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目的泄浊解毒、活血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MMP-9/TIMP-1影响的实验研究。方法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并一次性予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35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成中药组、厄贝沙坦组、中药+厄贝沙坦组、模型组,并设立正常对照组,治疗16周。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MP-9、TIMP-1在肾脏的表达。结果泄浊解毒、活血通络中药可抑制糖尿病大鼠肾组织TIMP-1的表达、上调。肾组织MMP-9的表达,促进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而拮抗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减轻肾脏慢性损伤,延缓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进一步发展。结论泄浊解毒、活血通络中药可能通过影响糖尿病大鼠肾脏MMP-9、TIMP-1的表达而起到保护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以健脾益气、调肝解毒活血为治法组方的中药糖肝康对糖尿病脂肪肝模型大鼠血糖、血脂及肝脏中Ghrelin在免疫组化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腹腔注射STZ并给予12周高脂饮食后复制糖尿病脂肪肝大鼠模型,药物干预12周后,观察模型大鼠的血糖、血脂水平,及糖肝康对糖尿病脂肪肝大鼠血糖、血脂和肝脏中Ghrelin在免疫组化表达的影响。结果糖肝康可降低糖尿病脂肪肝模型大鼠的血糖血脂水平及肝脏中Ghrelin在免疫组化异常表达的水平。结论糖尿病脂肪肝的血糖、血脂水平可能与Ghrelin的表达水平相关,糖肝康可通过影响Ghrelin在免疫组化表达水平,在血糖、血脂水平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糖肾宁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糖脂代谢及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复制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并分为5组(n=10):模型对照组、西药对照组、糖肾宁胶囊低剂量组、糖肾宁胶囊中剂量组、糖肾宁胶囊高剂量组,另加空白对照组,分别给予灌胃。药物干预12周后,观察大鼠的一般生存状态、肾脏系数、血糖、血脂、尿微量蛋白及胰岛素水平。结果糖肾宁胶囊可以明显改善模型大鼠的生存状态,改善模型大鼠的肾脏系数、血脂、血糖、尿微量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水平。结论用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可以成功复制糖尿病肾病模型,糖肾宁胶囊具有明显的降糖、调脂、减少蛋白尿、改善胰岛素水平、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探讨止消通脉宁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糖化终产物(AGEs)的影响.采用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止消通脉宁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AGEs、尿白蛋白的影响.结果显示止消通脉宁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尿白蛋白及肾组织AGEs含量(P<0.01).说明止消通脉宁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肾组织AGEs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消渴方煎剂对高脂高糖联合链脲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脏TGF-β_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作用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给予常规饲料和生理盐水灌胃,模型对照组、补肾消渴方组和肾炎康复片组采用高脂高糖联合小剂量STZ(30 mg/kg)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模型对照组(6只)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补肾消渴方组(7只)给予补肾消渴方水煎剂浓缩液灌胃4.2 g/(kg·d);肾炎康复片组(7只)将肾炎康复片研磨溶于生理盐水中灌胃2.4 g/(kg·d)。灌胃8周末收集大鼠尿液,测定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处死大鼠,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清中的肌酐(Scr)、尿素氮(BUN)含量;光镜观察HE染色肾脏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Smad2、Smad 3、P-Smad2、P-Smad3、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的表达。结果:补肾消渴方组大鼠血Scr、BUN和24 h UAER较模型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肾脏病理结果显示补肾消渴方组肾组织病理改变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减轻。肾组织免疫组化显示补肾消渴方肾组织TGF-β_1、α-SMA蛋白的表达较模型对照组均有降低(P0.01)。肾组织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补肾消渴方组较模型对照组肾组织TGF-β_1、P-Smad2、P-Smad3、α-SMA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补肾消渴方可能是通过抑制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TGF-β_1/Smad信号通路、下调TGF-β_1、P-Smad2、P-Smad3、α-SMA蛋白的表达而起到降低蛋白尿、改善肾脏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观察止消通脉宁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糖化终产物受体 (RAGE)mRNA表达的影响。以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为模型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 ,检测止消通脉宁治疗 12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RAGEmRNA水平。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肾皮质糖化终产物(AGEs)含量、RAGEmRNA表达均高于正常大鼠 (P <0 0 1) ,止消通脉宁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肾皮质AGEs含量 ,下调肾皮质RAGEmRNA过度表达 (P <0 0 1)。说明止消通脉宁可调节糖尿病大鼠肾组织RAGEmRNA的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以补气活血解毒通络为治法组方的中药糖脉通方对糖尿病高脂模型大鼠血管组织中Flt-1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联合高脂饮食制作糖尿病高脂大鼠模型,选取4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平均分为模型对照组、糖脉通方小剂量组、糖脉通方大剂量组、西洛他唑对照组,均灌胃给药。