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微球(KMG)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疗效。方法:对30例子宫肌瘤使用KMG栓塞双侧子宫动脉,于术后1、3、6月随访观察子宫肌瘤的缩小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30例双侧子宫动脉插管全部完成(100%),24例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栓塞1月后肌瘤平均体积缩小30%;3个月42%;6个月58%,子宫体积平均缩小48%,患者随访期内肌瘤缩小后未再增大,随访期内均未出现其它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KMG栓塞可使子宫肌瘤缩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经右肌动脉采用seldinger技术,引入5F-Cobra导管选择双侧子宫动脉,用葡聚糖微球或PVA进行栓塞.治疗前后行彩色B超监测子宫及肌瘤大小,实验室观察血常规.结果:15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14例于术后6个月子宫及肌瘤的体积均有缩小,缩小率分别为57.9%和56%.贫血患者血色素平均上升30.3g/L,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治疗有效率93.3%.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好,损伤小,恢复快,是临床保守性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导管超选择栓塞子宫动脉,栓塞术后3个月及6个月复查。结果:56例全部超选择成功,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6个月子宫体积平均缩小40.1%及50.3%;肌瘤体积平均缩小38.8%及60.6%。结论: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创伤小、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子宫动脉栓塞(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50例子宫肌瘤患者用PVA颗粒(500~700pm)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术后3~12个月随访复空,观察临床症状改善、肌瘤体积变化厦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超选择插管及栓塞成功率均为100%,无严重并发症。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术后6个月子宫体积平均缩小38.5%,肌瘤平均缩小62%。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微创性的治疗手段.能保留患者的子宫。对控制症状、缩小肌瘤体积有显著的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海藻酸钠微球在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3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施行了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所用栓塞剂为直径500μm-700μm海藻酸钠微球。对栓塞前后子宫肌瘤的大小、数量、临床症状及体征,以及卵巢激素水平进行比较。术后1个月、3个月进行B超随访,术后3个月进行卵巢激素测定。以后每隔1年B超随访。结果3例多发子宫肌瘤患者,年龄40岁、41岁、43岁(平均41.5岁)。治疗前与治疗后三个月卵巢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栓塞后1个月时症状明显好转,肌瘤缩小平均40%,其中4个小肌瘤消失。术后三个月肌瘤缩小50~60%,有5个小肌瘤消失。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平均每例随访42个月,未出现新的肌瘤,残留肌瘤体积随时间延长,逐渐变小。栓塞不良反应主要为疼痛、恶心、呕吐及发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海藻酸钠微球用于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治疗方便、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平阳霉素碘油乳剂灌注。术后随访6m,主要观察临床症状及肌瘤大小和子宫体积的变化。结果:术后2m,14例患者月经量明显减少。术后6m,22例患者月经周期均恢复正常,5例合并压迫症状者症状完全消失,合并严重痛经的9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22例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均在100g/L以上;子宫体积平均缩小了52.1%,肌瘤体积平均缩小了60.8%。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导管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6例子宫肌瘤患者,均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双侧子宫动脉插管,超选至双侧子宫动脉远端,用聚乙烯醇微粒(PVA)(500-710μm)26例,海藻酸钠微球血管栓塞剂(KMG)(500~700μm)20例栓塞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经3~6个月的随访,临床症状都有明显改善,复查B超,瘤体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缩小率为33%~80%,平均6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对控制症状,缩小肌瘤体积有显著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4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行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注入聚乙烯醇(PVA)微粒进行栓塞,术后3、6、12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栓塞成功率100%,术后肌瘤进行性缩小,12个月时,肌瘤体积平均缩小70%,3例消失,临床症状全部缓解。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微创、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微球(KMG)作为栓塞剂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0例子宫肌瘤使用适量海藻酸钠微球(KMG)栓塞双侧子宫动脉,于术后1、3、6月随访观察子宫肌瘤的缩小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50例全部完成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技术成功率100%,除1例术后1个月因粘膜下肌瘤感染坏死无法排除而行子宫全切,49例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月经症状改善最为显著.栓塞6个月,肌瘤体积平均缩小51%,所有患者随访期内肌瘤未见增大.术后副反应常见为栓塞后综合征,未出现其它严重副反应或并发症.结论 KMG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股动脉穿刺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疗法36例临床症状均为月经量过多,不同程度贫血、盆区疼痛,术曲检查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行双侧子宫肌瘤供血动脉的俭塞治疗,栓塞剂为海藻酸钠微球,结果栓塞成功率9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12个月,B超示术后12月肌瘤平均缩小45%,均伴有月经量的明显减少,结论UAE是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方法,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48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使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分别于3、6个月随访复查,观察临床症状及肌瘤体积变化情况。结果UAE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尤其以子宫出血症状改善最为明显;栓塞后3个月复查子宫肌瘤体积平均缩小38.4%,6个月子宫肌瘤体积平均缩小56.2%;2例肌瘤大小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勾95%。