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和胃接骨胶囊促进实验性骨折愈合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实验性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的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探讨和胃接骨胶囊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取8月龄SD大鼠60只,体重230±20g,造成左侧尺桡骨标准骨折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麝香接骨丹组、和胃接骨胶囊组。于造模成功后1、2、4、6w各组分别处死5只大鼠,取1mm3骨痂组织,脱钙后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各个时期和胃接骨胶囊组在骨生成细胞的数量、活跃程度、胶原纤维的数量及分布、毛细血管的数量等方面均优于其它两组,而麝香接骨丹组又优于生理盐水组;且和胃接骨胶囊组达到骨性骨痂愈合期早于其他两组。结论:和胃接骨胶囊具有增加骨量加速骨折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接骨续筋胶囊对骨折肢体血液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接骨续筋胶囊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将新西兰大白兔108只,随机取18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90只制作骨折模型后再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对照组。接骨续筋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8只。观察不同时期接骨续筋胶囊对骨痂微血管计数及骨折肢体血流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骨痂微血管密度接骨续筋胶囊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骨折肢体血流量除术后第4周以外接骨续筋胶囊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表明接骨续筋胶囊能够促进骨痂微血管形成,改善骨折肢体血液循环,从而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接骨灵胶囊对成年SD大鼠早期桡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厚度及VEGF表达的影响,为接骨灵胶囊用于四肢闭合性骨折早期临床治疗提供实验支持。方法:制作大鼠左侧桡骨骨折模型,1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接骨灵胶囊高、中、低三剂量组4组,每组各45只。于遣模后第2周、第4周、第6周,各组大鼠每次处死15只,取材进行常规HE染色,观察骨痂厚度,VEGF—DAB显色计数观察VEGF阳性细胞数。结果:接骨灵胶囊三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大鼠早期桡骨骨折断端局部VEGF阳性细胞数及骨痂厚度,且呈量效关系。结论:藏药接骨灵胶囊治疗早期四肢闭合骨折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薛远亮 《中成药》2023,(6):2007-2011
目的 探讨生龙接骨胶囊对骨折大鼠BMP-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生龙接骨胶囊组(600 mg/kg),建立胫骨骨折大鼠模型,给药4周后,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评估骨折区域形态,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骨折区域Col-Ⅰ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骨折区域组织BMP-2、Smad1、Smad4、RUNX-2、OSX、VEGF蛋白表达。制备生龙接骨胶囊含药血清,以此处理成骨细胞,CCK-8实验检测成骨细胞活力,试剂盒检测ALP活性,RT-qPCR法检测细胞BMP-2、Smad1、Smad4、RUNX-2、OSX、VEGF mRNA表达。结果 X线片、HE染色和Col-Ⅰ免疫组化染色均显示生龙接骨胶囊促进了胫骨骨折愈合。与模型组比较,生龙接骨胶囊组大鼠骨折区域组织BMP-2、Smad1、Smad4、RUNX-2、OSX、VEGF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生龙接骨胶囊含药血清组成骨细胞活力、ALP活性和BMP-2、Smad1、Smad4、RUNX-2、OSX、VEGF mRNA表达均升高(P<0.05)。结论 生龙接骨胶囊...  相似文献   

5.
周成洪  龙亨国  詹旭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6):1262-1263,1446
目的:观察接骨3号方对家兔骨折愈合过程中BMP-2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取成年新西兰白兔72只,造成桡骨骨折,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接骨3号汤;B组:等量生理盐水灌服;C组予仙灵骨葆胶囊,分别于术后3周、5周和7周行X线摄片、骨折处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MP-2的表达。结果:3周、5周时A组与C组的BMP-2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X线骨骼片和组织学观察均显示A组优于C组。结论:接骨3号方能明显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BMP-2的持续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接骨活血颗粒对实验型骨折愈合中BMP-2 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5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A(正常组),B(生理盐水组),C(伤科接骨片组),D(接骨活血颗粒低剂量组),E(接骨活血颗粒高剂量组).除A组,其它各组按标准模型方法造模,不作任何固定,分笼饲养,术后第二天灌药,于术后1、2、3周分别将每组处死5只大鼠,A组于3周集中处死,取出骨标本,制成切片.测量骨痂厚度,利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测定BMP-2 TGF-β1表达强度.结果: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骨痂厚度及骨痂组织中BMP-2 TGF-β1的含量存在着差异,实验组和伤科接骨片组的染色峰值出现在第二周,对照组出现在第三周.结论:高剂量接骨活血颗粒能够增加和加快BMP-2 TGF-β1在骨痂组织中表达,并能提高大鼠骨折端骨痂厚度,提高骨折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7.