另取10只正常大鼠为正常对照组。药物干预12周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lt-1在各组大鼠血管内皮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中的Flt-1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积分明显升高(P0.01)。糖脉通方大剂量组、糖脉通方小剂量组和西洛他唑对照组分别与模型对照组比较,Flt-1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积分均明显降低(P0.01),糖脉通方大剂量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补气活血解毒通络法组成的糖脉通方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管组织Flt-1的表达水平,对糖尿病血管病变早期的干预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解毒通络保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糖及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通络保肾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与解毒通络保肾胶囊组3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两组动物制成糖尿病肾病模型。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解毒通络保肾胶囊组每日上午灌服解毒通络保肾胶囊浓缩液。结果解毒通络保肾胶囊组大鼠的一般情况明显优于糖尿病肾病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有区别,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降低血糖、血脂,改善肾功能等方面解毒通络保肾胶囊组明显优于糖尿病模型组。结论解毒通络保肾胶囊能够改善实验性糖尿病肾病大鼠一般状况,调节糖脂代谢,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黄芪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 CTGF ) 蛋白及其 mRNA 表达的影响. 方法采用一侧肾切除、高糖高脂饮食和链脲佐菌素 ( STZ ) 腹腔注射法建立大鼠糖尿肾病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 4 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组、厄贝沙坦组,黄芪组、厄贝沙坦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实验12 周处死动物,常规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 CTGF 表达,RT-PCR 法检测肾皮质 CTGF mRNA 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 CTGF 表达增加,CTGF mRNA 表达增加 ( P<0.01 );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组大鼠肾组织 CTGF 表达明显降低,CTGF mRNA 表达显著减少 ( P<0.05 ).结论 :黄芪可治疗糖尿病肾病,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肾组织 CTGF 蛋白及其 mRNA 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利用链脲佐菌素 (STZ)糖尿病SD大鼠模型 ,观察了中药复方止消通脉宁及典型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Sorbinil)对大鼠肾组织醛糖还原酶 (AR)和山梨醇脱氢酶 (SDH)活性及肾脏病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糖尿病大鼠经上述两种药物治疗后 ,肾脏AR活性明显下降 ,SDH活性显著升高 ,血糖、2 4h尿白蛋白含量显著下降 ,肾重及肾重 /体重显著降低 ,且止消通脉宁组疗效优于Sorbinil组。提示中药复方止消通脉宁可改善多元醇代谢 ,为临床上使用止消通脉宁防治糖尿病肾病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糖肾宁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活性氧簇(ROS)的影响及抑制肾脏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方法: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N大鼠模型,按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U-A1b)排泄量随机分为模型组、糖肾宁组、格列喹酮组、糖肾宁+格列喹酮组。予相应药物干预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糖、24 hU-Alb以及肾组织AGEs、ROS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糖、24 hU-Alb、AGEs、ROS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糖肾宁组血糖、24 hU-Alb均有所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仍高于正常组(P0.01);糖肾宁+格列喹酮组降糖、降蛋白尿效果优于糖肾宁组、格列喹酮组。糖肾宁治疗后大鼠肾组织AGEs、ROS显著下降,且糖肾宁+格列喹酮组效果优于糖肾宁组和格列喹酮组;糖肾宁组AGEs含量较格列喹酮组明显降低,同时糖肾宁具有与格列喹酮相似的减少肾组织ROS的作用。结论:糖肾宁具有一定抗氧化能力,可抑制肾脏的氧化应激,减缓DN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与血清高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40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N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40例。结果尿mALB在DN早期即可升高,且随病情发展而进一步升高(P〈0.01);随着DM尿mALB增加,HbA1c水平逐渐增加(P〈0.05);DM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DN组又DM组,EDN组进一步升高(P〈0.01);DN患者Hs-CRP水平升高与24h尿mALB排泄量呈正相关(r=0.59,P〈0.05)。结论尿mALB和血清Hs-CRP作为两个独立的指标从不同方面反映2型DM患者肾功能的早期损害情况,是诊断2型DM早期肾损伤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宁对早期糖尿病肾病(EDN)治疗效果。方法:将2005年12月~2009年12月收治68例E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采用饮食控制和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冠心宁注射液治疗,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血脂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冠心宁能改善EDN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血脂和微循环,减少尿白蛋白的排除,减轻肾损害,改善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仪1-微球蛋白(α1-MG)、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及C反应蛋白(CRP)等5项诊断指标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将292例糖尿病患者(DM组)分为单纯性糖尿病组(SDM组)9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纽(EDN组)98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99例,与健康对照组(102例)平行检测上述5项指标。