV基因型 型的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疗效 (显效率 2 3% )差于 型(显效率 80 % ) (P<0 .0 5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无效组 IL- 2水平 [(2 .5 3± 0 .5 7) ng/ ml]低于显效组 [(3.6 8± 0 .84) ng/ ml](P<0 .0 5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显效组 TNF水平 [(3.15± 0 .77) ng/ ml]与无效组[(3.47± 1.10 ) ng/ ml]相仿 (P>0 .0 5 )。提示 :HCV基因型及 IL - 2可能影响干扰素的疗效 ;TNF不影响干扰素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 ( ACI)与血浆内皮素 ( 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 CGRP)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免法测定脑梗死组 45例、正常对照组 47例血浆 ET、CGRP水平。结果 :ACI组血浆 ET为 ( 10 8.80± 38.77) ng/ 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5 1.19± 16 .75 ) ng/ L,P <0 .0 1。ACI组血浆 CGRP为 ( 2 3.72± 12 .5 5 ) ng/ 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 36 .89± 17.30 ) ng/ L,P <0 .0 1。ACI伴高血压者 ET显著高于不伴高血压者 ,而 CGRP显著低于不伴高血压者 ,P <0 .0 5。结论 :ACI患者 ET较正常人升高 ,而 CGRP较正常人降低 ,ET和 CGRP的这种变化可能参与了脑卒中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9.
邓正华  苑翼蓉  邓剑  向成玉  温先勇 《四川医学》2002,23(12):1310-1311
目的 探讨IL 6和NAG与新生儿窒息后肾损伤的关系。方法  69例窒息新生儿 ,分为轻度窒息组 ( 2 3例 )和重度窒息组 ( 2 1例 ) ;另外选择 2 5例正常新生儿作对照组 ,采用ELISA法检测尿中IL 6水平 ,并同时测定尿中N 乙酰 β 氨基酸葡萄糖苷酶 (NAG)的水平。 结果 尿中IL 6、NAG在重度窒息组分别为 ( 68.86± 2 2 .61)ng/ml、( 34 .2 8± 2 6.18)U/L ,轻度窒息组分别为 ( 5 7.89± 2 1.90 )ng/ml、( 18.34± 8.72 )U/L ,对照组分别为 ( 2 4.70± 12 .2 1)ng/ml、( 8.73± 2 .5 0 )U/L。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和对照组比较 ,IL 6、NAG均显著升高 (P <0 .0 5 )。且IL 6与NAG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r =0 .41,P <0 .0 5 )。结论 测定尿中IL 6和NAG是判断新生儿窒息程度及肾近曲小管损伤的重要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糖化血清蛋白 (GSP)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水平与 2型糖尿病伴发脑梗死 (ACI)的关系。方法 用酮氨氧化酶法 (KAO)和放射免疫法 (RIA)分别测定 30例正常人和 32例 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 ,36例伴发脑梗死患者的血清GSP和TNF -α水平。结果 对照组血清GSP水平为 (2 5 2 2 0± 38 39) μmol/L ,TNF -α水平为 (1 12± 0 2 1) μg/L ;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GSP水平为 (333 6 7± 2 2 2 9) μmol/L ,TNF -α为 (1 77± 0 16 ) μg/L ,2型糖尿病伴发脑梗死患者GSP水平为 (4 17 6 6± 18 71) μmol/L ,TNF -α为 (2 5 9± 0 14) μg/L。统计学结果表明对照组、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组与伴有脑梗死组间血清GSP和TNF -α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高GSP和TNF -α水平与 2型糖尿病伴发脑梗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门静脉高压症(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对50例门脉高压患者(其中20例伴腹水形成)、5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TGFβ1和TNFα的检测。结果对照组血清TGFβ1和TNFα为12.32±3.29ng/ml,94.74±49.30pg/ml,门脉高压组分别为19.21±5.87ng/ml,140.85±53.47pg/ml(P<0.05);门脉高压伴腹水者为18.44±5.89ng/ml,167.34±38.62pg/ml,不伴腹水者为20.68±6.73ng/ml,101.54±28.24pg/ml,两者比较TGFβ1差异无显著性,而有腹水者TNFα高于无腹水者(P<0.05)。结论TGFβ1和TNFα水平升高在肝硬化门脉高压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研究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新生猪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IGF- 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 3(IGFBP- 3)的变化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病机理。方法 取 3日龄健康新生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 HIBD组 ,在 HIBD成模后 1、2 4、48及 72小时采集静脉血 ,用免疫放射法测定血清 IGF- 1和 IGF-BP- 3水平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HIBD后 72小时 ,HIBD组血清 IGF- 1和 IGFBP- 3水平 (分别为 34 .31± 1.91ng/ ml和 1118.17± 6 8.2 0 ng/ m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分别为 39.5 1± 4.96 ng/ ml和 130 1.75± 138.41ng/ ml) (P<0 .0 5 ) ;HIBD后 72小时组血清 IGF- 1水平 (34 .31± 1.91ng/ m l)显著低于 HIBD后 1、2 4和 48小时组(分别为 38.2 9± 4.5 5 ng/ m l,39.14± 2 .32 ng/ ml和 38.2 8± 3.6 7ng/ m l) (P<0 .0 5 )。HIBD后 72小时组血清 IGF-BP- 3水平 (1118.17± 6 8.2 0 ng/ ml)也明显低于 HIBD后 48小时组 (1312 .83± 16 4.97ng/ m l) (P<0 .0 5 )。结论 HIBD后 72小时 ,新生猪血清 IGF- 1和 IGFBP- 3明显下降 ,推测这可能与组织对 IGF- 1的需求增加、IGF- 1的重新分布、生长激素轴的中枢性抑制以及神经元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3.