鹿茸对实验型骨折愈合中BMP-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鹿茸对实验型骨折愈合中BMP -2 (骨形成发生蛋白-2 )表达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A)、单纯造模组(B)、伤科接骨片组(C)、鹿茸低剂量组(D)、鹿茸高剂量组(E)。除了A组外,麻醉下徒手造成大鼠右胫骨中段骨折,于术后1、2、3周分别处死不同组的大鼠各5只,A组于第3周集中处死。取骨及骨痂组织制成蜡块,以免疫组化技术显示BMP -2 ,进行计算机真彩色图像定量分析,HE染色镜下测骨痂的厚度。结果:在骨的愈合过程中骨痂中BMP -2的含量总体变化趋势相同,实验组与伤科接骨片组BMP -2含量以及骨痂的厚度优于同期的其他对照组(P <0 . 0 1) ,实验鹿茸高剂量组BMP -2的高峰出现在第2周,对照组出现在第3周。结论:高剂量鹿茸能够加强BMP -2在骨痂组织的表达,并能提高实验鼠骨折端骨痂的厚度,可能为鹿茸促进骨折愈合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生骨胶囊对兔骨折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家兔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只,在兔桡骨处用手术方法制备骨折模型,造模后即日治疗组予生骨胶囊150mg/(kg.d),对照组予骨折挫伤胶囊150mg/(kg.d)。于骨折后3d和1、2、3、4、6周每组分别抽取5只兔处死,取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并利用图像分析的方法测定TGF-β1表达强度。结果骨折早期TGF-β1染色强度均值低,以后逐渐升高,成骨活跃时最高,随着修复逐渐完成,TGF-β1染色强度均值逐渐降低。骨折后3d,相当于骨折损伤反应期,对照组TGF-β1染色强度均值较治疗组高(P0.05);治疗组在骨折后2周出现染色高峰,较对照组提前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骨胶囊可以调节骨折愈合过程中TGF-β1的合成和分泌,从而促进骨折愈合,TGF-β1可能是生骨胶囊对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一个作用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仙灵骨葆胶囊对去卵巢大鼠骨折端骨微结构的影响及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信号调控机制。方法从48只Sprague-Dawley雌鼠中随机挑出40只切除双侧卵巢,恢复性饲养6周后建立股骨骨折内固定模型,建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仙灵骨葆胶囊高、中、低剂量组,余下8只作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正常组大鼠灌胃给予2 mL生理盐水,每天1次;阳性对照组大鼠灌胃给予0.018 mg/mL戊酸雌二醇(10 mL/kg),每天1次,连续6 d后停药1 d;仙灵骨葆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将100、50、25 mg/kg药物溶于生理盐水中灌胃,每天1次。连续治疗10周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OC)、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水平;双能X线扫描仪对大鼠骨折愈合时间情况进行观察,并测定大鼠骨折处骨密度;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骨折端骨微结构愈合情况;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大鼠骨折处股骨组织中OPG、RANKL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记法(WB)检测大鼠骨折处骨组织中OPG、RANKL蛋白表达。结果仙灵骨葆胶囊干预组骨折愈合时间低于模型组(P<0.05);仙灵骨葆胶囊干预组大鼠血清BALP、OC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血清s-CTX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仙灵骨葆胶囊干预组大鼠股骨骨折处骨密度高于模型组(P<0.05),骨小梁结构多于模型组(P<0.05)。仙灵骨葆胶囊干预组OPG mRNA、蛋白表达比模型组高(P<0.05),RANKL mRNA和蛋白表达量比模型组低(P<0.05)。