结果:DM组各项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糖尿病肾病组(DN)血清5项指标水平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并且随着DN病情进展,各项指标随着24h尿蛋白排泄率(UAER)的增加逐渐增高(P〈0.01),且互相之间关系密切,表明其升高与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DM患者的病情发展过程中,HCY、Cys—C、α1-MG、sTM、CRP最早出现,可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数据。结论:血清HCY、CYS—C、α1-MG水平可作为DN早期肾损伤的反应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敏感指标;sTM反映高HCY水平的DN患者的微血管损伤程度;CRP与DN患者病情正相关,可作为DN患者病情检测新指标,5项联合检测可提高检出敏感性及阳性率,全面协助DN肾损伤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糖通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早期病变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糖通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早期病变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3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通饮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用腹腔注射四氧嘧啶的方法复制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空腹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血清尿素氮、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肾重、肾重指数等指标。结果:中药组较模型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空腹血糖、血清尿素氮、肌酐、肾重、肾重指数显著下降,空腹血清胰岛素、内生肌酐清除率显著升高(P〈0.05或P〈0.001)。结论:中药糖通饮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病变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脂联素(ADPN)在2型糖尿病肾病(T2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24h)将169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N(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51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NC组),分别测定血清HCY及ADPN水平。结果:SDM、EDN和CDN3组血清HCY、ADPN水平高于NC组(P〈0.05);EDN和CDN组血清HCY、ADPN水平高于SDM组(P〈0.05);CDN组血清HCY、ADPN水平高于EDN组(P〈0.05);NC、SDM、EDN和CDN4组受试者血清HCY、ADPN与UAER水平呈正相关(rHCY=0.49,PHCY〈0.05;rADPN=0.56,PADPN〈0.05)。结论:血清HCY、ADPN与T2DN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二者水平可能对评估糖尿病肾病有作用。  相似文献   

17.
糖肾宁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肾宁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对78例早期DN(Ⅲ期)患者采用中心分层、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治疗组(糖肾宁组)与对照组(西药常规组)。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替米沙坦80mg,1次/d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天加服中药糖肾宁1剂,分2次口服,8周为一疗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78例早期DN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后血清和尿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血、尿IL-6、TNF-a、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血、尿中上述细胞因子水平逐步下降,但治疗组在治疗4周和8周后均下降明显(P<0.01);对照组4周时无明显变化;8周后也下降(P<0.05)。对照组TGF-β1治疗4周、8周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血、尿中IL-6、TNF-α、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细胞因子与DN的发病、发展有密切关系,糖肾宁对血、尿中IL-6、TNF-α、TGF-β1有明显的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银杏黄酮甙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即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B组),银杏黄酮甙治疗组(C组)。B、C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模成功后,C组给予银杏黄酮甙灌胃,10周后将大鼠宰杀,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肾脏PAI-1、MMPs-3的表达。结果与A组相比免疫组化:PAI-1第6周时B、C组均高于A组(P〈0.01,P〈0.05),持续至第10周(P〈0.01),但C组低于B组(P〈0.01)。MMPs-3第6周时B组低于A组(P〈0.05),持续至第10周(P〈0.01),C组则高于A、B组(P〈0.01)。结论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PAI-1表达增强、MMPs-3表达下调。应用银杏黄酮甙治疗,可以使PAI-1的表达下调,MMPs-3的表达上调,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LEF)对MRI/1pr狼疮鼠的疗效及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ELISA、HE染色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尿蛋白、抗ds-DNA抗体、血清肌酐;通过ELISA、免疫组化、Westem B1ot及RT-PCR技术了解LEF组及对照组血清、尿液、肾脏中MCP-1的表达水平。结果:(1)LEF组24h尿蛋白、抗ds-DNA抗体滴度、血肌酐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程度、炎性细胞浸润、新月体形成率、IgG及IgM沉积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2)LEF组血清、尿液及肾脏组织中的MCP-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LEF通过抑制MCP-1的表达而发挥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