Song SJ  Hu JB  Wang HX  Wen SQ  Ding MP  Huang JZ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8):1583-1585
目的 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uPA)及其受体 (uPAR)的含量变化 ,并探讨其在脑梗死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测定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其他疾病对照组和 30名健康对照组血浆中uPA和uPAR含量 ,并按病情分轻、中、重 3组进行比较。结果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uPA和uPAR含量分别为 ( 16 6 4± 384 )ng/L及 ( 1375± 30 3)ng/L ,其他疾病对照组为 ( 10 33± 12 3)ng/L及 ( 978± 12 0 )ng/L ,正常对照组为 ( 10 0 5±12 9)ng/L及 ( 90 5± 15 9)ng/L。脑梗死组与后两组比较P <0 0 5或P <0 0 1。脑梗死患者恢复期uPA含量为 ( 1186± 385 )ng/L ,与两对照组比较P >0 0 5 ,uPAR含量为 ( 115 9± 2 6 1)ng/L ,明显高于两对照组 (均P <0 0 1)。重度患者急性期血浆uPA和uPAR含量分别为 ( 1939± 2 5 7)ng/L及 ( 15 11± 379)ng/L ,中度患者分别为 ( 15 94± 2 0 5 )ng/L及 ( 12 97± 15 1)ng/L ,轻度患者分别为 ( 135 9± 176 )ng/L及 ( 12 2 7± 98)ng/L ,重度患者组与后两组比较P <0 0 1;恢复期uPA和uPAR含量分别为 ( 115 3± 170 )ng/L及( 1186± 15 8)ng/L ,轻度患者分别为 ( 10 4 2± 187)ng/L及 ( 10 5 4± 10 9)ng/L ,两者比较P <0 0 5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 - 2 (MMP- 2 )及 C-反应蛋白 (CRP)定量测定对不稳定性心绞痛 (U A)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 方法 :对 46例 UA患者、2 5例稳定性心绞痛 (SA )患者及 2 2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血清MMP- 2及 CRP酶联免疫测定。 结果 :U A组入院时血清 MMP- 2水平明显高于 SA组及对照组 ,分别为 (4 70 .8±5 1.4) ng/ ml、(32 9.6± 5 4.0 ) ng/ ml及 (2 46 .5± 2 6 .8) ng/ m l(P<0 .0 1)。 UA组入院时血清 CRP水平明显高于 SA组及对照组 ,分别为 (3.6± 0 .4) μg/ m l、(0 .9± 0 .1) μg/ m l及 (0 .7± 0 .1) μg/ m l(P<0 .0 1)。UA组病情稳定后血清MMP- 2及 CRP水平明显降低 ,分别为 (35 0 .4± 41.8) ng/ m l、(0 .9± 0 .3) μg/ ml(P<0 .0 1)。 U A组有 7例发生急性冠状动脉事件 (ACE) ,SA组未发现 ,且 ACE组入院时血清 MMP- 2、CRP水平分别为 (5 0 3.7± 30 .3) ng/ ml、(4 .1± 0 .3) μg/ ml,明显高于 U A组入院时平均 MMP- 2、CRP水平 (P<0 .0 5 )。 结论 :血清 MMP- 2、CRP水平可能对 UA具有一定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 (ET - 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 6 2例健康者、4 4例脑出血、5 0例脑梗塞及 4 2例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了外周血浆ET - 1水平的测定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脑出血组为 96 .5± 14 .1pg/ml,脑梗塞组为 10 2 .2± 18.7pg/ml,冠心病组为 78.9± 14 .7pg/ml,正常对照组血浆ET - 1水平为 4 2 .5± 13.6pg/ml;各患病组血浆ET - 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ET - 1水平较冠心病组升高更为明显 ,而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ET - 1水平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ET - 1水平显著升高 ,血浆ET - 1水平的测定有助于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性激素在膀胱癌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31例男性膀胱癌患者及 2 7例同年龄正常人对照组血清中的雌二醇 (EstradiolE2 )、孕酮 (ProgesteroneP)及睾酮 (TestosteroneT)水平。结果 :男性膀胱癌患者血清E2 、P、T分别为 44.98± 2 0 .96pg ml( x±s) ,0 .37± 0 .18ng ml( x±s) ,6 .2 5± 2 .37ng ml( x±s) ,而正常对照组E2 、P、T分别为 5 6 .0 1± 13.5 0pg ml( x±s) ,1.14± 0 .37ng ml( x±s) ,5 .15± 1.37ng ml( x±s) ,两者比较膀胱癌组T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E2 、P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膀胱癌的发生可能与性激素代谢失衡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测定血清IL—6和TNF—α在Graves眼病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6(IL -6)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在Graves眼病 (GO)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GO患者、无眼病的Graves病 (GD)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清IL -6和TNF -α浓度。