结论仙灵骨葆胶囊能减少去卵巢骨折大鼠骨折愈合时间,增加骨折处骨密度,升高血清BALP和OC水平,降低s-CTX水平,减轻股骨骨折端微结构断裂缺损状况,促进去卵巢骨折大鼠断骨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OPG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RANKL 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应用鹿茸后骨折愈合过程中,TGF-β1、BMP-2的表达变化,以进一步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将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A、伤科接骨片组B、鹿茸低剂量组C、鹿茸高剂量组D。按标准模型方法造模,不作任何固定,分笼饲养,术后第2天灌药,于术后7、14、21天分别将每组处死5只大鼠,取出骨标本,制成切片。测量骨痴厚度,利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测定TGF-β1、BMP-2表达强度。结果: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骨痴厚度及骨痴组织中TGF-β1、BMP-2的含量存在着差异,实验组和伤科接骨片组的染色峰值出现在第2周。对照组出现在第3周。结论:高剂量鹿茸能够增加大鼠骨折端骨痂厚度,提高骨折愈合质量,并能增加TGF-β1、BMP-2在骨痴组织中表达,可能为鹿茸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泰山接骨膏治疗骨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观察泰山接骨膏治疗骨折的疗效,将收治的156例骨折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后的病人,在求得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院内制剂泰山接骨膏外敷,对照组不用药,观察两组局部疼痛、压痛、肿胀及关节活动的改善情况,并对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为91.0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表明泰山接骨膏有明显的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愈骨合剂促进骨折愈合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愈骨合剂对骨折的治疗作用. 将36只日本大耳白兔,制成骨折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愈骨合剂组、接骨片组和生理盐水组,在第8、16、24、32天,分别进行X线观察、病理组织学检查、周围血细胞分析及血清酶学检测.结果显示X线观察在第16天愈骨合剂组的骨膜反应和骨痂生成均比对照组明显,全部有骨痂生成,其中7只有中等量骨痂生成.第24天,愈骨合剂组骨痂生成继续增多,其中2只骨折线开始模糊.第32天,愈骨合剂组有4只骨折线基本消失,骨痂密度与骨质接近.经Ridit检验,在第32天盐水组R=0.28,接骨片组R=0.52,愈骨合剂组R=0.70.愈骨合剂组与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骨折周围血肿等级( )及( ),盐水组共9例,R=0.5008,接骨片组共8例,R=0.4028,愈骨合剂组共9例,R=0.5880;骨痂等级( )及( ),盐水组共4例,R=0.3707,接骨片组共5例,R=0.4630,愈骨合剂组共7例,R=0.6574;软骨骨痂等级( )及( ),盐水组共2例,R=0.3380,接骨片组共5例,R=0.5972,愈骨合剂组共5例,R=0.5648;从R值分析愈骨合剂组比盐水组骨痂生长明显加快.血清酶学检验显示,盐水组用药前后ALP、CK及LDH的升高速度不显著(均为P>0.1),愈骨合剂组用药前后ALP、CK及LDH的升高速度显著(均为P<0.01).表明愈骨合剂具有明显促进骨痂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五方膏外敷治疗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为探讨五方膏对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将60只Whistar大鼠随机分为五方膏组(A组)、芬必得乳膏组(B组)与空白组(C组),造成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动物模型,A、B组分别外敷五方膏和芬必得乳膏,C组不用药。以损伤症侯指数、血浆黏度、组织学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实验观察。结果五方膏组在损伤症侯指数、血浆黏度、组织学方面均优于芬必得乳膏组和空白组。表明五方膏具有抑制创伤局部无菌性炎症反应,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促进伤区血肿吸收和组织修复的作用,是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一种有效的外用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14.