术前18例有不同程度贫血,血红蛋白为68~103g/L;术后6个月复查血红蛋白均达到正常范围。结论使用明胶海绵颗粒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海藻酸钠微球栓塞剂(KMG)经导管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择子宫肌瘤患者38例,采用Seldinger技术,所有病例均采用右侧股动脉入路、RCU导管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技术,造影确认后注入KMG(直径500-700μm)和3-5条明胶海绵条块,阻断肌瘤血液供应。分别于栓塞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超选择插管及栓塞成功率均为100%,肌瘤体积缩小,月经恢复正常,贫血、压迫症状改善。[结论]海藻酸钠微球经导管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疗效显著的微创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经右肌动脉采用seldinger技术,引入5 F-Cobra导管选择双侧子宫动脉,用葡聚糖微球或PVA进行栓塞.治疗前后行彩色B超监测子宫及肌瘤大小,实验室观察血常规.结果:15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14例于术后6个月子宫及肌瘤的体积均有缩小,缩小率分别为57.9%和56%.贫血患者血色素平均上升30.3g/L,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治疗有效率93.3%.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好,损伤小,恢复快,是临床保守性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的近期与远期临床疗效价值分要.方法 采集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50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双侧子宫肌瘤供血动脉的栓塞治疗,介入栓塞后定期和B超及妇科检查,评价其临床疗效,分析其近期及远期的效果.结果 动脉插管栓塞介入的成功率达到100%.介入栓塞后随访6~48个月,显示术后1个月肌瘤体积平均缩d,25%.随访6个月,7例粘膜下子宫肌瘤患者的肌瘤消失.肌瘤体积平均缩小66%.术后12个月肌瘤体积缩小达74%,18个月时肌瘤体积缩小达82.6%.症状缓解率达84.4%-100%,以月经量减少最明显.8.9%的患者有卵巢功能衰竭,均为绝经期前后妇女.结论 子宫肌瘤的介入治疗疗效显著,严重并发症少.对粘膜下子宫肌瘤及有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史者尤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子宫肌瘤动脉栓塞疗效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UAE)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35例子宫肌瘤经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注入海澡酸钠微球(KMG)栓塞,随访月经情况、肌瘤体积变化、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UAE术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以月经量改善最为明显,栓塞后9mo肌瘤体积平均缩小75.6%,肌壁间和浆膜下肌瘤的临床症状改善和体积缩小比浆膜下肌瘤明显.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其疗效与肌瘤的临床类型、血液供应状态(卵巢动脉是否参与肿瘤供血)、子宫动脉栓塞情况、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局部组织对坏死肿瘤的"吸收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6.
夏鸽 《海南医学》2008,19(2):95-95,48
目的 对经导管动脉栓塞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采用seldinger's插管方法作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患者6例,对其术前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插管栓塞成功率100%,随访6月,B超示肌瘤体积明显缩小,并均伴有月经量的明显减少.结论 子宫肌瘤的介入治疗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海藻酸钠微球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临床疗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曾北蓝  陈春林  马奔  刘萍  张浩 《广东医学》2005,26(4):437-439
目的 探讨新型栓塞剂海藻酸钠微球(KMG)应用于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10 0例子宫肌瘤患者,以Seldinger’s技术完成单侧股动脉插管,用4~5F眼镜蛇导管(Cobra)或3F微导管超选择插管至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以携带有抗生素的5 0 0~90 0 μmKMG进行栓塞。结果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子宫肌瘤血供丰富,由子宫动脉供血,部分患者卵巢动脉也参与供血。KMG应用于UAE治疗子宫肌瘤3~6个月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月经量减少2 5 3%~75 0 % ;UAE治疗后第3,6个月肌瘤体积分别缩小4 1 7% ,6 5 8% ,子宫体积分别缩小35 4 % ,4 4 9%。术后有不同程度的下腹痛、低热,持续1~3周不等,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 新型栓塞剂KMG应用于UAE治疗子宫肌瘤可有效地缩小肌瘤体积,并明显改善子宫肌瘤的临床症状,是一种适用于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安全、有效、易于操作的新型栓塞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UAE)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并对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32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经超选择性插管双侧子宫动脉内注入PVA微粒栓塞治疗,术后6个月随访复查,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和子宫及肌瘤体积变化情况。结果:UAE术后患者子宫出血症状改善最为明显,栓塞后6个月肌瘤体积平均缩小55.6%,肌壁间和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症状改善和体积缩小较浆膜下肌瘤明显。结论: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其疗效与栓塞术后肌瘤血管的重新构建,肌瘤类型,血供状态,子宫动脉单双侧栓塞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50~250μmPVA颗粒经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46例症状性子宫肌瘤行UAE治疗,实验组24例患者用150~250μmPVA颗粒栓塞,对照组22例患者用350~500μmPVA颗粒栓塞,随访两组患者术后疗效:①比较术前及术后月经量及疼痛的变化;②比较术前及术后6月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月经量及疼痛均有好转;术后6月子宫肌瘤体积缩少明显,但实验组肌瘤体积缩小更显著。结论两种不同直径的PVA颗粒经UAE治疗子宫肌瘤均安全有效,但150~250μmPVA颗粒疗效更好,应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行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患者32例,术后3月、6个月随访复查患者临床症状及子宫肌瘤体积改变情况。结果32例患者子宫肌瘤均由双侧子宫动脉供血。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子宫肌瘤血供完全阻断,肿瘤血管消失。术后3月、6个月随访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肌瘤体积明显缩小。结论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疗效显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