结果 :GO患者血清IL -6和TNF -α水平分别为 (3 14 .7± 15 1.8)pg/ml和 (787.4± 110 3 .5 ) pg/ml明显高于GD患者的水平 (174.7± 5 0 .3 ) pg/ml和 (5 97.9± 40 0 .0 ) pg/ml(P <0 .0 1,P <0 .0 5 )。GD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清IL -6和TNF -α水平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GO病人血清IL -6和TNF -α浓度呈正相关 (r =0 .45 ,P <0 .0 1)。结论 :IL-6和TNF -α在GO发病机制中可能是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β-hCG、P、LIF测定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评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王宏  黎卫平 《中国医刊》2002,37(10):27-28
目的 检测血清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 hCG) ,孕酮 (P) ,白血病抑制因子 (leukemiainhibitoryfactor,LIF)水平 ,评估其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异位妊娠患者 15例作为EP组 ;先兆流产患者 15例作为TA组 ;正常宫内妊娠30例作为对照 (NIUP)组。采用RIA法测血清β hCG、P水平 ,采用ELISA法测血清LIF水平。 结果 EP、TA、NIUP各组β hCG水平分别为 80 6 5 6± 2 4 81 2IU/L、982 5 4± 2 74 1 3IU/L、2 5 0 6 8 6± 316 4 8IU/L ;P水平分别为 11 4± 6 3ng/ml、11 6± 4 1ng/ml、2 7 5±8 6ng/ml;NIUP与TA、EP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LIF水平分别为 5 6 4± 0 6 6pg/ml、7 14± 0 4 2pg/ml、6 14±1 4 7pg/ml;EP与TA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单次检测血清 β hCG对早期异位妊娠无鉴别诊断意义 ;检测血清P水平有助于鉴别正常妊娠与异常妊娠 ;检测血清LIF水平有助于鉴别异常宫内妊娠与异位妊娠 ;联合检测β hCG、P、LIF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异位妊娠高效、有力、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卡介苗素注射液对单纯性肾病综合征 (SNS)患儿血、尿sIL 2R的影响。 方法 SNS初治患儿 38例 ,随机分为卡介苗素组 2 2例和强的松组 16例 ,另设正常组 2 5例 ,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儿用药前及用药 3个月后血清、尿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IL 2R)。 结果 卡介苗素组的血清sIL 2R下降显著高于强的松组 (2 4 8± 5 4U/ml比 5 11± 72U/ml,q =8.4 72 ,P <0 .0 1) ,与正常组比差异无显著性 (2 4 8± 5 4U /ml比 2 4 5± 6 1U/ml,q =0 .112 ,P >0 .0 5 ) ,而强的松组仍显著高于正常组 (5 11± 72U/ml比 2 4 5± 6 1U/ml,q =9.0 74 ,P <0 .0 1)。尿sIL 2R与血清sIL 2R一样也发生上述显著变化。 结论 卡介苗素具有显著降低SNS患儿血、尿sIL 2R水平的作用 ,提高了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神经肽Y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肽Y(NPY)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3 4例妊高征患者 (妊高征组 ,轻度 10例 ,中度 10例 ,重度 14例 )产前及产后的血浆NPY水平 ,以同期 2 0例正常孕妇(正常妊娠组 )和 10例正常非孕妇女 (正常非孕组 )为对照。结果 正常妊娠组产前血浆NPY水平 (82 .60±2 7.5 9)ng/ml稍低于正常非孕组 (85 .94± 2 8.12 )ng/ml,两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妊高征组产前血浆NPY水平为 (148.79± 64 .3 2 )ng/m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正常非孕组 (P均 <0 .0 1)。轻度妊高征组血浆NPY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组和正常非孕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 ) ;轻、中、重度妊高征三组间血浆NPY水平差异显著 (P均 <0 .0 1)。产后 3天血浆NPY水平下降到非孕水平。结论 妊高征患者血浆NPY水平升高 ,在妊高征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