灯盏细辛注射液配合神灯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斌  邓运明  王力  康书鹏 《中医正骨》2007,19(2):10-11,13
为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配合神灯(TDP)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理,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2个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用灯盏细辛注射液灌洗、腔内注射配合神灯照射,对照1组口服壮骨关节丸,对照2组用西药配制液(维生素B10.1g、维生素B12 250μg、50%葡萄糖10ml等组戍)灌洗配合神灯照射。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肿胀和蹲起、关节活动及行走能力的改善情况,并至少随访6周。结果显示,治疗组优良率82.5%,对照组1优良率为42.11%,对照组2为58.97%。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优良率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灯盏细辛注射液灌洗、腔内注射配合神灯照射治疗膝骨关节炎,能改善膝关节症状,延缓骨关节炎的发展,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二仙益骨汤治疗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评价二仙益骨汤治疗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取12周龄的雌性Wistar大鼠40只,其中30只打开腹腔去除双侧卵巢,另10只予以单纯打开腹腔不切除卵巢。分组饲养给药12周,测定骨密度、血清中骨钙素(BGP)、降钙素(CT)水平及骨生物力学指标。结果经过12周的二仙益骨汤水煎液灌胃治疗,明显提高了去势大鼠的骨密度、血清激素水平,并能改善治疗组大鼠的骨力学性能。表现二仙益骨汤对去势大鼠的骨质疏松症具有治疗作用,可提高骨密度值,改善骨的生物力学性能。推测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变体内激素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雌激素对卵巢摘除后已发生显著骨丢失的balb/c系小鼠股骨骨折愈合的影响,将14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卵巢摘除组(OVX组)、补充低剂量雌激素组(E1组)、补充高剂量雌激素组(E2组)。小鼠于折骨后5天、10天、15天、20天、30天处死,测定骨痂中的钙盐沉积率。结果SO组、OVX组和E1组,骨痂中的钙盐沉积率在折骨后15天达峰值,OVX组钙盐沉积峰值显著低于SO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苏氏接骨胶囊(简称Su)对大鼠胫骨干骨折早期愈合的促进作用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 36只6周龄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假干预组、Su剂量140 mg/(kg·d)组(Su-140组)和Su剂量280 mg/(kg·d)组(Su-280组)。分组建立胫骨干闭合骨折髓内钉固定模型,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造模后10 d,过度麻醉心脏取血并处死各组大鼠。对大鼠患肢胫骨进行取材后,通过X线对骨折愈合情况进行初步检查;通过Micro-CT技术计算骨痂的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量(Tb.N),并对骨痂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通过免疫组化技术观察骨痂中BMP-2的表达,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PCR)定量检测血清BMP-2的含量。[结果]骨折造模术后10 d,假干预组、Su-140组及Su-280组3组大鼠的骨折断端均可见骨痂形成,骨折端愈合尚稳定,部分标本骨折断端稍有微动。经X线观察Su-280组骨折端愈合情况好于Su-140组及假干预组,Su-140组优于假干预组。Micro-CT检测结果提示,Su-140组和Su-280组的BV/TV值均高于假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Tb.Th和Tb.N 2个参数,Su-140组与假干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u-280组与假干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Su-140组与Su-28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u-280组骨痂内有大面积的BMP-2表达区域,Su-140的表达区域较少,假干预组更少;RealTime-PCR结果显示,3组间BMP-2的含量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其中Su-280组与Su-140组和假干预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Su-140组和假干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苏氏接骨胶囊能促进大鼠胫骨干骨折的早期愈合及BMP-2的表达,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骨折愈合越快,其机制可能为Su促进BMP-2的表达,进而诱导成骨细胞及胞外基质的分化增殖,促进骨形成及骨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海带衍生物对小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40只昆明小鼠,体重的范围为25~30g,3月龄,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采用股骨骨缺损的方法复制小鼠骨折模型。治疗组小鼠每只每公斤每天30mg海带衍生物灌胃,空白对照组每只每公斤每天30mg葡萄糖灌胃,持续1~2周。处死动物并收集样本,采用免疫组化实验评估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和结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海带衍生物治疗组小鼠的骨形态发生BMP-2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5),海带炮制后生成物对促进骨折愈合具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药序贯疗法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舒旭  刘贾昆  张长春 《中医正骨》2005,17(9):7-8,10
为探讨中药序贯疗法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将75例股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按骨折的早、中、晚三期序贯服用中药三石散Ⅰ、Ⅱ、Ⅲ号,对照组37例全程服用骨折挫伤散.对两组进行2个月的治疗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消肿、止痛、促进骨痂生长及缩短临床愈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0.01).表明序贯疗法符合促进骨折的愈合机理,临床应用效果优于中药单方用药,能明显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